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現在的垃圾未來的地王
次日一大早,姚遠把林小虎等人叫上,開著卡車押送貨款前往農行支行。
高健一來到單位就看到營業門市前麵停了一台卡車,正疑惑的時候,猛地看見駕駛艙副駕駛上坐著的姚遠。
姚遠跳下車來,笑著大步迎上去,“高行長,我給你送錢來了。”
“還款?這還早呢,等等,七十萬……你……你有了?”高健詫異不已,猛地想起外麵不是說話的地方,連忙說,“屋裏談屋裏談。”
姚遠招呼林威拿錢下車,林威抱著那個箱子就下來,賊眉鼠眼的四處亂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想偷錢呢,讓姚遠氣不打一處來。
進了營業門市,一直盯著箱子看的高健不說話,林威放在櫃台上打開,露出滿滿的一大箱子錢。
高健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他是閱錢無數的,一打眼就知道這裏麵肯定超過了一百萬!
他餘光中看到門口有兩個麵目不善的人在徘徊,心裏咯噔一下,連忙說,“快收起來。”
姚遠說,“別擔心,那是我的人。”
高健這才鬆了口氣,連忙說,“來來來,裏麵請。小姚,哦不,姚老板,你真的讓我震驚啊,這才幾天時間?”
姚遠拿出憑證遞過去,道,“倒騰了一批電子手表,有驚無險地完成了交易。”
他心裏明鏡似的,知道高健擔心這筆錢的來路,隻是他不好意思明著問罷了。
高健仔細看了看,徹底放下心來了,他注意到買方是西林農場,想到姚遠以前坐西林農場的一號車來過,對姚遠是農場管理局領導子弟這個“事實”就越發的相信了。
“姚老板,要我說啊,你也不用倒騰什麽白糖了,光是做西林農場的生意就夠厲害的了。”高健把二人引入一間獨立的會客室。
現在的銀行營業部還沒有大客戶招待區一說,會客室就成了和大客戶談業務的地方了。
招人送來茶。
姚遠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才最靠譜。”
“那倒也是。”高健佩服姚遠的見識,問道,“提前還款?”
“不。”姚遠說,“先存我個人賬戶,等我的公司辦起來再轉入公司賬戶,貸款按照合約進行償還。”
他指了指林威,說,“所以我得盡快把公司注冊下來,這方麵還得你多多幫忙。”
“沒問題,就今天怎麽樣,我帶著林威同誌跑一趟,今天就能辦下來。”高健拍著胸脯打包票。
他是農行南港分行副行長,親自帶著跑手續,哪個部門機關都會給麵子,肯定會一路綠燈特殊特辦。
姚遠笑著說,“材料我都準備好了,那就麻煩高行長你了。”
高行長有多激動,姚遠恐怕是無法想象的。因為三角債問題,銀行攬儲的指標越來越重,他是分管業務的副行長,眼看就要到年底,已經很上火了,沒想到姚遠一下子送來一百萬!
這筆錢不管拿去哪家銀行,姚遠都絕對是雪中送炭的大俠!
而且,同樣因為三角債問題導致現在銀行貸款業務全麵收緊,現在看來他親自給姚遠辦的這筆短期抵押貸款肯定是樣板了,這對他的業績來說又是一個加分項。
高健慶幸當時沒有拒絕姚遠,否則這麽個優質潛力大客戶就飛了。他迅速調整了心態,心裏很清楚,以後要把姚遠當祖宗一樣供著了,別說跑跑腿了,就是洗衣做飯他也沒二話!
對於高健態度的極大轉變,姚遠並不覺意外,他同樣清楚這個時代裏100萬巨款所蘊含的能量。
姚遠很佩服高健的魄力,從貸款這件事來看,高健是務實且具有開放思維的銀行高管,他是有一定的遠見的。
要知道,姚遠當初可沒有送禮找關係,高健要不是有這個膽量,哪怕姚遠是李局長的親兒子,他也不會答應。
那可是七十萬的貸款啊,不是七千塊也不是七萬塊!
聊完了業務,進來個營業部主任親自帶著林威去辦各種手續了。
姚遠突然問,“高行長,你們的不良資產裏應該有倒閉的小廠子什麽的吧?”
“當然有,我們農行的重心雖然不在工商業,前些年不是號召扶持工商業發展嘛,我們也給很多工廠放了款子,結果呢,三角債一爆發,大量的工廠倒閉,錢根本收不回來,手裏一堆工廠,我們是銀行,你說要工廠幹什麽?”
高健唉聲歎氣地說,“八月份清理三角債專項工作會議開了之後,市裏成立了工作小組,我也是小組成員,我們行的任務就落到了我頭上。這事是相當相當的麻煩。”
“清理三角債的根本在於解決企業產品滯留的情況,其他辦法治標不治本。”姚遠說。
高健揚了揚眉頭,“你對這方麵有研究?姚老板,我知道你不是一般人,如果有高見,還請不吝賜教。”
“高行長抬舉我了。”姚遠笑著說,“有件事情我得向你道個歉。”
高健一愣,笑著問,“言重了言重了。”
姚遠說,“其實我不是什麽單位幹部,也不是哪個國企的職工,我現在還在西工大讀書。之前沒說實話實屬無奈。”
這一下高健詫異了。
好一陣子,高健回過神來,搖頭苦笑感歎著,“想不到想不到真想不到呀,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西工大?是西海工業大學?”
“對。”姚遠笑道,“我還是今年西海縣的高考狀元。”
高健突然一拍大腿,“我說名字總覺得耳熟!原來你就是西海縣那個考生姚遠啊!”
他兒子上高中了,因此很關注這方麵的情況。
就著這個話題聊了一陣子,兩人的關係反而更近了。
姚遠轉回到三角債問題,道,“其實八月份的清理三角債工作會議上,上層對如何實施清債有明確的指示要求,這方麵你比我了解。建立專項賬戶,專項資金專項管理,避免注資流入其他渠道。但是這不是最關鍵的。”
他頓了頓,喝了口茶水點了根煙。
光是這番話,如果姚遠不說,高健是絕對不相信他還是在讀大學生的。
姚遠說道,“關鍵在於企業的技術改進。三角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產品滯銷,占住了大量資金。這些年,哪個東西賺錢了,企業就一窩蜂撲上去,隻求短期效益,錢都投入到擴大生產上麵,技術改進卻跟不上。時間一長問題就來了,市場飽和,產品沒有競爭力,大家的東西都賣不動了。下遊工廠欠上遊工廠的錢,上遊工廠欠銀行的錢,下遊工廠貸款還不上,銀行又不給貸款,於是就形成了死循環。”
“姚……老板,你看到了根本問題!”高健豎起大拇指,佩服得五體投體。
隻是一名大學生,人家卻一眼看出了三角債的根本原因。
姚遠笑了笑說,“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其實不是沒錢,而是活錢變成了死錢。錢一旦流通不起來,必定出問題。”
“銀行拿出專項資金解決三角債問題,要給企業注資,企業拿錢去做技術改進,給工人發工資,這樣錢就流通了起來,促進了消費,銀行收回貸款,一段下來,三角債問題自然能得到解決。”
這個時候,姚遠突然一個轉折,“但是,辦法是理想的,現實是骨感的。關鍵還在企業身上,他是拿了錢去搞技術改進呢還是拿去做其他用?他這個企業到底有沒有技術改進的必要?技術改進後產品前景如何?”
“這些問題都需要考慮到。”姚遠給出了自己的結論,“所以,清理三角債不僅僅需要政府和銀行,還需要有技術的大企業參與進來,要有專業的評估小組參與。”
站在後來者的目光看三角債問題,姚遠可以直指核心問題,等於是掀開了所有的迷霧,讓高健看到了所有的問題,而且關鍵問題都是標紅的。
高健震驚得無以複加,他發現姚遠的分析比許多專家教授的更加透徹,更加的通俗易懂。
當姚遠知道高健是市裏清債小組成員時,他就決定幫高健一把了,幫了高健等於挽救了一批深陷三角債的潛力企業的命運。華夏的發展起步太晚,要和時間賽跑,能多留下一些有潛力的企業,國家工業發展的速度就能快一分。
這是他這位重生者義不容辭的使命。
“與我的國一起崛起”,這是姚遠給這輩子人生立下的信仰。
姚遠說,“但是,淘汰掉一批沒技術、技術含量低的企業是必須的,這也是發展中必經的優勝劣汰過程,避免不了,也不能避免。所以啊,徹底解決清理三角債問題,需要多部門聯合協作,單單靠銀行是不行的。”
高健不住的點頭,慢慢消化著姚遠的話。
“高行長,回到剛才的問題,我要辦個廠子,你們這邊有合適的資產嘛?”姚遠笑著問。
高健回過神來,猛地站起來出去,很快抱過來一摞檔案袋,道,“這些是市區裏的,不合適的話我再把市區外的拿過來。”
姚遠立馬選了起來,他隻看地址,一個個熟悉的地址從眼前劃過,腦袋裏浮現出與之相關的二十年後的記憶,他的口水差點就要留了下來。
海關樓對麵的地皮抵押竟然隻要五十萬!
那可是未來的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