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 無恥文人,朕有今日拜你們所賜

字體:16+-

李景隆深深地朝方孝孺看了一眼,道,“方博士,燕王說,罪人有先生一人,既然黃子澄和齊泰不在京中,方先生還在,不如請皇上將方先生交出去吧!”

“荒謬!”方孝孺朝李景隆怒瞪一眼,轉身朝朱允炆行禮伸冤道,“皇上,臣何罪之有?”

朱允炆不說話,此時,他縱然為九五之尊,也已經做不了什麽決定了,橫豎已經沒有回天之力,他又何必做個遺臭萬年的昏君呢?

把方孝孺交出去,燕王叔就會退兵嗎?朱允炆又不是三歲的小孩,從他被封為太孫,忌憚他的這些叔叔們的時候起,他也被叔叔們惦記著。

再說了,此時的朝堂上,文官當道,他縱然答應,旨意也出不了宮闕。

他若下了這樣的旨意,萬年之後,史書上必然會記上一筆,和文人打交道的多了,朱允炆已經看透了這些人的本性,此時後悔,已然晚了。

“表哥,朕懇求你,再去一次燕軍大營,幫朕問問,看燕王叔如何才肯退兵?”

李景隆搖搖頭,“皇上是要臣去試探燕王的條件,可皇上看看,眼下,方博士等這些人可肯願意?”

方孝孺等人上前,以方孝孺為首,“皇上,從古至今,確無大國鼎盛之時,無殉國的君主,但皇上為何不能做這第一個呢?”

“臣等已經做好了為皇上殉身的準備,還請皇上從容淡定,不要驚慌失措,失了體麵!”

從未有哪一刻,朱允炆如此厭惡這些讀書人,都到了這一刻了,他還要體麵做什麽?

朱允炆正要發話,皇太後來了,呂氏看了一眼鬧哄哄的大殿,待君臣向她行過禮後,呂氏道,“不知方先生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方孝孺道,“自然是拖延時間,臣的意思,往返和談,盡量拖住燕逆,等待勤王之師!”

呂氏深以為然,問道,“為何還不遣使和談?”

“回皇太後的話,原本臣提議讓曹國公前去和談,但眼下,不知何故,曹國公執意不肯,臣以為,曹國公乃是最好的人選!”

朱允炆不忍看著皇太後發作李景隆,便道,“就在京中選諸王,讓幾位叔父陪著曹國公走一趟吧!”

李景隆知道,他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了!

好在有王爺們同行。

隻是,到了這時候,李景隆不知道方孝孺讓諸王跟著他一起去見燕王所為何事?難道他覺得,諸王會幫當今皇上在燕王跟前說兩句好話?

兄弟一番相見,彼此執手相看淚眼,各自不由得想到當初太祖高皇帝在時,在宮中的一番景象,誰能想到,會有今日呢?

見過禮後,彼此落座,太子朱標早逝,秦王和晉王也已經西行,如今在世的諸王中,唯有燕王朱棣為長。

他環視一圈,忍著淚道,“要是十二弟還活著,該多好!他死的時候才二十八歲,尚無子嗣,如今香火無人繼承,還被皇上下旨諡號為戾!“

自古,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朱允炆在抓獲湘王朱柏的時候,先是派遣軍隊秘密潛入荊州城,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襲了湘王府,將湘王府包圍起來,這才亮出了聖旨,要抓朱柏進京受審。

湘王朱柏在朱元璋的幾個兒子中非常出色,曆史曾記載“王幼而美異,長而通明”,可見是個聰明的美男子,他生而好學,也喜好研習鬢發,膂力過人,擅長騎射,領兵作戰,身先士卒,意誌十分堅定。

朱柏與有些王子還不一樣,他忠孝仁義,人品很好,屏藩期間不曾胡作非為過,而朱允炆之所以選這樣一個叔父開刀,其原因是,朱柏很像朱棣,與朱棣唯一不同的是,朱柏的實力沒有朱棣強大。

這一點,諸王心知肚明!

可以說,湘王闔宮自焚的壯舉,正是逼反了朱棣的導火索。

正如朱高燨所說的“兔死狐悲”,此時,聽四哥提起十二弟,幾乎所有的王爺們都忍不住難過,陪著朱棣哭。

哭了一會兒,眼見天色不早了,穀王朱穗便將來意說了一遍,朱棣問道,“依弟弟們的意思,朝廷的話有幾分真,幾分假呢?這到底是皇上的意思,還是朝中奸臣的意思?”

穀王想了想道,“四哥,不瞞你說,弟弟覺得,這多半是奸臣們的意思,弟弟幾次進宮,朝中事,皇上都做不了主,弟弟們前來,也是迫不得已!”

朱棣點點頭,“果然如此!我這次來,隻要能夠鏟除奸臣即可,父皇的江山不能折在這些人的手裏!“

朱高煦領著兩個弟弟進來,向叔父們行禮,穀王朱穗與朱高燨的目光在半空中一觸即分,彼此寒暄過後,朱棣留宴,宴過,便送諸王離開。

宮裏,朱允炆坐在高高的禦座之上,從燕軍大營回來的諸位王爺們跪在地上,以穀王為首,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穀王懇請道,“皇上,皇室骨肉,因為奸臣賊子的挑唆,鬧到如今兵戎相見,臣等實在是不忍心,還請皇上念及太祖高皇帝在天之靈,將賊子們交給燕王,罷兵息戰,還大明江山太平!”

朱允炆不語,等諸王都離開了,他這才罵道,“文人,無恥文人,讀書人,無恥讀書人,朕有今日都是拜你們所賜啊,死到臨頭,你們以為你們跑了,就能活命嗎?啊?哈哈哈!”

軍營之中,朱棣領眾將在沙盤前商議,應天府的城牆是當年他老爹親自督建,這才幾年功夫,要讓他用炮火轟開,朱棣雖心有不忍,但事非得已,他也不得不為之。

“最後一刻了,本王一句話,約束諸位麾下的將士,入城之後,不允許擅自入老百姓的家門,不得侵犯老百姓一絲一毫,但又違令,雖功高必斬!”

此時,方孝孺還在做垂死掙紮,令人做好了蠟丸,將召集勤王之兵的密令塞在其中,四處潛送,均被燕軍斥候遊騎所獲。

朱高燨捏著手中的蠟丸,看著京城方向,朱武前來,低聲道,“四王子,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將徐四老爺藏起來了,京城之中,流言也已經傳到宮裏去了,皇太後和方孝孺等人勾結,戕害太祖皇帝血脈,企圖效仿呂後,奪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