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當太子

第543章 生產力才是王道!

多爾袞眼神之中露出寒芒。

明顯,他肯定不像表麵上那麽的平靜。

範文程和宋義若有所思的聽著耳畔多爾袞的話。

宋義心中有些感慨,多爾袞也不是一個蠢人,他果然是能夠猜到這裏麵是有問題的!

就是不知道徐大人他們對此,是不是有所準備?

宋義心中一動,要是沒有做好應對方案的話,那就麻煩了,這對京城的血鱗會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兒,宋義心中微微有些擔憂,這種事情,本就非常的麻煩!

“好了,我讓你們做的事情,你們做好就行了!剩下的,不必多問!”

多爾袞眼神冷淡的看著麵前的宋義和範文程說道。

“是!殿下!”

宋義和範文程恭敬的離開了禦書房。

看著二人的背影,多爾袞眼神微微眯起。

“趙越!”

此時多爾袞忽然口中冒出了一個極其陌生的名字。

一個男子緩緩從屏風後麵走了出來。

男子麵上帶著恭敬的神色,朝著多爾袞行了一禮數。

“主子!”

趙越恭敬的朝著多爾袞說道。

“你是我手底下,武功最高之人,我手底下的侍衛隊,就全都交給你了!作為最後一道防線,給我盯死牢房,有任何人進出,一定都得看清楚!

千萬別給我漏了!”

多爾袞眼神冷冽的朝著旁邊的趙越說道城。

作為攝政王,而且本身的腦子也非常好用,多爾袞培養的人才還是有不少的,剛剛進入大明。

多爾袞就專門讓自己身邊的一些高手,專門去找到了並且培養了一些江湖高手。

隻可惜,這些人很多本身並不太聰明,雖然武功很高,但是腦子不聰明是做不了情報工作的!

所以,這些人被多爾袞招攬過來以後,就一直被作為大內侍衛使用。

當然,這些人比不上自己身邊的天字四號侍衛。

但是眼下這種時候,他們勝在人多!

而且因為一直都藏在宮裏,所以這些人都沒有被外麵的人所侵染什麽的,基本上也不太可能是血鱗會的人!

至少,比現在的錦衣衛要幹淨的多!

雖然多爾袞並不覺得宋義會背叛自己,但是眼下錦衣衛被滲透,基本上是一個事實!

如果還是讓他們那些人去監控,那跟沒有人監控是差不多的!

因為那就是一個大漏勺,這一點,多爾袞十分的清楚,所以,他這麽做也算是給了一個保險!

沒辦法,大清沒有做情報工作的人!

底蘊太淺了!

想到這兒,多爾袞眼神之中露出苦笑之色。

眼下,多爾袞忽然非常的懷念以前的朱明,在滿清還沒有入關之前,以前還是自己哥哥皇太極的時候。

那個時候的朱明,就仿佛什麽都不知道一樣。

輕而易舉就會中反間計,對於情報,甚至不如滿清,然後才會出現薩爾滸這樣的大敗!

眼下的朱明比那個時候厲害太多了!

在情報方麵,簡直根本沒法比!

不過也是!

自己現在身處關內,本身就是朱明經營了這麽多年的老巢,而且碰到的還是朱明最聰明的太子朱慈烺!

碰到這種情況,好像也是正常的!

但是這卻讓多爾袞有種深陷泥沼的感覺!

隻希望,這次血鱗會能夠露出破綻吧!

在北京城內暗流湧動的時候。

另外一邊。

太子近衛第一軍團,太子近衛第二軍團,還有鬼麵軍團。

太子手底下的三大王牌軍團,此時基本上都拿出了全麵改革的深化意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軍隊改革細化的問題。

全都上交到了朱慈烺的手中。

三本書,全都有近十厘米厚度!

這還是因為都用的鉛筆寫的,如果用的是毛筆的話,那都不知道要裝訂成多少本書了!

朱慈烺看著麵前的幾本書,哪怕他穿越之後,腦子的記憶力和判斷力有了上輩子和這輩子結合的加強。

看書速度非常快,但是眼前的這麽多內容的書,也足足是看了兩三天!

“呼!”

將最後一頁給關上。

朱慈烺看了一眼旁邊還在看的桃夭。

“殿下!你看完了???”

桃夭眼神之中帶著難以置信的神色,看著麵前的朱慈烺。

她手中的那本書,才翻了三分之一不到!

她是從朱慈烺看完一本之後開始看的,結果,朱慈烺將後麵的兩冊全都看完了,但是她甚至都沒有看完自己手中這冊書的三分之一!

這個速度差距有點太大了吧!

桃夭眼神之中露出難以置信。

朱慈烺笑著點了點頭。

他的眼神之中露出感慨的神色。

“不得不說,那些去從皇明至誠大學出去的學生,還算是都學到了一點東西,都有不少的亮點。

這次的這些計劃書寫的都不錯,在李岩,林毅,李大山這些算是經驗老道的人手裏潤色之後,這些計劃書裏麵大部分的東西,都具有相當的可行性!

不錯不錯!”

朱慈烺麵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一旁的桃夭好奇的點了點頭,既然太子殿下都這麽說,那看起來,應該是很不錯的了。

稍稍沉吟了一下,朱慈烺開始在麵前的紙張之中寫了起來,將自己對三份計劃書的想法,全都寫了出來。

“來人!”

寫完之後,朱慈烺朝著門口喊道。

“殿下!”

一個太監恭敬的走了進來,朝著朱慈烺行了一禮。

“把這三份資料,分別送給李岩,李大山和林毅三人,用八百裏加急!”

朱慈烺眼神平靜的看著眼前的太監說道。

“是!殿下!”

很快,太監帶著資料離開。

看著太監的背影,朱慈烺眼神之中露出感慨的神色,之前培養大學生,眼下終於是到了初步收獲的時節了!

不過,任何的進步,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尤其是社會總體的進步。

需要靠教育,靠政策,靠經濟,靠生產力的發展,來慢慢進步!

朱慈烺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並沒有操之過急。

對於社會風俗這一塊,朱慈烺幾乎還沒有怎麽動過,隻是和之前一樣,宣布了一些政令,廢止了一些非常不好的習俗,但是卻也沒有過多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