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七:嬌嬌辣妻馴痞夫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家人搬到了天海

字體:16+-

別人家養孩子是怎麽養的,何苗不知道。

自從大家知道何苗不喂孩子母乳之後,她幾乎不怎麽見到孩子。

白天吳翠蓮和顧長擊倆人在家裏帶孩子,做飯,做家務。

偶爾楊外婆也會過來湊個熱鬧。

耿秋楓是更加攔不住,先開始的幾天還在門口轉悠著不肯進來,後來見吳翠蓮也沒說她啥,就厚著臉皮進來了。

何苗的產假原本是三個月,兩個月結束後,她就上班了。

因為她在家裏實在是沒啥用,孩子不用她看,飯也不用她做,整個人在家裏閑的發毛了。

幹脆提前銷假上班去。

耿秋楓性子還是那樣,動不動就跟吳翠蓮吵兩句,吳翠蓮這時有了自己的孫子,一點都不讓著她。

讓她要麽好好看孩子,要麽滾。

耿秋楓到底心疼孩子,也忍了。

周潔和顧振國的孩子,在何苗生完孩子沒幾天也找到了。

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孩子是被人在河裏發現的,顧國慶一直也沒敢跟何苗說,還是杜夢萍說漏嘴了。

原來,那孩子丟了之後,各方麵就開始通緝,抓的實在是太嚴了,人販子把孩子賣不出去。

又怕孩子砸手裏,人販子被抓到就是判刑,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孩子掐死,用袋子裝了石頭扔河裏了。

原本是不會發現那麽快的,巧就巧在有個愛釣魚的人,天天遛著河邊釣魚。

魚鉤釣上來一塊大袋子,袋子裏是個孩子,趕緊報了警。

公安們來了,經過照片一比對,不是周潔的孩子又是誰?

可憐孩子那麽小就沒了。

何苗聽著也是心疼不已,雖然那孩子出生的不是時候,可到底是一條性命,稚子何辜?

周潔和耿秋楓趕到公安局的時候,都哭暈過去了。

何苗也終於明白耿秋楓為啥那麽看重她的孩子了,這應該是顧振國留在世上唯一的骨肉吧。

她也心疼,也心酸,有時候會想著要是沒有這個孩子,那個夢估計都不會醒來。

這個世上,沒有她的愛情,她就像是一隻枯萎的花朵,整個人都沒有精神了。

何苗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打拚事業上。

轉眼,三年過去了。

國內的經濟繼續騰飛,國內的各種工廠如雨後春筍一般,都成立起來了,國產的一些電器也很受老百姓的愛戴。

趙安紅的服裝廠,魏民的洗衣機廠,還有自行車廠,電冰箱廠,電視機廠,也都進入了供不應求的階段。

楊立宏的藥物研發也有了新的突破。

何苗的重心依然在房地產,她讓範素雲帶領她的團隊在全國各大城市開始拿地,先是租賃大的地方弄家電賣場。

等了解這個地方後,開始賣地皮,建酒店。

何苗所有酒店統一的布局是一樓二樓是商場,三樓和頂樓是飯店,其餘的都是酒店。

用當地賣場賺來的錢蓋酒店,實現了閉環,不用再投入資金。

其他城市交個範素雲和她的團隊,唯獨天海,杭城,京都這幾個城市,何苗和自己的團隊親自去看。

不出何苗的意料,隨著亞運會的籌備工作,曹莊的服裝廠變成了曹莊大酒店,這個酒店第一個建造成功,投入使用是在五年後。

周秉文顧不上,趙安紅也顧不上,何苗就讓周潔在這個酒店當了領班經理。

摒棄前嫌,何苗看在周秉文的麵子上,給周潔安排了這個工作。

京都還有一個地方是要建五星級酒店的,地皮已經買下,就等機會了。

八九年,何苗轉戰來到了天海。

這一年,何文化也從天海畢業,他學的金融貿易,直接進了何苗的公司,參與何苗在天海的投資建設。

九零年,何苗在國內的商業布局基本完成。

在京都,她有兩個五星級酒店,兩個高檔小區,一個在三環一個在五環。

在天海,她有兩個五星級酒店,三個高檔小區。

在杭城,她也有兩個五星級酒店,倆個高檔小區。

羊城,深城,等等,幾乎各大省,都有她的五星級酒店。

她的家電賣場也是遍地開花。

九零年,何苗申請成立了集團公司,準備融資上市。

股東之一何苗,楊立宏,周秉文和趙安紅,範素雲,杜夢萍,秦援朝。

楊立宏主管外資和醫療生物這一塊,周秉文和趙安紅是服裝運輸,還有外貿,範素雲主管各地的家電賣場,還有酒店的巡視。

杜夢萍則是各地廣告公司的運營,還有坐鎮京都的投資總公司這一塊。

秦援朝則跟著何苗到處跑,他的律師團隊也逐漸壯大,除了承接何苗公司的法律顧問,也幫別人打官司,主要是經濟官司。

而何苗公司幾乎所有的法務也都是秦援朝在管。

公司越大,需要的人手也越多,杜夢萍的大弟弟也在公司上班,小弟弟高中畢業則直接考入了軍校。

何彩雲的女兒齊俊華畢業後,留在京都趙安紅的那裏做了一名服裝設計師。

服裝公司除了普通的服裝,主做外貿這一塊,趙安紅也保持著《春雨》的品牌,同時也有了高檔品牌,SPRING,打入國際時尚界,這個服裝款式主要便是齊俊華設計的。

外貿這一塊就由葉青負責,葉青雖然沒有上過大學,對普通流行服飾的把握還是比較精準的。

齊衛家自從弄了個建築公司,也是越發的壯大,最起碼何苗的房地產大部分都是由他們公司承接的。

齊新也子承父業考了建築師資格證,把父親的公司弄成一家正規有資質的建築公司。

何苗的集團公司逐漸穩定的同時,進入九十年代,國內經濟又開始發生了新一輪的變化。

隨著外資企業的進駐,除了房地產,外資在家電,服裝,藥品等地方的蠶食對國內企業有了致命的影響。

隨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崇洋媚外,出國留學,成了主旋律。

而魏民的洗衣機廠,電冰箱廠,還有電視機廠衝擊的最是厲害。

外國的技術比國內的好,質量也比國內的硬,大家都喜歡買外國的產品,國內的一些實業逐漸的幹不下去了。

九零年,國家啟動了公司製度的改革,一些國有企業開始改製,私營企業收到壓製,職工下崗,小工廠破產,經濟陷入了恐慌。

這一年,亞運會勝利召開,看似繁榮的經濟下,實則暗湧風暴從未停歇。

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麵,無論是藥品,服裝,家電都受到了外國品牌的寢室,國產牌子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