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792章 應急發電車

字體:16+-

那邊在忙著營地建設的事情,姚遠卻在這邊絞盡腦汁要給大力牌平板車動手術,著實讓人哭笑不得。

理論上來說,廂式貨車、卡車都可以作為應急發電機組的載車,但是,具備強悍越野能力的卡車,目前國內就隻有大力這麽一款自己生產。

姚遠想要的是一種能夠適應惡劣氣候和地形的、可靠的大型越野發電車,既可以滿足野外作業需求,也可以作為城市、農村電力故障時的應急發電車來使用。

他計算過使用低品質柴油的190型柴油機發電的效率,本身這款柴油機的熱效率就比較高,再加上低品質柴油更低的售價,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當做長期電能來源來使用。

春節的時候在農村經曆了一次停電,這對習慣了電力充沛無憂的現代人來說,姚遠那個晚上過得很痛苦。

不僅僅是生活上的不便,還有心理上那道坎難以克服。

連他的家鄉都經常性停電,更別說其他農村地區了。90年代的華夏,甚至還有許多山區的農村地區不通電!

哪怕是作為一種應急手段,也必須要把應急發電車搞出來,眼前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姚遠親自上陣了,換上了作業服,跟古培強要了兩個電工,跟年海紅要了一名機械技術員,跟詹成貴要了一名電力工程師,再加上他這位機械設計領域的專家,一個草台班子就組建起來了。

當然,還要加上陳超這個打雜的。

這麽安排是為了不影響勘探先鋒隊的正常工作節奏,他是大老板,他要是時不常地東一個主意西一個想法,隊伍正常工作就沒法搞了。

把營地搞好,盡快展開石油勘探,這是當務之急。

先期送過來的發電機組有三套,包括三台190型柴油機,於是有一台閑置的可以讓姚遠進行折騰。

姚遠把應急發電車研發組這個草台班子召集齊了之後,笑著對大家說,“大家不要緊張,我們不是要搞新產品開發,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術手段把這幾種東西整合起來。”

他指著一邊的子係統,說,“大力平板運輸車,190型柴油機,發電機,發電機組油箱,蓄電池,一共是五個主要子係統,整合成一個擁有自行能力的移動式發電機組。”

笑了笑,他說,“簡單點說就像是堆積木,想辦法把這些東西堆積到卡車上,隻需要達到兩個目的,第一,不超過卡車的運輸尺寸,第二,停車就可以進行發電。”

兩名電工信心滿滿,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大老板親自點名那是看得起咱,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搞出來。

機械技術員和電力工程師就不一樣了,他們屬於是高知識技術人員,很容易就能從大老板的要求裏看到了其中的困難,這並不比重新研發一台應急發電車容易。

姚遠又說,“相信大家都知道模塊化理念,這是春風科學院去年提出的一種設計理念,咱們的大力係列卡車就是根據這種理念來設計變形車的。”

“同樣的平台,通過更換不同用途的模塊來實現多用途。這是一種領先世界的設計理念,據我所知,目前隻有西方極少數幾個軍事強國在設計武器裝備的時候嚐試運用了模塊化設計理念,民用領域尚無運用這種理念的產品出現。”

頓了頓,姚遠指了指大力卡車,說,“你們把這些子係統整合起來,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把發電艙快速拆卸下來,卡車恢複原來的運輸功能,這就是運用了模塊化設計理念。這就會是世界是第一款運用了模塊化設計理念設計出來的民用產品,至少在石油領域是第一個,這可是一個大功勞。”

被他這麽一通“忽悠”,機械技術員和電力工程師也熱血沸騰起來,方才想到的種種困難也好像沒那麽難克服了。

對他們來說,最直接的激勵是立功受獎和年終分紅名單息息相關。像古培強那樣,當時在色丹油田挺身而出搶救了東方五號井,被東方石油總部評為特別貢獻獎,這是最高的榮譽。

古培強因此直接進入了年終分紅名單,每年有幾十萬的分紅。如果沒有立功受獎表現,那就要靠長期積累,得到了足夠的積分才能進入,而且要從最低級開始分紅,最少的一年也就兩三萬塊錢。

對其他公司來說,一年兩三萬的分紅已經是天文數字,但是對東方石油、春風科學院、濟柴動力廠這些春風係骨幹企業來說,那根本不算錢。

尤其是東方石油,他們的盈利能力太厲害了,現金流太充沛了。這兩名隸屬於第7鑽井隊的電工,年收入肯定比濟柴動力廠的機械技術員高。

姚遠是有極強動員能力的,再低迷的士氣,經過他一番動員都會熱血沸騰恨不得拋頭顱灑熱血。既有精神獎勵,又有非常好的物資獎勵,沒有誰能無動於衷。

四個人就拉開架勢搞了起來。

他們很有經驗,先開碰頭會,兩個技術員很尊重電工,並沒有因為人家是工人就瞧不起,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後,大家就站在平等的地位來進行討論。

電工是一對師徒,感受到了尊重,心情非常愉悅,投桃報李地給予了二位技術員很大的尊重。

電力工程師說,“我說這麽考慮的,幾個組成部分怎樣才能組成一個整體放到卡車上,這個問題先放到一邊,應該首先考慮電路問題。既然是應急發電車,除了發電機組本身的電路,還要考慮到輸出的電路,這裏麵可能還要考慮到變壓問題。”

基於他的專業,他的看法並沒有錯,對此,姚遠微微點頭表示認可。

機械技術員卻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舉了舉手,說,“席工的看法有道理,不過從機械設計來看,顯然是先確定組成部件的位置,然後再考慮線路的鋪設。不僅有電路,還要各種油路、冷卻液管等。這些都是機械裝置的神經線。”

他的看法同樣是有道理的。

兩名電工沒有發言,大家都看向了姚遠。

姚遠指了指兩名電工,說,“你們也說說,暢所欲言。“

電工師傅想了想,道,“我個人認為應該從整體來看,包括卡車,因為涉及配重問題,配重關係到卡車平台的性能。“

電工徒弟很拘束,舉了舉手小聲說,“我同意我師傅的看法。“

姚遠很滿意地點了點頭,說,“兩位電工師傅的看法是最全麵的,當然,你們二位說得也有道理。整體設計的理念是站在宏觀的角度來看問題,拿出一個總的原則,其他分係統、子係統要在這個總的原則之下進行設計。“

底盤整體設計技術是他開發出來的,談起這個頭頭是道。整體設計技術本身和模塊化設計理念是息息相關的,如何運用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是一門學問。

二十年前,德國人已經能夠把坦克使用的發動機造得跟盒子一樣方正,這樣的好處太多了,便於維修,便於車內的布局,便於配重,而同時期蘇聯製造的發動機張牙舞爪的看上去亂糟糟的一團,工業師承蘇聯的華夏製造的發動機同樣如此。

別的就不說了,雜亂的布局之下,單單是維修就夠後勤保障人員頭疼的。

190型柴油機已經造得很方正了,這就是優勢。

姚遠詳細地說了半個多小時之後,四人算是初步搞定了這裏麵的設計理念。

姚遠也不著急,讓他們先集思廣益嚐試著拿出方案來。

明顯,隻要有機會,他是會想法設法培養手下人的,哪怕是普通的電工。

當地時間12時至15時是氣溫最高的時候,所以這三個小時取消一切戶外活動,所有人用完餐之後待在房間裏休息。15時之後,氣溫開始回落,戶外活動和作業再恢複。

電工徒弟卻沒有閑著,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他就跟草稿紙較勁,用鉛筆在上麵畫草圖。

古培強的事例向廣大工人們表明,工人也能做出巨大貢獻,像鐵人王進喜那樣。但是在東方石油光是靠拚命是不行的,還要有聰明才智。

電工徒弟把隊長古培強視為榜樣,一切向他看齊。

他從小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科學發明家,後來成為了電工,但湊過來沒有放棄過理想。

大老板說過,華夏工人是極富智慧的,然後才是吃苦耐勞。

電工徒弟對此深信不疑。

現在,有這麽一個讓他充分施展自己想法和才能的機會,他自然是決計不會放過的。

上午的時候,機械技術員已經提出了對部分部件進行重新設計以達到可以契合的形狀,沉默寡言的電工徒弟就在想,有沒有一種辦法在不改變任何設計的情況下把這些組成部分按照要求整合起來呢?

如果成功,節省下來的就是一大筆研發經費,這就是功勞啊!

他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說的,於是就利用午休的時間畫圖,畫了一張又一張,為了節省草稿紙,用橡皮擦塗掉之後重新在上麵畫,就這麽一直畫到了起床號響起來,才揉著發酸的眼睛出門集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