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驚天消息
沒有負號……
9600噸?
不!
如果是9600噸,秦振軍根本不可能是這般作態,根本不可能由此引發出長期以來心裏藏著的疑問、心裏話!
那就是9萬6千噸,日產9萬6千噸……
姚遠結結巴巴地問,“秦叔,真,真的是九萬六千噸?”
秦振軍深吸一口氣,緩慢而堅定地點頭,“最大日產量九萬六千噸,誤差在千噸之內,比東方五號井少不了多少。”
東方石油有了第二口日產十萬噸級的油井!
姚遠突然明白秦振軍為什麽寫眾目睽睽之下寫了一個假得不能再假的數據,然後悄悄把真實數據告訴他了。
如果說意外發現的2000噸黃金是懷璧其罪中的“壁”,那麽卡沙甘油田這口日產近十萬噸的油井就是另一種“壁”,是另一座黃金礦!
這個消息披露出去,毫無疑問會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毫無疑問會對國際原油市場造成巨大的影響,而且是長遠的影響。
秦振軍知道姚遠要考慮方方麵麵的因素,因此利用自己的技術權威隱瞞下了真實產量,把決定權交給姚遠。
姚遠又拿出煙點了根,深深地抽了好幾口,充分感受了尼古丁的味道之後,才慢慢冷靜下來。
他對這個數據依然是存疑的,因為他的記憶中沒有提到卡沙甘油田有日產近十萬噸的油井,絕大部分都是幾千噸的油井,在華夏油企接受開發之後,卡沙甘油田的年產量在2000萬噸以下,而油井卻有幾十口。
一口十萬噸級的油井一年就能貢獻3000多萬噸的產量,這種妖孽級別的油井全世界都沒有。
而這一世,出現了東方五號油井,現在又出現了裏海1號油井,已經脫離了姚遠的記憶。
他記憶深刻的是卡沙甘油田的開采難度極大,此前並不知道難度在哪裏,到了實地之後發現氣候、地質等等,全都是世界級難題,二十年後尚且令人望而生畏,遑論現在。
除了潑天的好運加身,沒有別的解釋了。
姚遠凝重地問道,“秦叔,這個消息非同一般,您確定能達到這個產量?”
“絕對沒問題,但是開采成本將會是東方五號井的三倍,至少三倍,加上更高的運輸成本,利潤很低,搞不好會虧本。”秦振軍給出肯定的答複。
他是以現行油價來計算的,得出可能虧本的結論絲毫不奇怪。
姚遠沉聲說,“成本已經不重要了,如果這是世界第二口日產十萬噸油井的話。我得好好考慮如何讓納紮爾耶夫全力推動大鐵路計劃了。”
“數據方麵我已經處理好了,得益於裏海1號井呈現出來的奇怪數據,可以操作的空間很大,不過到底要進行開采的,把日產量控製在哪個幅度,你是要好好考慮一下。”秦振軍沉聲說道。
頓了頓,他繼續說,“東方五號井進行了產量控製,是為了穩定國際原油價格,裏海1號井如果作為大鐵路計劃的重要推手,就無法兼顧國際原油價格的穩定作用。”
秦振軍醉心於技術,但不代表他不懂政治,畢竟在國企工作了那麽多年,這一路走來,他是看到了姚遠在各方勢力之間遊走,合縱連橫、縱橫捭闔,知道姚遠這一路走到現在,靠的不單單是對未來局勢精準的判斷,還有借力打力,充分利用、放大自身的優勢……
眼下,裏海1號井的產能就是姚遠可以利用和放大的優勢。
秦振軍隱約感覺到姚遠想要通過裏海1號井,不僅僅是推動大鐵路計劃,至於姚遠還在想什麽,他無從猜測,也不想問,因為他知道姚遠做的時候,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無弊的。
這就夠了。
姚遠能夠團結那麽多有識之士,如果說是靠利益、靠物質,那未免太過小看他了。
年海紅、秦振軍這一類代表著一個時代技術巔峰的大家心甘情願在他麾下,蘇建民、肖家炳這一類代表著時代企業管理大家的人對他心服口服,是因為他們和姚遠有一個共同點。
為國為民,心中有人民。
從姚遠向部隊提供20億美元無息貸款開始,他身邊的人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如果部隊需要,姚遠會把口袋裏的最後一塊錢掏出來,因為姚遠明白一個道理,有了強大的軍隊才會有永久安寧的生活,才會有國、有家。
當初一些人認為姚遠是為了抱軍隊的大腿,然而自從那次之後,哪怕軍隊主動邀請他進行商業合作,都被他拒絕了,這麽些年來,姚遠參與的隻有一個聯航改製。
而且聯航改製的最後是要實現徹底脫離軍隊係統轉化為國有參股企業,沒有這個前提條件,姚遠同樣不會參與。
和新興集團的合作數不勝數,但涉及股權,姚遠是慎之又慎。
這足以證明,姚遠無心於利用軍隊的勢力,也無心染指軍產。
他一片丹心可鑒。
不知道思考了多久,姚遠微微眯著的眼睛突然睜開,目光變得堅定,沉聲說道,“秦叔,裏海1號井當廢井封存起來吧。”
秦振軍眼中精光一閃,想到了什麽,說,“繼續勘探?”
“是的,裏海1號的表現證明卡沙甘油田的主儲油層就在哈國所屬的裏海之下,繼續勘探繼續打井,我要兩口日產三萬噸左右的油井。”姚遠說。
秦振軍完全明白了。
裏海1號作為後手封存起來,繼續勘探的話肯定能打出兩口日產萬噸的油井,如果沒有兩口日產三萬噸的油井,那麽五口萬餘噸的也勉強可以。
姚遠現在要的是可以讓納紮爾耶夫全力推動大鐵路計劃的動力,日產三萬噸足矣。
加上貝姆特油田,東方石油能夠給哈國帶來年產3000萬噸的石油,而且是百分之百出口的。
這筆錢足夠納紮爾耶夫和哈國議會全力支持大鐵路計劃了。
“我明白了,裏海1號的所有資料,我列為最高機密封存起來。”秦振軍說。
姚遠一笑,道,“那倒不必,這麽做反而會引起有心人的懷疑,防人之心不可無。”
他相信秦振軍,但是不能確保上百號人的鑽井隊裏都是可以信任的人。
秦振軍點點頭,“更換勘探點之後搞幾次政治教育。”
“這個沒問題。”姚遠答應下來。
這是在東方石油,要是在國企,每周都有政治教育,要是在國外工作,隔三差五就要上政治教育課、開政治教育會。
政治教育是華夏的法寶。
此間事了,姚遠繼續待著的意義不大了,下麵的戰場是阿拉木圖,是和納紮爾耶夫的會談。
等秦振軍再挖出日產三萬噸的產量後再和納紮爾耶夫會談是肯定來不及了。
次日,姚遠帶了簡單的隨從,乘坐直升機飛到了阿勞特州機場,在這裏乘坐專機直飛阿拉木圖。
他落地之後,林小虎和林威、何雪莉、蘇建民已經在到達口等候了,接到了姚遠一行人後,直接前往療養院,那座療養院已經被辟為東方石油在哈薩克斯坦的高層住所了。
姚遠在前線盯著石油勘探,其他人按照計劃進行自己的工作。
重要的事情交給林威負責,這是姚遠的一貫做法,這一次也不例外,林威負責的是華哈鐵路的設計工作。
姚遠沒有浪費時間,略作休息時候,馬上召開會議聽取林威關於華哈鐵路的設計工作匯報。
逆風物流拿到了實地勘察數據,新北通航做了航空勘探,以石油勘探的名義,短短兩個多月裏,在林威的組織下,春風科學院聯合國內幾家大牛級鐵道設計機構完成了華哈鐵路的初步設計方案。
林威匯報了一個多小時才把整個設計方案講清楚,基本沿襲了姚遠的思路。
從克拉瑪依引出,經努斯煉化基地後從阿拉山口出境進入哈薩克斯坦境內,然後向西南方向挺進,經阿拉木圖後,沿著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邊境線向西走,分出一條支線連接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主線一路向西橫穿哈薩克斯坦版圖,最後達到卡沙甘地區……
這是一條宏偉的鐵路線,建成之後將會是華夏連通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首都地區最便捷的陸路運輸線,這還不包括未來的展望。
林威解釋說道,“阿遠希望能夠建三條經過中亞地區通往歐洲、中東地區的鐵路線,考慮到投入和時間問題,我們的設計方案采取的是一號線設計方案為二號線鋪墊的做法,這個交互點就是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
“二號線往東,是從我國喀什地區引出,往西的話,是從比什凱克引出,和烏茲別克斯坦連接,二號線的裏程也是最短的,我們打算和一號線計劃同時展開施工。”
頓了頓,他說,“兩條鐵路線的關鍵是哈薩斯斯坦政府的態度,隻要他們同意,吉爾吉斯斯坦就不會拒絕,這是我們目前要克服的第一大困難。阿遠應該心裏有數了。”
介紹完方案,林威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此時的他越發的沉穩了,肥胖的身軀蘊含的上位者的氣勢越來越足。
其他人都是早就知道大鐵路線計劃的,不過此時實實在在地看到了初步設計圖,依然震撼無比。
鐵路是動脈,采取標準軌距建設的鐵路把中亞地區和華夏連接起來,這對華夏來說,至少在經濟上很快就會同化掉中亞地區。
沒有人懷疑華夏的能力,哪怕90年代的國人對西方發達國家充滿畏懼和向往。
華夏畢竟是大國,從誕生以來就從來沒有把除了西方發達國家之外的其餘國家放在眼裏,大國,就隻有大國才能比拚。
蘇建民考慮的問題很實際,他說,“華哈鐵路一旦建成,卡沙甘油田、貝姆特油田,包括我們在哈國的其他油氣田,其運輸成本將會大大降低。這是我們東方石油的優勢。”
“經過山東地區海運銷售到韓國、日本,其他石油公司很難在價格上和我們進行競爭了。”
他不是看不到大鐵路線計劃的經濟戰略意義,但在這個場合,他的身份是東方石油總經理。
姚遠問,“施工方案什麽時候可以拿出來?”
“正要向你匯報,春風科學院和幾大鐵道設計研究所一致認為應該采取整體規劃分段設計和建設的辦法,設計一段建設一段通車一段,然後再連接起來全線貫通。”林威說。
姚遠微微點頭,認可了這個辦法,這也是未來基礎設施建設普遍采取的施工方式,一來可以大大壓縮施工時間,二來能夠早日建成讓某一段先發揮起作用來。
華夏後來的高鐵便是如此,國家做戰略規劃,各省統一按照規劃進行設計然後分段施工,建成一段通車一段,許多幹線高鐵全線貫通往往要花掉四五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但是在全線貫通之前,已經建成的路段已經開通運營多年。
而現在很多鐵路、道路工程還是采取全線建成全線通車的方式,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
實際上,整體規劃分段設計建設的辦法早已經運用在粵省的高速公路建設中了,當然也是南方實業涉足之後的事,因此建設投產速度才這麽快。
拋開姚遠交代的重大任務,林威的本職工作是管錢,那麽大一個企業集團所有的錢都是他管著的。
此時,他露出一絲苦笑,道,“阿遠,我知道你肯定有辦法讓納紮爾耶夫同意大鐵路線計劃,但是我得告訴你,全麵建設華哈鐵路需要投入四百多億華夏幣,將近六十億美元,我們沒錢了。”
是啊,那邊還有一個哈薩克斯坦新首都要建,上哪湊級60億美元?
姚遠要和時間賽跑,意味著項目批準下來之後,全線動工是必須的,早日建成早日安心,否則節外生枝的幾率非常大。
他給出的建設期限是兩年,僅僅二十四個月,就要完成兩千多公裏鐵路的修建。
換言之,修建華哈鐵路不能按照以往的工程那樣分年分批投入,上來就要組織足夠的人員和資源一股腦兒砸下去。林威的團隊做過精確的預算,最多隻能分兩批投入,第一年就要砸進去40億美元,第二年的年初就要完成剩下的投資。
否則不可能在兩年之內建成兩千多公裏的鐵路。
春風集團的大部分資金已經秘密調集到了製定戶口準備迎接亞洲金融危機了,別說60億美元,6億美元也擠不出來了!
姚遠輕歎一口氣,明明那麽有錢了還要沒錢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