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煉製僵屍,老朱震驚了

第226章:想破罐子破摔,就怕你們沒那個膽!

字體:16+-

朱櫟的話,賽加蘇圖珊毫不懷疑。

老爺子對於朱匣烽的態度,從始至終賽加蘇圖珊都是能夠感覺到的,她甚至覺得老爺子對朱匣烽寵溺得太過分了!

原來老爺子還對朱匣烽抱著這樣的期望呢?

震驚的同時,賽加蘇圖珊多少也有些想不通。

或許也是因為朱匣烽有一半草原血統的緣故吧?

所以老爺子才會選擇讓這麽個孫子去一統草原,隻可惜現在的朱匣烽還太小了,想要統一草原,至少也得等到朱匣烽成年之後!

“多謝殿下,臣妾明白了!”

賽加蘇圖珊沉默了許久,緩緩地點了點頭。

她已經意識到了,在準格爾部這件事情上,她作為一個已經嫁出去的女人,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了!

哪怕朱櫟再寵愛她,哪怕她是朱匣烽的親娘,但有些事情,絕對不會被她所左右!

或許她這輩子唯一能夠左右準格爾部命運的決定,就是生下了朱匣烽這個孩子!

看來,以後自己還是扮演好一個漢王側妃的角色,安心相夫教子吧!

這一刻,賽加蘇圖珊似乎是想通了!

……

數日之後,朱櫟出發前往西安府。

因為皇衛學院已經開始建造工作了,準備在六月之前建成,然後正式開始招生!

對於皇衛學院的事情,不管是朱元璋這個皇帝,還是朱標這個儲君,都十分的上心思,反而是朱櫟成了最清閑的那一個!

反正文化課的教材都是現成的,培訓文化課的教員也用不著他親自來,也就沒什麽還需要他來操心的事情了!

至於皇衛學院的選址建造,以及武科教官的選拔,那就是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倆在操心的事情。

不過朱櫟也在皇衛學院的選址問題上給了自己的建議,那就是盡量選擇僻靜一點的地方,尤其是不能放在西安城內。

不過交通必須要足夠的方便,至少要在水泥路旁邊,入城需要方便!

後來朱標就和內閣大臣們商量完,親自前往了西安城南郊的一大片空地查看了一下情況,最終選定了皇衛學院的地址!

毫不誇張的說,整個皇衛學院的麵積,都已經抵得上半個皇宮那麽大了!

除了各種必須要的建築,更占麵積的還是一些訓練場地,其中還包括兩個小山頭!

而這一大片區域,都劃定在了皇衛學院的麵積當中,也成為了普通人不能隨意踏足的禁地!

原本在這片區域內的老百姓,需要全部搬遷,朝廷會給他們一定的補償,或者建造新的房子!

好在這部分百姓原本就數量不多,所以也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

朱櫟這次去西安府,主要是聽說了儒家的那幫讀書人,以及一些文官,尤其是翰林院的那幫官員,對於朝廷要成立皇衛學院的事情十分的抵觸!

他們表麵上不敢直接跟皇帝對著幹,但是卻在暗中煽動讀書人對朝廷成立皇衛學院的事情表達了不滿和抗拒!

的確,皇衛學院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基本上等於是擺脫了儒家傳統的教學模式,直接受影響的,肯定是儒家的這幫人!

其中以衍聖公孔訥為首的官員,更是一連好幾封奏折,說是要請辭回家!

那哭得叫一個肝腸寸斷,說什麽朝廷既然已經不需要儒學,不需要孔家了,衍聖公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實際上孔訥真的是這樣想的麽?

不過就是以退為進,實則就是在威脅朱元璋,表示朝廷既然要開這個皇衛學院,那他這個孔子的五十七代孫就要掀桌子了!

衍聖公在名義上,地位是最為特殊的一個,因為他代表著孔子的傳承!

不光是儒學文化的傳承,同樣也是孔子血脈的傳承!

自從朱元璋廢除了丞相製度之後,名義上的衍聖公就成為了文官之首,當然更多的還是精神上的象征,實際權力基本上沒有,更別說能比得上六部尚書這種位高權重的官員了!

隻不過朝中大部分文官都是儒家出生,所以衍聖公更傾向於是一種精神領袖,學儒家的官員們,對於這位精神領袖,自然都是要給麵子的!

而因為朝廷的改革進一步的實施,也導致了已經有不少官員開始對儒家,對他衍聖公的態度都發生了轉變,這也讓孔訥早就已經心存不滿了!

天下所有學習儒家文化的讀書人,對於衍聖公自然都有著一種本能的推崇和敬重!

孔訥如果掀桌子,就等同於是告訴天下所有學習儒學的讀書人,朝廷已經不需要他們這些儒生了!

這將要造成的動**,絕對不會小,也就說明了其心可誅!

所以朱櫟這次來西安府的同時,也把方孝孺給帶上了!

他衍聖公孔訥真當離開了他之後,地球就不轉了是吧?

這個衍聖公既然你孔訥不想當,那就換個人來當好了!

孔子又不是隻有你孔訥這麽一個後人!

至於你孔訥想要掀桌子,還得問問方孝孺,劉三吾這些大儒會不會答應呢!

孔家在讀書人心目當中的地位的確尊崇,但那是因為孔子這位先賢的光環擺在那裏而已!

那光環可以給你孔訥,同樣也可以給孔家其他人!

還有那些跟著孔訥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的那幫官員,朱櫟同樣也不會對他們有多客氣!

都想著掀桌子是吧?

飯都不想吃了?

你們不吃飯可以,但是這張桌子掀不掀,可不是你們說了算的,你們也沒有那麽大的本事!

方孝孺在聽完朱櫟說了孔訥的意圖之後,也是義憤填膺!

這幾個月在漢中府給朱匣秋當老師,實際上他也學到了很多,尤其是那些他從未聽說過的什麽科學類的學科,更是讓方孝孺猶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或許他不能完全認同朱櫟所推行的這些理論知識,但也不會全盤否定!

但他同樣知道,這些知識一旦在大明朝開始流行乃至普及的話,勢必會對傳統儒學造成巨大的影響!

從漢朝開始,便是獨尊儒術,儒家一家獨大的局麵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

而朱櫟要做的,就類似於要恢複到曾經百家爭鳴的時代,這讓已經習慣了當大哥的儒家如何能夠接受?

但不管方孝孺內心如何糾結,他絕對不會認同孔訥掀桌子這樣的舉動!

說白了,這可是真的要死人的!

而且孔訥自己死不要緊,甚至還會連累到一大批的讀書人!

方孝孺現在要做的,便是保住這些讀書人!

否則他毫不懷疑,當今陛下又要舉起屠刀開始亂殺了!

就這樣,方孝孺直接跟著朱櫟一路來到了西安府。

朱櫟也在第一時間進宮,見到了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倆。

“老九,孔訥的事情你怎麽看?”

朱元璋也沒有廢話,直接開門見山地詢問道。

“衍聖公的麵子還是要給的,畢竟那可是孔子的後人,也代表著天下讀書人!”

“不過衍聖公還不是爹您封的麽?”

“既然他都說了自己身子骨不適,那就幹脆再選一個衍聖公好了,成全他唄!”

“還有朝堂上那些吵嚷要辭官的那幫人,他們既然無心當官,那何必還讓他們占著茅坑不拉屎?”

“他們不幹?天下想當官的人多了去了,孔家相當衍聖公的人,肯定也不止孔訥一個!”

朱櫟卻是不以為然地冷笑道。

“你的意思是,咱直接就批了他們的請辭,然後換人來當這個衍聖公?”

朱元璋明知故問,實際上他也想過這樣來處理,但總覺得這樣處理太便宜孔訥這幫人了!

按照他的想法,更傾向於殺!

就算不殺孔訥,和孔訥有關係的那幫官員,也得殺幾個!

至於孔訥,這個衍聖公,絕對是當到頭了!

但朱元璋就算是不殺他,也絕對不會讓他好過!

“兒子知道您肯定不想這麽輕易放過這些家夥,可當下最重要的還是先把那些讀書人給安撫住!”

“殺幾個官員,廢黜一個衍聖公其實無關緊要,但是天下讀書人的態度,朝廷還是需要顧慮的!”

“這次我把方孝孺也給帶來了,再加上劉三吾,隻要他們這兩位大儒能夠把儒生安撫住,那麽不關孔訥和他的人怎麽跳,問題都不大了!”

“他們要辭官,那就幹脆答應他們,甚至按照原本的俸祿,一直發放到他們入土為止好了!”

朱櫟一臉正色地提醒道。

說白了,這就是做給那些讀書人看的,說明朝廷絕對不是要舍棄儒家,也能讓這些一直在學儒學的讀書人看到一絲希望!

人往往都是在絕望的時候鋌而走險的,但凡你能讓這幫人看到儒學還有一絲出頭的機會,大部分讀書人也不會選擇孤注一擲,直接和朝廷作對!

至於那剩下的小部分人,就更加好處理了!

“咱也覺得老九說的沒錯,這件事情還是盡量用柔和的手段來解決吧!”

“光是殺人,可能一時痛快了,但後續要處理起來的麻煩實在是太多了,付出的代價也會更大!”

朱標同樣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雖然他現在也轉變了以往的處事風格,但依舊認為殺乃是最下策的辦法。

“行吧,你們兄弟倆都已經決定好了,咱也沒什麽好說的了!”

“這些反對改革的官員,還有孔訥的事情,你們看著辦吧!”

朱元璋最終還是妥協了,其實他也認同朱櫟和朱標所說的話,隻不過他一貫以來習慣了用殺人來解決問題,現在讓他用柔和的方式來處理這樣的局麵,反而讓他有些不適應了!

但他也清楚,大明要改革,他朱元璋也必須要改一改脾氣,畢竟如後世的現代社會,也不是靠著殺人來解決內部矛盾的對吧?

“皇衛學院的招生工作開始了?”

朱櫟這時話鋒一轉地詢問道。

“沒錯,雖然皇衛學院還在建造當中,但是再有兩個月就要正式開學,生源必須要從現在就開始招收了!”

“聽你這意思,是有什麽想法?”

朱元璋心頭一動地詢問道。

“皇衛學院的學生,盡量隻招收十歲上下的適齡孩童,低於八歲的不要,超過十四歲的也不要!”

“八歲到十四歲這幾年,也是孩子們學習能力最好的幾年!”

朱櫟也沒有藏著掖著,就把自己的想法直接說了出來。

但實際上,之所以選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主要是因為思想建設層麵都還不成熟,對於三觀的認知都十分有限,也是最容易被洗腦的一個階段!

雖然聽著有些別扭,但道理就是這麽一個道理!

這裏的洗腦並非是貶義詞,而是能夠讓這些孩子們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

就比如那些已經讀了十幾年聖賢書的讀書人,你指望他們回過頭再鑽研什麽數學、化學之類的玩意?

先不說他們是否樂意,就算是願意,又能有多大的效果?

這就像是玩遊戲一樣,零基礎的,隻要腦子靈活,手速快,還能夠虛心求教,都能學到不少東西!

而已經讀過幾年聖賢書的讀書人,因為他們學到的東西已經固定了,但是這些老油條等於是給自身點了一堆沒有用的技能,需要重新學習技能點,還未必能夠整得明白!

畢竟思維已經固化了!

零基礎的遊戲賬號,就等於是所有的技能點,朝廷這邊幫他們點好了,他們隻要跟著學就行了!

“恩,你說的沒錯!”

“那就按照你的想法來吧!”

“皇衛學院的學生,隻招收八歲到十四歲之間的!”

朱元璋聽完朱櫟的解釋之後,更是深以為然地點頭說道。

“後世現代社會的九年義務教育,好像也是這麽回事吧?”

“在合適的年紀,學習這些基礎知識,的確是最合適的。成年人雖然也能夠學習這些,但已經過了最佳的學習時間,今後的成就也就有限了!”

朱標更是若有所思地點頭說道。

“大哥說的沒錯。”

“就像是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你讓他學習基礎的一些東西還是沒問題的,可想要鑽研更高深的,尤其是數學和化學類的知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櫟笑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