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犯規的遊戲·重啟

第2章 湯姆和傑瑞(2)

字體:16+-

李先勇意識到,接下來的聊天內容,是核心部分了。

“李老師,您認為這個世界上,是否存在能把人嚇死的恐怖小說呢?”崔誌成問。

“您說的‘嚇死’,是一種形容嗎?”

“不,就是字麵上的意思。”

“就是說,讀者看完這篇小說後,真的被嚇死了?”

“是的。”

“這個……應該不可能吧?小說畢竟是文字,再怎麽恐怖,也不可能驚悚到把人嚇死的程度。這樣的事情,之前也沒有發生過。總之,我是聞所未聞。”

“對,據我了解,世界上的確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是啊,讀著讀著小說,突然就被小說中的劇情嚇死了——沒有人會這麽脆弱吧?如果這都能行的話,有些恐怖電影,不知道嚇死多少人了。”

“說到恐怖電影,你肯定知道《午夜凶鈴》這部電影吧?”

“當然,全世界最出名的恐怖片之一。”

“這部電影在日本首播的時候,據說就嚇死了一個在電影院觀影的人。”

“我知道這事,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可能是謠言或者製片方使用的營銷手段,用‘嚇死人’這個噱頭來營銷這部電影,以此獲得廣泛的關注,造成熱門話題。”

“對,有可能是假的。但不能否認的是,這也許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次‘事件營銷’——至少在恐怖片這個範疇內吧。人們因為這個噱頭,紛紛走進電影院,想看看這部‘嚇死過人’的電影到底有多恐怖。結果就是,《午夜凶鈴》成為全球票房最高、最有影響力的恐怖電影之一。製片方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說到這裏,崔誌成抬眼望向了李先勇。倆人的目光碰撞在一起,李先勇心中一震,有點猜到崔誌成的計劃是什麽了。

“崔忠,難道您想……複製《午夜凶鈴》的成功?”

“正是如此。”

“可是,那是電影呀,有畫麵、有音效,還有漆黑的影院和大屏幕來渲染氛圍。小說怎麽能跟電影比呢?這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不可能的話,我還找你聊什麽呢?”崔誌成望著他說。

李先勇愣了一會兒:“您是說,我們可以製造一個謠言,謊稱有人看了我的一本恐怖小說後,被嚇死了,然後用這個點來進行營銷?”

崔誌成搖頭道:“不行,《午夜凶鈴》上映的時候,是1998年,那個年代沒有發達的網絡和智能手機,造一個謠,以訛傳訛,相對比較容易。但是現在這個時代,謠言分分鍾都會被擊破,沒有意義的。”

“那您的意思是……”李先勇試探著問。

“要想達到營銷目的,就必須真的嚇死一個人。”崔誌成說。

李先勇嚇了一跳:“什麽……來真的呀?但是,這個應該……不合法吧?”

“如果一個人看一本小說或者一部電影被嚇死了,隻能怪他自己心理太脆弱了。這不能算成是謀殺吧?”

“就算不是吧,但是,從技術上也做不到。我剛才說了,小說不比電影,再怎麽恐怖,也是有限度的。要把一個大活人嚇死,那是不可能的事。再說了,要是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這本書一定會被下架,不可能繼續擺在書店裏售賣了。”

“在國內,肯定是如此。但是國外就不一定了。”

“國外?您打算出版的,是外文版嗎?”

“是的,我們公司現在的業務遍布全球,在北美、歐洲、東南亞都有發行渠道。李老師,我剛才已經說過了,您的書要在國內出版,難度非常大。所以我的想法是,直接翻譯成外文,在國外出版。美國、日本、泰國這些地方,尺度都比較大,出版完全沒有問題。這樣一來,您也可以不受國內審查製度的約束,鬼怪、靈異類的題材,都可以涉獵。一句話——怎麽恐怖怎麽寫,目的就是寫出一部‘能把人嚇死的恐怖小說’!至於到底能不能把人給嚇死,這個你不用操心,隻需要竭盡所能,把故事寫得‘超乎尋常地恐怖’,就行了!”

聽完崔誌成的這一席話,李先勇張著嘴愣了半晌,說道:“好的,我明白了崔總,我一定不負所望,寫出一本全世界最恐怖的小說!”

“隻要你能做到這一點,我就保證能讓你一炮而紅,成為受全世界矚目的新銳恐怖小說大師!”

李先勇再一次被激**了。“把人嚇死”這一點是否道德,也顧不上這麽多了——況且還未必能辦到這一點呢。但是僅憑“不受限製地創作恐怖小說”和“翻譯成外文在國外出版”這兩點,已經令他心潮澎湃了。接下來,他開始詢問一些具體的問題:“崔總,這個作品,有體量上的要求嗎?”

“不用太長,十萬字左右就行了。”

“好的,交稿時間呢?”

“按您的節奏來吧。您創作一本十萬字的小說,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我可以把目前連載的小說暫停一下。這樣的話,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吧。”

“哦,這麽快就能寫好?”崔誌成露出期待的神情,“聽起來,李老師對於這篇新小說,已經有思路了?”

“是的,其實我之前就構思過幾個故事的大綱,但都是因為無法過審的原因,從而擱置下來。如果可以不受約束,那這些‘禁忌的題材’,就可以進行創作了!”

“既然是‘禁忌的題材’,想必一定很恐怖吧?”

“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始寫,但是我相信,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那真是太好了。說到這個,我想請教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您說。”

“作為恐怖小說的行家,您覺得一篇小說如果要讓人看得毛骨悚然,除了情節的設置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創作技巧呢?”

“有的。比如說,讓讀者產生‘真實感’和‘代入感’;或者巧妙地施加心理暗示等等。”

“能舉例說明嗎?”崔誌成饒有興趣地問道。

“可以的。”李先勇想了想,“比如,我看過一篇叫做《衣櫃裏的怪事》的中篇小說,這個故事的開頭,講述一個女高中生在上晚自習的時候,聽到同學說,他們市出了一個歹徒,會入室偷竊或行凶。這歹徒一般先藏在房間的某個地方,伺機作案。被房屋主人發現,便立刻殺人滅口。

“女高中生一開始並沒有太在意。直到她下了晚自習,回到自己家。進入房間之後,她打開衣櫃準備換衣服,發現衣櫃裏的衣服似乎動了一下,再仔細一看,衣櫃的下方有一雙男人的皮鞋!而且這雙鞋朝裏麵收進去了一些——很顯然,有一個男人此刻就藏在她的衣櫃裏,而且極有可能就是那個連環殺人凶手!

“女高中生嚇壞了,但她並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假裝沒有看到這個人,打算悄悄逃出去求救,沒想到的是,她的媽媽恰好在這時進屋來找她談心,她想要暗示母親,房間裏此刻有一個歹徒,卻又怕打草驚蛇,陷入兩難境地……這個故事我就不繼續講下去了。重點是,這個故事會帶給某些讀者‘真實感’和‘代入感’。”

“哦,為什麽呢?”崔誌成問。

“因為我看到這篇小說的評論區裏,很多讀者留言,說他們嚇壞了。甚至有一些人產生了心理陰影,每次打開衣櫃的時候,都戰戰兢兢,怕裏麵藏著一個歹徒。我估計被嚇到的,都是一個人住的‘單身女性’。因為這個場景很真實,雖然知道是小說中的情節,但每次打開衣櫃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會產生恐怖的聯想。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自己的‘想象’嚇到的。”

“嗯,有道理。”崔誌成點頭稱是。

“還有一種,是巧妙地施加心理暗示。比如《謎夢》這篇小說,作者一開始就交代了三點:第一,作者這樣做是迫不得已的;第二,請勿在深夜閱讀這個故事;第三,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故事,知道了這個故事,意味著你將陷入某種危險之中。

“這三個‘提示’,除了引起懸念,更是讓讀者產生好奇,為什麽看一個故事,會‘陷入某種危險之中’呢?帶著這樣的疑惑,讀者閱讀了這個故事,發現故事中的幾個角色,會在淩晨4點18分左右被一個噩夢嚇醒,之後離奇地死亡。而故事的結局暗示,看了這個故事的人,會在淩晨4點19分醒來。崔總,您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麽事嗎?”

“什麽事?”

“《謎夢》的作者說,發表這篇小說後,他在微博上收到了上千個讀者的留言,說他們看完這個故事後,真的在淩晨4點19分醒來了。讀者們詢問故事中的‘詛咒’是不是真的,甚至有人擔心他們真的會像故事中的人一樣離奇死去。還好作者告知了他們,這隻是一篇虛構的小說而已,完全不必擔心,讀者們才放下心來。”

“但是,這些讀者怎麽會真的在淩晨4點19分醒來呢?”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結果。試想一下,某個讀者在看完這篇小說後,產生了一定的恐懼感,在心裏想‘我該不會也在那個時刻醒來吧?’這就等於是跟自己施加了一個心理暗示。入睡之後,大腦皮層深處的潛意識還在活動,也許真的讓他做了一個噩夢,並且被嚇醒了。當然,他醒來的時間不會這麽湊巧,恰好是4點19分。但是隻要距離這個時刻比較近,就足夠嚇人了,對吧?”

“沒錯,哈哈,沒想到恐怖小說的創作中,居然還有這樣的技巧,真是太有意思了!”崔誌成笑道。

“如果題材不受限製的話,會更嚇人的。”

“我一點都不懷疑。”崔誌成點頭道,“李老師,聽了您剛才那一席話,我對於咱們這篇新小說,有一些建議。”

“什麽建議?您說。”

“首先,我覺得主角得是女性,比如三十多歲的都市白領。這個年紀的女性,既有一定的生活閱曆,又比較感性,是最容易產生代入感的。”

“嗯,有道理。”

“其次就是您剛才提到的心理暗示,故事中一定得有。如果能讓人看了之後,被現實中出現的某種狀況嚇到,就太牛了!”

“我也是這樣想的。總之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寫出一部把恐怖發揮到極致的小說!”

“非常期待!”

“那麽,崔總,稿費標準……”

“這個您放心,我絕對不會虧待您的。稿費咱們可以按千字2000元來算,我回去擬一下合同,發電子版給您看。簽了合同之後,就先支付十萬元的預付稿費,您看可以嗎?”

“可以,可以,謝謝您了,崔總!”李先勇十分興奮。他很清楚,這個稿費標準,算得上大神作家的水準了。

崔誌成看了下手表,說:“不知不覺聊了一個多小時,我還有點事,要回趟公司,今天就沒法招待您吃晚飯了。”

“沒關係的,您先忙。”

說著,倆人都站了起來,一起離開包間,走出餐廳。分別之前,他們又握了一次手,崔誌成再次提醒道:“李老師,別忘了咱們簽的保密協議。這件事,您可千萬不能跟任何人說呀,包括最親密的人。”

“我知道。不瞞您說,我現在還是單身呢,一個人住。咱們聊的內容,我不會告訴任何人的。”

“那就好。”崔誌成揮了揮手,“咱們保持聯係,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