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807章 許家

字體:16+-

姚遠預感到索羅斯提前動手了,也許因為他的出現,這一世的許多事情都脫離了曆史軌跡。

接下來幾天,隨著何雪莉傳過來越來越多的情報,基本確定了萊曼銀行是因為在東南亞的投資業務受重挫資金鏈出了大問題而申請破產的,這裏麵出現了華爾街私募基金的影子。

簡單地說,索羅斯狙擊了萊曼銀行的股票,五個交易日裏,萊曼銀行的市值遭到了腰斬,引發了市場的瘋狂拋售。與此同時,萊曼銀行在東南亞的好幾個重要投資出問題,同行拒絕拆借,生生逼死了萊曼銀行。

這是華爾街私募基金的慣用手法了。

姚遠如此重視萊曼銀行的破產,其實還有一個原因——他懷疑華爾街私募基金的目標是他,畢竟他握有萊曼銀行7%的股份,這個持股比例不算低了。

此前幾年時間裏,姚遠控製的資本多次攔截華爾街私募基金,讓這些遊資們損失慘重,最典型的一次就是東京金融危機,姚遠在東京股市上,在華爾街私募基金準備撤退放鬆警惕的時候突然殺出來,截殺了他們數十億美元的利潤。

也是因為這件事,姚遠在境外的活動行蹤被列為最高機密,為的就是防備華爾街私募基金對姚遠進行物理消滅。

因此姚遠懷疑他們針對自己並非疑神疑鬼。

不過,何雪莉後來的調查表明,華爾街私募基金針對萊曼銀行的行動,並非針對姚遠,說明他們無暇顧及姚遠了,側麵證明,他們提前開始了行動。

蘇望亭到曼穀的第二天就傳回來了確切的消息——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遊資從1月份開始囤積大量泰銖。

這個情報最終驗證了此前禮賓部搜集到的情報。姚遠既然有所準備,自然是會密切關注市場的。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始於泰國,禮賓部這幾個月一直盯著泰國金融市場。現在,蘇望亭拿到了確切的消息。

以華和投資為代表的一眾春風集團和姚遠個人間接控製的公司同樣也在暗中囤積泰銖,這是開戰的彈藥。

索羅斯做空泰銖的時間開始以天為單位進行倒計時。

6月22日,姚遠正在和林書婷在大別墅後院的花園裏各自忙碌,林書婷喜歡種花,姚遠則保留了年少時的純真——種菜。

他上小學的時候,和老爹往天台搬運泥土,在天台上鋪出了一塊小菜園,然後在上麵種蔬菜,每一次收獲都吃得特別香,他很喜歡撒下種子後經過努力得到綠意盎然的菜心這種感覺,體會到了勞動的寶貴。

林小虎過來,和林書婷打招呼,“林老師。”

林書婷笑著點頭。

林小虎走到姚遠身邊,低聲說,“李先生來了。”

不是李半城,在姚遠這裏,大家都是直呼李半城的名字,能被稱之為李先生的,隻有華新社香港分社的社長。

姚遠立即洗淨手和林小虎離開後院,道,“請李先生到書房。”

“是。”林小虎快步去了。

姚遠去書房等待,揉了揉眉頭思索起來。

他和李先生打過幾次交道,香港要回歸,很多工作需要在港的企業配合,永安集團在香港是數一數二的集團企業,而自從轉移了部分資產過來之後,春風集團也在香港建立了第二總部。

不誇張地說,要團結香港工商業確保回歸的穩定,阻止英資企業將強取豪奪的香港人民財富轉移出去。

事實上阻擊英資企業的工作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做了,當時是姚遠向鍾衛國提的建議,一年前春風集團旗下的港資企業正式入場,在看不到的地方和英資企業廝殺,讓英資企業損失慘重,轉移香港地民脂民膏的計劃落空。

姚遠和李先生打交道就是因為這個阻擊行動。

這個行動早就結束了。

再過七天就是回歸之日,行動早就塵埃落定。

李先生輕易不會登門,甚至大家心照不宣地避免見麵和聯係。

這個時候突然登門,顯然是有重要的事情。

眼下保證香港順利回歸是最重要的事,全國上下都在為此努力,作為負責人之一,李先生責無旁貸。

不多時,李先生來了。

他穿略褪色的白色襯衣,灰色西褲,皮膚略黑,臉帶溫和的笑容,看上去像是農民,為了進城而穿了最好的衣服。

“李先生。”姚遠起身相迎,請李先生在會客沙發那邊落座,而不是見下屬那樣坐老板椅。

“姚先生,無事不登三寶殿。”李先生開門見山地說,姚遠注意到他眉眼之間有鬱結之色,盡管他臉帶微笑。

姚遠道,“您請說。”

為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出力,姚遠同樣責無旁貸。

李先生說,“你正在積極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實在不好在這個時候打擾你,但事情緊急,隻能請你幫忙了。”

“義不容辭。”姚遠毫不猶豫。

李先生臉上的笑容慢慢收斂起來,沉聲道,“李半城聯合三大家族準備在英國投資3000億港幣,我們得到確切消息,他們的投資交易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我影響不了李半城的決定,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自由貿易中心,我們幾乎什麽都做不了。我想請你幫忙勸說三大家族。至於李半城,他一心要走那便由他去吧……”

姚遠心中一凜,“我沒有收到任何關於此事的情報。”

“李半城的行事很詭秘,我也是昨天才得到確切消息。”李先生說。

姚遠陷入了沉思。

3000億港幣的投資已經遠遠超出了李半城和三大家族的能力了,換言之,這裏麵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銀行貸款,即香港人民的財富。

姚遠甚至知道李半城打的是什麽主意。

融資前往英國投資,然後把香港這邊的資產出售,完成了資本的轉移。

“這麽說,李半城極有可能把中環地塊抵押掉了,當初我心軟了。”姚遠不由高看了李半城一眼。

能在商海浮沉數十年,李半城非一般人物。

當初俞永安一定要打敗李半城拿下中環地塊,後來是姚遠做主抬高地價後讓李半城競得,目的是在金融危機爆發後,以更低的價格把中環地塊接過來,既拿到了這塊寶地,又能給予李半城重創,一石二鳥。

這個計策是建立在姚遠對金融危機爆發的時間有著準確把握的基礎上的,但是此時李先生提供的消息表明,李半城可能早在競拍中環地塊的時候就打算轉移資本了。

李先生說,“三大家族一旦跟著向國外轉移資本,勢必會引起市場恐慌,香港的經濟穩定勢必會受到影響,姚先生,非迫不得已我們不會麻煩你。”

“不瞞您說,對李半城我是有計劃的,隻是我沒想到他膽子這麽小。”姚遠緩緩點頭,“李先生,這個任務我接下來了。”

李先生頓時鬆了口氣,在他看來,隻要姚遠願意幫忙,損失就會大大降低。

說一千道一萬,目標隻有一個——確保香港順利回歸,確保香港回歸後的穩定。

這個穩定是全方位的穩定,不僅僅是經濟層麵的穩定,而經濟層麵的穩定重中之重,經濟穩定了人心才能穩定。

姚遠明白其中的意義。

他問道,“李先生,我的資金全部都有了用處,要說服三大家族,不給他們點甜頭是不行的,您能不能幫我申請一下,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我10億美元。”

李先生沒有回答,而是問,“你這裏能打電話嗎?”

他問的自然是往京城打電話。

姚遠拿出一部衛星電話遞過去。

李先生當著姚遠的麵把電話打給了京城那邊的總負責人,三言兩語就結束了,道,“三天後劃到你指定的賬戶上。”

姚遠鬆了口氣。

他有30億美元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賬戶上,這筆錢不在企業外匯自主權的範圍內,是作為穩定外匯儲備基數的錢而存在的,這也是姚遠對國家的承諾。

事情緊急,姚遠隻能請示動用其中的三分之一了。

送走李先生之後,姚遠馬上把林威叫過來,帶上林小虎,乘車前往許家。

三大家族中的許家祖籍南港,換言之,和姚遠、林威、林小虎三人之間是有老鄉情分的。

姚遠打算先從許家入手。

許家當家人是七十多歲的許世偉,迄今已經是第二代了。他有三個兒子,都是商界精英,這一點讓其他家族羨慕不已。大家族的子弟多多少少會染上貪圖享樂的毛病,許家的新一代卻一個都沒有。

除此之外,許世偉還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排行第一,小女兒排行末尾。

除了最小的兒子和小女兒,其他的都結婚了,其中四十歲的大兒子娶了被譽為最美港姐的李嘉欣。

李嘉欣也曾是姚遠心目中的女神啊……

接到姚遠的電話,許世偉早早的在客廳等待著,對姚遠的登門拜訪不是一點兩點重視。

在家的隻有大兒子許俊奎和大兒媳婦李嘉欣。

許世偉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許老爺子逝世之後,許家產業由他兄長繼承,其兄於80年代末去世後,由他繼承了許家產業,成為新一代掌門人。

許老爺子名周,誕生於清朝末期,出生在南港一個漁村,隨其父經商,後南港成為法國殖民地,許周經營天賦大放異彩,從雜貨店做起,經營酒店和商鋪,逐漸涉足航運,利用當時戰爭期間法國的中立地位大量收購外輪,航運業務遍布東南亞各國,成為航運巨子,1949年後轉移至香港,發展成為了現在的許家。

被南港老一輩時常提起的是許周當年的一次壯舉——填海造陸,那是20世紀20年代。

在當時的中心城區裏,有半個城區屬於許周所有……

許周與愛國商人無關,但也不是李半城這一類頭有反骨的媚外富豪,這是姚遠選擇先和許家談的原因。

看到父親不時的整理衣著,許俊奎是感到詫異的,說,“爹地,這個姚遠是什麽人,值得你屈尊降貴等候。”

許世偉卻是看向李嘉欣,說,“嘉欣去忙你的吧。”

“老爺,我去廚房看看。”李嘉欣馬上站起來,臨近午飯時間,老爺搞不好要留客人吃飯,她這麽說,許世偉很滿意地點了點頭。

看到父親沒說話,許俊奎又問,“爹地,他是國內來的?”

許世偉看了長子一眼,說,“家鄉人。”

“家鄉人啊……”許俊奎以為是老一輩的親戚,頓時失去了興趣。

此時,許世偉說,“俞永安的老板。”

“嗯……嗯?”許俊奎懷疑聽錯了,“誰?俞永安的老板?”

姚遠從未和香港十大富豪家族直接打過交道,也沒有在公開場合表露過自己的身份,大家都會忽略他,因為他太年輕了。別說許俊奎了,不認識姚遠的人富豪二代們多了去了。

但是許世偉是知道一些秘密的,俞永安能在短短幾年之內躋身香港十大富豪,且擁有好像花不完的錢,以一己之力和包括李半城在內的幾大地產集團對壘,背後站著的是姚遠這個神秘的隱形大富豪,究竟有多少錢,沒有人知道。

許俊奎的腦子嗡嗡響,俞永安太有名了,沒有哪個香港人不知道他,力壓李半城,在股市上所向披靡,內地百分之八十的服裝出口和香港一半的服裝貿易都在他手裏。

這麽一個人背後的老板,那得是什麽人啊?

家鄉人?

南港人?

怎麽可能呢,從來沒聽說過南港出了這麽一個人,整個南港地過去整整一個世紀裏,就出了許家這麽一個頂級富豪家族。

許俊奎馬上想到了南港這幾年的發展,許家是有故土情結的,一直和南港保持著聯係,這幾年陸續給家鄉捐款建學校,對南港的情況是有了解的。

尤其是南港這幾年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更引起了許家的重視,許家有意回南港投資,這件事就是許俊奎負責的。

許俊奎知道,這也許是父親讓他一起接待客人的原因。

隻是,許俊奎怎麽也想不出來俞永安背後有老板,而且是來自南港的老板。

像是突然冒出來的一樣。

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