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回到老家辦喜事
京都離禹鄭市很遠,火車很慢,倆人買的臥鋪,再坐火車,何苗就發現,現在火車上的人,明顯比她剛上大學的時候,多了很多。
尤其是火車站的人,現在買車票也不需要單位開證明了。
大家無論是誰,拿著錢都可以買火車票,天南地北都可以走。
何苗就已經看到有 工,背著被子去打工了。
很意外的,何苗下火車的時候,竟然在火車站遇到了齊衛家。
齊衛家如今已經是個包工頭了。
他有知識有文化,帶著村子裏的人外出搞建築,給人家蓋房子,隻要對方提供圖紙,他就能帶著人蓋出結實漂亮的房子。
“姑父,好巧啊,你們這是要去哪兒?”
齊衛家也很驚喜:“苗苗,你怎麽這個時候回來,太不巧了,我們就要去京都了。”
何苗連連擺手:“沒關係,沒關係,既然你去京都,回頭我回到京都再請姑父吃飯。”
何苗看到齊衛家手裏捏著二十多張車票,又看到他們圍著一圈坐二十多個人很是吃驚。
“姑父,你們這是去京都幹啥呢?”
齊衛家比過去幾年健談多了,性格也變了,但是見到何苗,不知道為什麽還是有點局促的樣子。
“蓋房子,對了,是周廠長讓我們去的。”
周廠長?周秉文?
何苗一下子了然了:“服裝廠後麵的住宅小區,他讓你們來幹了,對嗎?”
齊衛家也不知道該說對,還是不對,掏出周秉文嫁給他的信,還有圖紙。
何苗掃了一眼點點頭:“是了,這個廠是我們在京都的廠,原來在曹莊,曹莊不是要拆遷麽,就轉移到了現在這個服裝廠。”
原來的廠址並沒有多大,新的地皮是拆遷辦補給他們的。
何苗就讓建小區蓋房子,找人規劃好了,也審批完了,何苗出國這一年,周秉文竟辦各種各樣的手續了。
也得虧周秉文在京都人脈廣,不然,區區一年的時間,根本拿不下來那塊地皮。
如今各種手續搞定,位置也圈起來了,就等著建築隊去蓋房子了,他們邀請的是京都二建公司的人,但是有些雜活,還有寫小洋房,是需要同時建起來的。
周秉文就想起了齊衛家,畢竟從前也一起搭檔過,做事還是得看人品,齊衛家的人品是杠杠的。
知道他在老家組織了建築隊,就寫信邀請他來京都幹活。
對於,齊衛家建築隊的工人,去那兒都是一樣的。
來回包車票,管吃管住,再給點工錢,他們就已經很知足了,至少比在老家種地強。
齊家村的人可多都想跟著齊衛家幹,可齊衛家也不是誰都要的,技術熟料,聽話,老實,肯埋頭苦幹,就能長期合作。
這不,經過這些年,他就給帶出一個專業的隊伍。
有專門批灰的,和泥的,綁鋼筋的,各種技術活。
這些瑣事何苗就不管了,跟齊衛家打了個招呼之後,就和顧振國出了火車站了。
何彩雲來送齊衛家,順便又把何苗和顧振國給接了回去。
何彩雲如今在服裝二廠,是生產車間的主任,也算是高升了,她的服裝店生意紅火,也不怎麽管,當上主任之後,還算是比較悠閑。
出了火車站,看到何彩雲竟然開了一輛拖拉機。
何苗摸摸鼻子,硬著頭皮:“上吧。”
東西放拖拉機上,何彩雲抱了抱何苗:“你婆婆早就說你這兩天要回來,我還想著在家裏等你,沒想到這麽巧就碰上了。走,姑姑送你回老家。”
何苗摟著何彩雲撒嬌:“姑姑,賺了錢,該買輛車,怎麽開個拖拉機就來了。”
何彩雲其實已經習慣了:“這麽多人,啥車能坐下,還是拖拉機坐人多,再說也沒多遠,從齊家村拉到這裏,也就仨小時吧。”
何苗扶額,好吧,她認了。
顧振國倒是躍躍欲試:“小姑,要不然,我來開吧。”
何彩雲笑罵道:“咋地,難不成你還怕我給你開溝裏。上吧,車上有水果,你們歇著吃點水果,我來開吧。”
突突突突突……何彩雲開著拖拉機,載著何苗和顧振國倆人,帶著一堆行李,往老家趕去。
這一回家,可是真的熱鬧起來,何苗和顧振國一起回來的消息,像陣風一樣,吹到了顧家村的各個角落。
認識的不認識的,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來看熱鬧的。
把他們家院子圍了裏三層外三層,何苗也從來沒覺得村子裏的人是這麽的悠閑。
“大家不用種地啊,咋都來了。”
何苗被他們看得都有點不好意思,有種動物園動物被人參觀的趕腳。
吳翠蓮早就在村口等著了,她昨天都等了半天,今天又去等著,算著日子等他們回家。
“嗐,現在土地歸自家管了,想啥時候種就啥時候種,也不用每天都上工了,隻要秋天豐收把公糧交上就行。”
有些人家勞動力剩餘,就外出打工去了。
何苗這才發現,顧家村剩下的也都是老人,孩子,還有一些婦女們,他們在家裏種地,年輕人都外出打工。
等到春耕秋種,農活兒忙的時候,也都回來種地秋收。
這種場景從前何苗沒少看,也曾是其中的一員,經曆了一些才發現,經濟改革確實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剩餘的問題。
多餘的勞動力去了大城市,建設大城市的高樓大廈。
但是,等何苗穿越之前的時候,大城市建設完成後,這些 工就不知道何去何從了。
何苗沒有仔細考慮,人太多了,她跟鄉親們一一打招呼都打不過來。
吳翠蓮幹脆把家裏的花生和瓜子也都端出來,招待大家。
“我們家何苗畢業了,留在了京都電視台,狗子也在京都,我們兩口子決定跟他們一起去,家裏的地就拜托鄉親們照顧了。”
“嬸子放心吧,有我們的一口糧吃,就有你們的,咱們有土地餓不著,想回來就回來。”
鄉親們還是比較淳樸熱情的。
老村長也在過來了,何苗把顧國慶的包遞給他。
“爺爺,這是國慶讓帶給你們的,這一包是給你們的衣裳,這一包是吃的,還有……”
何苗從隨身帶的書包裏,掏出一個信封,信封裏是一千塊錢,塞給老村長。
老村長一看這麽多東西,笑的臉上開了花。
“這麽多呀,國慶一個月工資多少呀,都給我們了,他花啥呀,這些錢你還給他吧,告訴他,家裏不缺吃不缺喝的,讓他留著娶媳婦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