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登高

第286章 亦是陳家人

字體:16+-

第286章

亦是陳家人

雙龍水庫位於東玉河出山口附近,原本是當年修建的水利工程之一,覆蓋著東河鎮、羅村鎮、楊樹莊等沿山數個鄉鎮數萬畝的耕地,每到幹旱季節,都將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不過,隨著近年來水利設施的損毀,雙龍水庫的水利樞紐地位逐漸喪失。

水庫占地麵積將近一百畝,依山而建,地勢較高,幾乎比山口的河道還要高出近十米的高度,所以,水庫的水源要從東玉河裏麵很遠的地方開始鑿渠引水,有專門鋪設的管道,將水引導到水庫,當年修建水庫的時候,可是動員了全縣的勞動力,耗費無算。

如今雙龍水庫僅僅能供應附近幾個村鎮的有限耕地抗旱,除了水源受限之外,最主要的還是當年修建的水利基礎設施損毀極為嚴重,很多通往田間地頭的水渠都被破壞了,原因各種各樣不一而足,想要重新將這些水利網絡鋪設起來,已經沒有多大可能了。

因此,雙龍水庫便承包給了私人養殖水產,成了全縣最有名的水產養殖基地了,市場上麵的活魚,幾乎有百分之五十都是出自雙龍水庫,另外還有螃蟹、甲魚等等,光是每年上繳的承包費用就數十萬,當然了,最初的時候是沒有這麽多的,那時候還沒有人敢下手承包。

說起承包水庫,中間還有諸多的波折,最初的時候是外地人先承包的,一個來自南方的水產商人,將自己的全部身家投入到雙龍水庫,還從信用社和銀行總共借貸了五十餘萬,將水庫的養殖設施給基本置辦全了,不過,此人才經營了一年,就被人趕走了,還是光人走的。

隨後便像走馬燈似的換了好幾茬承包商,但凡是本地人承包,鐵定一分錢不賺還得陪上承包費,換成外地人雖然賺錢了,也繳納了更多的承包費,但都做不長,因為有人眼紅其中的利潤,接連換了三茬外地人之後,雙龍水庫的名聲算是出去了,再也沒有外地人來承包了。

後來還是羅村鎮的書記想了一個招兒,讓自己的侄兒把雙龍水庫承包下來,隻繳納了每年兩萬塊的承包費,這兩萬塊錢當中,還包括五千塊的保養維修費用,實際上等於才繳納一萬五千塊,然後,又轉手高價承包給外地人,也就是現在的承包商。

羅村鎮的書記姓楊,叫楊大力,是楊樹莊的人,楊書記算是土生土長的本地貨,從生產隊長一步一步成長到現在,是周安縣有名的“能人”,如今已經五十多歲了,別看他隻是一個鎮委書記,但卻是全縣最富裕的鄉鎮書記,而且在周安縣的人脈非常的深厚。

楊書記用侄子的名義承包了雙龍水庫,標準定的是承包費兩萬,但每年實際上繳的承包費隻有一萬,其中五千是水庫的保養維修,另外五千充當了“招待費”,至於這個名目是怎麽來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縣裏有人去雙龍水庫招待客人,就從這裏麵出。

但楊書記轉包給外地的水產商人,承包費卻是年年都長,從一開始時的每年五萬已經漲到現在的每年五十多萬,整整翻了十倍,就這樣,承包商還得為楊書記免費提供一些招待用水產,打個比方,縣裏水利局有招待,在水庫連吃帶拿,臨走的時候自然是要簽單的,這份單子最後就落到楊書記的手裏,但楊書記卻不會給水庫承包商一分錢,楊書記自己拿這份單子去結賬,既可以領現金,也可以衝抵承包費。

張楓對雙龍水庫的事情早有耳聞,但卻並不詳細,常委分工的時候,他分管的工作裏麵就有一項是雙龍水庫管理處,但實際上這個管理處早就有名無實了,隻剩下編製,有人按時領工資但卻沒有任何職權,因為水利設施基本全毀掉了,管理處也名存實亡。

春節的時候,市委宣傳部曾經惡心了張楓一把,帶著記者跑到雙龍水庫釣魚,事後張楓本來還想發作的,不過因為那個帶隊的副處長回去就被閑置了,市委宣傳部的錢部長直接把那個帶隊的副處長張連生給發配了,所以張楓也就沒有再提這件事兒。

雙龍水庫除了張楓分管的管理處能夠管的上之外,政府那邊分管的副縣長就是劉光輝,再就是直接管理水庫的水利局了,這個時候職權重疊的情況隨處可見,也算是一大特色了,不過等到擔責任的時候,可就要比誰官大靠山硬了。

下來之前,張楓特意讓李觀魚將雙龍水庫的事情查了個底兒掉,這些事情本來就是明擺著的,隻是沒有人去管罷了,這幾年,楊大力把能喂熟的幾乎都喂熟了,就是連張楓家裏,春節的時候他都是送了重禮的,不光有水庫自己產的魚蝦,還有專門采購的海鮮。

所以,一般情形之下,是沒有人跑去找楊大力的晦氣的,張楓也是一樣,他屁股底下的事情多得顧都顧不過來,自然沒心情來找楊大力的麻煩,不過,今天李樹林請他到雙龍水庫吃魚,他倒是想起春節的那檔子事兒來,一琢磨,這楊大力也不是個東西啊,居然與劉光輝那孫子合著來坑他,要是不敲打一下,怕是以後還會變本加厲呢,因此,就讓秘書去查問了。

離下班還有半個多小時的時候,張楓便與葉青前往雙龍水庫,這次他是帶著秘書的,以前有周勇隨行,幾乎打下手的事情都能做得麻溜,所以張楓很少帶李觀魚一起出門,一方麵辦公室留個人可以及時聯通消息,另一方麵也是李觀魚的年齡比較大,指使起來有些別扭。

現在周勇不在身邊,連開車都交給葉青了,身邊總得帶個人不是,所以李觀魚就跟著了。

抵達雙龍水庫的時候,李樹林已經讓人在水庫入口的路邊等著了,停好車,到了岸堤上,發現李樹林早就在岸邊的一株大柳樹下麵支好了家夥什,上百畝的大水庫,岸堤也是寬闊無比,周邊還建了不少的房屋,最高的還有一棟三層的辦公樓,這裏也是以前水庫管理處的辦公樓,不過現在都已經是餐飲服務場所了,而且還提供住宿服務。

李樹林讓人在大柳樹下麵支了一個燒烤架,這是水庫承包商專門提供的,一應材料也都非常的齊全,岸邊還擺了兩張椅子,距離燒烤攤子約有十幾步的距離,旁邊插著魚竿,魚簍魚餌也都齊備,張楓剛到,李樹林便扯著他到岸邊去釣魚。

張楓心知這是找機會跟他說話呢,便欣然走到岸邊坐下,拿起魚竿,學著李樹林的樣子開始裝模作樣的釣魚,張楓對於這項活動向來沒有什麽天賦,讓他釣魚其實就跟喂魚沒啥區別,每次都是空魚竿子收回來,不過他也不在意。

李觀魚和柳青以及李樹林帶來的工作人員守在後麵的燒烤架那兒準備吃的,這兒自然不會隻有烤魚,羊肉什麽的也都有準備,比較精致的菜式就得到水庫邊的酒店裏麵點了。

張楓雖然不大會釣魚,但他耐心卻相當不錯,將魚鉤扔進水裏之後便不再理會,連魚竿子也順手插在地麵的底座上,然後靜心的欣賞著水庫上的景色,已經臨近太陽下山的時辰,漫天的霞光照在水麵上,波光瀲灩,遠處的水麵上的幾條小漁船微微蕩漾,倒是頗有一番悠閑的雅致情調,難怪不少人都喜歡往這兒跑呢。

李樹林雖然也在釣魚,但心思卻一直都在張楓的身上,很快他就忍不住苦笑起來,敢情張楓對釣魚就是一竅不通啊,自己倒是有些弄巧成拙了,不過看張楓的神色,倒是沒有任何的異常,反而對這裏的風光頗為欣賞。

學著張楓的樣子,將魚竿插在椅子旁邊的底座上,李樹林將椅子往張楓身邊移了移,掏出兩支煙遞了過去,張楓笑著接過一支點上,李樹林琢磨了一會兒才道:“張書記,最近這兩天怎麽沒有去省城醫院?”

張楓聞言微微一怔,側過頭看了李樹林一眼,別人要是聽到這句話或許會以為這是罵人的話,但張楓卻不會,幾乎在一瞬間他就反應過來,李樹林的意思是,問他怎麽沒有去探望陳靜遠,不過是一眨眼的時間,張楓的腦子裏就轉過了無數的念頭,狐疑道:“你的意思是?”

李樹林歎了口氣,道:“我妻子姓陳,論起來,是陳書記的堂侄女。”

張楓一陣愕然,看向李樹林的目光也是充滿了說不出的味道,好半天都沒說出話來,不過心裏一直以來的很多疑惑倒是一下子就明白過來:“是陳光瑤大姐?”那天與陳慧珊一起去醫院看陳靜遠的時候,陳慧珊曾經給他介紹了在病房看護的家人,當時除了陳暉夫婦之外就是陳光瑤了,陳慧珊隻說是堂姐,並沒有說得很詳細。

卻是沒有想到,李樹林,居然亦是陳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