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煉製僵屍,老朱震驚了

第290章:平定東瀛,對東瀛的治理計劃!

字體:16+-

兩個月後。

時間來到了大明洪武三十四年三月!

嚴冬已過,又到了萬物複蘇的春季,整個東瀛在曆經了接近六個月的戰火洗禮之後,戰爭總算是結束了!

朱匣烽用了半年的時間,順利打下了東瀛,統一了東瀛全境!

能夠取得這樣的戰績,大明這邊的傷亡自然也不小,直接死在戰場上的大明將士就有六萬人,其中水師兩萬,朝廷軍三萬,連朱匣烽本身的親衛軍,都折損了七百多人!

不過和東瀛的死傷比起來,大明這邊絕對是完勝!

大大小小幾十場戰役帶下來,全殲東瀛能戰的青壯年,總計有一百八十萬左右!

這還是能看到的有數的,那些死無全屍,或者身份無法確定的如果算上,人數絕對突破兩百萬!

整個東瀛的人口也不過千萬而已,青壯年的比例最多也就三百萬人,如今還剩下的15-40歲的男性人口,也隻剩下了幾十萬。

除了還剩下的將近兩百多萬老幼婦孺之外,就是十六個已經投降歸順了大明的東瀛家族!

他們手中所掌控的偽軍,人數在二十萬左右!

也就是說,如今整個東瀛,估計能拿得出手的青壯年,還能形成一定戰鬥力的,也就隻剩下了三十萬人左右!

這還是算上了那些參加了戰爭之後,在戰場上受了傷,留下了殘疾的在內!

可以說,整個東瀛因為這次的滅國之戰,都遭受到了大清洗!

京都城內。

朱匣烽的大軍已經占領了整個皇宮,與此同時明軍開始對最後的東瀛皇室進行了血洗!

“這幫東瀛倭寇還真的是沒有一點自知之明!”

“他們是什麽檔次,居然也敢自稱什麽天皇?”

“被滅族那也是他們活該!”

朱匣烽看著血流成河的場麵,內心卻毫無波瀾,反而語氣十分不滿地輕哼了一句。

“大帥,咱們的人發現那個什麽幕府將軍足利義持,還有那個什麽狗屁天皇已經在皇宮內破腹自盡了!”

“他們的妻兒老小,幾乎都死在了他們身邊,都是被人一刀砍殺!”

“應該是他們自己動的手!”

藍玉這邊領著幾個將領來到了朱匣烽跟前,將皇宮內的情況稟報給了朱匣烽。

“就這樣死了,反而是便宜他們了!”

“這些倭寇怎麽動不動就玩破腹自盡這一套?不怕疼的麽?”

朱匣烽聞言,多少有些無語。

這些東瀛人,不光是對敵人狠,對待自己人更狠啊!

妻兒老小就算要死,也不能留給敵人,而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上,還真的是下得去手啊!

“經此一戰,東瀛算是徹底被咱們給打下來了!”

“能夠打下東瀛,大帥居首功啊!”

藍玉等淮西勳貴們開始拍起了朱匣烽的馬匹。

這次出征的主帥是朱匣烽,而且朱匣烽在這半年當中,已經成長起來了,可以說他們這些淮西將領如果在戰場上遇到朱匣烽,都不敢說自己能贏的!

“也都虧了諸位將士群策群力,奮勇殺敵,本帥可不敢貪功!”

“其實要說功勞最大的,還是那些已經死在了戰場上的將士們!”

“他們才是這一戰最大的功臣!”

然而朱匣烽接下來的話,卻讓藍玉等人為之側目,不由得肅然起敬!

要知道朱匣烽如今也不過十五歲的年紀,打了一個滅國之戰,幫大明開疆擴土!

這樣的功績就放在他的眼前,他還能忍得住,沒有因此而自得意滿,還能想著戰場上犧牲的那些將士,足以看出朱匣烽的人品以及心性!

“大帥說得對,讓我等汗顏!”

“那些犧牲在戰場上的將士,才是大明最大的功臣!”

藍玉更是重重地點頭附和道。

“京都城的收尾工作就交給你們了。抓到幕府或者皇室餘孽,格殺勿論!”

“本帥找個清淨點的地方,去給朝廷寫捷報!”

朱匣烽擺了擺手,沒有再多說什麽,對著藍玉等人吩咐完之後,就領著自己的小隊親衛直接轉身離去!

這半年,對於朱匣烽而言,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同樣也讓他成長和成熟了不少!

八天之後,東瀛全境統一的捷報,傳到了西安府。

早朝之上,當朱元璋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直接讓人宣讀捷報的時候,更是滿朝嘩然!

顯然大部分朝臣都沒想到,大明能在短短半年之內,就將東瀛徹底收歸到大明的版圖之內!

東瀛可不是朝鮮,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東瀛之戰能夠大獲全勝,那靠的都是大明將士真刀真槍拚殺出來的結果!

其實滿朝文武對於大明能夠攻打下整個東瀛,也是褒貶不一,總有那麽一群人還在堅持大明此舉有傷天和,更有損大明天朝威儀!

然而現在已經木已成舟了,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反倒是那群主戰派這時候站出來,滿臉振奮的開始向朱元璋道賀,其他人也插不上口,更不敢多說什麽!

朱匣烽作為這次攻打東瀛的主帥,自然成為了大部分朝臣吹捧的對象,一時間這位風王殿下的威望,也在朝堂上逐漸提升,沒有誰再敢小覷!

對此,朱元璋和朱櫟父子倆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笑意!

下了早朝之後,朱元璋和朱櫟就來到了禦花園當中。

“東瀛打下來了,後續的治理準備怎麽安排?”

朱元璋對著朱櫟詢問道。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開疆擴土之後,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治理的問題。

往東瀛派遣官員,那隻是第一步,或者說官員隻是施政執行著,而施行怎樣的政策,那就需要朝廷來製定才行了!

在這方麵,大明已經在朝鮮累積了不少的經驗。

不過東瀛的情況明顯比朝鮮複雜得多,很多經驗其實對於東瀛而言是沒用的!

“處理好女人還有孩子的問題,東瀛的治理問題就等於處理了一大半,其他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朱櫟卻是一針見血地說道。

“具體的章程呢?”

朱元璋又問道。

“鼓勵漢人和東瀛女人進行通婚,誰家娶一個東瀛女人,就能多得到一畝田!上限為三個!”

“東瀛女子不許為正妻,隻能為側室,下一輩嫡母必須是漢人!”

“如此再生下來的孩子,不管生母是否東瀛人,也都納入漢籍!”

朱櫟就把自己已經製定好的計劃說了出來。

“嗯,這個辦法好。東瀛女人的確不能為正妻!”

“她們生下來的孩子,也必須要漢人嫡母來管教!”

朱元璋更是深以為然地點頭說道。

“駐紮在東瀛的大明將士,以及即將遷徙過去的漢人老百姓,都在這政策的實行範圍之內。”

“主要還是得靠這些遷徙過去的普通百姓,青壯年的男人比例,不得低於三成,至少需要三十萬人左右,才能填補東瀛女人缺男人的情況!”

“女人的問題隻要解決了,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除了一部分因為戰爭而存在的孤兒之外,孩子的母親但凡是嫁給漢人為妾,孩子都能夠接受大明免費的基礎教育!”

“朝廷要給這些孩子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要用漢人的思維觀念,去影響他們的下一代!”

“如此隻要有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東瀛便可徹底歸心。”

“原本幸存下來的,那東瀛十六個大名家族,以及他們的家族勢力,也不會再有任何機會掀起風浪!”

朱櫟繼續解釋道。

“以東瀛現在的狀態,怕是最少也得百年的時間,人口才能逐漸恢複過來!”

“想要再破千萬,百年時間都未必能夠!”

“不過到了那個時候,估計整個東瀛的漢人至少也得占東瀛人口的七成以上!”

朱元璋更是得意地笑了起來。

想當年大唐盛世之時,又是何等的威風?

被大唐打滅的國家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如今的朱元璋,總算是體驗到了這種感覺,滅國而已,如今的大明朝,也能夠做到了啊!

這就是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的射程之類的道理!

隻要你強大了,就能無往而不利!

落後就要挨打!

如果落後沒有挨打,那隻是人家還沒有騰出手來揍你而已!

大明想要一直扮演揍人的角色,而不是挨打的角色,就得不斷的發展壯大,永遠領先於世界!

此刻的朱元璋,隻覺得渾身意氣風發!

在洪武時期,大明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朝鮮,同時直接把東瀛都給大滅國了,也足以讓他朱元璋自傲了!

光是這份功績,從古至今的帝王,又有幾個能做到的?

李世民甚至連一個高句麗都沒能打下來!

東瀛那就更別提了!

這和隨便滅一個西域的小國並不是一回事!

大明如今的滅國之戰,隻會比當初的大唐更有含金量,完全不能同日而語的!

“對了,鎮守東瀛你覺得朝廷派誰去合適?”

朱元璋這時話鋒一轉地詢問道。

暫時不派藩王去東瀛是一回事,但駐軍卻是必須的事情,將領的人選也必須要考慮好,選擇最合適的人才行!

“讓徐輝祖去吧!”

朱櫟直接說出了早就決定好的名字!

“他?”

“徐家小子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

“咱不用擔心他會有什麽二心,而且徐輝祖不缺手段,同樣也十分的沉穩,派他去東瀛,咱也放心!”

朱元璋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顯然在這個人選的問題上,父子倆已經達成了共識。

“不如就給他一個東瀛水師總督如何?”

“正好烽兒那邊馬上就要班師回朝了,讓他前往東瀛,就抓軍事方麵的問題就可以了!”

朱櫟想了想,就把對徐輝祖的安排說了出來!

“不錯,咱看這個職位可以!”

“咱給他五萬水師,另外再把東瀛那二十萬明偽軍的指揮權也一並給他!”

“今晚咱就找他聊聊,明天一早在早朝之上宣布任命,就讓他去東瀛吧!”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

……

第二天早朝剛結束,朱元璋就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宣布任命徐輝祖為東瀛水師總督,即刻赴任。

這件事情也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大部分官員都以為,打下了東瀛之後,朱元璋也會派一個皇子去東瀛就藩來著,畢竟朝鮮不就是這樣的麽?

可沒想到朱元璋並不打算讓藩王鎮守東瀛,而是直接把魏國公徐輝祖派去東瀛當什麽水師總督!

這不就等於是讓徐輝祖跑去東瀛當土皇帝了麽?

要知道整個東瀛的兵權,到時候可都掌控在徐輝祖的手中了!

難道皇帝就不擔心徐輝祖會有什麽二心?

有這樣想法的朝廷官員占了大多數,其實大部分人都會下意識地以己度人,但凡是他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以為別人也都會這麽想,甚至這麽做!

換句話說,如果派他們去東瀛當土皇帝,他們肯定會動自己的小心思,甚至還會有擁兵自重的念頭!

但就如朱元璋和朱櫟所言,徐輝祖的確是滿朝文武當中最合適的人選!

不說別的,就衝著他是徐達的兒子,這一點就足夠了!

當然,退一萬步說,就算徐輝祖真的出了問題,朱櫟有的是手段來對付他,所以這方麵也根本不是什麽問題!

就在東瀛捷報送回來的第三天,徐輝祖啟程赴任了!

跟他一同前去的,還有朝廷派去的大批官員!

與此同時,沿海地區遷徙百姓的計劃,也在進行當中。

從嶺南到河北,每個省至少遷徙十來萬人,合計總數能有百萬左右,將會分批前往東瀛!

畢竟這個人數規模太大了,想要同時遷徙也做不到,而且這麽多人口突然湧入東瀛,必然會讓原本就不安穩的東瀛局勢變得越發的混亂!

十天之後,徐輝祖以及朝廷派遣的官員全都抵達了東瀛,在九州佐賀城見到了早就等候在此的朱匣烽以及一眾淮西勳貴!

因為是占領東瀛,所以在朝廷沒有派人過來接手之前,朱匣烽他們沒辦法班師回朝,畢竟東瀛還得需要人來管!

但是徐輝祖和這些官員來了,代表著朱匣烽他們也能夠功成身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