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萬歲

第133章 在政治風波中誕生的第一部有聲電影的劇本!(求月票!)

字體:16+-

都納爾的話,讓房間裏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齊齊對準了我。 剛才還熱熱鬧鬧的爭論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靜。 對於這幫家夥來說,再大的事情,放在新電影麵前,那都是小事一件。

看著大家殷切的表情,我點了點頭。

“太好了!終於有活幹了!”辦公室裏的人齊齊地叫了起來。

我笑了笑:“先別這麽高興,拍有聲電影不像拍默片,很多東西和默片都是不一樣的,還有這新機器,你們用得來嗎?這些解決了,沒有劇本還不行。 另外選角、搭拍攝班子,這都得事先弄好。 所以,正式拍片還早著呢。 ”

斯登堡高昂著頭對我說道:“老板,我們又不是沒拍過電影,新機器我們可以學著用,這花不了我們多少時間,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劇本,這個,還得你來。 ”

“是呀,我也覺得這麽一部電影,劇本一定要讓老板寫!”其他人紛紛附和。

我無奈地聳了聳肩。

接下來的幾天,斯登堡、格裏菲斯等人與胖子帶領的攝影師組一起熟悉新機器,詹姆斯和嘉寶則領著演員組參與配合,甘斯和雅塞爾因為忙著開始翻新公司的電影院,所以就更見不到影子。 偌大的公司,沒事做的,就我、霍爾金娜和吉米三個人。

別人樂嗬嗬地忙來忙去,我卻為劇本發愁不已。 怎麽說這也是公司的第一部有聲電影,而且會是整個電影史上地第一部有聲電影。 這不僅關乎著公司的切身利益,更關乎著電影業的未來,不能出現任何差錯。眾所周知,一部電影成功的要素有很多,但是劇本的選擇絕對是關鍵。

雖然曆史上的1926年,華納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半成品的有聲電影《唐璜》。 並且獲得了良好地票房,但是那樣的題材我是絕對不會選擇地。 這部電影不僅僅要賺錢。 更重要的是,它本身要成為一部經典。

寫一個賺錢的電影劇本對於我來說不難,但是要同時達到這兩個要求,就不那麽簡單了。

每次吃飯的時候,斯登堡那些人就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我,雖然他們心裏想問我劇本有眉目了沒有,但是又不敢問。 而這樣的目光。 對於我來說,實在是個煎熬,所以到了後來,我根本就不願意下樓和大家一起吃飯了,而是讓吉斯把飯給我送上去。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之後,我麵前的工作簿上。 仍然是空白一片。

“老板,要不你去散散心吧,說不定能想出什麽好主意。 ”霍爾金娜見我抓耳撓腮地樣子,有點看不下去了。

“也好!散散心去!霍爾金娜,到樓下開車去!”我把筆扔在桌子上,起來抓起了衣服。

車子出了哈維街。 在道路上慢慢行駛。 逛了一圈之後,我的心情漸漸好了起來。

“老板,接下來到哪裏去呀?”霍爾金娜轉臉問我道。

“去碼頭那邊逛逛吧,吹吹海風也好。 ”我在車後點了一根煙。

霍爾金娜一聳肩:“老板,這幾天還是不要去的好,那邊現在很亂。 ”

“為什麽呀?”我有點好奇。

“聽說前天一艘大客輪從碼頭駛往英國,在英吉利海峽被英國的軍艦撞了,死了很多人,碼頭這幾天都被封閉了,正在處理。 現在不僅是整個洛杉磯。 估計全美國人心裏都火得很。 ”霍爾金娜語氣輕鬆。

“火什麽?英國佬賠錢就是了。 ”我笑道。

霍爾金娜搖搖頭:“沒有那麽簡單。 死了這麽多人,英國政府不但沒有任何道歉的表現。 還對美國民眾的抗議聲置之不理,聽說加利福尼亞州政府已經向英國人交涉了,說不定還會引發什麽衝突呢。 ”

“霍爾金娜,開車,開車到碼頭去!”我突然覺得一直沒有頭緒的劇本,突然之間有點光亮了。

“老板,那邊很亂的!”霍爾金娜提醒我道。

“沒事!越亂越好!”我笑道。

車子出了好萊塢,向碼頭駛去。

越靠近碼頭,看到地人越多,這些人不說話,眼裏除了淚水就是憤怒的目光,很多失去親人的民眾,在別人的攙扶之下放聲大哭。

到了碼頭,我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一艘客輪的殘骸被托放在沙灘之上,不,隻是客輪上麵地一部分殘體,由於整艘客輪一下子被撞沉,根本無法全部打撈,船舶公司隻能象征性地托回一部分殘體回國。 看著這破爛不堪的殘體,就能想象發生過怎樣的慘劇。

“300多人!死了300多人!狗*養的英國佬竟然一句道歉的話都不說!抗議,我們州政府竟然提出了抗議,抗議有個屁用!”站在我旁邊的一個老海員氣憤異常。

“難道英國人沒有賠償嗎?”我問道。

老海員看了我一眼,罵道:“這幫畜生撞擊我們的客輪,我們的人落水求救的時候,他們隻知道站在甲板上笑,賠償?!這幫人像是會賠償的人嗎?!在他們地心裏,還把我們當作殖民地地人看,狗*養的,不給他們點厲害看看,他們就不知道當初把他們趕出美洲滾回老家地,是我們美利堅人!”

“遊行!我們要向州政府施壓抗議!這件事情如果得不到圓滿解決,我們是不會罷休的!”老海員憤憤道。

五月份這起客輪被撞的慘案,誰也沒有想到會引發美國和英國的外交戰。後來地幾天,加利福尼亞州特別是洛杉磯市在工會和各種社會組織的領導下。 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向加州政府回絕了道歉和賠償的事情,他們稱這艘客輪事先並沒有辦理過相關的手續 ,屬於非法闖入,而美國的船舶公司則出示了各種齊全的手續,憤怒地稱這是英國人為他們地失職而推卸責任的卑鄙借口。

在事實麵前,民眾憤怒了!

先是船舶公司地人以及遇難者家屬湧到州政府跟前示威。 然後逐漸發展到全州的民眾罷工罷市,眾多的媒體則每天長篇累牘地報道各種消息。 支持民眾的抗議活動。

“老大,這下有看頭了!”我和胖子談新電影機的優缺點的時候,甘斯拿著一份報紙闖進了我的辦公室,對著我大吼。

“怎麽了?”胖子問道。

甘斯把報紙往我們跟前一放,拍著桌子道:“你們自己看。 ”

這天地《紐約時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整篇文章都在為英國政府袒護。 說這次事故是極其慘烈的,英國艦隊完全是出於本身的職責,沒有任何過錯,英國和美國應該從大局出發,友好地進行協商,而不是引起衝突,“否則,後果是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

這篇文章的作者。 是英國駐美大使查理 塔倫特。

“這家夥一點腦子都沒有,現在整個美國就是一個大火藥桶,他這篇文章一出,那還不會直接點燃民眾的怒火!”胖子喃喃道。

“嗬嗬,咱們就等著看熱鬧吧。 ”甘斯在旁邊笑道。

我拿起電話筒,撥了一串號碼。

“老大。 你打電話給誰?”看著我一臉的壞笑,甘斯不知道我要幹嗎。

“既然這個英國大使想引爆火藥桶,那我就在上麵添一把火。 ”我握著電話筒,竊笑不已。

我撥通了福特的電話,他剛吃完早飯在片場。

“安德烈,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今天地《紐約時報》你看了沒有?”

“看了!快被氣死了!這狗*養的英國大使要是被我碰到,我非一槍崩了他不可!”福特很是憤怒。

“我起草了一份抗議宣言,要在明天的報紙上發,你簽不簽名?”

“太好了!當然簽!”福特叫道。

“好,你順便給協會裏的成員打電話。 叫他們凡是答應署名的告訴我一聲。 ”我笑嘻嘻地掛了電話。

甘斯被我搞得快懵掉了:“老大。 這件事情雖然挺氣人的,但咱們也不必摻和進去吧。 你還是想辦法把那個劇本弄好吧。 ”

“誰說這和我們地劇本沒關係。 你們就等著看好戲吧,我們的這部電影,會因為這次的事件,把全美民眾拉進我們的電影院的。 ”我得意道。

次日上午,《紐約時報》的同一位置,刊登了整整一個版麵的抗議宣言。 簽名的人,幾乎包括了好萊塢所有知名的人。 導演協會的人自然不用說,其他行業地人,包括馬爾斯科洛夫、萊默爾這些電影業地大亨的名字也出現在上麵。

這份宣言是我花了一個晚上地時間起草的,在宣言裏,我把英國大使臭罵了一頓,稱英國人的這次不負責任的行為,是典型的“強盜宗主行為”!

“他們在心裏、在骨子裏還把美國看成是他們的殖民地,他們忘記了當初把他們從美洲趕回老家,讓他們的星條旗在這片土地上墜落的,是什麽人!”

“我們要用拳頭讓他們記起當初的疼痛,記起像狗一樣低頭在獨立條約上簽名的樣子!美國人民需要友誼,但是不會接受強盜的友誼!”

“在這件事情沒有得到解決之前,美國電影人不會放映英國的任何一部電影,也不會把任何一部電影輸入英國!我們要以電影為武器,向強盜宣戰!”

宣言裏,全是這些直接宣戰式的話語。

我了解美國人的心理。 雖然一戰過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但是英國人除了表麵上對美國人客氣之外。 內心還是把美國人看成是流氓和清教徒地後代,而這,也成了美國人心底一根極為**的神經,如果動了它的話,美國人會發像發怒的公牛一般不顧一切地爆發起來。

果然,事態的發展完全在我的預料之內。 英國大使的那篇文章本來是想呼籲兩個國家地和平,但是在民眾看來更像是挑釁。 我們的這篇宣言。 一經刊出,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地反響。

這份宣言把美國人憋在肚子裏想說的話說了出來。 替他們出了一口惡氣,所以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以至於示威遊行的隊伍裏,打起的條幅上,都會摘取其中的語句。

抗議的怒火從加利福尼亞州開始蔓延,先是西部五州,然後擴展到中部。 最後連東部地民眾, 也開始走上街頭。 在有些地方,商店關門,學生罷課,據說連清潔工人都被發動了起來。

在民眾的巨大壓力之下,聯邦政府承受不住了,緊急召開會議,開始和英國人交涉談判。

在全國都卷入這場風暴中的時候。 我卻躲在辦公室裏開始寫劇本。

夢工廠裏的人,看見我把辦公室的門關上,看見吉斯站在門口守著,個個欣喜異常。 他們知道幾天之後,一個劇本肯定會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現在,我的每一部電影幾乎都要找到由頭。 有了由頭。 和社會上的**焦點話題搭上關係,就會占領先機,《吸血鬼德古拉》就是這樣。

這次美國和英國發生地政治衝突,引起全國的怒吼,如果拍出一部與英國抗爭的電影,加上又是有聲,絕對會讓美國人如潮水般湧進電影院。

這樣的電影,我首先想到了獨立戰爭,無論是從題材,還是從民族感情上說。 沒有比這個時期的曆史更讓美國人有自豪感。 更能打動他們的了。

但是經過長時間地考慮,我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原因很簡單。 首先米高梅的《華盛頓》雖然進展很慢,問題層出不窮,但是今年肯定會出來。 這部電影的曆史背景就是獨立戰爭,我如果再拍的話,會有所衝突,怎麽說人家也是800萬投資的大片。 另外,這幾年,關於美國曆史戰爭的電影太多,別的不說,像去年的《南北戰爭》還有其他的一些相同題材的電影就有十幾部之多,我地《色戒》也是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美國就這麽點曆史,翻來覆去地拍,實在是讓觀眾有很免疫力。

排除了拍美國與英國鬥爭地曆史片,我不得不把視線轉移到國外。

這個時候,一部電影的名字浮現在我地腦海裏,久久不散。

梅爾 吉布森的《勇敢的心》!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蘇格蘭反對英國國王的故事。 激蕩人心的情節,糾纏的故事,還有威廉 華萊士臨刑前的那一聲“自由!”的高呼聲,震駭了全世界人的心靈,在題材上絕對能引起曾經也是英國殖民地的美國人的情感共鳴。 另外,裏麵優美綿長的蘇格蘭風笛,還有蘇格蘭高原上的風聲,如果在電影裏出現的話,我簡直不能想象,到時候觀眾會有怎樣的反映。

內心被**充溢的我,拿起筆的那刻起就很難再把筆放下。 腦袋裏全是那部電影的鏡頭,蘇格蘭的風笛聲回蕩在我的耳邊,威廉 華萊士的怒吼回蕩在我的耳邊,還有戰場上的衝殺聲,無數蘇格蘭人衝向英軍時倒下的身影。 辦公室裏很靜,隻能聽到打字機的啪啪聲,外麵的世界一下子變得和我沒有了任何關係,我仿佛置身於當時的蘇格蘭,被憤怒和鮮血充斥的蘇格蘭,硝煙在我身邊燃起,還有高地上呼嘯而至的大風。

兩天兩夜,不眠不休,除了吉斯偶爾送飯進來,沒有人敢打擾我。

第三天的下午,我敲完劇本的最後一個字,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從椅子上站起來,對麵鏡子裏出現的,是一個眼睛裏滿是血絲,頭發蓬亂胡子拉碴連我自己都快認不出的男人。

“吉斯!吉斯!”我大聲叫了兩聲。

吉斯趕緊把門推開,見我呆呆地坐在那裏,吃了一驚。

“怎麽了,老板!?”吉斯被我這幅模樣嚇得不輕。

我艱難地對他笑了一下,然後伸出手:“扶我起來,我站不起來了。 ”

吉斯這才回過神來,走過來把我攙了起來。

在房間裏走了幾圈,我才感覺到自己的雙腿慢慢恢複過來直覺,吉斯又下樓去給我弄了點吃的上來。

胡亂地吃了點,我叫吉斯把斯登堡他們叫來。

“老板,寫成了?!”還沒有進門,就聽見斯登堡的聲音從老遠的地方傳了過來。

格裏菲斯第一個進來,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老板,劇本在哪裏?!”

我無力地指了指打字機。

格裏菲斯一個健步衝了過去,一個伸腰就把劇本抓到了手裏,後麵闖進來的斯登堡和都納爾急得在他旁邊滴溜溜亂轉。

“怎麽樣,大衛?”見格裏菲斯看完了劇本,我問道。

格裏菲斯把劇本交給斯登堡,來到我的跟前沉聲說道:“老板,有了這部電影,今年的哈維獎頒獎典禮上,絕對是我們夢工廠的天下!”

##########################

(最近在衝新書月票榜,大大們多多支持使勁砸票呀!小張叩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