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江南士林輿論風波
陳奕有些好奇的抬起頭,看著一旁的陳方田問道。
陳方田麵上露出一絲笑容,他笑著揉了揉陳奕的額頭。
“太子殿下是個實幹家,他要的可不是你去給他上香,而是要你好好上學,等你長大之後了,可以幫著太子殿下治理天下!”
“不錯!太子殿下想要的人才!”
陳方田說完這句話,旁邊的羅溪正好聽到了,他的麵上頓時露出一絲微笑,抬起頭,看著一旁的陳方田說道。
“這位兄台見識不菲,看來也是讀過書的!不知如何稱呼?”
聽到羅溪的話,陳方田連忙朝著麵前的羅溪回了一禮,麵上帶著一絲歉意。
“不敢當不敢當,羅老師,我陳方田也隻是小時候家中還算寬裕,父親有些錢,曾經交納過束脩,讓我能夠前往私塾,上過一兩年課而已,談不上什麽讀過書!”
陳方田苦笑著朝著一旁的羅溪說道。
羅溪有些感慨的朝著麵前的陳方田說道:“陳兄太過謙虛了,如今這個年頭,識字的人都不多,更別說進過私塾接受過正統教育的了!”
聽到羅溪的話,陳方田苦笑著搖了搖頭。
“賢侄看起來機靈活潑,應該是個讀書的料啊!”
此時羅溪的目光望向了一旁的陳奕麵上帶著微笑,朝著眼前的陳方田說道。
“陳奕,快叫老師!”
此時陳方田連忙朝著陳奕說道。
“老師!”
陳奕好奇的看著麵前的羅溪,然後大聲開口道。
“哈哈哈哈!看來我羅溪的運氣還是不錯!才剛來就收了這麽好的一個學生!”
羅溪麵上帶著大笑,朝著眼前的陳奕說道。
“陳奕就拜托您了!”
陳方田麵上帶著一絲恭敬之色,朝著眼前的羅溪說道。
“放心吧!幫陳奕學習,就是在幫我自己!我自當盡力!不僅僅是陳奕,隻要是有一些讀書潛力,願意努力的學生,我都會一視同仁!”
羅溪眼神之中帶著笑,緩緩開口道。
“多謝老師!”
陳方田連忙說道。
說完,羅溪轉身忙去了。
看著羅溪的背影,此時陳方田眼神之中閃過一絲恍惚之色。
心中滿是複雜的神色。
他有些不知道該怎麽形容自己的心情。
“爹!”
旁邊的陳奕叫了他一眼。
“走,我們回去吧!”
陳方田微微歎了口氣,朝著自己身邊的陳奕說道。
“好的,爹!”
陳奕當然不能明白陳方田眼神之中的複雜,他隻覺得,現在的自己,非常的開心。
山東在熱火朝天的改革的時候。
關於山東的一些新聞,也不斷的通過皇明通報報道,傳回到江南。
引起了整個江南士林的關注。
朝廷對民眾進行統一教育這件事,有些人覺得有被羞辱,跟泥腿子一樣受教育,這種事情,讓他們覺得有辱斯文。
有反對的,自然有讚同的。
顧炎武的一篇文章在《江南士林報》上刊載,盛讚太子的這一舉動。
“…………所以,開民智極其重要,孔子曾說,有教無類,此乃儒家必須遵循之選擇,家貧之中,尚有顏回此等聖人,為何要歧視百姓?
歧視百姓者,自以為高高在上,實際上,自己不過是滄海桑田之中一隻蜉蝣而已。”
顧炎武的這篇文章,瞬間引發了巨大爭議。
整個江南士林吵吵嚷嚷的,但是總體來說,大部分人都對太子殿下這個行為表示讚同。
甚至連東林通報對太子殿下這個行為都表示讚同,他唯一表示反對的,隻是以太子殿下在山東實施的官紳一體納糧表示強烈的反對。
錢益謙甚至言辭激烈的批判道。
“此乃惡政!”
整個江南士林之中,批判這一條的人也有非常多,很多的官員和士紳也都將矛頭指向了這一條。
但是同樣也有人辯解,因為山東現在處於抗擊闖賊的前線,而且,闖賊的勢力,基本上隔絕了山東和江南的距離。
太子殿下的補給,隻能夠通過海上送達。
所以,太子殿下做這件事,也是不得已!
這件事還是吵得沸沸揚揚,誰也說服不了誰。
每個人都在爭吵。
“這個顧炎武說的是真的不錯!”
崇禎看著麵前的江南士林報,眼神之中有些感慨的說道。
“居然還是個國子監的監生!不錯不錯!”
崇禎將自己麵前報紙放下,眼神之中露出一絲笑容。
這些天,崇禎基本上養成了看報紙的習慣。
“王伴伴,太子那邊,還有什麽另外的消息傳來嗎?”
崇禎皇帝朝著一旁的王承恩問道。
“太子殿下還有一個消息傳了過來……”
王承恩說著,眼神之中露出一絲遲疑之色。
“什麽??”
“山海關那邊的局勢,可能會發生巨變?”
“怎麽了??”
崇禎聽到王承恩的話,頓時愣了一下,他眼神之中露出不解的神色,看著麵前的王承恩。
“大清派洪承疇去了山海關,據說是給吳三桂許下了王爵還有萬兩黃金的錢財。”
“王爵!”
聽到王承恩的話,崇禎心中微微一驚,這個條件有些高啊!
“比我們給的公爵還要高!難道吳三桂真的準備降清了嗎??”
不知道為什麽,崇禎忽然感覺心中有些惶恐。
他總覺得,如果讓滿清入關的話,怕是整個北方就會一直暴露在滿清的鐵蹄之下,之後北方該怎麽收複??
如何收複神京??如何收複山海關??
崇禎眉頭緊緊皺起,一時間,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此時崇禎忽然想到了什麽,他連忙朝著麵前的王承恩說道:“王伴伴,我們手裏還有什麽底牌?要是吳三桂降清的話,我們該怎麽辦??”
王承恩沉默著沒有說話。
他算是個老實人,有時候就是太過老實了,不會辦事。
崇禎的麵色變幻了好一陣,最後苦笑著搖了搖頭。
“隻能看太子怎麽做了!”
崇禎歎了口氣!
關於江南士林的輿論風波,朱慈烺沒有什麽心情去關注。
此時他的目光正緊緊盯著山海關,關注著朱二傳來的每一個消息!
這些消息,有好有壞,但是一切,似乎正在朝著對朱慈烺對整個大明不利的方向,開始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