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值得驕傲一輩子的事
顧瑩瑩看著耿秋楓抱著孩子,還想抱她,就給拒絕了,委屈著一張臉,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忍不住抱怨道。
“家裏三個孩子就我沒上,連何苗都進了,這下他們更看不上我了。”
保姆給周潔做了一碗蒸雞蛋,周潔正窩在沙發上吃著,吃了倆月的雞蛋,她早就吃膩了,奈何她母乳太少,孩子不夠吃,耿秋楓就讓她多補補。
看到顧瑩瑩提到何苗,臉立馬沉了下來,冰冷的眼神挪到了電視機上,電視台正播放著閱兵式。
好巧不巧,鏡頭裏,何苗笑的意氣風發, 動人。
“振國的方隊過去了吧?”周潔問。
耿秋楓抱著孩子站那兒一直晃著,不經意的掃了一眼電視機:“過去了,他們是最先開始的,飛機都過去了,該各行各業老百姓的方隊了。”
周潔聽罷起身換了個頻道,是個電視劇頻道,演的是打仗的劇情,她笑眯眯的把茶幾上的水果推到顧瑩瑩麵前。
“進閱兵式也沒什麽了不起的,記得我小時候還上過天安門呢,要是有一天,誰能進大會堂,我才佩服她呢。”
周潔這麽一開導,顧瑩瑩好受了很多,笑嘻嘻的跟耿秋楓一起逗弄孩子。
此時的老家,吳翠蓮和顧長擊可興奮極了。
何苗早就給家裏人寫信說她參加了閱兵式,顧振國也來電話說他也上了,倆人各忙各的,雖然很少見麵,可一起上閱兵式對他們父母來說,是無上的光榮。
閱兵式還沒有開始,顧長擊就把他家的電視給搬到院子裏來了,電線不夠長,還從屋子裏接了一根配件盤。
電視信號不好,光那個天線他都擺弄了好久,最終還是讓何文化把天線掛到了樹上,才讓電視機的信號清楚一些。
這一會兒,院子就坐滿了人,來的早的,搬著凳子占著好位置,來的晚的,隻能靠後了,靠邊的都站了起來。
十四寸的小黑白電視,看出了大投影的感覺。
“顧大叔,你說狗子和狗子媳婦兒都能上電視,我看這裏麵那麽多人,啥都看不到,你不會是吹牛的吧。”
“就是,這人好多啊。”
大閱兵前,電視台給拉了遠景,廣場上密密麻麻都是人,五顏六色的,別說人臉了,人都看不清楚。
顧長擊笑眯眯的沒有說話,吳翠蓮招呼大家看好自己的孩子別進她的屋子。
何文化不服氣,梗著脖子道:“我姐在大學生方隊,就是這裏,一會兒肯定能看到。”
他不關心別人,隻關心他姐。
大家說著話,大閱兵就開始了,電視台一開始播報,整個院子鴉雀無聲。
顧長擊正蹲在那裏抽大煙袋,就看到村長背著手也轉悠過來了。
“村長,你來了。你家裏不是有電視麽……”
村長家裏比顧長擊家買電視還早一點,而且他們家那一片的人,也都會在傍晚的時候,去他家院子看電視。
村裏人有電視的人家,像是不約而同的規定,每到傍晚都會把自家的電視搬出來,讓村子裏沒有電視的孩子和大人來看。
孩子們一般會看八點半的動畫片,大人們就看新聞,看電視劇。
可是今天,村子裏人都跑到顧長擊家裏來了。
他覺得長擊結婚那天也不見得有今天這麽熱鬧。
村長無語的歎口氣:“國慶來信說,今天他也會在廣場維護治安,不知道能不能見到他。”
孫子也在大閱兵廣場,隻是沒有在方隊。
顧長擊明白,村長其實是來暗戳戳的炫耀的吧。
“能看到能看到,人雖然多,但有時候也能看到,眼神得好使。”
顧長擊把村長迎到裏麵,在邊上給他弄個凳子,坐在最前麵的那一排都是孩子們,挨電視機很近,恨不得鑽進去看。
國慶大典,全國都很關注的大事。
國家單位,學校機關。
省市縣村裏,鄉裏都組織觀看,有些地方還要寫感悟,尤其是中小學還要寫觀後感。
何苗雖然也通知到了自己家裏人,可對於在電視上看到她,她還是沒有把握的。
前世她也看了好幾次的閱兵式,電視機裏烏泱泱的人群,沒有誰是重點,能露一小秒,就已經相當幸運了。
而此時此刻,無論是京都的顧家,還是老家的顧家村,都圍著電視,等他們出現。
十點整,閱兵式開始了……
領導們開始講話……
奏樂,放炮,升國旗,奏國歌。
三軍儀仗隊走過去了。
武器展示出來了。
群眾隊伍走過去了。
現場很熱烈,熱烈中有井然有條,最忙碌的便是記者同誌們,拍照片的,扛著攝像機來回跑的。
顏色深沉的方隊中,突然多出來一片鮮明的色彩。
攝像機先給弄了一個遠景,然後,再把鏡頭緩緩的推了過去。
接著就是一個轉切到近景的鏡頭,時間剛剛好。
那張洋溢著青春,帶著旭日般微笑的臉在屏幕上停留了足足三秒鍾。
這,已經足夠了。
足夠讓認識何苗的人看清楚她的模樣。
“我姐,我姐,大家快看,這是我姐……”
顧家村的人都看到了,就在剛才,何文化雖然給大家指了顧振國的位置,可是攝像頭太遠了,他的鏡頭一掃而過。
大家有的也沒注意,就這麽過去了。
何苗的方隊太顯眼了,隨著播音員的主持,何文化等人早就睜大雙眼死盯著電視機。
何苗的臉一出來,何文化整個人都炸了。
他這麽一指,很多人也都看清楚了,雖然時間很短,可她的形象在村子裏早就深入人心,整個院子也都沸騰起來。
“真的是狗子媳婦兒,她是大學生,又上了電視,顧大哥,你們家的祖墳燒了高香了,娶了這麽個好媳婦兒,有福氣呀。”
顧長擊連連點頭,是的,他知道何苗是個好的,一直都知道。
吳翠蓮也開心的笑著,她去了京都好幾回,早就學會了與人打交道,不卑不亢,榮辱不驚。
“我們家何苗畢業後就留到京都了,等她生了孩子,我和他爹都要去京都照顧他們,哎呀,住了一輩子的村裏,一直住在城裏還不習慣哩。”
村裏有人打趣:“你都去了好幾趟了吧,咋還能不習慣,你要是不願意去,俺們替你,保準把你兒媳婦兒當親閨女伺候,也讓俺長長見識,就怕你不舍得。”
“那是,進城去享福哩,她嘴上這麽說,心裏巴不得立馬趕過去住下,要是她這會兒在京都,指不定也能親眼看看天安門。”
吳翠蓮笑眯眯的,心裏自豪極了:“見了見了,天安門,長城,還有那個皇宮,都見了,好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