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大聖人

第1815章 十八路諸侯討董(求訂閱)

一時間。

江府那是熱鬧非凡,僅僅是這些年從江府中誕生的武者,就絡繹不絕了。

宛若門庭若市一般。

最後悔的人,莫過於旁邊的那位老鄰居蔡邕了。

早知江缺是潛力股,是金龜婿,他怎麽著也要抓住機會啊。

但他失敗了。

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而有些人,一旦錯過就是一輩子。

你永遠也沒辦法挽回。

現在他後悔莫及。

“大道級後期,還真是不錯。”

江缺一臉平靜,“這個境界,算得上是強者了,哪怕是在諸神界裏,我也有一絲準備的機會。”

諸神界裏的修士很強,當初他也隻見到那位武道強者。

但也強得可怕。

強得無以倫比起來。

無盡的力量席卷下,仿佛有狂風暴雨卷來。

不過,江缺並不想現在就離開這方世界。

“散了吧。”

江缺一揮手,淡淡地說道:“異象產生,這裏可容不得你們。”

免得太耀眼起來。

那反倒不好。

於是。

江府內的天地異象一下子就消失了。

頃刻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樣。

讓江府內的人不禁有些錯愕起來,一臉怪異的神色露出。

“果然,這一切應該都是公子爺弄出來的。”

“天啊,也不知道公子爺現在突破到哪一個層次了?”

“應該很可怕吧。”

“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公子爺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呢。”

“我們得更加努力修煉才行,要不然永遠也不可能追上他。”

“”

江府內。

不少江府的下人們都一臉崇拜,對江缺的崇拜,他們無比震撼。

原來,自家公子爺這麽厲害。

這才是真正的大神啊。

可實際上。

他們並不知道江缺的恐怖修為,那是真的可怕。

以後他們不怕了。

有後台,有靠山了。

這便是好處。

對他們來說,隻要自家公子爺強大就好了。

“不過,最近洛陽城好像也不太平。”

“我也聽說了,據說董卓專橫跋扈,夜宿宮廷,攪亂原有的秩序,並且還禍亂朝綱,致使朝廷上人人哀聲怨道,曹孟德已經發布公告,要讓全天下的諸侯群起而攻之,聯合勤王。”

“沒錯,據說有十八路諸侯響應。”

此為十八路諸侯討董。

如今曹孟德已經聚集不少人過來,十八路諸侯陸續到場了。

而董卓也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在虎牢關前擋住十八路諸侯。

至少,也要讓十八路諸侯死掉才行。

那樣的話,他就能夠穩穩地坐穩大漢丞相的位置。

其實,董卓又何嚐不想當皇帝呢。

隻是因為某種原因,他現在還不能稱帝罷了。

“董卓是董卓,他是一方諸侯,手底下有無數騎兵,但這與我們江府又有什麽關係呢。”

“沒錯,我們江府本身就是超然於外的存在,哪怕是董卓也管不到我們。”

“隻要他董卓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隻要他不侵犯到我們江府內的利益,這天地間的皇帝由誰來做其實都一個樣。”

“董卓若是識相,他自然不會對我們出手,若是不識相那就是自找苦吃。”

“”

沒錯,江府內的這些人將天下的紛爭看得很透徹。

你董卓想要奪取天下,那你奪取便是,但你要敢動江府的利益,你要是敢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分分鍾下台。

哪怕你董卓手握重兵,哪怕你手裏有最精銳的鐵騎。

也是無濟於事。

江府的人都是修行武道的強者,都是超然於普通世俗而存在的存在。

虎牢關前。

曹操一臉傲然起來,他心道:“雖然此前我想得太天真了,雖然當初刺殺董卓並沒有成功。

但那隻是因為我的武道修為沒有小成罷了。

現在,我的武道修為小有成就。

區區一個董卓算什麽?”

壓根就不夠看的。

既然董卓不夠看,那剩下的十八路諸侯裏,也沒誰夠看了。

哪怕是四世三公的袁紹和袁術,都隻不過是仗著自己世家弟子的身份罷了。

“拋開他們世家弟子的身份,他們什麽都不是。”

曹操心裏默默地想著,“我曹孟德還是江府出來的人呢,我還會武道修為,四世三公又算什麽?”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哪怕是四世三公也不夠看。

也隻是一個名頭罷了。

若是在和平年代,世家的名頭或許就隻是垃圾。

“孟德,如今十八路諸侯齊聚虎牢關處,那董卓仰仗著城堅器利據守,我們又該如何攻打?”

袁紹淡淡地問道:“孟德兄,你是討董的發起者,你來說說該當如何是好啊?”

看不出袁紹是什麽表情。

曹操隻能暗暗猜想袁紹如此詢問的目的,思忖片刻後,他便說道:“本初兄,董卓禍亂朝綱,使得天下人不人鬼不鬼,政令不通,天下百姓苦也,咱們應當齊心協力共創未來才是正確的路。”

“孟德兄,巧了。”

袁紹笑道:“我也是這樣想的,但你也知道董卓雄踞虎牢關據守,咱們這十八路諸侯來勤王,但十八路諸侯又都是各自為政,隻怕不會團結一致。”

曹操:“”

聞言後。

他不由得眉頭一挑,問道:“那依本初兄的意思是?”

他知道,這袁紹原本初的心裏肯定已經有計較了。

要不然也不會說這麽多話。

他們兩個可以說是一起玩到大的。

很是了解。

但曹操對於袁紹的行為態度,以及處事風格都很不願意恭維。

在他的眼裏,袁紹隻是袁紹罷了。

袁紹注定隻是一個普通人。

而他曹操就不一樣。

他會武道,他注定會與眾不同。

哪怕他的武道修為不高,哪怕他現在還不怎麽入得江缺的法眼。

但他曹操注定是不一樣的。

“盟主,我覺得十八路諸侯之中需要一個盟主來主管大局。”

袁紹很鄭重其事地說道:“不過,關於盟主的人選,我覺得應當由大家推舉一個身份和家世都比較本錯的人坐盟主。

這才是上上之選啊。

你想啊。

咱們這麽多人,十八路諸侯,每個勤王諸侯的背後都有許多兵馬。

因此,咱們就需要有一個拍板做決定的人”

曹操:“”

果然如此。

他心道一聲,“隻怕有那麽名望坐上盟主寶座的人,非你袁紹原本初莫屬吧。”

當然了。

這樣的話曹操並沒有直接說出來。

也不好說出來。

袁紹的想法他自然明白,作為盟主以後,不管這一次討董是成功還是失敗。

他袁紹其實都是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