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840章 三十年河西

字體:16+-

姚遠足足看了一個多小時,午餐時間都快到了。

林小虎叫人送過來點水果和茶水,讓姚遠一邊看報告一邊吃點,他也沒有提醒姚遠王慶還在等著。他同樣對王慶此前的所作所為很是看不慣。

晾一晾他是必要的。

此時,華銀大廈一樓會客廳裏,王慶和兩個兒子已經在這裏等了差不多五個小時了。

王慶正好在台北,昨晚王鬆帶回來消息之後,他決定馬上飛過來香港親自登門拜見姚遠,所以早早的就到了香港,可沒有想到的是,居然一等就是差不多五個小時,而且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見到人。

他已經七十多歲了,身體吃不消。

王鬆那一肚子火都快要把站在那裏跟木頭人一樣的華夏聯合銀行行政部部長給烤成十成熟。

對方居然隻是派了一個小小的行政部部長過來接待,擺明了是要人難堪的。

華夏聯合銀行是很大、實力是很強勁,行政部部長是妥妥的中高管理層人員,但是,王慶是世界塑料大王,他去到哪裏都是國家領導人、地區領導人接見的,怎麽可以和一個小小的銀行行政部部長對等呢?

倒是王鬆的弟弟王祥表現得更有耐心。

王慶有數十個兒女,是一個大家族,而且他的兒女全部在台塑集團裏任職,這裏麵王鬆和王祥的職位是最高的,而且這兩個人不是同一個母親。

王鬆正式擔任了集團總裁,原本最有機會上位的王祥隻是擔任了副總裁兼總經理,平心而論,王祥的能力強於王鬆,但家族企業裏挑選接班人,並不是光看能力。

“姚先生到底是什麽意思?”王鬆冷冷地看著華夏聯合銀行的行政部部長。

行政部部長也是站到腿痛的,這會兒正好有借口離開一下,他馬上說道,“王總稍等,我再去問問看,您知道我隻是華夏聯合銀行的行政部長,和大老板之間隔著好幾個層次的……”

他就匆忙忙去了,按照正常的程序再一次上報,然後就在大堂的休息區那裏趕緊的坐下來休息一下雙腿。

會客廳裏,王祥語氣穩穩地說,“父親,要不我送你回酒店休息吧,這邊有大哥在沒問題的。”

老爺子年紀大了,王祥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

王鬆說,“父親,你回酒店休息吧,這個姓姚的是在故意晾我們,等見到人了我好好問一問他什麽意思。”

“大哥,這還不明顯嗎,他是在出海滄計劃那口氣。”王祥輕歎口氣說,“根據我對這個人的了解,他是不會手軟的,即便他同意和我們簽署長期供貨協議,提出的條件也會很苛刻。”

色丹油田的石油非常搶手,是石油裏麵的一等一的上等品,而且這是中東地區唯一由華夏企業控製的油田,在供應上是最穩定最安全的,也是最讓人放心的。

全世界的人都不認為現在的華夏是強國,但是全世界的人都不相信有人敢去招惹華夏。

王慶麵無表情地說,“六輕基地是集團最重要的項目,這個項目搞好了,我百年之後也就能瞑目了。”

“父親,您說這些幹什麽,您身體硬朗著呢。”王鬆說。

王祥說,“父親,別說這些不吉利的話,您會長命百歲的。”

王慶好像沒有聽到他們的話一樣,說,“六輕基地要穩定發展,離不開穩定的原油來源,台島的情況特殊,從哪個國家進口原油都不能百分之百保險,隻有從內地企業控製的海外油田,東方石油是我們的唯一選擇。”

輕輕擺了擺手示意兩個兒子不要說話,王慶緩緩說,“你們從海王號事件看出什麽來了?”

王鬆和王祥都擰眉沉思起來,顯然沒有深入分析過這件事,或者說還不具備分析這種時局的能力。

王慶沉聲說,“如果船上搭載的是其他國家的貨物,美國人早就登船檢查了。這件事情之後,隻要是華夏的船、運載著華夏貨物的船在波斯灣航行,恐怕都不會有人敢去招惹了。”

“這是真正的安全的。”

兩兄弟突然想起來,老爺子要求和東方石油合作簽署長期供貨協議的時間正是海王號事件發生之後,老爺子做事從來不是一拍腦袋決定,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慎重考慮之後才會下決心。

果然如此。

王慶總結道,“海滄計劃上是有些對不住大陸了,今天就算是向他們賠禮道歉吧,等吧,等到下午也無妨。”

他說到這裏,輕輕頓了頓拐杖,顯示了他的決心。

王鬆和王祥沉默著,在他們的記憶裏,老爺子已經很多年沒有這麽求過人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王慶動用信托基金裏的錢幫著東方5號打開了歐洲市場,雖然他有私心,但效果是不作假的。

這時,行政部長過來,說,“王董事長,王總,王副總,姚先生有請,我帶你們過去。”

王鬆正要說怎麽他不親自來接,看到老爺子起身,他連忙過去攙扶,到嘴邊的話生生地吞了下去。

一行人乘電梯到了頂樓,這裏是銀行高層用來招待客人的地方。

可是他們到了餐廳之後卻沒看到姚遠,而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陌生男子,戴著副黑框眼鏡,顯老了一些。

“王董您好,幾位,請入座。”潘傑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請他們入席,看樣子是要邊吃邊談。

“姚先生呢?”王鬆忍著火問。

潘傑笑道,“姚先生在廚房,他想念家鄉的菜式了,親自下廚去了。哦,我是華夏聯合銀行副總裁、深度發展銀行行長潘傑。”

一聽到這個自我介紹,王鬆臉上的輕視收起了絕大部分。

台塑集團有在內地投資的,海滄計劃沒了,但不代表台塑集團放棄了內地市場,盡管投資遠遠比不上海滄計劃。

華夏聯合銀行在內地的存在感很低,很少有人知道這個銀行,就算是在香港,其知名度也有限。

但是在內地,深度發展銀行的名頭就太響亮了,這是內地第一家股份製商業銀行,去年的統計數據表明,該行成立五年來,向中小民營企業、個體經營戶發放的經營性信用貸款突破了1000億華夏幣。

這意味著什麽呢,意味著深度發展銀行首先得有1000億華夏幣!而且是最起碼要有1000億華夏幣!

但是深度發展銀行沒有公布其五年以來的總儲蓄餘額是多少,讓人很難一窺全貌。

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千億級別的銀行,在內地是僅次於國有四大行的。

因此,隻要是在內地做生意的,對深度發展銀行、潘傑這兩個名字是如雷貫耳的。

深度發展銀行前年推出了針對所有類型企業的抵押貸款,一年就發放出去了200億華夏幣。台塑集團投資的兩個工廠也在貸款之列,當時王祥專門去了解過的。

“原來是潘行長。”王祥笑著點了點頭。

潘傑這才走過來和王慶握了握手,“王董事長,久仰大名,請上座。話說回來,三位來得不夠湊巧,昨晚姚先生熬了一宿,天快亮的時候才躺下的,所以隻能讓你們久等了。”

有特麽這麽解釋的嗎,不如不解釋。

王鬆的氣又來了,又壓了壓。

王慶是老江湖了,能讓他動容的事情幾乎沒有,他覺得奇怪的是時間,這會兒才十點多,這個時候吃早飯太晚,吃午飯嘛又顯太早,姚遠這麽安排的用意是什麽?

他不認為姚遠隻是單純的為了吃飯而吃飯。

或者用這個安排告訴台塑集團的處境是上下不趕趟?

王慶一開始琢磨這個細節,就品出了很多種意思來。

以前是小看和這個年輕人了,結果一不留神都發展成實業大鱷了,現在又在金融行業裏叱吒風雲,現在的體格恐怕是台塑集團的三兩倍了。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區別在於,自己創辦台塑集團花了幾十年才有今天,而人家隻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

這個瞬間,王慶第一次感覺自己老了。

潘傑似乎無意與他們過多地交談,有一句沒一句地寒暄了一陣子,然後起身道,“王董,我還有一個重要會議要開,你們稍等片刻,姚先生應該很快就過來了。”

說完笑著點了點頭舉步走了。

現在三人都麻木了,心裏麵想著的是趕緊和姚遠談完長期供貨協議之後就立刻離開香港回台北,因為姚遠的故意慢待,讓他們連帶著對香港都產生了不好的印象。

王慶沉聲說,“稍安勿躁,既來之則安之,他既然打算招待我們一頓早一些的午飯,那就安心等著吃飯吧。”

急性子的王鬆冷哼道,“我看他是醉翁之意,沒準會開一些很過分的條件。”

“我認同大哥說的話,這個人從來都是不吃虧的。”王祥少見地認可了大哥的觀點。

王慶道,“既然來了就要有心理準備,今時不同往日了。”

父子三人正說著話,就看到姚遠從出菜通道那裏走了過來,一邊往這邊走一邊……擦著嘴巴?

嗯?

他不是請我們吃飯嗎?

難道他先吃了?

躲在廚房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