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當太子

第699章 奏疏

乾清宮內。

崇禎皇帝的案頭此時重新擺滿了奏折。

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幕,崇禎皇帝的眼神有些恍惚,感覺又回到了當初,甲申國變以前,自己掌握著權力。

眼下這個時候,天下平定,四海澄清。

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但是崇禎皇帝很清楚,一切都還是發生了。

莫名的,崇禎皇帝忽然想到了,自己皇兄在病榻前麵,跟自己說的話,將這個國家放到了自己的手裏。

畫麵一轉,崇禎皇帝似乎又看到了魏忠賢那張可惡的臉,剛剛繼位的自己,麵對魏忠賢和客氏那兩張可惡的嘴臉。

在深宮之中,自己瑟瑟發抖,甚至政令都沒有辦法自己說了算。

當時還年輕的自己,隻能一步步的想辦法,算計魏忠賢和客氏,最終將二人給扳倒!

崇禎皇帝仿佛又想起了自己當時老師教給自己的東西。

忍耐!

在殺掉魏忠賢以後,崇禎皇帝當時那種喜悅還殘留在他的心中。

之後,就是他的那些老師們所謂的眾正盈朝。

那個時候,崇禎皇帝才真正的明白一個殘酷的現實。

那些表麵上道貌岸然,一個個張口就是禮儀道德的謙謙君子,人前還像是一個人,到了背後,個個嘴臉甚至比閹黨還要更加的惡心!

那段時間,也是崇禎最為討厭的時候。

那些所謂君子,才是天下之大害!

黨爭在崇禎一朝也開始進化到了巔峰。

隨著繼位十多年以來,崇禎皇帝政治手段愈發成熟,對抗東林黨也越來越厲害。

但是因為黨爭,將朝廷大部分臣子都牽扯到這個巨大的漩渦之中來,以至於朝政日益下滑,甚至於,朝廷傾頹!

最後造成了甲申國變!

過往的一切不斷浮現在崇禎的眼前。

若不是自己兒子!

崇禎的眼前突然浮現出朱慈烺的那張臉。

然後就是甲申國變。

再然後就是自己麵前這張已經恢複原狀的禦案。

這一路走來,經曆的實在是太多了!

想到這兒,崇禎有些感慨,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不需要一旁的太監多說什麽,崇禎自己就從一旁的奏折上麵隨意的那拿起了一張。

“歸德知府趙旭謹題,為“大法未伸,奸謀益熾,內應不絕,外變轉生,懇乞聖明立奮乾斷,以定封疆大計”事,今天下已定,然太子令皇明至誠大學學子,為知府同知,此為正五品官職。

但此學子並無官身功名!且總攬歸德一府全部政務,如此,非為臣子之道!故而………………”

隻是隨意看了一眼奏折,崇禎皇帝眉頭緊緊皺了起來,他的眼神之中閃過一絲怒火!

“趙旭!”

崇禎皇帝有些憤怒。

但是心中也是有些遲疑。

這該怎麽辦??

沒有功名之人,卻能夠成為正五品的同知,而且居然還能總攬一府大權!

這讓崇禎皇帝眼神之中閃過一絲無奈。

雖然早就知道太子新政,但是崇禎之前管理的南方,並沒有被新政所感染,而在北方,基本上大部分的奏折也都不會傳到崇禎的手裏。

沒想到自己剛剛走入乾清宮視政的第一封奏疏,就是彈劾太子新政的奏疏!

稍稍沉默了一會兒,崇禎皇帝看了一眼奏疏上麵的票擬。

此為趙旭妄言,建議詔書斥責!

看來,內閣的幾人心中也是有些犯嘀咕啊!眼下畢竟涉及到皇太子!

而眼下的皇太子在帝國的地位實在是太高了,手中握著兵權。

“照此辦吧!”

崇禎微微歎了口氣。

給了一個披紅。

繼續開始翻閱奏疏,很快,崇禎看到了內閣的奏疏。

“太子太保,中極殿大學士李邦華謹題,“今,太子建立皇明至誠大學為國倫才,學風優良,教書育人,可為國子監!陛下可將皇明至誠大學為官府,與國子監平級,祭酒為正三品!”

看著奏疏,崇禎微微愣了一下,他的眼神之中露出遲疑的神色。

這個成提議非常的不錯臣,既兼顧了太子殿下,而且對於眼下整個官員體製來說有一個非常好的補充作用!不錯不錯!

“著內閣,就依此辦!”

崇禎在麵前的奏疏上披紅。

“用印!”

崇禎朝著旁邊的太監說道。

很快,奏疏用印。

聖旨也由侍讀學士寫了出來,直接下發到了吏部。

內閣和皇帝通氣了,這件事基本上就成了。

朱慈烺在得到這個消息惡時候,宮裏的聖旨都已經下達了!

“將皇明至誠大學設為正三品的衙門??”

朱慈烺眼神之中露出遲疑的神色。

也不是不行,隻是朱慈烺沒想到,內閣居然會這麽著急將皇明至誠大學納入眼下的官僚體係!

但是很快,朱慈烺就收到了宮裏傳出來的消息。

“原來如此!歸德府知府!”

朱慈烺眼神之中閃過一絲冷色。

沒想到,眼下崇禎剛剛開始回到京城,這麽快就有人敢彈劾自己了!

看來自己的威名,已經是沒有什麽人記得了,既然如此,那自己哪天需要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威勢了!

否則,這些官僚,恐怕眼中要沒有自己這個太子了!

想到這兒,朱慈烺寒光一閃。

至於這個政策…………

朱慈烺看了一眼麵前聖旨,稍稍沉吟了一下。

讓皇明至誠大學成為官府衙門,有好有壞。

畢竟國子監的弊端,誰都知道。

但是總體來說,是好處!

畢竟,也算是從官方層麵的徹底認可,很多人都會以考入皇明至誠大學為榮!

關鍵問題還是官商士紳一體納糧的問題,還有科舉考試全麵改革的問題。

以及!

目前整個官場改革的問題!

朱慈烺不想現在就繼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整個大明的官場體製的整體上麵!

其實朱慈烺還是不夠了解的!

整個政治生態,朱慈烺還有很多的疑慮。

如果就他眼下直接繼位,那應該如何操控政局?

遙控內閣?六部怎麽辦??

下麵那些官府機構怎麽辦?全部推倒重來??

眼下東宮能夠承受一些地區的政治問題,但是就整個大明所有的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