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犯規的遊戲·重啟

第1章 關鍵人物(1)

字體:16+-

宋倫的故事講到後半部分的時候,他就已經注意到了——蘭小雲聽得淚流滿麵——所有人中,隻有她是如此。現在故事講完了,他問道:“小雲,你怎麽了?”

蘭小雲拭去眼淚,說道:“沒什麽,隻是你這個故事的某些部分,觸碰到了我的內心。”

“你指的是‘麻辣燙婚宴’吧?”真琴說,“這個故事的確很感人。”

“嗯……”

“讓你最動容的點是什麽呢?”

蘭小雲搖了搖頭,避而不談。真琴沒有再追問下去了。

“聽完你這個故事,我好想吃火鍋呀。”王喜吞了下口水,又仿佛被牽動了某些情緒,心情複雜地說道,“也讓我想起,我之前開的那家火鍋店了。”

“火鍋的事,暫且不談。我在想另一個問題——你怎麽可能講得出這樣一個故事來?”賀亞軍望著宋倫說。

“什麽意思?我為什麽不能講出這樣的故事來?”宋倫反問道。

“你之前是做什麽的?”賀亞軍問。

“我從事過好幾種職業,如果你問的是最近——我是在一家網上商城做值班經理。”

“反正你沒有做過作家、編劇吧?”

“是的,怎麽了?”

“我之前說過,我因為公司投資過影視項目的緣故,跟很多作者和編劇接觸過,多少知道一些創作門道。你剛才講的那個故事,明顯是在‘玩結構’。一開始交代三個素不相識的人到一家火鍋店用餐,每個人‘恰好’點了同樣的幾道菜,遇到性情中人的老板,決定關了店門,陪他們一起吃喝,並提議每個人講一個跟火鍋有關的故事。

“表麵上看,這似乎隻是一起‘緣分’導致的隨機事件。最後才得知,原來所有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這三個人(至少有兩個)為什麽會聚集在這家火鍋店;為什麽會點同樣的菜;老板為什麽在他們來了之後要關門;為什麽提議每人講一個跟火鍋有關的故事……全都做了交代,並把幾件事串聯在了一起。這樣的故事結構,一般人是不會運用的。你剛才也承認了,自己並非專業作家或編劇。那麽你知道,我在質疑什麽了吧?”賀亞軍說。

宋倫苦笑了一下:“這樣的質疑,在劉雲飛講第一個故事的時候,就發生了。當時也是你吧,質疑他如何能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構思出如此複雜而完整的一個故事。現在又質疑我。別忘了,對比起劉雲飛,我可是有接近九天的準備時間呀。至於故事結構什麽的——聽起來你好像是在誇我,謝謝了——但柏雷昨天不是已經說過了嗎?處在現在這樣的境況下,人都是會被激發出潛力來的。其他人不是也講出了很精彩的故事嗎?那我講出這個故事,又有什麽好奇怪的呢?”

這番話說得賀亞軍啞口無言。片刻後,似乎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他說道:“那你能告訴我,這個故事,是根據你的‘真實經曆’改編的嗎?”

宋倫頓了一下,說道:“算是吧。”

“那麽,你是故事中的誰?”

“有必要說得這麽詳細嗎?況且,你知道這個幹嘛?”

“因為你這個故事包含了三個小故事,人物眾多。讓我不免懷疑,你是故意用這樣方式來混淆視聽。”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為什麽劇情豐富、人物眾多,就是在混淆視聽?就算我承認自己是故事中的某個人,又有什麽關係?”

“好吧,我就直說了。我懷疑,就算你不是主辦者,也是我們13個人當中的一個‘關鍵人物’。”

“什麽‘關鍵人物’?”宋倫詫異地問道。其他人也露出茫然的表情,紛紛望向賀亞軍。

賀亞軍解釋道:“我們之前一直以為,主辦者調查過我們每個人的過往,所以知道我們都有著‘離奇的經曆和不同尋常的見聞’。但是,如果事實恰好相反呢?”

“什麽意思?”流風問。

“意思就是,主辦者其實並不知道我們每個人經曆了怎樣的事情。事實上,他也的確不可能得知。想想看,我們幾十年的人生當中,會經曆無數件事情,就算是情報局的特工,也不可能把每個人從小到大經曆的所有事情,全都調查得一清二楚吧?那麽,主辦者又如何能辦到這一點呢?”

“有道理。”揚羽點著頭說。

賀亞軍繼續道:“昨天晚上,柏雷提出一個問題——主辦者把我們13個人‘請’到這裏來的真正原因是什麽。雖然昨晚沒有探討出來,但我一直在想這件事。剛才突然想到,‘真正的原因’,會不會是想通過我們講述的故事,來探知某件事情,或者觸及某個真相?”

“能說具體點嗎?”劉雲飛說。

“好吧,舉個例子:假設幾年前發生了某件事——有人被殺了,或者類似的十分嚴重的事情。這件事顯然跟這次遊戲的主辦者有關。他通過調查,得知這件事情可能跟13個人有關,但他無法準確判斷出,誰是他要找的那個最重要的人。於是,他通過現在這樣的方式,把我們13個人全都誘騙到這裏來。逼迫我們每人講一個故事。而這些故事——從前麵幾個來看——全都跟講述者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麽我們是否可以做一個假設呢:主辦者希望通過我們講出來的故事,來獲知某些重要的信息。”

“你的意思是,他把我們13個人誘騙到這裏來,其實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從中找出某個‘關鍵的人’?”陳念說。

“對,而且找出這個人,十有八九是為了複仇。這是顯而易見的——總不會是為了報恩吧?”賀亞軍說。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13個人當中,一定有人做過某件‘十分過分的事’,而且極有可能涉及命案。否則的話,主辦者不可能花這麽大的心思,想要把他(她)找出來。”陳念若有所思地說。

“有意思。假如真是如此,那意味著——我們試圖找出主辦者的同時,主辦者也在試圖從我們當中找出‘某個人’來。”柏雷說。

“這就解釋了,主辦者為什麽一定要混在我們當中,而不是躲在外麵看戲。因為隻有跟我們近距離接觸,才能讓他做出準確的判斷。”賀亞軍說。

宋倫聽懂了:“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就是主辦者要找的那個人?而我為了掩飾這一點,才講了‘三個故事’,目的是為了混淆視聽?”

賀亞軍沒說話,顯然是默認了。宋倫說:“可問題是,你是在我講完故事後,才提出這個猜想的。我之前怎麽會想到這一點?”

“如果我的猜想是真的,那你肯定早就意識到這一點了。不用我提出,你也會這樣做的。”

宋倫聳了下肩膀:“你非得要這樣說,我也沒辦法。”

柏雷思索了一陣,說道:“我倒是覺得,宋倫不可能是故意這樣做的。因為邏輯上說不通。”

“為什麽?”賀亞軍問。

“因為——他講的‘火鍋與死神’,其實就是一個‘根據某人講述的故事推斷出某些事實’的故事,而且目的就是為了‘報仇’。如果真如你所說,他是主辦者要找的那個‘關鍵人物’,那他講這樣一個故事,豈不是提醒主辦者‘他已經知道這個目的’了嗎?這會顯得有點不打自招。從邏輯上來說,假如宋倫是這個人的話,他應該想方設法回避這一點,才更為合理吧。”

聽了柏雷的話,賀亞軍陷入了沉思。流風思索了一陣,點頭道:“我覺得柏雷說的有道理。”

於是這個話題沒有繼續下去了,但賀亞軍提出的這種可能性,的確有可能存在。隻是眾人暫時缺乏找出這個“關鍵人物”的合理依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