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個縣令,你讓我監國?!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問三不知的木那哈

字體:16+-

木那哈瞥了一眼朱元璋,搖了搖頭:“不知道。”

“不知道!”朱元璋的聲音,忽然提高了八度。

木那哈的這個回答,讓那個朱元璋覺得荒唐無比。覺得這個塔木部落的頭領,根本就是編了個假名字在糊弄他們。

且不說如此平凡的一個名字,即便是知道了,偌大的大明又去哪裏找。

就算那人隻是個商人,你一個塔木部落的頭領,居然在不知道人家根底的情況下,就敢買人的東西。

這怎麽看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元璋緊緊的皺著眉,死死盯著木那哈,眼神中開始有殺氣湧現。

“狡辯。”

“你若不知那人身份,他又怎麽找上你,你如何會相信一個陌生人的話。”

木那哈晃了晃毛茸茸的腦袋,表示朱元璋的話不對。

“那人帶著火炮來,試驗了火炮的威力。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有什麽問題。”

朱元璋頓時為之氣結,這哪裏都有問題好嗎。

看到朱迪吹胡子瞪眼睛的模樣,朱標有些看不下去了。

一把拉住氣惱不已的朱元璋:“父親大人不要動氣,讓我來問吧。”

朱元璋也知道,他這樣的問法,在這個傻裏傻氣的家夥身上,恐怕不會奏效,於是便冷哼一聲走到一旁。

此時手下們正在打掃戰場,朱迪等人左右沒事。趁著榴彈炮對這些人造成的震撼,抓緊時機問一問,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於是朱迪便命令過來觀察的那些錦衣衛,將木那哈的那些侍衛也都帶下去,分別進行審問。

一會要將他的答案匯總,看看是否有不一樣的結果。

而木那哈則被留在了原地,繼續被朱標訊問。

“塔木頭領,你說不知道那人的跟腳。那麽在他靠近你們部落的時候,難道在沒有人認識他的情況下,就沒有人阻止他進入部落寨子?”

木那哈點點頭:“有啊。”

“那個時候,阻止他的人詢問了什麽?那個賣你們火炮的張明英又說了什麽?”

木那哈皺著眉,努力回想了好一陣,才有些不太確定的說道。

“那個人好像是被人引薦過來的。”

聽到木那哈的這句話,朱標和朱元璋全都眼前一亮,朱迪的注意力也暫時轉移到了他的身上。

“被誰引薦過來的?”朱標急切的追問。

“一個商人,賣給我們鹽巴的商人。”

聽到木那哈的這句話,朱元璋先是一愣,而後剛剛壓下去的怒火再次爆發。

“販鹽!何人這麽大膽,居然敢走私私鹽。”

朱元璋的聲音陡然拔高,讓跪在一旁的木那哈都嚇了一跳。

木那哈瞪了一眼朱元璋,似是在責怪他一驚一乍似的。

“販鹽有什麽奇怪的,你們大明的人時常就會賣鹽給我們。借此來換取皮毛和羊肉。”

“有的時候,還會用上好的鐵器換取馬匹嘞。”

說完又是白了一眼朱元璋,像是嘲笑他沒見過世麵似的嘟囔了一句。

“大驚小怪的。”

朱元璋聞言,險些沒控製住自己。怒火再次衝上頭頂,這一刻他對怒發衝冠這個詞,有了極為生動的表現。

這讓朱迪都感到十分訝異。

這種事邊關應該有不少吧,朱老哥為何這麽生氣。

哦對,他是皇商,皇親國戚麽,難免對自己的安危關注了一些。

想到這朱迪點點頭,探手按在了朱元璋的肩膀上。

“朱老哥,你看看,這就是不開邊關貿易的壞處。”

“草原民族依舊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而我一來對此一無所知,二來又收不到稅收,簡直虧大本。”

“所有,這次我才想和你一起把這個生意撐起來。”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控製賣出去的鐵器和鹽巴數量。如此一來,便可以清楚的知道,草原上有多少我們需要注意的部落。”

“這樣,不但對邊關更加安全。也能有力的減少大家的衝突。”

“畢竟隻要買賣就可以了,沒必要死人嗎。”

跪在下麵的木那哈聽了朱迪的話,猛的瞪大了眼睛。

“你們!你們要開通互市?”

朱迪看了木那哈一眼,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民調對象,於是點點頭。

“若是互市上的東西價格合適,你們是否會接受?”

木那哈有些沮喪的點點頭:“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兄弟家人戰死,我們隻是希望能生活的好一點。”

“風吹日曬,我們也過夠了這樣的日子。”

朱迪點點頭:“如果,給你們在幾個草場蓋上房子,再教你們配置可以讓草場茂盛的肥料,你們可願意住下來?”

木那哈猛的抬頭,驚愕的看向朱迪。

“你們要給我們蓋房子?為什麽要這麽做?”

朱迪聳了聳肩:“自然是為了邊關的安全。”

木那哈聽了這句話,仿佛被抽幹了身上的所有力氣一樣。滿臉沮喪的坐倒在地。

“這……為什麽沒有早點。”

朱迪也感到有些可惜,可惜了那些北鬆鎮的百姓。

“所有,你們為什麽要選擇北鬆鎮?那裏並不富裕。”

木那哈搖了搖頭:“不是我們選的,是那個張明英選的。他說那裏有糧食,結果打了才知道,隻是個普通的土堡,隻有幾千石的糧食。”

朱迪歎了口氣,看來問題都出在那個叫張明英的人身上。

此時那些打掃戰場的人,已經收為,朱迪忽然想起來什麽,轉頭看向朱元璋。

“朱老哥,你讓手下采集天藍苜蓿吧,大概有個四五斤就夠了。”

朱元璋點點頭,立刻吩咐下麵的人去辦。

不多時一名手下便馱著一大捆天藍苜蓿騎馬返回。又大概一刻鍾左右,朱迪統轄的那些士兵,也已經完成了戰場的首尾。

眾人押解著那些塔木部落的人,開始返程。路上眾人的心情不一,朱元璋既有喜悅也有煩惱。

馬皇後的病即將被救治,但那個名叫張明英的人,卻絲毫麽有頭緒。

朱迪則依舊是那副平淡模樣,不過心裏卻在複盤今天這場戰鬥。還想到,若是朱老哥的四公子在這,定然會十分興奮。

而在眾人沒有注意的遠處,一支騎兵隊伍,正在悄悄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