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304章 未必不是個機會

字體:16+-

“羅總,怎麽說?”何雪莉問。

羅進紅忽然露出些許尷尬的笑容,段漢文的神情也變得莫名其妙起來。何雪莉再看姚遠,姚遠則在輕聲歎氣。

林威是聽不明白的,一頭霧水地看看這個看看那個。

“羅總?”何雪莉又問。

羅進紅硬著頭皮,道,“老張說是緝私局下來的文件,緝私局和他們不是一個部門。我現在也想明白了,別看老張說得很嚴重,其實,如果真的為了給我們添堵的話,緝私局一個負責科員就能辦到。”

“負責科員?”何雪莉驚訝極了。

她發現其他人都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連林威也恍然大悟了。

她要說話的時候,姚遠擺擺手,道,“這話題不深入討論了。假若隻是為了給我添堵要點好處,這倒沒什麽,我擔心的是何主任說的那種可能,如果華石機械廠的目的不是給我們添堵,而是生產線呢?”

“不可能吧?生產線是屬於方向機械的,我們不賣,他們還能硬搶?”羅進紅皺眉說。

段漢文卻是緩緩說道,“就怕華石機械廠把我們逼進不得不賣的境地。”

“會嗎?不是,華石機械廠有這麽大能量嗎?”何雪莉不信。

她離開內地多年,許多情況是不太熟悉了。

姚遠卻知道,老段說的一點都不帶誇張的。

“基於現在的情況分析到這裏基本明晰了,接下來重點搞清楚兩件事,是不是有人要強奪生產線?是誰?另外,老羅,你這邊還是要和捷克方麵聯係,谘詢一下他們相關情況。”姚遠總結說道。

“明白,我馬上和捷克那邊聯係。”羅進紅道。

段漢文說,“調查的事我來做,有幾個老朋友老同學能幫著打聽。”

“好,散會。”

散會後,大家分工展開工作,又剩下了姚遠和林威兩兄弟。

二人幹脆到天台上去,林威學著港片裏的情節,拿了瓶酒和兩個紅酒杯上來,來到雙手撐在護欄上的姚遠身邊,往他麵前放一個酒杯,自己麵前放個酒杯,開始倒酒。

姚遠看了眼,猛地看到林威拿的是白酒,眼珠子都要瞪出來,“威哥,大白天的喝白酒?”

“是啊,遇到心煩事喝兩杯,香港電影都這麽演的。”林威理所當然地說。

姚遠咬牙切齒地說,“人家喝的是洋酒,要麽是紅酒。”

“洋酒喝不慣,紅酒跟飲料一樣,白酒才算酒。”林威理直氣壯地說。

姚遠徹底敗了。

他端起紅酒杯,裏麵裝了大半杯白酒,歎了口氣,“這會兒是上午十點多,這杯酒喝下去倒是不用心煩了,但是今天白天也廢了。”

“沒事,你酒量我知道。”林威毫不在意地說,和姚遠碰了碰杯子,道,“阿遠,我知道你很看重太拖拉重卡生產線,突然遇到這種情況心情肯定很糟糕。別擔心,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這一次姚遠沒有和往常一樣懟林威,這個時候能夠站在初心的角度安慰他的,也就隻有林威了。

其他人考慮的首先是企業利益,這是必然的,而林威初心不改,隻關心自己兄弟的心情如何。

姚遠說,“肥威,喝酒。”

喝了一大口。

林威也喝了一大口,咂巴著嘴巴說,“這茅台酒就是好喝,也不知道是怎麽做的。”

“全國那麽多酒廠,唯一有武警駐守的就一個茅台酒廠,你以為呢。”姚遠笑道。

林威忽然說,“對了,如果我們也釀酒,放到花正豪的什麽超市賣,你覺得怎麽樣?”

“不怎麽樣,還不如等茅台五糧液這些名酒上市的時候搞點股份賺一波快錢。”姚遠說。

“哦。”林威明顯的在找話題聊,又不會安慰人,努力又不擅長的樣子令人發笑。

他最終還是繞不過去眼前的難題,問,“阿遠,如果是華石機械廠搗鬼,你打算怎麽辦?”

“怎麽辦?涼拌。”姚遠說。

林威不信,道,“別開玩笑,認真點。”

姚遠卻是說道,“我是說真的,真的涼拌。人家是外省的副廳級企業,我能拿別人怎麽辦?”

“那,那就這樣了?”

“不然呢?”

姚遠搖頭,說,“不過,如果他們執意要轉產重卡,倒是有機會報仇。”

“重卡是重要的且極其短缺的生產資料,他們肯定不會放棄。”林威說,“你不知道,我剛開始到糖廠車隊上班的時候,就跟著老師傅們出了一趟差,去濟南汽車總廠買重卡,你知道不,有錢都買不到,我們還是國營工廠,在那邊蹲了小半個月好說歹說才給批了六台。其他個人想要買車的,幾乎不可能,都排著隊呢。”

這倒是事實,實際情況隻會比林威說的更誇張。

當前的供需矛盾是需求日益增長與生產效益之間的矛盾。

因此許多人說,90年代的華夏市場是一片藍海,隻要你有產品進入,剩下的問題便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姚遠微微一笑,“從莫斯科回來之後,我還真認真研究了一下華石機械廠,他們在石化機械這塊造詣是很深的,轉產重卡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芝麻能不能吃到嘴都還是未知數。”

林威說,“你當時不是說過,華石機械廠生產的石化機械沒人要了嗎?他們以前是石油總公司係統的,現在移交給地方了,石油係統不要他們的產品了,繼續生產石化機械就是死路一條。”

“要辯證地看待問題。放棄自己的優勢而選擇一個陌生的領域,這是很愚蠢的。華石機械廠的想法從一開始就有問題,他們就是想盡快轉產重卡來緩解財務危機。有那麽容易嗎?不狠下心來做好吃幾年苦的心理準備,說轉產就轉產,說盈利就能盈利嗎?”

姚遠分析道,“華石機械廠有些產品技術含量不高,但是要提升並非做不到,而且有價格優勢,隻要下一番苦功夫,是能夠打入國際市場的。拚技術含量拚不過,拚價格總可以吧?”

事實上華夏的許多機械產品就是依靠價格優勢打入國際市場的,先用低價步步蠶食國外對手的市場,然後再提升技術含量,由低向高,最後在高端產品領域和國外對手競爭。

不說華夏,全球所有工業強國都是這麽做起來的。

姚遠喝了口酒,眺望著不遠處的港灣,天氣一半好一半壞,他沉聲說,“你還記得我跟你說過,在莫斯科的時候,我買了三十萬噸的原油。我一直在考慮應該怎樣用這批原油。”

“留在手裏等油價上漲了轉手賣掉,還是拉回來自己煉化?我一直在猶豫。華石機械廠冒出來倒是幫我下了決心。”

林威瞪著眼睛說,“你不會想自己建煉油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