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嗯?還要漲價?
方雨明顯感覺到買彩電的人少了。
遠大電器對售貨員的安排是很合理的,隻要是你接待的客人,不管買了什麽東西,提成都是你的。十多天以來,方雨和其他幾位選擇了停薪留職加入遠大電器成為售貨員的同事最大的感受是,買彩電的人是最多的。
但是,這幾天買彩電的人明顯少了。
店長說,遇到事情要舉一反三,多想想,先想辦法解決,解決不了再報告,拿不準的事情報告。
方雨覺得這個情況不太對勁,便留了個心眼。
又有一位顧客到店看了彩電之後轉身離開了,方雨追上去,客氣地問,“阿姐,您是對價格不滿意還是對產品不滿意?其實國產彩電也不錯的,性價比很高。”
那大姐斜了方雨一眼,“當然是價格不滿意,你們賣得也太貴了,走了走了。”
說著就不耐煩地擺擺手走了。
方雨愣了一下,想了想,悄悄跟了出去。
在拐角的地方,她忽然看到了劉小花,看見劉小花和那大姐在說話,她悄悄貼過去聽。
劉小花說,“怎麽樣啊,我沒騙你吧,遠大電器就是大炮響,其實是萬惡的資本家,彩電賣得死貴死貴的,同樣的彩電先鋒電器便宜五百塊,五百塊啊,腦子壞掉了才買遠大電器的。”
“還真是,不過遠大電器天天上電視,人家畢竟質量是有保證的。”大姐說。
劉小花小聲呸了口,道,“天天上電視還不是因為老板有錢,這和質量有什麽關係,你也看了,一模一樣的彩電,先鋒電器的當然也能保證質量。”
大姐想了想,咬了咬牙說,“也是,反正店也跑不了,就在先鋒電器買吧,你幫我說說,看能不能再便宜點……”
“便宜五百塊了你還想便宜多少啊,你自己去看看,去晚了都賣光了。”
看著二人交頭接耳的往前麵不遠的十字路口走去,方雨忽然想起,先鋒電器不就是在十字路口那裏嗎?
方雨連忙跟上去看,驚訝地發現先鋒電器裏有不少顧客,都是買彩電的,還不斷有人過來,劉小花則在路口那裏拉客,去遠大電器看彩電的大部分被她攔下推薦先鋒電器了。
她沒亂了陣腳,看見一對夫妻用自行車馱著彩電興高采烈地離開,連忙小跑著追上去,笑著問,“大姐,大哥,你們這個電視機很大啊,我家也要買一個,你們是在哪買的?”
“二十一寸的當然大了,日本鬆下的,進口貨。”大姐自豪地拍了拍箱子,不敢用力,怕拍壞了。
“聽說過,我們單位領導就是買的這個,好像要五千多呢。”方雨說。
大姐嘿嘿一笑,“不用這麽多,遠大電器才賣四千一百八十,還有電子手表送,不過啊,我們買的更便宜。”
她神神秘秘地伸出三根手指,“三千六。”
方雨驚訝地捂著嘴巴,“三千六?這麽便宜?大姐你誆我的吧?”
“我騙你幹什麽,就是那,先鋒電器。”大姐拿手一指,說。
那大哥笑著說,“先鋒電器拿的是免稅彩電,東西是一樣的,但是不用交關稅,所以便宜很多。姑娘,這個你可能不懂,總之質量是肯定沒問題的。”
“哦,免稅的啊……”方雨笑了笑,“謝謝了大哥大姐。”
“不客氣,你快去看看吧,去晚了怕沒了,老板說就十幾台。”大姐是個熱心腸,道。
方雨再次道了謝謝,連忙回門店去了。
足足比遠大電器的低了680塊錢,絕對不正常!
她雖然不懂什麽關稅,但是絕對不相信會有人做虧本生意!
遠大電器的價格是非常透明的,店裏所有的售貨員都知道,利潤高她們的提成就高,所以大家都賣力的保住利潤,是保住,因為公司不允許往高了賣,隻能往低了賣。
所有商品明碼標價,售貨員隻有向顧客讓利的權利。
無疑,這些都是二十年後的營銷理念了,放在當前,無疑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
進入90年代後,物資匱乏的局麵雖然得到了緩解,但是遠遠還沒到豐富的地步,依然是賣方市場,即工廠生產出產品,不需要操心銷售的問題,供小於求。
家電行業麵臨著的是外來品牌的擠壓,而不是供大於求。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出現了同款產品價格差將近700元錢,可能吧?
方雨記得店長說過,遠大電器的所有商品是全國最低價,先鋒電器賣得比全國最低價還要便宜700元錢,可能嗎?
她迅速找到孫琴,道,“琴姐,我有話對你說。”
孫琴正在招待一個穿褪色嚴重解放鞋背著褪色軍用挎包戴著草帽的鄉下老頭,聞言便對鄉下老頭說,“李大爺,您先坐著喝點茶,我先去處理點事情。”
“好好好,你先忙你的。”李大爺連忙說,笑嗬嗬的。
方雨仔細打量了下李大爺,衝李大爺禮貌的笑了笑。
二人走到後門那裏,方雨低聲說,“店長,那個李大爺好像來過好幾次了,怎麽,還沒決定買嗎?”
“是啊,開業那天就來了,後來隔三差五就來一趟,老人家嘛,比較謹慎,而且農村人賺錢不容易,顧慮比較多也是正常的。”孫琴笑著說。
方雨佩服道,“你可真有耐心。”
“進門皆是客,你也要牢牢記住,切不可以貌取人,更不能沒有耐心。”孫琴嚴肅地說。
“是,我明白。”
方雨重重地點了點頭,道,“琴姐,你有沒有發現最近我們的彩電銷量下降了很多,我注意了一下,尤其是進口彩電的銷量下降最厲害,這裏麵,鬆下21寸的彩電幾乎沒人買了。”
孫琴驚訝地看著方雨,讚賞地點頭,“小雨不錯,意識很強,嗅覺很靈敏,是的,的確出現了這個情況。”
“琴姐,我找到了原因了。”方雨有些小驕傲地說,但眼裏更多的是擔憂。
孫琴說,“說說看。”
方雨低聲說,“先鋒電器……”
她把調查到的情況說了一遍,總結道,“我特意看了一下,從包裝上看,先鋒電器售賣的鬆下21寸彩電和我們的一樣,質量這塊估計沒問題的。”
“怎麽說?”孫琴擰著眉頭思考著,問。
方雨沉聲說,“先鋒電器的老板也是百貨公司的職工,夫妻倆都是,隻不過停薪留職了,承包了十字路口那個小門市賣家電,主要是彩電。他們是本地人,很多人都知道他們是百貨公司職工,他們不敢賣假冒偽劣產品的。”
“分析得很有道理。”孫琴緩緩點頭。
方雨皺著好看的眉毛,說,“所以就很奇怪,他們從哪裏進的貨,怎麽可能這麽便宜呢?”
“的確很奇怪,小雨,你提供的情況很重要,我得向盧總匯報一下。”孫琴說,“你替我招呼一下李大爺,我去找盧總。”
“好嘞!”
方雨連忙去招待李大爺了。
孫琴找到盧公明匯報了這個情況,盧公明示意孫琴稍等,又打了幾個電話,說,“老板過來了,你跟我過去匯報。老板臨時決定下午召開供應商會議,決定供應商目錄名單。”
姚遠在辦公室完善遠大電器供應商目錄製度。
餘鐵力帶來的消息讓他想起了接下來南港地區必將會發生的一起風暴,他有了危機感,決定不再推遲供應商大會了,盡快建立起製度來,用製度和合同條款約束。
最關鍵的是,南港地區已經出現了與國產空調價格持平的進口空調,勢必會引起供應商的恐慌。
本來進口電器就有優勢,國產電器的價格優勢一旦失去,勢必潰不成軍。
他的猜測是沒錯的,作為董小姐、李梅、方德忠這三位已經聽到了一些消息,已經產生緊張的情緒了。
他們不知道從哪裏知道,西林農場采購了上百台鬆下空調,單價僅五千多元,這個價格和格力、美的、美菱的同規格空調幾乎持平了!
格力、美的、美菱是遠大電器空調的主力供應商,現在是有市府的訂單支持著,以後呢?
進口空調占據全部優勢之後,以後的政府采購、企事業采購,還會選擇國產空調嗎?
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所有單位都看重姚遠手裏的合資工廠。
孫琴把情況匯報了之後,姚遠點了根煙抽了起來,道,“我知道了。”
“姚先生,得想想辦法,這麽下去可不行,彩電是銷售主力,進口彩電的比重一直很大,長期下去,我們的生意肯定會受到影響的。”孫琴沉聲說。
姚遠笑著說,“嫂子,不用著急,我本來就打算把主力放在國產家電上,進口家電很大程度上隻是起到一個比較的作用。”
他磕了磕煙灰,道,“漲價吧,所有的進口家電漲價百分之五,每五天漲價一次,直到售價與百貨公司的持平。”
“嗯,好,嗯?漲價?”孫琴反應過來,驚愕地看著姚遠。
盧公明也不明白,皺著眉說,“老板,這幾天銷售額下降了不少,大部分是因為彩電的銷量下降,我們還給進口彩電漲價的話……”
“不是進口彩電漲價,是所有的進口家電,全麵漲價。”姚遠糾正道。
盧公明和孫琴對視著,都搞不懂姚遠的意思。
姚遠站起來,嚴肅地說,“我說過,遠大電器不能唯盈利,我們這個企業是有企業理想的,企業理想是什麽?”
“我們的宗旨是讓更多的家庭用上物美價廉的電器。”盧公明迅速回答。
這是寫進員工手冊裏的,是企業的宗旨。
姚遠說,“進口商品本來就存在價格虛高的情況,但是沒辦法,誰讓咱們生產不出能媲美的產品呢,不過這隻是暫時的,但是,這個過程有很多事,我們主動承擔起來,比如竭盡全力地把價格打下來。”
在姚遠手下也有段時間了,盧公明和孫琴明白,老板是大學生,身上有書生氣,一些想法比較天真,甚至有時候顯得一廂情願,但是,姚遠的每一次決定都恰到好處,他們對姚遠極其信任,因此從不懷疑。
這一次同樣如此。
“明白了,盧總,我現在就去安排?”孫琴果斷點頭,位置坐得很正,先請示盧公明。
盧公明是遠大電器的經理,是她的頂頭上司。
“好,嫂子,你去安排吧。”盧公明道。
孫琴連忙去了。
盧公明匯報,“老板,所有供應商都聯係了,包括一直留在南港但是沒有給我們供貨的廠家代表,地點安排在海濱酒店一號會議室。”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