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討價還價
主動權到了何苗手裏,她就要說出自己的訴求了。
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賺錢,而想要賺大錢,卻需要布局一個長線。
何苗提出的三個要求很簡單。
“第一,你們可以繼續生產跟我們款式一樣的服裝,我可以授權,但是你們生產的衣服都要打著我們‘春雨’的品牌。”
何苗相當於把品牌給服裝二廠了。
隻是王科長還沒來得及高興,何苗又給補充了一點。
“但是,每年該品牌的盈利,需要分給我們廠百分之六十。”
何苗的話一出,王科長就不樂意了。
“百分之六十,太多了,要知道我們廠子養活著好幾萬人的,你們廠才幾個人,把你們村子都算上也沒我們廠人多,盈利你都拿走了,我們廠豈不是要賠錢。”
周秉文這邊不樂意了:“春雨的品牌設計都是出自何苗之手,她沒有給你們要品牌設計費已經很不錯了,要是這個品牌不給你們,隻讓你們生產,連四十的盈利你們都拿不到。”
諾大個工廠給何苗的服裝廠做代加工廠,利潤很單薄。
周秉文當即就給王科長算了一筆賬。
“你們大批量進布料,價格便宜,生產出來的衣服每件成本算上人工頂多十塊錢一件,這些衣服的定價是二十,你們還有一半的利潤,十塊錢,分給我們六塊,你們還能得四塊,也不算虧吧。”
王科長卻堅決不同意,心裏卻想著是實在不行,他不要這個品牌,自己創建,自己找服裝設計師。
“這個不行,大不了跟你們一樣款式的衣服,我們不做了,我們自己設計。你再提其他的意見吧。”
何苗就知道他們舍不得這些錢,無所謂的聳聳肩。
“那好吧,既然如此,我再說第二個,品牌不給你們,我們給你下訂單,但是你們必須保證,給我們的價格是所有客戶中最優惠的。”
這個合作形式比剛才好一點,王科長立馬算了一個賬。
他現在這款衣服賣二十,成本十塊,但是給百貨大樓的價格是十六,其實也就相當於剛才那個盈利,何苗他們廠反了過來,隻占四成。
一下子降了兩成的利潤,他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這個可以,你們給我們服裝設計稿,我們照著你們的款式生產,要多少給多少。”
何苗微微一笑:“這樣的話,你們就可以做出跟我們廠一樣款式的服裝了,而且我們也不好察覺,你們可以自己賣,自己賺錢,把我們撇一邊。”
王科長被何苗一下子就點透了心思,眼神有些慌張。
“你們可以再附加一些條件麽。”
剛才的條件確實等於沒說,就算沒有這回事,何苗作為客戶去廠裏拿衣服,也是這樣合作辦法,況且何苗還賠了服裝設計。
何苗卻壓根不在意,她推出了最後一個要求。
“那好吧,我們也沒有別的要求了,既然剛才王科長說可以給我們廠安排工作,我想著不如就安排兩個人吧。”
周秉文和何苗對視一眼,何苗又跟齊衛家對視一眼,三個人點點頭。
何苗說:“我姑姑跟我姑父離婚了,在村子裏生活很艱難,她的衣服做的很好,不如就讓她來廠子上班,王科長給安排一個生產線的活。”
廠子裏的女工總是不足,因為女人都很麻煩,生孩子帶娃各種假很影響工作,而且廠子總有做不完的活。
王科長沒有考慮就同意了。
“行,那就讓她當一個車間主任,負責生產,另外給她安排一個宿舍,她閨女就在我們學校上學好了。”
何苗點點頭:“還有一位就是他,周秉文是我們村的知青,我們廠子是他張羅起來的,要是以後生產不多了,他就沒啥用了,他不願意回京城,切擅長賣東西,麻煩王科長給他也安排一個工作吧。”
王科長看了周秉文一眼,對他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接觸兩次下來,發現這人能說會道,又會看眼色行事,也點頭答應了。
“正好我手下缺人,就跟著我吧。”
王科長算是廠子裏實幹家,經常出差,各種客戶銷售渠道都得經過他的手。
隻是一個人再厲害,也需要幫手,俗話一根柱子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手底下有得力的人,才能更好的工作。
王科長也沒想那麽多,也就同意了。
何苗這邊沒有別的要求,調解算是成功了,何苗也撤訴了。
法院,檢察院的三個人起身離開,王科長等人熱情的起身相送,何苗這邊本身就坐在靠著門口的一排,出於禮貌,自然也起身。
隻是那位跟顧振國有三分想象的人,經過何苗身邊的時候,在她麵前駐足片刻。
犀利淩冽的眼神似乎能把何苗看穿。
隻聽他發出一聲輕蔑的嗤笑:“螳臂何以擋車。”
何苗翻翻眼皮掃了他一眼,平靜的語氣反駁:“水滴可以石穿。”
誰知那人又來了一句:“貪心不足蛇吞象。”
什麽意思?難道他能看出來,何苗是想吞並服裝二廠?
何苗這次嫣然一笑:“我胃口好,再多的大象也會消化掉。”
那人比何苗高一個頭,何苗抬頭隻看到他的鼻孔,還有他俯視的眼神。
眼神依然淩厲,卻多了幾分讚賞。
“那我就等著看好戲了。”
什麽意思嘛,何苗腦子又風暴了一下,確定不認識這個人。
可為什麽這個人看她的眼神,跟別人不一樣,好像是認識她,又看不慣她的樣子,真的讓人很窩火。
王科長先送走法院和檢察院的人後,又跟何苗的廠簽了供貨協議,和招人指標。
等何苗他們都走了,王科長臉上露出輕蔑的嗤笑。
“鬧了這麽一出,不過是想往廠子塞人。”
王科長的秘書也覺得何苗有些胡鬧:“就是,雷點大雨點小,就是想來廠子裏工作,還告我們,真是的,不過他們要正經途徑進廠,隻怕也進不來。”
匯報工作的時候,服裝二廠的領導也是這麽認為的。
服裝二廠是個國營廠,財大氣粗,每年除了招一些大學生外,是不招外人的。
廠裏老人退休,孩子接班,肥水不流外人田,外人想來難上加難。
所有人都是這麽認為的時候,何苗和周秉文卻開始了戰略部署。
“生產那邊我讓姑姑每月估一個數字就行,不打緊,周秉文,你這邊才是重中之重。”
周秉文握緊拳頭點點頭:“你放心,我保證,不出三年,服裝二廠的所有客戶,所有渠道,都會全部掌握在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