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果蔬秋濃

今天的活是收蘿卜。收蘿卜是可以隨便吃的——有些果品不能隨便吃,頂多嚐兩個,如二十世紀明月(梨)、柔丁香(葡萄),因為產量太少了,很金貴。蘿卜起出來,堆成小山似的。農業工人很有經驗,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一般的,過了磅賣出去;這幾個好,留下來自己吃。不用刀,用棒子打它一家夥,“棒打蘿卜”嘛。喀嚓一聲,蘿卜就裂開了。蘿卜香氣四溢,吃起來甜、酥、脆。我們種的是心裏美。張家口這地方的水土好像特別宜於蘿卜之類作物生長,苤藍有籃球大,疙瘩白(圓白菜)像一個小銅盆。蘿卜多汁,不艮,不辣。

紅皮小水蘿卜,生吃也很好(有蘿卜我不吃水果),我的家鄉叫作“楊花蘿卜”,因為楊樹開花時賣。過了那幾天就老了。小紅蘿卜氣味清香。

江青一輩子隻說過一句正確的話:“小蘿卜去皮,真是煞風景!”我們有時陪她看電影,開座談會,聽她東一句西一句地漫談。開會都是半夜(她白天睡覺,夜裏辦公),會後有一點夜宵。有時有涼拌小蘿卜。人民大會堂的廚師特別巴結,小蘿卜都是削皮的。蘿卜去皮,吃起來不香。

南方的黃瓜不如北方的黃瓜,水嘰嘰的,吃起來沒有黃瓜香。

都愛吃夏初出的頂花帶刺的嫩黃瓜,那是很好吃,一咬滿口香,嫩黃瓜最好攥在手裏整咬,不必拍,更不宜切成細絲。但也有人愛吃二茬黃瓜——秋黃瓜。

呼和浩特有一位老八路,官稱“老李森”。此人保留了很多農民的習慣,說起話來滿嘴粗話。我們請他到賓館裏來介紹情況,他脫下一隻襪子來,一邊搖著這隻襪子,一邊談,嘴裏隔三句就要加一個“我操你媽!”他到一個老朋友曹文玉家來看我們。曹家院裏有幾架自種的黃瓜,他進門就摘了兩條嚼起來。曹文玉說:“你洗一洗!”——“洗它做啥!”

我老是想起這兩句話:“寧吃一鬥蔥,莫逢屈突通。”這兩句話大概出自楊升庵的《古謠諺》。屈突通不知是什麽人,印象中好像是北朝的一個很凶惡的武人。讀書不隨手做點筆記,到要用時就想不起來了。我為什麽老是要想起這兩句話呢?因為我每天都要吃蔥,愛吃蔥。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每年小蔥下來時我都要吃幾次小蔥拌豆腐,鹽,香油,少量味精。

羊角蔥蘸醬卷煎餅。

再過幾天,新蔥——新鮮的大蔥就下來了。

我在一九五八年定為右派,尚未下放,曾在西山八大處幹了一陣活,為大蔥裝箱。是山東大蔥,出口的,可能是出口到東南亞的。這樣好的大蔥我真沒有見過,蔥白夠一尺長,粗如擀麵杖。我們的任務是把大蔥在大箱裏碼整齊,釘上木板。聞得出來,這大蔥味甜不辣,很香。

新山藥(土豆,馬鈴薯)快下來了,新山藥入大籠蒸熟,一揭屜蓋,噴香!山藥說不上有什麽味道,可是就是有那麽一種新山藥氣。羊肉鹵蘸蓧麵卷,新山藥,塞外美食。

苤藍、茄子,口外都可以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