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283章 宿管是有編製的

字體:16+-

柳叔聞言,迅速把電視機的聲音放小了一些,顧不上看了,在姚遠身邊坐下,低聲說,“都說現在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副教授一個月工資四百多塊錢,隻比我多兩塊。”

“可是你看看,年輕人結婚不要自行車了,要摩托車!你知道摩托車多少錢嗎?最便宜的也要八千多,進口的上萬。你說我得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攢夠錢買一台摩托車?”

重重的抽了口煙,柳叔唉聲歎氣起來。

姚遠明白了,道,“兒子要結婚了?”

“我一早就說你小子和其他學生不一樣,和你聊天能聊到一塊去。可不是嗎,參加工作了,也談對象了,眼瞅著就要結婚。以前我們結婚,打一床新被子,有條件的買一輛自行車,沒條件的買幾身新衣服,照樣樂嗬嗬過日子。可是你看現在呢,摩托車,彩電,冰箱,洗衣機,有的光是這些還不夠,還得打一套沙發。”

老柳長籲短歎的,搖著頭苦笑著說,“找個兒媳婦跟買個兒媳婦差不多。”

姚遠深有同感,想起後世的結婚難,道,“房子車子妻子兒子,這個順序是越發固定了,得先有房子和車子,具備了這個物質基礎之後,才能去談對象找老婆。柳叔,時代在進步,社會在改變啊。”

“是啊,現在結個婚是越來越難了,恨不得把家底掏空。小姚,我不怕你笑話,我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了,攏共攢下來五萬塊錢,總不能全拿出來給兒子結婚吧,我和老伴以後可怎麽辦?”柳叔感慨著說。

姚遠說,“您還有退休金,有醫療保障,後半輩子不用擔心的。”

“說是這麽說,可是現在不敢這麽想了,那麽多曾經那麽好的工廠都倒閉了,別說退休金了,那些下崗職工連溫飽都顧不著了。”老柳歎著氣說。

姚遠沉默下來。

他曾經想,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能為糖廠出份力,讓糖廠的職工們不用再因為下崗忍饑挨餓,就算是對得起曾經在糖廠的多年生活了。

隨著錢袋子越來越鼓,隨著事業發展超出預期,人的想法和格局也在發生著改變。

也許不應該把自己的目光和格局局限在小小的南港。

“小姚,聽說你是批發電子手表的,他們的貨都是從你那裏進的,有沒有那回事?”老柳突然問道。

姚遠笑道,“不是聽說的吧?”

老柳尷尬一笑,道,“小戚告訴我的,不過你放心,我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總之我知道你小子是個隱藏的大老板。”

也就是知道批發電子手表的事,那都是的猴年馬月的事情了,而且現在已經成為了可有可無的業務,張援朝和戚南已經交給手下人做了。

姚遠主動問道,“有需要幫忙的,柳叔你說話。”

“我就是想進點電子手表,晚上市區裏擺個攤,賺幾個錢補貼一下。”老柳不無尷尬的。

作為高校職工,卻不得不出去擺攤搞副業,實在不是什麽有麵子的事情。造導彈的不如賣菜葉蛋這樣的話,指的並不僅僅是收入,還有社會地位的轉變。

當你發現不得不低下頭來才能賺到錢的時候,你就得低頭,否則你的收入將不足以應對越來越高的生活成本。

姚遠說,“現在電子手表不好賣,市場基本上被別人做去了,而且利潤也沒有以前高了。你是要去水灣街吧,我去過那裏,賣電子手表的地攤有十幾家,競爭很激烈,我不建議你賣電子手表。”

“不賣電子手表我不知道幹什麽啊。”老柳愁眉苦臉地說,起身給姚遠倒了杯溫水過來。

事實上,南港地區的電子手表市場早就供大於求了。以前動輒十來塊錢的利潤想都別想,能有一塊幾毛的利潤,都搶走賣。

姚遠把水杯接在手裏,點頭道謝,問道,“柳叔,你兒子是做什麽工作的?”

提起兒子,老柳不是一點兩點自豪,他昂了昂首,說,“在寶馬機械工作,寶馬機械知道吧,中外合資企業,咱們南港地區最大的工廠。他啊去年畢業,春節前應聘到了寶馬機械工作了,是搞技術行政的。”

“噗……”

姚遠噴出來。

老柳連忙說,“燙嘴?不應該啊,兌了涼水的。”

“沒有沒有。”姚遠抹了把嘴巴,搖頭說,“不是不是,是我一口氣沒喘上來。柳叔,你兒子在寶馬機械上班?他哪個學校畢業的?”

老柳驕傲地說,“就是咱們西工大,學的是機械設計理論。”

“技術行政是什麽意思?”姚遠想了想,問。

寶馬機械在春節前辦了一場大規模的招聘會,主要針對本地的應屆畢業生和往屆畢業生,開出來的條件非常優厚。

如果不夠優厚,很難打動原本就會被分配到機械係統裏工作的畢業生們。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後還是包分配的,隻是分配的工作越來越差了。但是這對西工大來說不是問題,人家本來就是機械部自己的高校,畢業生內部就消化道了,很少有流出的。

所以為了招到足夠的人手,姚遠當時還親自和莫教授進行了聯係,請學校出麵幫忙說話,然後再打出中外合資企業的名號,搞得很高大上,薪資待遇這塊是國企的兩倍以上,這樣才勉強招到足夠的人手。

其中中外合資企業這個名號很重要,如果是民營企業,先不說老柳的兒子,老柳都不會同意。

要到1996年1月9日,國家出台暫行辦法,大專以上大學畢業生國家包分配的政策才宣告成為曆史。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全國高校拉開了大擴招的序幕,轟隆隆的大學生批量教育大業就此開始。同時也宣告了精英教育體製的終結,國家在高等教育這一塊,實行“寬進嚴出”原則,逐漸做到“隻要你想接受高等教育基本都可以實現”,但是要成為優秀的高知識、高技術人員,則需要個人下一番狠功夫。

人們基本認為以前的大學生含金量高而現在的大學生普遍青銅,是因為以前能夠考上大學的人基本上都是百裏挑一的人中龍鳳,而現在呢,一樣有這樣的人,隻不過基數大了,他們沒有以前那麽顯眼。

物以稀為貴是有道理的。

看見老柳打開抽屜拿出個筆記本,翻到某一頁,然後照著念了出來:“技術行政人員指的是有專業技術知識的行政管理人員,是寶馬機械新創造的崗位,主要是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