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一百七十三章:千萬孤獨“柳宗元”……

“兄弟們,看了嗎,看了嗎?”

“看了啥?”

“唐詩何止三百首啊。”

“啊,這是什麽節目?”

“我靠,這都不知道,我讀給你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唐詩何止三百首,原本在陳凡加盟之下,他就未播先火。

而播出之後,更是讓《唐詩何止三百首》如日中天。

在節目當中,陳凡與話劇演員一起演譯時作出來的詩句,當真是瞬間傳遍到了大街小巷。

“哈哈哈,跟我一起讀,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當然。

還有,還有他們最為喜歡的《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說。

這一期的《唐詩何止三百首》,每一首都是經典,每一句都是金句。

每一句,都不比收錄進了《唐詩三百首》裏麵的詩句差,甚至,還要超過。

當然。

還有更多人喜歡,更多人覺得無比爽快,更多人覺得極為貼地氣的劉禹錫的兩首桃花詩。

前度劉郎今又來……可謂是說出了無數人內心中的聲音。

不過。

就在大家議論的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一些網友卻是說道:“哈哈哈,事實上,劉禹錫可不僅僅隻有這一些詩。”

“哦,難道還有嗎?”

“當然還有。”

“你怎麽知道還有?”

“這個嘛……秘密。”

“切,忽悠人的吧。”

“嘿,可以和你們小小的透露一下。當時《唐詩何止三百首》結束之後,不少觀眾都圍著陳凡老師。陳凡老師沒有辦法,又拿出了三首劉禹錫的詩。”

“我草,陳凡老師還留了一手啊。”

“那可不。”

“那這三首詩怎麽樣?”

“嘿嘿,求我啊……”

“我頂你個肺。”

眾人有些吐血。

這性格怎麽遺傳到了陳凡老師?

不過,這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隻是一會兒,眾人便說道:“大哥,求求您了,給我們看幾眼不。”

一翻做了幾個姿態,那些問到陳凡要了幾首詩的粉絲虛榮心得到了滿足。心情高興,便將劉禹錫的另一首詩作拿了出來:“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作,正是劉禹錫的代表作之一《烏衣巷》。

當時劉禹錫前往金陵,當時的烏衣巷曾經是這裏最為繁華的地方。

並且,這裏也住著王姓與謝姓的名門望族。

可這一次劉禹錫前去,卻是發現殘敗荒涼。

於是這就有了最後一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前的豪讓望族已經不在,當年的燕子已經飛往了尋常百姓人家去了。

“我草,尼瑪,這首詩這麽經典,陳凡老師竟然在節目的時候沒有講。”

“頂他個肺,還留了一手,我要掐死他。”

“還有,還有呢?”

眾人又是迫不及待的問道。

“別急啊。”

那些已經拿到了三首詩句的粉絲感覺良好。

看著不少人激動的樣子,他們內心也是無比之爽快。

他們突然有一種體會到了陳凡老師莫明歡喜的那種感覺。

對。

就是那種……超凡的感覺。

他們微微一笑,再次將一首劉禹錫的詩發了出來:“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詩叫做《竹枝詞》。

竹枝詞是劉禹錫被貶到夔州時當地流傳的一首民歌。

劉禹錫很喜歡這一首民歌,然後就以這一首民歌的名字為題,寫了一首同名詩。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首詩好像很有哲理一樣。”

“不隻有哲理,我怎麽感覺好像這首詩還有另外一層含義?”

“什麽含義?”

“我感覺這個晴,是不是通情?”

“我尼瑪……”

不說還好。

這一說“晴”與“情”字,無數粉絲又是一片沸騰。

原本這一首詩的境界就很高。

此時晴通情字,瞬間就將這一首詩再一次拔高。

“東邊日出西邊雨,這代表的西邊無晴,無晴就是無情。但後麵一句,道是無晴卻有情。道是無情卻有情……哈哈哈,哈哈哈,有趣,有趣,太有趣了。”

這讓大家一下子想起了**之間所說的俏皮話。

“還有,還有呢。”

“對對對,不是三首嗎?”

“還有一首呢?”

雖然這會兒不是在看節目,但這會兒大家早已經被劉禹錫給俘虜了。

“還有一首就是晚年時期劉禹錫所作的,這首詩的名字叫做《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作這一首詩的時候,劉禹錫已經六十多歲了。

從這一首詩人,人們可以看到,劉禹錫已經顯示出了老相。

正如這一首詩裏所寫。

【人誰不顧慮到自己老去呢,可是老了又有誰可憐?

身體越來越瘦,衣帶都要越來越收緊,因為不收緊一會恐怕會掉下去。

年老了連頭發也稀少了,如果不注意,帽子帶著帶著都會掉下去。

雖然我以前有很多書,但我現在都將他放了起來。不是我不喜歡讀書,而是我想要愛惜我的眼睛。

沒得辦法,因為身體各方麵的疾病,我也不得不天天針炙幾下……】

隻是。

你以為劉禹錫歎息的是自己老了嗎?

哈哈哈。

也許柳宗元會,白居易會,韓愈也會。

但,劉禹錫打死也不會。

所以。

就算是老了,他後麵又寫道。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其實呢。

想開了的話,有的時候也沒有什麽。

雖然老了,但經曆多的事情也變得更多,見識也廣,接觸了解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有的時候甚至隻需要看一眼便知道,什麽話也不需要說。

現在想來,其實老了也有老了的好處不是嗎?

如果你不總是去想自己老了,心情就會變得非常的愉快。

所以你看,那晚霞是不是很美?

不要說他已經接近傍晚,很快就要落山了。

但就算是晚霞,同樣可以映紅滿天。

什麽叫不服老?

恐怕唐朝所有詩人當中,也就隻有劉禹錫了。

而到了這裏,無數看客又一次瘋狂了起來。

“痛快,又學了三首詩。”

“平生誰都不服,就服劉禹錫老爺子。”

“是啊,年輕的時候懟天懟地懟空氣,老了又怎麽樣,我還是不服老。”

“哈哈哈,這才是那個【前度劉郎今又來……】的劉禹錫嘛。”

眾人眼裏閃光奕奕。

雖然他們知道劉禹錫已老。

但,他卻如少年一般,天縱豪情,仰天大笑……映入眾人內心。

而在未來無數的時間裏。

當這一些人閃現迷茫,不如如何時好,或者是感歎老矣……的時候。

他們都會想起劉禹錫,想起這位永不服老,永不認輸的一代詩豪。

……

“凡哥,凡哥,出來,出來。”

“凡哥,你不地道啊,竟然還留一手。”

“凡哥……給我出來。”

第一期《唐詩何止三百首》結束之後,陳凡有幾天的休息時間。

畢竟像這樣的直播節目,哪能每天連載這樣直播下去。

每一場直播,從排練到最後呈現出來,最少也要一個星期的時間。

隻是陳凡本打算休息一天,不想,卻又被快抖群裏一眾粉絲給吵了起來。

“什麽情況啊?”

沒辦法,陳凡上線。

隻是陳凡剛一上線,群裏就有人說道:“凡哥,你是不是不愛我們了。”

“噗……”

陳凡淚流滿麵。

這些家夥,越來越會撒嬌了,這不行啊。

不過,誰叫陳凡也是個逗逼的主呢,回道:“說什麽話啊,我最愛的就是你們啊。”

“是嗎?”

“不是嗎?”

“是嗎?”

“不是嗎?”

“那為啥昨天你直播了之後,竟然給其他人留了三首詩,我們都不知道。太傷我們心了,你是不知道,當那幾個家夥在我們麵前亮出你留下的三首詩時,可把我們給眼紅死了。”

“這個……”

陳凡頭痛了:“這不是沒辦法嘛,當時我要不想點辦法,他們都不讓我們走。”

“那我們怎麽辦,怎麽說也得補償下唄。”

“呃……”

陳凡吐血:“你們要啥補償?”

“給我們單獨講一個詩人,冷門詩人也行啊。”

“這不行,我要是講了,那後麵央視的時候講什麽?”

“你不是說你腦海裏麵的冷門詩人有些多嗎?”

“這個……”

這些家夥啊,啥時候的事,竟然也記得。

不過到底是自己之前講過的話,也不能反悔,說道:“好好好,就給大家講一個。”

“凡哥,我就知道你最愛我們了。”

“我起雞皮了,再說這樣的話,我要封麥了。”

“好好好,凡哥,你隻要跟我們講,你們啥都不說了。”

眾人期待著。

陳凡想了想,過了一會,便說道:“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千萬孤獨的詩人。”

“千萬孤獨?”

“嗯。”

“這人是誰?”

“就是劉禹錫的好友,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