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永安集團總部大樓
俞永安連忙說,“阿遠,服裝這塊你可能不太清楚,其實我們的利潤不多的,賺錢的基本上是發往俄羅斯的單子,歐美市場我們剛剛進入,一下子把價格打到這麽低,搞不好會虧本。”
姚遠喝了口茶,問道,“成本主要是什麽?無非就是人力成本。之前跟你說過,牌子自己做,生產可以交給其他工廠,找代工廠,大量的代工廠。量上去了,成本自然就下來了。”
“香港的工廠都遷到深市,出口創匯的話,光是退稅補貼就能把損失掉的利潤補回來,更別說還有出口補貼。”
俞永安想了想,還是猶豫,“可是降價百分之三十,是不是太多了?市場的反應肯定很大,同行那邊也很統一起來。”
姚遠笑道,“你給他們發出口訂單,誰不同意?”
“肯定會搶著幹。”林威篤定地說。
他對出口創匯的好處太清楚了,出口創匯1美元,退稅補貼1華夏幣,出口產品哪怕不賺錢,退稅補貼這塊完全能夠把利潤補回來。這是國家層麵鼓勵企業出口創匯的激勵政策。
俞永安終於轉過彎來了,一咬牙,道,“好,我回頭就召集協會成員開會統一思想落實下去,降價百分之三十,打鬼佬。”
確定了這個事情後,俞永安問,“阿遠,轉了這麽一圈,你圈了好幾塊地,算起來有上萬畝了,你打算做房地產?”
“百年地產集團要進軍房地產了。”姚遠說。
俞永安不無擔心地說,“可是瓊島的房地產泡沫剛剛破裂,房地產這個行業,在內地有前途嗎?”
這個年代,不止俞永安有這樣的疑問,要知道,此時此刻首都和上海兩地雖然已經出現了商品房小區,售價僅2000元左右,但少有人問津。
第二次房改在1990年實施,但幾個試點區域的推進很慢,華夏房地產爆發的時間是2000年後,也就是第四次房改之後,從此華夏房地產上了高速路,過程中雖然有減速,但狂飆的勢頭是不變的。
姚遠說,“深市和瓊島不一樣,深市毗鄰香港,有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其次,瓊島房地產泡沫破裂後,三角債問題爆發,經過這兩次教訓,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是有了相對成熟的考慮。”
他說,“有沒有考慮過把永安集團的總部遷到內地?”
俞永安說,“上海市府和深市市府都希望永安集團落戶,你有什麽看法?”
“深市吧,雖然底蘊比不上上海,但發展潛力巨大,永安集團主營是輕工業產品,以服裝為主,放在珠三角地區更好。”姚遠說。
“好,我建一棟深市第一高樓。”俞永安信心滿滿地說。
內地地方政府熱衷高樓大廈已經不是什麽新聞了,俞永安自然是清楚的。往往一棟摩天大廈都能夠成為地方的地理標識,尤其是在2010年之前。
姚遠不會出現巨人大廈資金跟不上的情況,事實上他現在麵臨的問題是缺乏投資渠道,而利潤會源源不斷的進來,賬戶上的現金隻會越來越多。
這並不是好事。
因為意味著企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已經很難開發出新的利潤增長點了。好在當前的華夏處處都是商機,一些之前沒有考慮過的行業,姚遠已經在逐步考慮進入了。
比如房地產行業。
他不可能把旗下那麽多公司的總部都放在南港,未來的南港,會保留三到五個公司總部,其他公司都要根據企業經營性質分散到全國各大城市去。
而通過建設企業總部大廈,以此為切入點進入當地的房地產市場,是再好不過了。
“建,要建就建最好的,建成香港中銀大廈那種有特色的地標大廈。”姚遠打定了主意,道。
俞永安很是興奮,他對建高樓大廈自然是有強烈興趣的,任何一個男人都很難抵擋一棟高聳入雲的大樓在自己手底下建成的成就感。
“中銀大廈有三百七十米高,七十層,永安大廈的話,建個二百米高,四十層左右,你覺得怎麽樣?”俞永安說。
姚遠微笑著搖頭,“準備開建夏花大廈都一百五十米三十五層了,你啊,還是小家子氣了。”
“那,那二百五十米?”俞永安小心翼翼地問。
姚遠擺了擺手,說,“總高度比照中銀大廈來,建成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應該都會是全國第一高大樓。”
俞永安驚呆了。
林威回憶著,道,“是香港最高那棟樓嗎?”
俞永安倒抽一口涼氣,說,“對,而且是亞洲第一高樓,兩年前才投入使用的,當時封頂的時候,全世界的報紙都在宣傳。”
他說,“中銀大廈的地皮轉讓價格是11億港幣,樓宇總造價是10億港幣,全部下來21億港幣。阿遠,這樣一棟世界級大樓的位置肯定要放在最繁華的市中心,即便深市市府把地皮送給我們,也需要至少10億港幣。”
永安集團能拿出10億港幣來,但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轉了。
姚遠說,“地皮該多少錢就多少錢,不占國家便宜,也不需要融資。三百多米的高樓,即使比照中銀大廈的建造速度,也需要至少四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平均每年投入兩三個億港幣,永安集團沒問題。”
一聽這話,俞永安知道姚遠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咬牙,豁出去了,“好,既然你下決心了,那就按照這個來。位置呢?”
姚遠說,“停車。”
薑勇靠邊停車,後麵的車迅速跟著靠邊。隻要是姚遠坐車,薑勇就一定要成為控製車輛駕駛的那個人。這位戰場老兵,經過了東歐之行的曆練,已經深諳要人保護的技巧了。
“我來開。”
姚遠下車,換到了駕駛座那裏來,薑勇則坐到了後排去,林威依然坐在副駕駛那裏。
一邊尋找了後世的記憶,結合儼然是個大工地的92年深市,姚遠一路開到了富田區的第一個市中心地段,這裏距離服裝商貿城隻有幾公裏。三十年後抬頭進入眼簾的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樓還沒有出現,比紐約曼哈頓區還要現代化的CBD還沒有出現,眼前的場景,更像2020年的發展中的西部三線中小城市。
姚遠在一個十字路口那裏停了下來,站在馬路邊,指著對麵一大片稀疏分布著一些民房。
再過三十年,深市排名前十的高樓,將會有六座集中在這片區域,包括高達600米的安平總部大廈。
曆史證明,這個區域將會是深市第一個商務區,哪怕後來南山區和深圳灣崛起,也依然趕不上富田的CBD,這裏也會成為全國房價最高的區域之一。
姚遠拿手一指,道,“就這裏吧。”
俞永安迅速看了看,他對深市很熟悉了,點頭說,“好,這裏離口岸也近,位置不錯。”
“比中銀大廈高一米,豈不是亞洲第一高樓了?”林威回味著說。
說著無意聽者有心,俞永安怦然心動。
如果新的亞洲第一高樓在自己手裏建成,是自己的企業總部大廈,那會怎麽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