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洪椿坪

峨嵋山風景最好的地方我以為是由清音閣到洪椿坪的一段山路。一邊是山,竹樹層疊,蒙蒙茸茸。一邊是農田。下麵是一條溪,溪水從大大小小黑的、白的、灰色的石塊間奪路而下,有時瀦為淺潭,有時隻是彎彎曲曲的涓涓細流,聽不到聲音。時時飛來一隻鳥,在石塊上落定,不停地撅起尾巴。撅起,垂下,又撅起……它為什麽要這樣?鳥黑身白頰,黑得像墨,不叫。我覺得這就是魯迅小說裏寫的張飛鳥。

洪椿坪的寺名我已經忘記了。

入寺後,各處看看。兩個五台山來的和尚在後殿拜佛。

這兩個和尚我們在清音閣已經認識,交談過。一個較高,清瘦清瘦的。他是保定人,原來是做生意的,娶過妻,夫妻感情很好。妻子病故,他萬念俱灰,四處漫遊,到了五台山,就出了家。另一個黑胖結實,完全像一個農民,他原來大概也就是五台山下的農民。他們發願朝四大名山。已經朝過普陀,朝過峨嵋之後,還要去朝九華山。五台山是本山,早晚可以拜佛,不需跋山涉水。他們的食宿旅費是自籌的。和尚每月有一點生活費,積攢了幾年,才能完成夙願。

進廟先拜佛,得拜一百八十拜。那樣五體投地地拜一百八十拜,要叫我拜,非拜暈了不可。正在拜著,黑胖和尚忽然站起來飛跑出殿。原來他一時內急,憋不住了,要去如廁。排便之後,整頓衣褲,又接著拜。

晚飯後,在走廊上和一個本廟的和尚閑聊。我問他和尚進廟是不是都要拜一百八十拜。他說都要拜的。“我們到人家廟裏,還不是一樣要拜!”同時聊天的有幾個小青年。一個小青年問:“你吃不吃肉?”他說:“肉還是要吃的。”“喝不喝酒?”“酒還是要喝的。”我沒想到他如此坦率,他說,“**”把他們趕下山去,結了婚,生了孩子,什麽規矩也沒有了。不過廟裏的小和尚是不許的。這個和尚四十多歲。天熱,他褪下一隻僧鞋,把不著鞋的腳在膝上架成二郎腿。他穿的是黃色僧鞋,襪子卻是葡萄灰的尼龍絲襪。

兩個五台山的和尚天不亮去朝金頂,等我們吃罷早餐,他們已經下來了。保定和尚說他們看到普賢的法相了,在金頂山路轉彎處,普賢騎在白象上,前麵有兩行天女。起先隻他一個人看見,他(那個黑胖和尚)看不見,他心裏很著急。後來他也看見了。他告訴我們他們在普陀也看到了觀音的法相,前麵一隊白孔雀。保定和尚說:“你們是唯物主義者,我們是唯心主義者,我們的話你們不會相信。不過我們幹嗎要騙你們?”

下清音閣,我們要去賓館,兩位和尚要去九華山,遂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