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納韋爾與霍格沃茨

第230章 /0229 章/ 對魔咒學的梳理

字體:16+-

也許對兄弟倆來說,這熱熱鬧鬧的過程比結果更令他們開心。

兄弟倆那邊開心了,自己這邊還要給厄尼一個交代。

“抱歉,厄尼。

我之前把球借給他們兩個人時,確實沒有問過他們會用來做什麽。

要是你不願意,我會把遊走球要回來的。”

當聽到球是被借去的,不是送走的,厄尼臉上已經多雲轉晴,再加上看戴納也算誠懇,就說道:“算了,現在事情這麽大,你突然把球收回來也不好。”

見厄尼不生氣,戴納又說道:“我算了一下,他們也就是圖個樂嗬,掙不了幾個錢。”

然後給室友這麽一算,他們聽了都樂了,感情就隻賺個了吆喝錢,就連厄尼也忍俊不禁。

接下來的一天,戴納有些不習慣,魁地奇的訓練暫停了,下學期開始才會繼續。

這也是無奈之舉,球隊中很多球員都是五年級的,學業非常繁重。

上周每天的訓練耽誤了不少時間,又考慮到沒兩周就要放假,幹脆停了訓練,到下學期開年再說。

好在與斯萊特林的比賽要到三月初才進行,兩個月的訓練也夠了。

戴納有了空餘時間,又開始抓緊魔咒學的複習。

可在複習的過程中,戴納發現了一個問題。

魔咒學的內容十分繁雜,各種功能,不同形式的魔咒五花八門,像珠子一樣散落在四處,缺少一個簡單的歸納整理方法,將這些魔咒串起來,形成一個體係,方便梳理所學。

其實魔咒有現成的分類,可無論按形式還是按功能分,種類太多,不夠簡單;而且還存在界限不明或是分類交叉的情況。

比如快樂咒,可以說成是情緒類魔咒,但使用不當,也可以算是一種詛咒——盲目樂觀,忽視危險。

所以戴納另辟蹊徑,根據魔咒生成起效的過程分成四個階段:形成—行進—觸發—起效。

來梳理整個魔咒學的知識。

魔咒形成階段的要素是魔力、魔力軌跡、咒語、揮杖動作和魔杖。

咒語和揮杖動作的作用是輔助魔力軌跡的形成,魔杖的作用是將體內形成的魔咒引導到體外。

這個階段可用的技巧有咒語連讀、精簡揮杖動作的快速施法;摒棄咒語,靠潛意識控製軌跡形成的無咒施法;以及摒棄揮杖動作讓潛意識控製軌跡形成、並摒棄魔杖,通過進入特殊狀態將體內魔法引導到體外的無杖施法。

如果對方的魔咒處於這個階段,常用的應對手段可以針對這五個要素進行:比如用“無聲無息”來打斷咒語;用“通通石化”來中止揮杖動作;用“除你武器”來收繳魔杖。

隻是這些,都隻是對需要咒語和魔杖施法的巫師有用,對無咒無杖施法的巫師來說,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使用攻擊靈魂的魔咒,引起魔力的紊亂無法形成魔力軌跡。

“鑽心剜骨”可以,“魂魄出竅”可以,戴納經常使用的自然石化、天火、戰舞等也可以。

第二階段是行進。

不是所有的魔咒都需要這個階段,比如“熒光閃爍”就沒有發射階段,甚至連觸發階段也沒有,直接就起效,或是將杖尖點亮(有杖施法)或是把人變成一個人形燈泡(無杖施法)。

如果魔咒存在這個階段,那麽施法時要注意的要素是方向。

最便捷的、無障礙的行程才是施法方向的最佳選擇。

在這個階段的應對手段無非是閃躲,避開魔咒的行進路線;或是在行進途中增加障礙物,比如用移動咒將障礙物放在行進路線上,也可以用“障礙重重”這類有阻礙效果的魔咒。

但這隻能對沒有穿透效果的魔咒有用,對於諸如阿瓦達索命咒這類帶有規則、具有穿透效果的魔咒來說,隻能用活化物進行阻攔。

由上也可以看出,就阻攔效果而言,活化物強於物理存在的障礙物,障礙物又強於魔法效果。

最後一種應對手段就是對攻,兩個魔咒在發射過程中發生對撞,哪個魔咒所含的魔力強,哪個魔咒就能勝。

這是麵對實力與自己差不多的巫師時才能采用的手段。

接下來的階段就是觸發。

觸發的原因不同,魔咒的表現形式也不同,應對的手段也不同,需要具體的分析。

但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即時觸發,大多數魔咒都會因為接觸而觸發,即發射後的魔咒碰到物體和人體就會被觸發。

對於這一類觸發,可采用的應對手段就是用別的物體來代替人體觸發魔咒,無論是障礙物還是類似“盔甲護身”的魔咒產生的魔法效果都可以。

還有一類是延後觸發,隻有等滿足條件後才會觸發。

比如麻瓜驅逐咒施放在土地上並不會立即觸發起效,隻有當麻瓜靠得足夠近時才會觸發魔咒效果。

還有很多毒咒、詛咒也是如此。

如何破除這類延後觸發的魔咒,是戴納的弱項,需要加強這方麵的研究。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起效階段。

對於大部分魔咒來說,觸發後立刻就起效,所以起效前沒有什麽應對手段。

但對於有些魔咒來說,比如飛來咒、召喚咒之類魔咒,觸發到起效之間還有一段時間可以做出應對。

就拿哈利用飛來咒召飛天掃帚來說,在魔咒被觸發,掃帚飛向哈利的過程中也可以采取手段阻礙魔咒起效,例如用繩索將飛行中的掃帚捆住拖住。

但對於已經起效,產生魔法效果的魔咒來說,所要采取的手段就是消除魔法效果。

比如“塔朗泰拉舞”起效後,麵對跳個不停的巫師,可以采用“咒立停”、“萬咒皆終”等魔咒來消除魔法效果。

這裏的機製也是戴納下一步要研究清楚的地方。

在起效前,魔咒是魔力運行軌跡的形態;等到起效後,魔力運行軌跡完成使命不複存在,隻留下魔法效果,或是某些屬性發生了變化——顏色、大小、狀態等;或是位置產生了變化。

所以“咒立停”顯然不是靠破壞魔力軌跡來達成它的效果,那它能產生效果的原理又是什麽?

如果搞清楚了,也許可以創造出更強大,適用性更廣的魔咒。

做完這番梳理,對於破解魔咒,戴納就有了明確的方向。

一類是破解延時觸發的魔咒,一類是破解魔咒起效後的魔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