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二百四十三章:如果沒有都江堰,那我就建一個都江堰……

“我去,這不會真是戰國時期秦國修建的鄭國渠吧。”

“現在還不能確定,畢竟這一些水溝不能代表什麽。”

“看看再說。”

看著陳凡在涇陽一邊實地測量,一邊拿著3D地圖進行定位,這把一眾粉絲刺激的不行。

“我是服了凡哥。”

“嗯,這波我最服。”

“我感覺這波操作,比以前陳凡老師講詩歌,都更為牛逼。”

詩歌這東西。

有的時候說他有用,他確實有著非常大的用處。

但他這個有用,對於技術這一塊,對於幫助老百姓這一塊,作用就小了很多。

但是。

那些流傳下來的巨大水利工程,他們卻能養活億萬萬的人口。

這對於百姓來說,真的如鄭國所說的,那則是萬世之功。

“凡哥,凡哥,要不要幫手?”

“呃,你們願意來?”

“願意,我們願意。”

看著陳凡隻是一個人在那裏測量,直播間內一眾粉絲紛紛報名。

“凡哥,您一個人實在是太辛苦了。再加上,這條渠如您如說,有300多裏。2000多年下來,不少地方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你一個人太花時間了。”

“是啊,凡哥,就讓我們來幫您吧。”

“凡哥,我大學的時候學的是建築學,多少可以給您打下手。”

“凡哥,我雖然學的不是建築,但我是理科生,應該也可以幫您。”

“凡哥……”

一時之間。

直播間內,幾百號人都來報名。

見大家這麽興奮,陳凡再次說道:“大家不要激動,大家還是考慮一下吧,主要是,這個不是什麽工程,我們的測量也沒有上頭給我們補助,我就是想測量出這一條鄭國渠而已。”

“我們知道,凡哥,我們不要補助。而且,我們也很想知道2000多年前的鄭國渠又是怎麽樣的。另外,我們想,如果真的能夠完全重現鄭國渠,這對於我們國人也是相當大的一個鼓勵。凡哥,我們雖然平時隻能說666,但現在我們真想和您一起參與其中。”

“是的,凡哥,我們不需要錢,而且還自帶幹糧……您就讓我們加入吧。”

雖然陳凡已經強調沒有錢,也沒有別的補助。

但。

這會兒,能夠與陳凡一起尋找到這一條鄭國渠,隻是一想,眾人便感覺無比的興奮。

他們感覺自己是在做一件大事。

甚至是這輩子最為有意義的事情。

“那行吧,我給大家發個地址。”

見大家說得這麽熱情,陳凡便點頭:“對了,來之前做一下準備,帶一些常備藥品什麽的。”

“好滴,凡哥,您在那裏等我們,我們馬上殺到。”

……

說幹就幹。

陳凡粉絲可是上到教授,下到學子……各個群體都有。

此時陳凡在涇陽尋找鄭國渠,卻是引起了無比大的轟動。

不隻是陳凡的粉絲選擇了加入陳凡的隊伍。

其他一些群眾,聽到陳凡說是要尋找2000多年前的鄭國渠,他們也自發加入了進來。

在這裏麵,有很多當地的老百姓。

與之同時。

涇陽上頭也派出了100多號專業人士,來幫陳凡的忙。

至於他們為什麽會派人?

一個是陳凡的聲勢太大了。

另一個。

從陳凡目前尋找的記錄來看,他們一下子認識到,這裏真有可能有一條2000多年前修建的鄭國渠。

至於此前他們為什麽沒有發現?

一方麵是年代太過於久遠,另一方麵也沒有往那方麵去想。

加之各個地方堵塞了,他們也隻認為這隻是大的水溝,並不會將他們連在一起。

而且有的地方因為時間太久,都已經看不出有修建的痕跡,你還會認為這是自然形成的小河流。

當然。

還有一個。

如果真在這裏發現了2000多年前的鄭國渠,這對於當地文化,旅遊……等等,也都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陳凡老師,我們這裏有100多人,一切都聽您的安排。”

“陳凡老師,我們這邊有50多人,您說吧,應該往哪走。”

“陳凡老師,我們到了……”

是的。

誰也沒想到。

原本隻是陳凡一個人在找的,這會兒,竟然聚集了1000多號人。

這讓陳凡也是有些激動。

有這1000多號人,那他可方便多了。

畢竟。

鄭國渠長300多裏,光陳凡一個人走,估計也得幾十天。

而且幾十天也未必能完全摸清。

最難的,那就2000多年過去,不少地方已經不複當年的樣子。

這也不是你隨便肉眼一看,你就能夠發現。

這個時候,你還得親自下水堪測……甚至還有一些被淹沒,以及堵塞的地方,都需要更多其他的處理。

“太謝謝大家了。”

“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氣了。”

拿著製定好的方案,陳凡向眾人分配了任務。

……

“我的乖乖,陳凡老師在涇陽搞了一個大動作啊。”

“嗯,現在有1000多號人參與,而且,地方上頭還派了專業人士以及專業的設備進場。”

“牛逼,實在是牛逼。不過,就是不知道,鄭國渠是否真的存在?”

“我感覺存在。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測量清楚,但……我相信他存在。”

“我也相信。而且,大家想想。當時的秦國處於陝省附近,這裏說實話,土地很一般,哪裏有中原的肥沃。可是,秦國就是靠著這裏的土地,一步一步強大。在這當中,除了出現了一些牛逼的統治者之外,最為重要的,那就是興修了很大的水利工程,解決了老百姓的生存問題。”

“對,沒有這樣的水利工程,憑啥產出這麽多的糧食。沒有這一些糧食,將士們打的是什麽?”

無數人不斷的刷新著有關於陳凡尋找鄭國渠的消息。

與之同時。

其他一些媒體,也跟著進來了。

這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一大話題。

這就與尋找長江源頭一樣,是一個非常大型,也是一個非常有看點,同時更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行動。

……

“陳凡老師,你可是搞了一個大項目啊。”

這時。

央視新聞聯播記者,也是陳凡的老熟人“張路”帶著攝像機突然到訪。

看到張路,陳凡有一些驚訝:“張路,你怎麽來了?”

“嗬嗬,你搞了一個這麽大的陣狀,我想不來也不行啊。”

“什麽大陣狀,我就是隨便瞎玩。”

“你可不能瞎玩,全國人民都看著你呢。怎麽樣,跟我們介紹介紹這一邊的情況?”

“當然可以。”

陳凡點點頭,然後說道:“目前我們已經有2000多人,都分布在關中各個地方進行尋找與測量。目前,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測量。我相信,再過一個星期,我們就能真正的還原2000多年前的鄭國渠。”

“你現在可以確定真正的有鄭國渠嗎?”

“可以。”

陳凡點頭:“不隻我可以確定,以這幾天的進度以及發現來看,恐怕你就是問一下其他的一些水利工程專家,他們也可以確定了。”

如果僅僅隻是一小段渠道,這還沒什麽。

可是。

在陳凡的安排下。

這一些渠道測量一點一滴不斷的打通。

他們已經看到了,這是一條巨大的水利工程。

“那能不能跟我們介紹一下2000多年前的鄭國渠,他是什麽樣子的?”

“之前簡單的介紹過鄭國渠,他原本的目的是韓國對於秦國施行的疲秦之策,結果,秦國卻在鄭國渠修建結束之後,讓他們的國力得到了巨大的增長。太史公在他的史記上寫過……”

“太史公是誰?”

“太史公是漢朝一位史官,在他的史記當中,他是這樣寫的。渠成,注填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鍾是古代的計量單位。1鍾等於10釜,1釜等於4區,1區等於4豆,1豆等於4升,以此來算的話,1鍾相當於是640升。可是,在沒有鄭國渠之前,關中的土地並不肥沃,他們的產量非常低下,他們隻能畝產100升左右。”

“也就是說,鄭國渠的完成,讓秦國的產量提升了6倍。”

“可以這麽說。”

陳凡點頭。

這樣的增產,簡直就像現代當中擁有了絕對的尖端武器。

原本隻是畝產100升的時候,秦國都將各國打得落花流水。

此時提升6倍,你能想象後來秦國會幹嘛?

當然。

這就不是現在陳凡所要講的課題了。

……

“我的天……”

“鄭國渠可能真的存在。”

“啊啊啊,兄弟們,看,央視都上場了。”

隨著各大媒體。

特別是央視進場之餘,關於陳凡尋找鄭國渠的行動,得到了全國所有人的關注。

雖然此時還沒有完全收工。

但從此前測量以及得到的各類數據來看,鄭國渠……真有可能存在。

至於為什麽現在還沒有公布。

隻不過。

陳凡還沒有完全將鄭國渠聯在一起罷了。

畢竟。

有一些地方經過2000多年之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正如此前陳凡的安排。

原本在陳凡的調查研究下,這個渠道是會通過某一個地方的。

可是來到現場之後卻發現,這裏啥也沒有。

好在有專業設備的幫助,這才一步一步確定。

“陳凡老師,你那邊據說完工了。”

“差不多吧,我在做最後的數據確認。”

“真的,真的嗎?”

“是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下午,我就會對外宣傳。”

“太好了,我馬上到。”

用時半個月。

在2000多號人,各類專業設備,以及各個部門的幫助之下。

終於。

陳凡測量成功。

當下午的3點,陳凡向所有參與人員宣布此事後……整個現場,一片尖叫。

“啊啊啊……”

“鄭國渠,鄭國渠。”

“兄弟們,我們發現了2000多年以前的鄭國渠。”

“凡哥,萬歲……”

這一份激動是不能自己的。

這比之發現了什麽大墓,什麽古董,什麽遺跡……可是要激動的多。

試想一下。

2000多年以前,在這裏,也就是關中地區,有一條橫跨300多裏的一條大渠。

而這裏的老百姓,就靠著這一條大渠,一路生根發展,傳承了幾千年。

這份激動,不說參與人員。

哪怕就是一直在關注的看客,他們也是激動的不時大叫。

“300多裏的鄭國渠。”

“這就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啊。”

“天佑中華……”

一眾粉絲不斷的留言。

……

不過。

在大家激動之餘,陳凡倒沒有在這裏停留太多時間。

雖然當地上頭還想與陳凡討論關於後期鄭國渠的的旅遊開發等等事項。

但陳凡對此不是特別感興趣。

這裏麵最為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

雖然鄭國渠是發現了,但其實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怎麽用得上鄭國渠了。

因為此時國家在水利開發這一塊也還可以,已經不需要鄭國渠。

另外。

鄭國渠因為年代太過於久遠,有的地方,真沒有完全打通。

至於旅遊開發,可以是可以,但長300多裏的鄭國渠……開發難度也比較大。

至於陳凡急著離開,主要是有一個地方,陳凡必需回去。

“陳凡老師,您要去哪?”

“蜀地。”

“您是想再次尋找都江堰嗎?”

“是的。”

“您確定有都江堰?”

“就算沒有,我也要將他建出來。”

這一刻。

陳凡無比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