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438章 有人來挖牆腳

字體:16+-

對於外省市來的招商引資人員,攔是攔不住的。

周梁和楊勝輪番上陣以勸為主,但人家就是不走你也沒辦法。思來想去,他們決定主攻姚遠,隻要姚遠不願意走,誰來也沒用。除此之外,就盡一切能力為南方實業的項目做好保駕護航工作。

幾個內陸省份的沒什麽東西拿得出手,條件也比不上南港,他們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甚至有個別外省的地市,目的是為了拉一把投資,根本不管你是做什麽的,對後續的行政服務也從來沒有想過,這一類人是沒有機會見到姚遠的。不過,明珠市不一樣,他們不但力度大,而且環境也是全國最好之一的地區,在某些方麵比深市還要好。

明珠市副市長於明帶了好幾個人親自過來,人家是副省部級,別說南港地區了,省府領導出麵也隻能辦好招待而不能趕人。

於明親自到春風集團總部大院7號別墅和姚遠進行座談,周梁和鄭愷進想要陪同,但被拒絕了,隻能幹著急。

“姚先生,說起來咱們算是認識的,去年在莫斯科,駐俄大使館,不知道你有沒有印象。”於明笑著說。

姚遠回憶了一下,歉意道,“我記性不好,抱歉。”

“姚先生當時負責在莫斯科開設銀行的事情比較忙,可以理解。”於明絲毫不往心裏去,提起這個事隻是為了拉近雙方的關係,再說當時兩人分數不同的團,也就是擦身而過見過幾次。

於明笑著說,“我和夏紅華司長是同學,提起姚先生你,老夏說你是咱們華夏最年輕的愛國商人,我非常的讚同。華夏聯合銀行在俄羅斯的發展突飛猛進,永安集團則是俄羅斯最大的消費品供應商,我們明珠有很多企業都在給永安集團供貨。”

姚遠不喜歡務虛會議,挑明了說,“於市長,永安集團已經在深市建總部大樓,業務也開展到了明珠市。遠大集團最大的旗艦店開在了明珠市,最大的遠大萬家超市也開在了明珠市,當然還有我許多不知道的項目。”

“姚先生別誤會。”於明連忙解釋,“不過我認為雙方是完全可以深入合作的,全方位的合作。明珠市是全國經濟的風向標,我們確定了發展工業和金融業的戰略。這次來,希望和你探討一下華夏聯合銀行在明珠市建總部大樓的可能性。”

姚遠卻是緩緩搖頭,“華夏聯合銀行的總部也在深市開建了,不過在明珠市建華東地區總部是沒問題的。”

這是既定的發展戰略。

於明有些失望,但這並不是他最終的目標,感謝地笑了笑,說,“聽說你參與了天府地區、山城地區的國企改製,做得很成功。我認為這種模式非常好,激活了國營企業的活力,政府也減輕了負擔。”

“明珠地區的國營工廠很多,是華東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我們同樣麵臨著改革改製的困難。我想邀請姚先生你參與明珠市的國營工廠改革改製工作,市府已經決定拿出1億2000萬資金來做這個事情。”

這才是大項目。

不打無準備之仗,於明在來之前就摸清楚了許多情況,許多情況是夏紅華提供的。春風集團以及其旗下的集團公司的總部基本確定了,以明珠市的地位和地理位置,這些企業的業務早晚要擴展到明珠市。

最吸引人的汽車生產基地本來是明珠市優先爭取的目標,但是,粵省為寶駿汽車生產基地爭取到了國家項目資格,正在搞大會戰,明珠市這個時候挖汽車項目很不合適。

而國家計委對兩個卡車生產基地的態度很明確,不會放在明珠市。

基於此,於明認為應該把目標放在引入資金和東岸工業島三大工業基地上麵,前者可以解決三角債殘留問題和國營工廠經營困難問題,後者則是超級大項目。

姚遠對參與國企改革改製一直是持有保留意見的,一個操作不好,以後是會被打上侵吞國有資產標簽的。他的原則是能不動就不動,實在要搞的話,一定要在各方麵都符合法律規定,而且要充分考慮到未來的發展趨勢。

所以南方實業參與的國企改革改製,都會把資產評估的很高,拿出兩百塊買一百塊的東西這樣一種策略,同時在職工安置方麵非常大方。這樣的企業,如何不受政府歡迎。

於明正是被這些條件吸引過來的。

可是,明珠市國營企業的情況很複雜,而且級別一個比一個高。一個看著破破爛爛的工廠,沒準就是個副廳級單位。

再一個,這幾年上層對國企改革的意見還沒有統一,並不是深入參與的好時機。畢竟,像濟柴動力那種職工強烈要求改製的工廠是少數,大多數工人是希望捧鐵飯碗的。

所以,姚遠很堅決地婉拒道,“於市長,南方實業能用的資金已經安排完畢了,這兩年沒有參與國企大規模改革改製的能力,抱歉。”

於明微微愣了一下,道,“不一定是南方實業嘛,遠大集團、永安集團、遠海集團都是可以的。聽說你在海外也有公司,用海外公司來參與更好的。”

姚遠暗罵夏紅華,什麽都往外抖落,顯而易見,於明是知道法國沃德投資管理公司的存在的。

至於海外其他公司,夏紅華也不是很清楚,倒是不擔心他會對外披露。

“海外的生意也難做,而且也投資了很多產業,真的沒有資金參與國企改革改製了,抱歉了於市長。”姚遠再一次拒絕。

於明看出來了,姚遠是真的不願意參合,這個級別的領導當然不會死纏爛打,強扭的瓜不甜。

想了想,他歎了口氣,說,“理解,完全理解你的情況。明珠市的鋼鐵工業和造船工業在全國是很強的,聽說姚先生你要搞鋼鐵基地和造船基地,不知道有沒有想過放在明珠市?”

“明珠市有最好的港口和航道,有更長的海岸線,也有一個很大的島,從地理位置來看是比南港好的,南港畢竟隻是一個地級市。另外政策方麵也比南港好。姚先生你是專業的,應該知道上下遊環境很重要。南港地區無論是鋼鐵還是造船,都沒有上下遊產業,意味著一切要從頭開始,配套需要從很遠的外地運輸過來,增加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這話說到姚遠心裏去了,南港地區的位置很好,但是幾乎沒有土壤。所以姚遠投資三大基地要花更多的錢,三大基地要實現盈利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要培育本地的配套產業。

姚遠沉聲說,“於市長,我實話實說吧,各方麵條件的話,南港地區的確不是最好的,我也曾想過把造船基地放在粵城或者明珠,又或是是青島、大連等沿海地區。”

於明馬上來了精神。

“姚先生,造船基地好像是方向機械造船廠的延伸?或者說你對造船基地是否有更多的規劃?”於明問。

中船總公司有兩家大佬級造船廠,老大是大連造船廠,老二是江南造船廠,後者就在明珠市。這兩家造船廠都是軍工船廠,海軍絕大部分的軍艦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到了21世紀,海軍所有的5000噸級以上水麵艦艇都是由這兩家造船廠製造,後者更是後來居上承擔了國產大型航空母艦的建設工作。

就級別而言,大連造船和江南造船都是副部級單位,人家廠長和於明的級別一毛一樣。

姚遠最終放棄在大連或者明珠建造船廠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上述兩家造船廠的硬了。

此時於明問到造船基地規模的問題,姚遠決定如實相告。

“於市長,方向造船廠是小船廠,目前位置在方向機械臨港工業園,當前正在生產一些遠海漁船。東岸工業島三大基地裏的造船基地是以方向造船廠為基礎,建設成為能夠建造LNG船的大型造船廠,未來的重心也會放在高附加值船舶的製造上麵。”

姚遠想了想,說,“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LNG船,這種船是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是高精尖技術裏麵的高精尖技術。我們已經有了一部分LNG船的技術,本世紀內的重點是LNG船的製造。”

對LNG船,於明是不了解的,他當然不知道方向造船廠的部分LNG船製造技術來自韓國現代重工。不過,他知道很快華夏就會和韓國建交了。他當然不能向姚遠透露,他也當然不知道姚遠早就知道了。

LNG船製造技術同樣是絕密。

於明微微搖了搖頭,看不出是什麽意思,他說,“參照石化基地和鋼鐵基地的投資規模,造船基地的投資規模應該不會少。姚先生,不管多與少,從企業的發展角度來看,落戶明珠遠遠比其他地方好,明珠地區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供給鏈,比如說鋼材,我們寶山鋼鐵廠能夠生產所有型號的鋼材。”

這對方向造船來說未嚐不是一個機會。

姚遠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