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周公也曾為王
所以,果然,周公和成王乃是生死仇敵啊!
而且,當時太學的老師還講了成王說過的一句話,說這是成王不敢以周公為臣啊!
不敢為臣子,那成王的另一層意思,周公也曾為王。
高賢寧失魂落魄,他走在大街上,同窗看到了,忙將他拉了進去,問了方才城樓上到底發生了什麽?
高賢寧邊哭邊將經過說了,哭道,“十年寒窗,讀了那麽多聖賢書,我們都被騙了啊!”
同窗們都傻眼了,彼此麵麵相覷,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高賢寧,因為他們也遇到了同樣的困惑,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晁勉之深深歎了一口氣,“四王子看著年幼,思想深邃真是深不可測啊,隻能說,我們自詡讀書人,都是些井底之蛙!“
高賢寧狠狠地將手中捏了很久的那篇文章扔在了地上,“四王子說的沒錯,我們讀書不求甚解,‘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聖人早就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卻將所有的書都奉若圭皋,是我們太蠢了些!”
晁勉之心頭一亮,想到了一件事,他抬起頭來正要把話說出來,卻咽了下去,而是側麵問道,“高兄,既然兩位大人讓你去與燕王談判,你怎麽未去燕軍營地呢?”
高賢寧的臉羞得通紅,“四王子說,在下沒有資格與王爺談,我哪裏還好意思往前多走一步呢!”
晁勉之內心裏打定了主意,人這一生,求取功名的目的是為了什麽?揚名立萬固然重要,可鳳凰擇梧桐而棲,人要尋良主而忠,他雖隻見過四王子一麵,但已然明白,四王子是他這一生想要追隨的明主。
隻是眼下,鐵鉉和盛庸還在城中,他不能輕舉妄動,若是投靠不成,最後被抓成叛黨被誅,那就太劃不來了。
盛庸沒有鐵鉉這麽難過,他一個武將,朱高燨說的話,他多半都沒有聽懂,也談不上什麽信仰崩塌,見鐵鉉一直都掙紮不過來,很不耐煩,眼下都什麽時候了,還計較什麽周公不周公,周公就算先臣後君,由君到臣,跟他們包圍濟南又有什麽關係?
“鐵大人,這節骨眼上,你可不要被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給繞進去了,有什麽事,等退了燕逆再說!”
鐵鉉也深知這個道理,他抹了一把臉,“燕逆退,對我們來說是件好事!”
原本想去試探一下燕王到底有什麽詭計,又一次繳械投降,這一次,燕逆不費一兵一卒,而是憑著一個小兒的嘴皮子,攻心為上,差點把他們說崩潰了,鐵鉉也顧不上燕逆的什麽陰謀不陰謀了。
“行,燕逆要是回北平,若是有人切斷燕逆的糧道,正好我們就兩麵夾擊,將燕逆一網打盡!”盛庸信心滿滿,他想到了七國之亂,周亞夫一戰成名。
如今承平日久,錯過了這次機會,武將封侯,就是癡心妄想了。
之前,盛庸一直在李景隆麾下,才華無施展的餘地,好不容易把李景隆熬走了,盛庸知道,眼下這戰場屬於自己了。
他終於等到了與朱棣正麵交戰的時刻。
李景隆大敗的消息終於還是傳到了朝廷裏,朱允炆不敢相信,自己的六十萬大軍,居然就這樣又打了水漂。
先是五十萬,後是六十萬,他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兩眼發直地看著丹陛之下跪著的文武百官,耳朵裏回**著黃子澄嚎啕大哭的聲音,久久回不過神來。
“皇上,臣有罪啊!”黃子澄不哭,對不起天下蒼生,對不起太祖高皇帝,對不起皇上對他的知遇之恩啊!
“是臣舉薦了李景隆誤國,臣萬死不足贖罪!”黃子澄哐哐哐地磕頭,額頭上青紫一片,還沒流血。
齊泰看了黃子澄一眼,越過他上前去,稟奏道,“皇上,濟南告急,臣以為當下該商量對策,至於曹國公誤國,還當召曹國公回京之後,再議罪!”
一百一十萬大軍,眼下所剩無幾了。
朱允炆緩緩地站起身來,他踉蹌一步,一口血噴出來,丹陛上染紅了一片。
“皇上!”隨侍的太監嚇了一跳,隻敢喊一聲,不敢上前去扶。
黃子澄一個躍起,忙衝上去,用自己的身體當墊背,沒讓朱允炆摔出個好歹來。
大殿上一片慌亂,宣太醫的宣太醫去了,一群大臣將朱允炆抬到了偏殿躺下來,朱允炆氣若遊絲,好在還年輕,不至於一下子就出個好歹。
太醫診脈後,開了藥方,朱允炆喝過藥,總算是緩過來了,他臉色蒼白,精神卻還好,躺在榻上,手虛抬了一下,“黃愛卿,請起吧!”
“臣懇請皇上治李景隆大罪,懇請皇上治臣之罪!”
穀王在一旁陪著,聽得這話,上前來,拱手道,“皇上,臣以為今日之大勢已去,絕非曹國公所願,臣聽說,曹國公幾次差點命隕,其中艱難險阻絕非我等在京中可以想象。”
“當初,黃子澄舉薦曹國公的時候,是什麽本心?如今曹國公大敗,黃子澄你又是什麽心腸?曹國公是打了敗仗,可是,他麵對的是燕王,太祖皇帝膝下兒子中,尤燕王善戰,你黃子澄作為皇上身邊的謀臣,不知己,不知彼就胡亂舉薦,眼下曹國公打了敗仗,你讓曹國公一個人承擔責任嗎?”
“請皇上治臣與李景隆之罪!”黃子澄再次磕頭。
意思是,他也請求被治罪!
穀王氣急,義憤填膺地道,“皇上,臣以為,若論罪,黃子澄有罪,曹國公雖然敗了,罪不至死!此乃舉薦人之罪,非曹國公之責!”
又不是曹國公自薦去打仗的,誰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去打仗?燕王好戰,那也是被逼無奈才不得不應戰,要不然燕王何至於等到今天!
穀王寸步不讓,朱允炆也沒有辦法,李景隆不是別人,是太祖皇帝的嫡親外甥的兒子,是朱允炆親近的表兄,這親戚關係不假,穀王維護,朱允炆也沒有辦法。
“先把曹國公召回京,諸位議一議,看下一步朝廷該怎麽辦吧!”朱允炆說完,閉上了眼睛,他已經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