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鋒銳開發戰略的成果(修)
第三點,鋒銳開發戰略非常成功,成果同樣喜人!而且這是李鋒最為看重的一點,李鋒非常滿意這次F2大會的成果,F2大會本來就是展示F1大會“鋒銳開放戰略”的成果,成果非常喜人,李鋒又怎麽不高興呢!
鋒銳的開發戰略讓很多新興互聯網創業公司和個人可以輕易地開發程序,就像和微軟一樣開放應用程序一樣,把互聯網創業的門檻拉的很低,從來沒有想現在創業如此簡單,可以說是李鋒提前點燃了人們的創業熱情,
而且這種創業熱情,也完全出乎李鋒的意料,在F1大會之前,李鋒還有點擔心,擔心鋒銳的開放戰略會失敗,還希望在接下一年時間裏,人人網上能有5000個應用程序就不錯了,再能有四分之一的用戶安裝這些應用程序就已經不錯了,
但李鋒發現他還是低估人們的熱情,這個華夏大敵還是人才輩出啊,在F1大會之後的短短一年的時間裏,在人人網上就已經注冊了有25萬名開放者,
運行著2.5萬個應用程序,當然這些應用程序裏麵遊戲程序最多,甚至有一半多是開心農場這樣的休閑小遊戲,當然,這本身就社交網絡的一部分!
開放平台給鋒銳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他讓網絡技術人員和普通用戶都感覺這個服務是他們以前從未預計到了,一個新的廣闊天地就此出現,有著無限多的可能,
而鋒銳也開始由一個單一的社交平台轉變為一個網絡世界,鋒銳自身也正在成長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宇宙”。
而鋒銳的開成戰略和李鋒的成功,也不無激勵當代的年輕人奮勇前進……
張一鳴是1983年出生的,隻比李鋒大一歲,兩人也是同一年上大學,也就是2001年上大學,一個是一本的南開大學,一個是二本的燕京科技大學;一個學的是微電子(後來大三又轉學的軟件工程專業),一個是工商管理;
當然,一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個整天在外邊混做生意;還有一個上完了四年大學有畢業證,另一個大二沒上完就直接休學了……
甚至兩人的性格都差不多,為人低調、不善言辭,隻不過李鋒更陽剛更霸氣一點,而張一鳴就顯得有點“懦弱”,但親和力很強,
關鍵李鋒長得還比張一鳴高,還比他帥,尤其是張一鳴小眼睛上還帶著一副大大的眼鏡架,都快看不到眼睛了。
不過至從李鋒剛上大學就開了“青蘋果”網吧,尤其是2002年1月2日創立鋒銳後,兩人的運行軌跡就不一樣了…
四年時間裏,李鋒在經過與盛達鬥、與阿裏幹,又滅掉了滕訊後,將鋒銳發展成為了市值過百億美金的超大型互聯網企業,而他自己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華夏互聯網教父!
而四年後的張一鳴還是那個一直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而且因為他特別喜歡計算機,大三的時候從南開大學微電子專業轉到軟件工程專業,
他還經常泡在BBS網頁開發技術板塊上,後來還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技術網紅,甚至他在大四時編寫的電路板自動化加工軟件PCBS曾獲得過“挑戰杯”二等獎。
雖然張一鳴從外表來看有些“技術宅”,但其內心也是個很有衝勁很騷的男人。
大學時,張一鳴的一個女同鄉電腦壞了,他去幫忙修完電腦回來,興奮的告訴室友,“那宿舍有個女孩子不錯”,他喜歡,決定要追。
接著他總跑去修電腦,和女孩在 BBS 上聊,約出來玩,然後是表白。結果女孩連好人卡都沒發,毫無餘地地拒絕了他。
室友本想安慰他,但張一鳴反而覺得沒什麽所謂,表白失敗就感覺是“這件事跟你說一下而已,然後你有不同意見,沒事,我們接著來。”
張一鳴就繼續修電腦,BBS 上聊,約出來玩。兩個月之後,有次出遊回來,室友看到兩人牽著手。而那個女孩是張一鳴的初戀,後來也成了他的太太。
而張一鳴也一直把李鋒當做自己的偶像,這人真的太厲害了,一個與自己的同齡人,甚至還不如自己大,就已經白手起家,創立這麽牛逼的企業,這不是神人是什麽!
而張一鳴也想跟自己的偶像一樣也創立一家自己的企業,所以張一鳴打算今年畢業後,就準備加入鋒銳,想近距離的見見自己的偶像,最起碼先在鋒銳裏幹上一兩年,再出來創業也不晚啊!
當然,鋒銳也不誰想加入就能加入的,聽說現在進鋒銳很難,沒有一點實力是不用想的。
此時正在麵臨畢業季的張一鳴正好看到了鋒銳F1大會的召開了,而且鋒銳也正式對外宣布了開放戰略,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開發者和創業者!
一向對自己技術很自信張一鳴想到:這不就是證明自己的機會嗎?
如果成功了,自己可以創業了,如果失敗了,也能向鋒銳證明自己的實力,不管成功與否,對自己都是有利的!
所以,那還等什麽,趕緊行動吧!隻是,該開發個什麽程序呢?
難道也要像其他開放者一樣弄個小遊戲玩玩?
不行,這樣顯不出我的技術來!應該能點有技術含量的。
……
到底幹什麽呢?想了半天張一鳴都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想不出來那就吃飯去,而且他還打算下午坐火車回家一趟,
大四嗎,時間還是有的,他也想趁著這趟回家給家裏說清楚,自己畢業打算去燕京,不想回家工作了。
隻是雖然不是春運,但想訂一張回家的火車票還是很難的,而且那時候去火車站買票很難,網上也不知道何時會出現二手票,即便是有的網絡能查詢,還得需要用戶主動輸入信息去搜。
於是想到這裏,張一鳴利用午飯時段花了一個小時寫出一個小程序,把他自己的需求用程序固化、存儲下來,讓網站機器定時自動幫他搜索火車票,一旦有了搜索結果就短信通知他。
在寫完這個程序不到半小時,張一鳴就收到了短信提示,然後他就買到了票,不用買黃牛票,也不用在電腦前一直待著,這個小程序還挺好使的。
把這些都弄完後,張一鳴覺得這個小程序還不錯,隨意取了個名字,就把它上傳到人人網的程序接口了,就沒再去管它。
隻是張一鳴沒想到的事,這個小程序不但受到了廣大學子的歡迎,如同病毒似的在人人網上泛濫,
更引起了李鋒的注意,尤其是當李鋒注意了“張一鳴”這個名字時,那就更有興趣了!
既然TMD(今日頭條、美團和滴滴)的三位創始人中有兩位(汪興、程偉)都是鋒銳的人(汪興雖然離職了,但李鋒也把他當做鋒銳的一份子),那這個張一鳴也注定是鋒銳的人。
前世汪興的美團、程偉的滴滴的成長路徑類似,二者起家之初便要分別幹掉諸多同等量級的對手,隨後滕訊、阿裏等巨頭巨資入股,又經一段難分上下的廝殺後,最終以兼並之手段(美團兼並大眾點評,滴滴兼並快的、Uber中國)稱雄。
而張一鳴創辦的今日頭條,並非如美團、滴滴那樣遠離巨頭業務半徑,而是從佰度、滕訊以及傳統門戶網站所擅長的信息分發業務中,憑借機器算法推薦這一顛覆性模式,成功殺出一條路,
而他接下來的進化又踩到了節奏,從圖文分發轉到以西瓜、火山和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成為一個吞吐量巨大、枝繁葉茂的內容分發平台,
甚至滕訊推出“天天快報”,李顏宏親自上陣主抓佰度的信息流業務,阿裏係則推出了UC頭條,但依然阻止不了張一鳴的勢頭。
在中國的互聯網版圖上,BAT以及他們的盟友各自劃分大量的領地,而張一鳴,則成為版圖中一個自成建製的王國首領,
他創立的今日頭條是一家至今未接受過BAT一分錢投資、估值近750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可以說是BAT之後的第四巨頭,甚至有可能在未來能與滕訊相抗衡!
像張一鳴這樣的超級人才,李鋒又怎麽能錯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