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有路必有寶馬車
夏紅華向朱副主任匯報的時候,視察完寶馬汽車的姚遠和肖家炳就在生產區小花園涼亭裏開會討論對策。
肖家炳問,“市府是什麽態度?”
三旗公司是市屬企業,是南港市屬企業的標杆,市府的態度是決定性的。
姚遠微微搖頭,說,“周市長肯定早就知道的,但是他沒有向我透露,說明市裏並不願意將三旗公司賣掉。”
蘭德酷路澤這個車型太厲害了,等到它的親生弟弟霸道出來,哥倆會把帕傑羅車係打得滿地找牙,姚遠既然選擇了帕傑羅這個車型作為進軍汽車工業的突破口,就不會讓曆史重演。
最好的辦法是解決製造問題的人——收購三旗公司。
然而,和周梁談姚衝的事情時,關於三旗公司下午新車發布會的事情,周梁是半個字都沒有提起過,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了,所以當時姚遠根本問都不問,權當不知道。
肖家炳沉聲說,“市府希望保留一家能夠代表地方國企的企業可以理解,那我們隻能進入市場和他們進行競爭了。蘭德酷路澤是全新車型,豐田在本土的量產車去年初才下線,今年就批準在華組裝生產,豐田公司的決心很大。”
頓了頓,他說,“豐田公司既然下了這麽大的決心,肯定不限於生產越野車,他們應該會投入更多的車型入華。”
姚遠慢慢抽著煙思索著,“三旗公司和豐田汽車之間的合作內容隻是組裝生產蘭德酷路澤車係,說明豐田汽車還沒有決定是否在華成立合資公司。老肖,如果我們找豐田汽車談建合資公司,贏麵應該會比三旗公司的大吧?”
想了想,肖家炳說,“不一定。豐田汽車和三菱汽車之間的競爭很激烈,我們已經和三菱汽車成為了戰略合作夥伴,豐田汽車很難說願意接受。”
“但我們沒有和三菱汽車合資建廠,組裝生產的帕傑羅車型用的也是我們自己的寶馬標識,寶馬牌越野車。”姚遠說。
肖家炳緩緩點頭,沉思起來。
想起一汽奧迪,姚遠忽然一笑,道,“我們鑽牛角尖了,東邊不亮西邊亮,一汽在八八年和奧迪汽車簽署了高檔汽車技術轉讓合同,一汽奧迪誕生,他們生產的使用V6發動機的奧迪100售價已經超過五十萬元。”
姚遠輕輕一拍石桌,道,“在歐洲,奧迪不算什麽高檔轎車,奔馳才是正兒八經的豪車。老肖,給戴姆勒奔馳公司發函,用南方實業的名義,詢問他們有沒有意向向南方實業轉讓高檔轎車技術。”
“這個辦法好。”肖家炳非常讚同,笑道,“我看可以多詢問幾家,比如巴戈利亞發動機製造廠,美國通用、福特、克萊斯勒,英國的羅羅汽車、賓利汽車,這些都是很知名的高檔轎車生產商。”
姚遠一愣,問,“羅羅汽車?什麽品牌?”
這個名字很熟悉。
肖家炳解釋道,“羅爾斯羅伊斯,生產航空發動機和高檔汽車的,十年前分家了,生產汽車的改名叫……哦對,叫勞斯萊斯。”
姚遠恍然大悟,隨即哭笑不得,“這是超豪華轎車了吧,這是奢侈品範疇了。不過,該發函詢問就詢問,隻要是好技術咱們就要。”
“嗯,還是堅持不建合資廠?”肖家炳問道。
姚遠對合資汽車廠是非常抵觸的,從他一定要把寶馬汽車裏三菱汽車的股份收回來這點就能看出來,盡管大家並不知道他為什麽要和目前“市場換技術”的潮流對著幹。
“可以建合資廠,外資持股不超過百分之三十,百分之百技術轉讓,滿足這兩點就可以,否則就隻買技術。”姚遠說。
東歐幾個小國的汽車工業不容小覷的,姚遠搜羅了不少好東西,他現在對能不能繼續獲得西方國家的汽車技術沒有以前那麽迫切了。
想了想,姚遠說,“當務之急還是要拿出應對計劃來,豐田汽車的營銷能力很不一般,他們在美國有過很多成功的案例,關鍵在於,日本人很善於研究,所以他們通常能夠拿出適合當地風土人情的廣告來。”
負責記錄的何雪莉拿出一張紙遞過來,說,“這是委托香港的策劃公司做的廣告文案。”
姚遠掃了一眼,當即搖頭,“不好,他們的思維沒有完全轉入內地。用不著這麽多花裏胡哨的宣傳語。”
他想了想,拿過筆信手就寫了一句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寶馬車。”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七言詩體裁,流傳很久的俗語,小學生都知道。大家都能看得懂,配上一副車頭碾壓亂石堆的圖片,這就是很好的宣傳廣告圖了。”
肖家炳仔細地琢磨著,“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寶馬車……既迎合了國人傳統的思維,又凸顯出了寶馬車的特點,天才的創意。”
豐田汽車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那麽多汽車企業,憑什麽他們在華夏市場的日子過得最好,一來是因為都是東方人的緣故,了解華夏人的審美和喜好,二來是他們的確是潛心對華夏文化進行了研究。
比如“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種俗語,不深入研究華夏文化,沒有幾個外國人知道,更搞不懂其中的含義。
最關鍵的是,把後一句換成“有路必有寶馬車”之後,正正的契合了帕傑羅越野車的特點——越野性能好,隻要有路的地方都能去!
何雪莉笑道,“老板,幹脆以後你給我們出文案算了,還能省下一筆錢。每年花在廣告宣傳這塊,全集團的支出過千萬了。”
“這個錢不能省。”姚遠笑著擺手,“就以這句話為主題,策劃一輪宣傳,在全國各大城市、各大礦區轟炸式宣傳。電視廣告方麵,以這個主題拍攝一支短片,在央台、省台、市台反複宣傳。”
姚遠下定決心第一招就出重拳,不讓豐田汽車有反應的時間。
在曆史上,豐田汽車要到2000年才會和一汽合資建廠,幾個主力車型正式入華生產,這一輩子在姚遠的影響下,他們無疑大大提前了入華建廠生產的時間。姚遠甚至猜測,豐田汽車不是不想建合資廠,而是嫌棄地方國企三旗公司的體量太小。
事實也是如此,三旗公司沒有實力與豐田汽車進行合資建廠。
肖家炳說,“這樣一來,產量就要全力提升了,短期內很難實現。”
姚遠邪邪一笑,說,“包銷的十二萬台也利用起來,把車架序列碼、發動機序列碼、生產名牌、車標,全部換成寶馬汽車的。”
肖家炳頓時傻眼了,正在記錄的何雪莉停下筆,吃驚地看著姚遠。
“這,這麽做,會不會引起知識產權方麵的糾紛?”肖家炳是非常意外的,在他眼裏,姚遠是非常注重知識產權的人,重視到在總部集團成立知識產權部來統攬負責這方麵的事務。
姚遠說,“包銷合同裏寫得很清楚,三菱汽車負責送貨到岸,我們按照合同結算,至於車賣給誰、怎樣賣,那是我們的事情。我們拆散了賣散件也沒問題。我們組裝的車用我們自己的品牌,這個在組裝生產合同裏也寫得很清楚。哪來糾紛?”
何雪莉徹底服氣了,“還能這麽幹?”
“國內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或者任何一個發條不允許這麽做。”姚遠攤手說。
肖家炳也服了,他甚至懷疑當初姚遠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今天的局麵,決定采取這樣一種“鑽空子”的辦法來提高產能。
三菱汽車其實也是個比較奇葩的日本企業,他們似乎從來都沒有重視過華夏市場,他們是最早一批進入華夏市場的車企,但卻是混得最慘的一個車企,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不過,三菱的發動機撐起了自主品牌汽車的整個初期發展階段,這是客觀事實,因為隻有他們願意轉讓發動機技術。
吉利、長城、奇瑞、比亞迪、華晨……最初的幾款車用的全都是三菱發動機,後來的所謂的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幹脆就是換個標,哪怕到了20年後,他們自主研發的發動機依然脫胎於三菱的發動機……
不過這並沒有什麽不妥,因為全世界都這麽幹,除了限製級技術(如核技術),大部分民用技術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看誰拿出來的成品的整體技術更好。
姚遠主持搞的第一個課題、唯一一個課題選擇了重型機械底盤整體設計技術的原因就在這裏,能把各種技術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先進更可靠的整體技術,是迅速產業化、商業化的重要環節。
不管怎麽說,這一世的華夏的巴戈利亞發動機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BMW汽車,隻能繼續叫“巴依爾”了。
寶馬汽車出現在華夏已經有好幾年了,但是譯名叫巴依爾,鮮為人知。姚遠並不知道他們是什麽時候改為“寶馬”的,但肯定沒有注冊商標。
他本來想著待價而沽的,等巴戈利亞廠的人找上門來,然後把寶馬商標賣個好價錢,現在他是看不上那點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