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富商:老朱求咱去做官

第327章 賺錢之策

字體:16+-

陸寧忽然抬起了頭,說道。

“臣有辦法弄來銀子,也有辦法富國強兵,就是不知道,您能不能開了商禁。”

原來大明的國策是以重農抑商,社會上的等級分為士農工商。

他們這裏第一等人自然是大小官員,也就是所謂的士,農民雖然需要交稅,也非常勞累,站在朝廷的眼睛裏,地位是第二高的。

其次是手工業者,那些商家地位卻是最低的。

雖然小事上看不出來,但從具體的朝廷政令上就能知道。

農民出身的青年有資格參加科舉,也有資格做大官,但是手工業者和商人想要做官就幾乎不可能了。

而且朱元璋這一頭還規定過:商人不允許穿絲綢,不允許坐豪華的車子出行,也不允許參加科舉。

所以,他們的人再有錢,想要和那些名門望族攀親戚,幾乎不可能。

在宋元時期,朝廷的大部分賦稅幾乎都來自於商業,但是也滋生了許多奸臣。

比如說元朝的大奸臣阿合馬,就是善於經商,然後被世人所詬病。

每當朱元璋想通過經商賺點錢的時候,都被那些守舊的儒生所製止。

他們動輒就拿出桑弘羊和阿合馬樂作為反麵典型,來敲打朱元璋。

朱元璋把讀書人這方麵的壓力跟陸寧說了,陸寧想了想,然後就對朱元璋說。

“陛下你知道,這些讀書人以及朝廷的這些宣傳們為什麽反對朝廷經商?就算陛下設立了國貨司,那也是一個被禦史言官所詬病的衙門,沒人樂意去。”

朱元璋也非常納悶,問道。

“是呀,國貨司承擔著我們大明最近三分之一的賦稅,卻被所有的官員瞧不起處處針對,你說這是為什麽?”

陸寧點頭,很是無奈的說道。

“其實那些朝廷的有功之臣們,手下就有不少產業,那些讀書人也是這樣,他們都悄悄的賺錢,落入了自己的腰包,而陛下卻隻能從農夫手裏收稅,這才導致國庫空虛開不起錢,他們這些人之所以反對朝廷經商,目的就是虧了國庫肥了自己呀!”

朱元璋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怒道。

“這些王八蛋,狼子野心其心可誅。”

但是,想要叫朱元璋下令徹查那些私下經商的官員們,他卻下不了手。

“子安你說的都對,但是想叫咱下一道聖旨徹查所有暗中經商的官員,確實辦不到,因為那樣一來,咱就要和全天下的士大夫們為敵,後果不堪設想。”

這個問題陸寧也知道,而且的確是投鼠忌器。

比如後世的蔣家太子,就弄了一出鬧劇。

他的板子不小心打到宋國舅的頭上,馬上就被他老爹給叫停,而他所謂的“打老虎不打蒼蠅”也就成了曆史上的笑柄。

動的利益蛋糕太大,反而被老虎嚇怕了。他陸寧可不是這種虎了吧唧的人,絕不會在這種時候以卵擊石。

於是他說道。

“既然這種事禁而不止,陛下也不必糾結,臣有辦法給朝廷搞了銀子,並能用商業的手段抑製那些地主豪強,讓朝廷國庫滿滿的,不知道陛下願不願意照做。”

“說吧,你小子想怎麽做?”

“臣想組建一支貿易團隊,去海外經商,給陛下賺回來大把大把的金銀,叫我們大明的國庫富的流油。”

朱元璋倒蠻有興趣,問道。

“海外不都是一些蠻荒小國嗎,真的有這麽多的油水?”

陸寧指著旁邊的那個地球儀,說道。

“其實這裏還有這裏這裏,都有大量的金礦,銀礦,鑽石礦。”

“但是那裏的百姓卻是蠻荒沒有開化。咱們也不用占領那裏,隻要幫助那裏富足起來。利用這種雙贏手段,就可以有錢大家賺。”

“再在那裏把礦產都開起來,自然就有大把大把的金子流入我大明境內。支付官員的俸祿也就不成問題,而且海外還有許多名貴的東西,引進來也可以緩解我大明的糧食貨物等危機。”

一聽說不用給老百姓加稅,也能收到大量的金銀寶石,而且還能解決大明現在最緊缺的糧食問題,朱元璋果然來了興趣。

“那麽你需要什麽樣的船隻?需要什麽樣的人才?隻要你說咱是有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物給物。”

陸寧嘿嘿一笑,說道。

“在咱們內湖裏造的船,沒有經過海浪的洗禮,是走不遠的,需要造一些大大的海船。”

“那你的造船廠想好地址了嗎?”

陸寧搖了搖頭,回答說。

“其實現在的帆船已經不能適應航海的需要了,伯父還記得我發明過一輛自行的馬車嗎?就需要那種柴油機帶動的柴油船才能遠洋,而且船上還需要包上鐵甲,有了這些東西才能抵禦海浪的侵蝕。”

“那你的意見呢?”

陸寧馬上斬釘截鐵的說道。

“臣的意見是想在鄱陽湖上,開創一個小型的造船廠,這裏需要研發那種柴油船,隻要他們的性能和強度得到保證,才能造大型的海船。”

聽到陸寧有這種打算,朱元璋也非常欣賞他,說道。

“鄱陽湖現在缺少人治理,蔓草橫生,已經不適合大船航行了,咱得到下麵官員奏報這才派齊王朱榑前去巡視鄱陽,等得到確實的數據以後,再答複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