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決定進軍薩默爾油田
的確有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會在8月份發生。
現在是5月份,按照曆史軌跡,雙方已經在頻繁地秘密談判了。
若不是鍾衛國意味深長的眼神,姚遠就真的把那件大事忘記了。他二話不說起身出門,直接把夏紅華叫出來,走到偏僻的地方。
姚遠開門見山地說,“現代石油和新日化根本沒有和西科爾公司接觸,對不對?”
“是,是嗎?我不太清楚,我是聽別人說的。”夏紅華的目光躲閃了一下,笑著說。
姚遠把聲音壓得極低,又問,“準備和韓國建交了?”
夏紅華眼中的詫異之色一閃而過,隨即很鎮定地說,“你從哪聽來的消息,沒有的事。”
從夏紅華的反應來看,姚遠基本證實了自己的猜測。
華韓建交的談判過程極其隱秘,保密工作做到什麽程度?到宣布建交的那一天,全世界目瞪口呆,因為此前一點風聲都沒有。
另一個原因在於,兩國之間夾著一個朝鮮。
因為華韓建交這事,朝鮮對我的外交關係降到了冰點,為了這事,華夏相關領導專門跑去平壤解釋,但依然沒法讓朝鮮釋懷。
對韓國來說,與華夏建交的意義之重大,怎樣評價都不為過,為了促成此事,韓國做出了大量的讓步,尤其是在經濟領域。
也就是說,在建交談判和建交之前,是我們獅子大開口的大好時機。
現代石油的突然撤退,肯定和建交談判有關,金宰鉉一定接到了集團總部的命令,寧願損失掉幾千萬美元,也不能再和華夏企業繼續對著幹下去,因為這不利於正在進行的談判。
隻是一瞬間,姚遠就想通了這裏麵的關節。
姚遠忽然一笑,道,“如果現代石油有興趣,我們可以合作。”
“什麽?”夏紅華一怔。
此前還打得難分難解,轉眼間就要合作,實在是叫夏紅華費解。
其實,現代石油突然撤退,與夏紅華是有關係的,這也是夏紅華默默為姚遠做的一件小事。他在向國內匯報的時候提了競速勘探的事,國內就在談判桌上提了一嘴,韓方馬上就做出了反應。
但是當時東方石油服務公司的勝局已定,所以夏紅華的默默無聞才沒有被馬上發現。
反過來看,如果東方石油服務公司和現代石油能夠合作,同樣是可以作為一個經濟合作典範放在談判桌上的,是雙方都樂意看到的一種局麵。
尤其是韓方。
姚遠說,“我們隻能簽油田服務合同,按照慣例,我們有優先分成權,我可以做主把優先分成權讓給現代石油。”
“你不能這樣搞!”夏紅華馬上反對,“為什麽不讓給石油總公司?”
如果讓給石油總公司,九年之後姚遠就是國家罪人。
誰現在拿到秋明油田裏的任何一塊油田的開采權、分成權,九年之後全部要把褲襠當掉然後狼狽離開。曆史上,BP石油公司就在秋明油田虧損掉了一百多億美元,是他們三年的營收。
催生了俄羅斯首富的尤科斯公司更是被直接收歸國有,整整三百億美元。
姚遠沒有辦法解釋以後的事情,他隻能說,“石油總公司沒有參與開發薩默爾油田的實力,資料你是看過的,未來五年內要持續投入至少二十億美元,咱們的外匯儲備一共才多少?且不說技術方麵的差距了。”
這麽一說,夏紅華頓時落寞起來,這是血淋淋的事實。
姚遠繼續說,“現代石油不一樣,雖然是一家中型石油公司,但是備考現代集團,人家有錢啊。我把分成權讓給他們,讓他們成為西科爾公司的合夥人,要求現代集團向我們轉讓一些技術什麽的,不過分吧?”
“夏司長,我們現在更缺的是技術,你比如說船舶製造方麵的技術,現代重工的大型船舶製造技術是不錯的,據我所知,現代重工正在搞LNG船,就是液化天然氣船,我對這項技術有興趣,咱們國家也非常需要這種船舶技術。”
夏紅華雖然不懂LNG船,但是他是知道現代重工的實力的,有許多國內繼續的先進技術。
別的不說,現代重工的機床技術就非常不錯,可以和小鬼子一較高下的。
他還是有些不甘心,“儲量二十多億噸的超級油田,就這麽讓出去,真的太可惜了。”
“想什麽呢,西科爾公司隻有一部分的開采權的,即便是拿下了,即便石油總公司有錢投入,得什麽時候才能把成本賺回來,那可是二十億美元啊。”姚遠語氣誇張地說。
想了想,他補充道,“再說了,我和石油總公司是有協議的,簽了三年的外包服務合同,一大半的勘探隊使用權都在我手裏,他們拿什麽去搞薩默爾油田,總不能毀約吧?”
夏紅華尷尬一笑,“那也是,我倒是忘了你把各大油田的勘探隊幾乎搜羅幹淨了。”
和一個薩默爾油田的分成權相比,姚遠更加重要,別的不說,光是華夏聯合銀行發揮的作用,就足以讓上麵對姚遠高度重視了。
為了一個油田的分成權和姚遠鬧不愉快不值當,況且國內的油田都搞不掂,把目光放在國外油田,也不實際。
國內經濟正處艱難階段,誰也想不到明年開始會騰飛,誰也想不到明年開始國內生產的石油就不夠用了,搖身一變成了石油淨出口國,從此這個身份就再也沒有改變過。
不能說這個時代的官員短視,而是時代所造成的局限性。這個年代的官員反而是可愛而純樸的,心裏麵想著的真的是國家經濟的發展。
姚遠趁熱打鐵地說,“合作事宜隻能在談判桌上提出,由上往下來執行,一定要這麽做,一定要讓韓國人引起重視。”
“我明白。”夏紅華下意識地說。
說完之後才醒悟過來,又氣又惱又尷尬,搖頭歎氣。
這不就等於默認了姚遠剛剛的問題了嗎!
姚遠心裏有底了,高高興興地返回了房間,看到鍾衛國投來的目光,他微微點了點頭,鍾衛國暗暗鬆了口氣。
鍾衛國顯然也是知道的,但他卻不能告訴姚遠,因為有嚴格的紀律。姚遠主動跑去問夏紅華就不一樣了,姚遠是計委高度重視的商業人才,計委即便不透露,也會給一些暗示的。
姚遠直截了當地說,“我決定接下西科爾公司的合同,但是合同條款要重新談。”
他把想法完完整整地說了出來,指了指蘇建民,“蘇總,三大油田那邊你去溝通,我們給他們的隻能是外包合同,願意的就簽合同,不願意的也不勉強,當然,此前簽訂的合同也是有效的。”
等於是多給了克拉瑪依、大慶、勝利三大油田更多的外包份額。
“還是華夏幣結算嗎?”蘇建民問。
“當然。”姚遠說。
蘇建民拿著記滿了筆記的本子起身就走。
姚遠對秦振軍說,“秦總,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把我們手裏全部一百支勘探隊投入進去,能不能在一個月能把西科爾公司所屬的油區產量提升到年產百萬噸?”
“一定可以。”秦振軍想都沒想,回答得非常幹脆。
但是,他話鋒一轉,道,“但是這樣一來,成本會翻番,極有可能更多。每天的支出肯定也要超過一千萬美元。”
是美元,不是華夏幣了。
秦振軍沒解釋,但姚遠是清楚的。
薩默爾油田的環境更加惡劣,而投入一百支勘探隊和五十支勘探隊,不僅僅是數量上的變化。
維持五十支勘探隊需要五千人的後勤隊伍和至少五千噸的物資,而要維持一萬名一線作業人員和相關設備器材的正常運轉,從國內到這裏,需要至少三萬人參與後勤保障工作,以及以萬噸計算的龐大物資……
如果是軍隊,莫斯科就算瘋了也要派兵圍剿。
姚遠和秦振軍都很清楚,年產百萬噸隻是一個會讓哈裏伯頓和威特福感到難受的產量,他們要是加大投入,一樣采取勘探新油井的方式,達到年產幾百萬噸不會很困難。
薩默爾油田是超級油田,整個油區麵積比湖南省還要大。
哈裏伯頓和威特福要是不計成本投入,東方石油服務公司幾乎沒有取勝的可能。
這也是秦振軍沒有說出來的話。
姚遠沉思著說,“我們的目標不是贏了哈裏伯頓,即便最終他們提升的產量比我們的多,但是隻要我們提升的產能達到了西科爾公司的要求,或者說讓西科爾公司避免了被吞並的結果,我們就是勝利的。”
“我同意,但新問題出現了,西科爾公司提供的資金無法滿足我們的要求。”秦振軍指著皮包裏的資料,道,“他們開出的是八千萬美元的價格,但是無論難度還是風險,都比加洛耶維奇這邊的難上好幾倍。”
八千萬美元也就夠一百支勘探隊用十天,杯水車薪。
姚遠緩緩點頭,“西科爾公司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們提出的補償方案是石油分成,給了百分之三十的分成比例,期限是十八年。”
剛才會議上,姚遠已經把計劃闡述了一遍,秦振軍對姚遠的保守不予置評,但執行指示是毫不含糊的。
“把合同提高到兩億美元,此後按照每桶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分成,我們分成八年,剩下十年轉讓給韓國現代石油,條件是現代重工向方向機械轉讓LNG船技術,並且以和西科爾公司的合資公司的名義補齊合同款。”秦振軍重複著姚遠的計劃,搖頭苦笑,“姚先生,我不明白為什麽要這麽複雜,其實我們繼續按照分成模式為西科爾公司提供油田服務,有益無害的。”
姚遠沉聲說,“俄羅斯未來的政局走向不明朗,不能冒這個險,賺到手的才是錢。”
既然大老板態度堅決,秦振軍不再繼續表達迷惑了,他道,“接下來怎麽辦?馬上轉移到薩默爾油田嗎?”
“隊伍可以組織起來了,按照合同要求留下一部分人,其餘的往華夏營和秋明市區集合,做好出發的準備,國內的五十支勘探隊也要動身了,相應的後勤保障工作啟動。”姚遠道。
秦振軍立馬起身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