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大兵團作戰
姚遠微微抬了抬下巴,說,“既然我的贏麵不大,你又在害怕什麽?競速勘探中並沒有限製勘探隊數量,加洛特維奇先生,對吧?”
“是的。”加洛特維奇笑著說,“金先生,如果現代石油擔心落後,完全可以增加勘探隊的數量的。”
姚遠笑著說,“哦,我得糾正一下,南方實業第一批投入的勘探隊是五十支,不是你了解到的三十支。”
“不可能,你們根本負擔不起五十支勘探隊同時野外作業,甚至三十支勘探隊已經超過了南方實業的承受能力。”金宰鉉已經完全冷靜下來了,認為這是姚遠的疑兵之計。
五十支勘探隊同時開始作業,每天最多會消耗掉五千萬美元。
那是五千萬美元,不是五千美元。
是每天!
自石油出現到現在,從來沒有任何一家石油公司使用過這樣規模的勘探隊,甚至超過五支勘探隊的都極少。因為哪怕是石油七姐妹,也難以支撐如此大規模的消耗量。
金宰鉉不相信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僅他,所有人都不相信。
加洛特維奇也在等待著姚遠解開他心中的疑惑。
但是,姚遠並無解釋的意思,他笑了笑,對加洛特維奇說,“加洛先生,我們的首批勘探隊明天就進場勘探,沒有問題吧?”
“沒有沒有,當然沒有,在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如果有需要幫助的請盡管說。”加洛特維奇連忙說道。
他巴不得越早越好。
金宰鉉毫不示弱,道,“我們現代石油的勘探隊明天也進場勘探。”
“太好了。”加洛特維奇更開心了。
姚遠笑著點了點頭,居然把外套一脫扔給身邊的薑勇,然後一頭紮進了卸貨的隊伍裏,堂堂大老板把自己當成普通工人一樣了。
金宰鉉盯著不像作秀的姚遠看了好一陣子,和遷中信一對視一眼,二人連忙回到了宿舍裏。
“挪威和芬蘭的勘探隊已經到了秋明市,他們必須連夜轉移過來,敢在明天天黑之前進場勘探。”金宰鉉拿起衛星電話就開始打。
遷中信一則皺著眉頭坐在那裏思索,緩緩說,“姚遠不像是在開玩笑,難道他們真的有能力同時展開五十支勘探隊進行勘探?”
“不可能,每天要五千美元,他們根本負擔不起。”金宰鉉斬釘截鐵地說。
遷中信一突然提出個假設,“如果南方實業不是使用美元結算呢,甚至,如果那些來自華夏各大油田的勘探隊是義務性的呢?”
“嗯?”金宰鉉剛剛打完電話,手裏的動作頓住了,不解地看著遷中信一。
遷中信一說,“舉國體製,華夏是舉國體製。如果南方實業得到了官方的的支持,他是完全有能力調集數十支勘探隊同時作業的。那名工人說的是真的,每逢遇到國家級別的項目,華夏人都會采用大會戰的方式,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同時作業。”
金宰鉉的預感忽然不好了起來,“會嗎?南方實業能夠得到官方支持嗎?就算支持,也不可能是義務性的,怎麽可能免費。”
遷中信一擔憂地說,“華夏各大油田的勘探隊已經到了,南方實業得到華夏官方支持已經不存在疑問。當然,免費提供幫助不可能,可是,他們都是華夏企業,彼此之間使用本國貨幣在國內結算,再正常不過了。”
“他們的成本本身就極低,這樣一來,也許打一口井的成本隻需要十萬美元,南方實業完全有能力負擔五十口勘探井的。”
每天五百萬美元,這個成本是可以承受的,換來的是五十支同時作業的勘探隊,理論上來講,他們同時作業一天,就能夠打出五十口勘探井,按照這個規模來算,隻需要三五天的時間,肯定能打出油來。
也就兩三千萬美元的成本。
即便不參與後續的分成,南方實業理論上的利潤也有40%至50%,非常漂亮的數字了。
現代石油和新日化用在雇傭勘探隊上的成本是一千五百萬,但規模卻小得多得多。
追加勘探隊是必然的,意味著勘探成本的上升。
金宰鉉抱最後一絲希望,說,“得搞清楚南方實業到底是不是要拿出五十支勘探隊來,如果沒有確切的情報,要求集團總部追加預算也很難批準。”
“來不及了,他們的動作很快,我們已經落後了。”遷中信一微微搖頭說,“我代表新日化表態,追加五百萬美元預算。”
現代石油不得不跟著追加。
金宰鉉一咬牙,說,“好,現代石油也追加五百萬美元。”
這個數額是他們的最大權限了,一共追加了一千萬美元,也就夠兩支歐洲的勘探隊工作一周。
金宰鉉忽然說,“請新馬的勘探隊吧,他們的水平雖然差一些,但是便宜很快,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增加三支勘探隊,那麽我們手裏就有了八支勘探隊,其中一支是航空勘探,技術上應該能彌補數量上的劣勢。”
到了第二天,所有的疑問都不存在了,因為南方實業的車隊從夜裏開始到現在,就沒有停止過。
南方實業幾乎把秋明地區所有的載重卡車搜羅幹淨了,用於惡劣地形的全地形履帶式輸送車足有五百多輛,從遠東軍區到西伯利亞軍區,掃了一圈才把這些重要的輸送工具搞奇。
每支勘探隊配大約十台全地形履帶式輸送車,五百多輛足夠支持五十支勘探隊。
姚遠並沒有開玩笑,他正在指揮進行的,是一次涉及上萬人的大兵團作戰,光是生活物資,就準備了五千多噸!
來自各大油田的石油工人們,他們在華夏營隻逗留一兩個小時,整理好裝備器材裝載完物資後,直接出發開進深山老林踏上勘探之路。
連續三天,南方實業已經有三十多支勘探隊開赴了預定位置,馬不停蹄展開勘探工作。
而當第三天夜晚到來,現代石油雇傭的挪威勘探隊和芬蘭勘探隊才開始從營地出發,氣得金宰鉉直咬牙,但是他卻沒有絲毫辦法。
不過現代石油後續的動作很快,通過航空勘探的方式,他們迅速完成了一大片區域的初步勘探,實際上這已經為縮小範圍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姚遠沒有選擇航空勘探,並不是沒有這個財力,而是國內還沒有專業的航空勘探隊,不是國內的隊伍,他是堅決不采用的,寧願把這個錢用在和各大油田的合作上。
對有著豐富大會戰指揮經驗的油田幹部們來說,除了語言不同和自然環境惡劣一些外,這邊的會戰是小兒科,但這是第一次國外油田會戰,上麵說這不但是經濟合作項目,也是政治項目,要求大家以最高標準來進行工作。
姚遠托鍾衛國把參與過秋明油區勘探的蘇聯專家請過來,又從國內找了一幫已經退休的、曾經留過蘇的老幹部過來,讓他們追憶過去的兄弟情誼,從蘇聯專家那裏獲取有關秋明油區的相關情況。
加洛特維奇拿到手的這塊油田在秋明油區裏屬於中小規模,蘇聯的初步勘探數據中顯示,可采儲量在億噸以下,這也是加洛特維奇能拿到手的原因之一,否則壓根輪不到他。
姚遠並不清楚具體的出油位置,也就是說,他的先天意識在這次競速勘探中是發揮不了作用的,這也是他決定使用人海戰術的主要原因。
南方實業在一周之內開鑽了21口勘探井,效率驚人,但一無所獲。
但是,現代石油卻傳來了好消息,與南方實業21號井相距不到5公裏的位置,現代石油打下了第7口勘探井,已經出現了油花。
天平似乎在向現代石油一側傾斜。
在華夏營坐鎮指揮的秦振軍坐不住了,帶著人就要趕往第21號勘探井,卻看到姚遠跟著過來了。
“姚總,我去現場指揮,你留在營地裏。”秦振軍勸說道,“第21號井的條件比較差,你去了不合適。”
姚遠說,“我也是窮苦孩子出身,再差的條件也經曆過,走吧,我們一起去,把指揮部設在21號井。”
秦振軍不再堅持,一行十幾個人乘坐米-17“河馬”運輸直升機飛往一百公裏外的第21號井。
到達第21號井後,秦振軍馬上展開工作,勘探隊隊長李泉匯報道,“目前的位置是3200米,韓棒子是在3500米的位置發現油花的,現在要確定的是,按照原計劃在3200米打孔還是鑽到3500米?”
關係到成本問題,李泉不敢擅作主張。
跟著過來的技術員沉思著說,“21號井和現代石油的7號井相距僅五公裏,我研究了這片的地質構造圖,是屬於同一個地塊的。”
他頓了頓,說,“我建議鑽到3500米再做打算。”
在這個行業裏,姚遠隻能算是個知道點常識的人,看不懂專業數據,但能聽明白大家說的話,知道現在在糾結什麽。
秦振軍眉頭緊鎖,盯著圖看,半天沒有說話。
五公裏外的現代石油是在3500米處看到油花的,南方實業原打算鑽3200米顯然是不合理的,應該鑽到35000米或者以上,才有機會看到含油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