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對照組,我給女主當後媽

第267章 圳市,幀市?

字體:16+-

B

b黎星落三人被請到市長辦公室,此時的徐江酮坐在他的位置上,,目視大門,不苟言笑,像極了市長的模樣。

“叫什麽名字?”徐江酮看著走進來的三個人問。

“言少辭。”

“黎星落。”

“黎星鶴。”

然後言少辭就和黎星落兩人轉頭看向了他。

黎星鶴頓了一下,才想起來自己下意識把實話禿嚕出來了。

低下頭,眼觀鼻,鼻觀心,不敢看人,沒辦法,他太害怕了。

徐江酮目光在幾個人身上轉了一下,首先把目光放到了言少辭和黎心落身上。

“言少辭?言氏重工的總裁,你身邊的這位女同誌是你的妻子,那位精通七國語言的翻譯?”

當時的東街競標會,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這兩夫妻。

言少辭迎著他的目光,點頭:“是,正是我們夫妻二人。”

徐江酮的想不明白了,摸著嘴角的八字胡,“你們夫妻吃飽了撐的,找個人來冒充別人?還在海市大肆宣揚,你們想幹什麽?”

言少辭見他都已經知道了,事情也到了這個地步,就想實話實說了,但是剛要張口,旁邊的黎星落氣定神閑的一把拉住他,看向市長道:“市長說我們找人冒充?冒充什麽?”

言少辭和黎星鶴都看向了她,這是不必打算承認了。

徐江酮也模樣想到都到這個地方了她還不承認,大概也是好奇,也實在是閑的無聊,他竟然想聽聽她要怎麽狡辯,就指著那個鵪鶉一樣的黎星鶴:“他叫什麽名字?”

黎星落依舊淡定,“黎星鶴,他的名字。”

徐江酮挑眉了,“那你還說他沒有冒充別人?”

黎星落還是那個模樣,看著他問:“敢問市長,我小弟冒充了誰?或又是騙了誰?”

徐江酮被她這個理直氣壯質問自己的樣子逗笑了,指著他就說:“他以圳市梅老板孫子的身份在海市大肆宣揚,這是很多人,很多地方都能查到的,你們還想狡辯?”

黎星落搖了搖頭,“我們沒有要狡辯什麽,我弟弟這幾天確實高調了一點,但是也是我和他姐夫最近賺了一點錢,給孩子的零花錢多了一些兒,這個事好像沒有什麽冒充?還有欺騙的行為吧?也不犯法吧?”

說著好像還很疑問地看著他,好看的秀眉都皺起來了。

徐江酮被她的這一番說辭整懵了。

是,掙錢了,高興,出去消費,大把消費都沒有問題,也不存在任何冒充,欺騙行為,更不犯法,反而還促進了城市的經濟發展。

“賺錢,花錢,隻要是合法渠道,所有人都無權過問,就算我是市長也管不著。但是我問的是他冒充圳市梅老板的孫子,這事你們要怎麽解釋?”

他指的是冒充圳市梅老板孫子的事情,不是在問他們為什麽花這麽多錢。

但是這丫頭在這給他偷換概念。

黎星落就笑了,“我弟弟什麽時候冒充了他就是幀市梅老板的孫子啊!我也是,我是梅老板的孫女。”

徐江酮的臉色難看了起來,原本還想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現在看來,冥頑不靈。

黎星鶴也是偷偷看向他姐,姐這嫁過人之後真是越變越厲害了,這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樣子,他聽得他都快相信了。

隻有言少辭在猜測她要幹什麽?他相信她是不會這般沒有緣由地胡說八道的。

“圳市梅老板我認識,他就沒有你們這一雙孫子孫女。”徐江酮怒氣衝天地已經拍桌子了。

可是黎星落一點不怕,啊,這叫魚鉤,好像就等他著這句話。

“原來市長您認識我們的爺爺。雖然我們爺爺在我們還沒有記憶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但是我們從小就聽我們的爸爸跟我們說,我們的爺爺是一個走街串巷的小老板,認識了很多很多的人,沒想到還認識市長您呐!”

這左一句我們,右一句我們,聽到徐江酮腦子昏昏。

但是盡管如此,他還是聽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信息。

“你說什麽?你們的爺爺在你們還沒有記事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

黎星落回答:“對的呢,市長爺爺您既然認識我們爺爺,那你一定還記得我們的爺爺長什麽樣子?你能跟我們說說,我們的爺爺長什麽樣子嗎?我們家小時候窮,爺爺也沒有拍過照片,我們都隻能憑想象,和爸爸的描述來猜測我們的爺爺長什麽樣子。”

說著還走近兩步,那一臉期待的樣子,好像不說點什麽出來都對不起她一樣。

“你們也是圳市的人?”徐江酮有些狐疑的問。

黎星落點點頭:“是的,我和弟弟都是幀市的人,從小都是在幀市長大的,隻是後來我嫁到了海市這邊。”說完他又指向了言少辭,又道:“我老公也是幀市的人,後來是跟著家裏人來到了海事這邊,然後在海事做生意,就在這邊定居的。”

說到這言少辭和黎星鶴已經知道她打什麽主意了,就是一個偷換概念,但是話裏說的全部都是真的,讓人想查也查不出來什麽。

而黎星落還在繼續的說:“雖然我們原本都不是海市的人,但是我們現在也都是在海市工作,定居,也就相當於是海市的人民了,市長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因為我們原本是幀市的人就對我們區別對待。”

徐江酮終於聽明白她到底在說什麽了,看著他們三個人問:“你們都是圳市的人?是水路的圳市,還是路路的怔市。”

海市臨近好幾個城市,其中就有一個需要坐船走水路的圳市,還有一個是通過坐車走路路的幀市。

兩個城市都是讀音相同的城市,隻是字不一樣。

不過,這兩座城市雖然讀音相同,但是發展狀況大不相同。

水路的圳市要比路路的怔市發展的多得多,也正因為如此水路圳市的人很少來海市打拚,倒是路路的怔市海市打拚的多一些。

三個人間終於到了這個關鍵性的問,互相對視一眼,全部轉頭看一下市長:“是路路的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