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
在19世紀初期,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資產階級不但剝削和壓迫本國人民,而且通過種種卑鄙惡毒的手段,剝削和壓迫經濟落後的國家的人民。他們占有很多殖民地,是殖民主義侵略強盜。
英國資本主義發展越快,它國內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就越貧困。生產出來的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經濟上就出現了危機。這種經濟危機,從1825年開始,幾乎每隔八年到十二年就要發生一次,這對英國資產階級是非常嚴重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迫切地需要在國外擴大商品推銷市場,掠奪新的殖民地。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就成為英國侵略者眼中一塊鮮美的肥肉。
早在清朝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國就曾經派了一個名叫馬戛爾尼的特使到中國來,他向中國政府提出了開放通商口岸、割讓島嶼、減低關稅等無理要求,企圖打開中國的大門,達到侵略中國的目的。這種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侵略要求遭到了拒絕。此後,在嘉慶二十一年(1816),英國又派了一個名叫阿美士德的人來到中國,重彈二十多年前馬戛爾尼的老調,也同樣被拒絕了。
英國侵略者耍“文”的花招沒有行通,又使出了“武”的手段。早在1808年,英國政府就曾經把它的十三艘兵艦開到我國廣東海麵,劫掠澳門,闖入虎門,後來被中國水師擊退。阿美士德到中國來的時候,護送他的英國艦隊也曾經在廣東海麵轟擊中國炮台和船隻。道光十二年(1832),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雇員、在中國刺探情報的傳教士郭士立,甚至狂妄地揚言“全中國的一千隻師船,不堪一隻兵艦的一擊”,氣焰十分囂張。到了1833年,英國派出的第一任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到達中國,他為了執行英國資產階級的侵略意誌,竟指揮兵艦侵入虎門要塞,發炮攻擊,隻是由於中國軍隊的反擊,才狼狽退出。這些例子都表明了英國侵略者處心積慮地企圖用一切手段打開中國門戶的野心。
各種各樣的辦法都試過了,但中國的門戶還沒有被打開。怎麽辦呢?英國資產階級最後竟然利用鴉片來作為掠奪和侵略中國的工具,把鴉片運到中國大量推銷。1800年,輸入中國的鴉片是4570箱,到了1838年,也就是鴉片戰爭爆發前兩年,已經激增到40200箱了。這樣,英國資產階級得到了驚人的暴利,而中國人民則嚴重地受到了鴉片帶來的禍害。
鴉片是一種毒品,俗名大煙,它含有大量嗎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強,會使吸食者受到嚴重的摧殘。吸食鴉片的人,中了毒以後,慢慢就變得身體虛弱,骨瘦如柴,精神萎靡;而且吸了就會上癮,一旦不吸,就渾身癱軟,涕淚橫流,像生了重病一樣。所以,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大量推銷鴉片,是非常卑鄙惡毒的,它利用這種毒品一方麵殘害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麵勾引吸食者上癮,不斷增大銷售量,來攫取暴利。結果,不但使得中國人民日益衰弱和貧困,城市工商業和農村生產力遭到很大的破壞,而且使中國的貨幣(白銀)大量地外流,國家的財政經濟也出現了嚴重的危機。這種情況,引起了廣大人民對鴉片貿易的激烈反對,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利益,才被迫進行了反對鴉片的鬥爭。
1838年底,清朝政府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林則徐禁煙十分堅決,他在人民的支持下,查繳和燒毀了運到中國的鴉片,並且要外國侵略者保證永遠不再販賣鴉片。禁煙鬥爭取得了很大的勝利。鴉片貿易是英國資產階級侵略中國的重要手段,又是英國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中國嚴禁鴉片,沉重地打擊了他們。他們不肯善罷甘休,在千方百計地破壞禁煙失敗後,就不顧一切地使用武力來實行侵略了。1840年6月,大批英國軍隊開到了中國,發動了武裝進攻。為了保衛國家民族利益,林則徐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奮起抵抗,中英戰爭就這樣爆發了。這次戰爭從1840年6月開始,到1842年8月結束。因為戰爭的爆發是由鴉片問題直接引起的,所以叫作鴉片戰爭。
這次戰爭,中國進行的是反侵略的民族自衛正義戰爭,英國侵略者遭受到沉重的打擊。但是,當時的清朝封建統治者極端腐朽,他們被外國侵略者的洋槍大炮嚇破了膽,最後向外國侵略者投降求和,中國因此失敗了。清朝政府還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出賣了國家民族的主權和利益。從此以後,中國人民在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之下,災難更加深重了。
(汝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