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福州模式
朱元璋的眼神,雖然盯在馮慶明的身上,麵色陰沉的等待著馮慶明給他答案。
他想起錦衣衛的匯報,自然知道胡惟庸大鬧福州衙門的事情。對於胡惟庸的不滿,堆積在朱元璋的心裏。
但現在最重要,還是福州的那些銀子是怎麽賺到的。
或者說,是福州的這種模式。為什麽能將土地的價格賣得這麽高,這直接關係到,這種模式能不能應用在其他地方。
如果福州模型,可以在其他地方適用。那麽如福州這種規模的稅收,自然能大大緩解朝廷的遇到的難處。
雖然朱迪說不同州郡,必然會有不同的售賣價格。但即便是能達到福州一半的價格,若是在十三個州推廣開來,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足以讓大明走上他預期的道路。
至於胡惟庸,以後自有收拾他的時候。
百官們並不知道胡惟庸曾去過福州,不過從馮慶明的話中,自然也猜到了大概。
在他們看來,這件事簡直太符合胡惟庸的性格了。上次胡惟庸彈劾朱迪失敗,而後自然要仔細調查朱迪。
由此發現了朱迪在福州積累的大量財富,如此逼著朱迪站到他那邊。這樣一來,福州的錢自然任由胡惟庸拿捏。
不過眾官員看到如今這場麵,自然也猜到胡惟庸失敗了。
而且,眾官員從朱元璋的反應來看,也都猜出皇帝知道了這件事,全都意味深長的看向胡惟庸。
不過看熱鬧到還在其次,各路官員,也都想知道福州土地售賣如此高價的原因。這些才是關係到他們切身利益的事情。
因此也隻是看了胡惟庸一眼,注意力便又轉移到了馮慶明身上。
馮慶明麵對朱元璋的問題,仔細思考了一下,才開口回答道。
“回陛下,土地價格的高低,是與當地地區,現在繁榮和未來發展前景相關的。”
“就好像京城是咱大明的都城,自然發展前景好。那麽未來肯定會越來越繁榮,自然有人願意花錢賣地,在京城做生意或者買房生活。”
“若是一個小城,未來發展有限。那麽大家也就不會在那裏買地,未來發展若是不好,豈不是什麽生意都做不起來麽。”
馮慶明似乎忽然想起了什麽,跟著補充了一句:“我們朱迪大人還有一句話,說是叫‘聚集效應’什麽的。”
“說白了,就是哪裏人多,哪裏就越有發展。畢竟百姓都向往更好的生活,也會向那些,能給他們提供更好生活的城池聚攏。”
“為了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自然要大力建設城市,建設的錢就從賣土地的中進行規劃。這也是為什麽會上交給朝廷近半,剩餘的銀子還要繼續留下的原因。”
“而我們福州之所以能將土地的價格賣的那麽高,是因為商人相信朱迪大人,相信福州的未來會發展的很好。”
“畢竟我們朱迪大人之前就將真定縣建設的很好,這是有目共睹的。”
眾官員聽過之後,全都恍然大悟。仔細回想了一下,確實越有發展的城市人也就越多。
或許這就是朱迪說的那個什麽效應吧,隻是真定縣到底什麽樣?
很多官員沒見過福州,也不知道真定縣。自然對馮慶明所說的這些沒有形象的概念,於是出言詢問道。
“馮慶明,你說的真定縣和福州我們都沒去過,看不到那邊怎麽建設。你給說的具體一點,到底建設什麽?”
馮慶明聽到這個問題也懵了,這問題超綱了呀。他哪知道朱迪打算怎麽建設福州。
馮慶明撓了撓頭,隻好直白的說道:“這個,我也不知道朱迪大人打算怎麽建設福州。”
那官員還有些不甘心,繼續問道:“那你就說說,你們福州是如何建設起來的。你身為福州官員,這些你總看到了吧?”
“這個我知道。”
馮慶明是福州當地的官員,在那邊呆了好些年了。朱迪是怎麽建設福州,他全都看在了眼裏。
朱元璋沒有阻止兩人的問答,畢竟他也需要知道福州是如何建設起來的。如此就能推測其他地方,能否開展土地租賃。
大明這麽多的州府,這簡直就是一筆天大數目的銀子,不由得朱元璋不上心。
下邊馮慶明捋了一下思路,仔仔細細的回憶了一下福州的發展過程,然後從朱迪到達福州之後開始講起。
福州最先建設的是青樓等,而後是各種各樣的消費場所,還有集市的建設。
而後仔細說了大基建方麵,朱迪如何建立信譽,如何招攬分配百姓勞作。
這些操作,盤活了福州的經濟,後麵自然很多商人就開始陸續進駐福州。商人多了,各種錢自然就流入了之前建設好的那些消費場所。緊接著他們這些官員,也開始了宴請各路豪紳,讓他們留下來投資。
不過很多細節馮慶明沒有明說,畢竟在青樓一夜花了上萬兩銀子這事,他清楚朱元璋的態度,自然沒敢給朱迪找麻煩。
朱元璋是親眼見過真定縣,也體會過福州城的繁榮。
在馮慶明的講述中,朱元璋仿佛親身經曆了一遍福州的建設曆程一般。城裏城外那些馬路是何時鋪就的,那些商隊住宿的客棧是怎麽裝飾的,還有那些休閑娛樂一條街,都是怎麽運作的。
這些在馮慶明的講述中,都有提及。福州城的建設,仿佛加快了幾千倍似的,在朱元璋的腦海中快速的建設起來。
而後朱元璋見到了平整無比的馬路,還有百姓們笑逐顏開的生活狀態。這些都是福州如今的真實狀態,這讓他覺得朱迪所說的這套理論確實很有道理。
朝廷上的那些官員聽後,都對朱迪十分欽佩。
其他地方很多都是得過且過,哪能做得到如福州這樣全麵,而且還涉及到了許久之後未來的規劃。
很多地方甚至隻要朝廷那邊能過得去,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全不似福州這邊是步步為營。
趙甄吉這個時候也是一臉欣慰,像福州這種不要朝廷支援,還能上交大筆銀子的地方,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