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樣板團

在江青直接領導之下創演“樣板戲”的劇團變成了“樣板團”。“樣板團”的“戰士”待遇很特殊,吃樣板飯:香酥雞、番茄燒牛肉、炸黃花魚、炸油餅……每天換樣。穿樣板服,夏天,春秋天各一套,銀灰色的確良,冬天還發一身軍大衣。樣板服的式樣、料子、顏色都是江青親自定的。她真有那閑工夫!樣板團稱樣板飯為“板兒餐”,樣板服為“板兒服”。一些被精簡到“五七幹校”勞動的演員、幹部則自稱“板兒刷”。

每排一個“樣板戲”,都要形式主義地下去體驗一下生活,那真是“禦使出朝,地動山搖”。

為排《沙家浜》,到了蘇州、常熟。其實這時《沙家浜》已經在上海演出過,下去隻是補一補課。到陽澄湖內蘆葦**裏看了看,也就那樣。劇團排練、輔導,我沒什麽事,就每天偷偷跑出去吃糟鵝,喝百花酒。

為排《紅岩》,到過重慶。在渣滓洞坐過牢(這是江青的指示:要坐一坐牢),開過龍光華烈士的追悼會。假戲真做,氣氛慘烈。至華鎣山演習過“扯紅”,即起義。那天下大雨,黑夜之間,山路很不好走,隨時有跌到山澗裏的危險。“政委”是趙燕俠,已經用小汽車把她送上山,在一個農民家等著。這家有貓。趙燕俠怕貓,用一根竹竿不停地在地上戳。到該她下動員令宣布起義時,她說話都不成句了。這是“體驗生活”麽?充其量,可以說是做戲劇小品,不過這個“小品”可真是興師動眾,勞民傷財。

為了排《杜鵑山》,到過安源,安源傾礦出動,敲鑼打鼓,夾道歡迎這些“毛主席派來的文藝戰士”。那天紅旗不展,萬頭皆濕,——因為下大雨。

樣板團的編導下去了解情況,搜集材料,儼然是“特使”,各地領導都是熱情接待,親自安排。唯恐稍有不周,就是對“樣板戲”的態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