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萬歲

第676章 我要拍《十誡》!第677章 克拉克·蓋博的成功(召喚月票!)

字體:16+-

“卡爾文,你說的這個問題很重要。 ”看著柯立芝,我長出了一口氣:“光放各大電影公司的老電影,時間長了觀眾的興趣肯定會減淡。 ”

“所以呀,那你得想個可行的辦法。 ”柯立芝看著我說道。

我端著一杯茶站在窗外,看著外麵的一片蒼茫,大腦飛快地運轉起來。

現在拍電視劇,觀眾能不能接受是個未知數,直接從電影跳到電視劇,未免有些過於急促了。

那能不能來個緩衝,來個過渡呢?!

有了!

我的腦海中靈光乍現,一個主意浮現了出來。

“卡爾文,我想我們可以拍一個電視電影係列。 ”我轉過身來對柯立芝興奮地說道。

“電視……電影?!這是個什麽東西?!”柯立芝目瞪口呆。

“電視電影?那是電視,還是電影呢?”就在我和柯立芝談話的時候,維斯康蒂、羅伯特.布烈鬆等人從外麵走了進來。

看來他們也聽到了我剛才說的話。

我放下手中的杯子,開始給他們解釋起來。

“所謂的電視電影,就是導演照顧到電視的傳播特點,利用電影的手法拍攝出來的影視作品,這種藝術形式是電影和電視的接合。 通常會以單獨的作品形勢存在了,當然了,也可以以一個係列的方式出現。 ”我比劃了一下。

“以係列地方式出現?什麽意思?”維斯康蒂看著我,對這種藝術形式顯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就是說。 有的時候,幾部乃至十幾部電視電影,有的雖然表麵看起來獨立,但是內部存在一定的聯係,服務於同一個主題,有的係列則完全在說一個故事,隻不過這個故事篇幅太大。 而分為幾部乃至十幾部來敘說。 聽懂了嗎?”

我看著這幫家夥,擠吧了一下眼睛。

“這樣的形式。 從來沒有聽說過。 ”維斯康蒂看著我,搖了搖頭,但是他雙眼卻在冒著灼熱地光芒。

倒是柯立芝在一旁接上了話:“安德烈,我聽懂了一點,你說的這個電視電影,如果成一個係列地話,那不就意味著在播放的時候。 播完了第一部,觀眾就帶著懸疑想看第二部了嗎?!”

柯立芝對電視電影具體的藝術形式是什麽樣子一點都不關心,他關心的是這部電影的放映效果。

“可以這麽說。 ”我點了點頭,

柯立芝立刻眉開眼笑起來:“好!這個形式好!如果這樣的電視電影在我們電視台播放出來,一定能夠比播放那些電影更加吸引人!”

“而且我覺得老板說的這個電視電影還有一個好處。 ”聽得最認真地維斯康蒂接過了話來。

“什麽好處?”柯立芝問道。

維斯康蒂咧了咧嘴道:“除了在電視台放映之外,還可以在像電影一樣在電影院放映呀,那樣以來豈不是一箭雙雕!?”

“維斯康蒂說得沒錯,這是電視電影的另外一個優點。 ”我笑了起來。

其實現在拍電視劇。 雖然存在觀眾接受的問題,但是真的要拍出來,估計最終也會贏得觀眾的普遍歡迎,但是花了那麽大的時間和精力,花了那麽多的人力物力,電視劇拍出來在電視上的觀眾隻有洛杉磯市區以及周圍幾個市區地幾十萬人。 估計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如果拍電視電影,那就完全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電視電影即便是一個包含著幾部十幾部的係列,因為內部的故事都有一定的獨立性,所以依然可以在電影院播放,因為它的拍攝手法完全是電影地樣式。

“可是安德烈,這個主意雖然好,但是目前存在一個問題。 ”柯立芝忽然想起了什麽,直勾勾地看著我。

“什麽問題?”我問道。

“誰來拍這東西呀?!我們公司裏誰都沒有拍過,對於這麽個新東西。 誰都沒有經驗。 如果拍出來的東西亂七八糟,還不如不拍。 ”柯立芝的話。 讓維斯康蒂等人連連點頭。

然後,這幫家夥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轉移到了我的身上。

嘿嘿嘿嘿,一陣壞笑過後,我就知道自己被瞄上了。

“老板,這個主意是你想出來的,你這段時間也沒有什麽拍片計劃,我看就不如你來吧!你拍個示範片,我們也可以學習學習,我對這個很感興趣,說不定我也可以拍一拍。 ”維斯康蒂滿臉堆笑地對我說道。

看著興趣十足的維斯康迪,看著滿心期待的柯立芝,我還能說什麽呢。

“好吧,我就來拍一拍吧。 維斯康蒂,你不是有興趣嗎,那就給我當副手。 ”我拍了拍維斯康蒂的手。

“老板,我也有興趣。 我能不能……”羅伯特.布烈鬆看著我,也是意猶未盡。

“行,一起上。 ”我笑了起來。

我要拍攝電視電影的事情,引起了公司導演組地一幫人地極大興趣,格裏菲斯、都納爾等人更是對這種新的藝術形式大加讚賞,圍著我問這問那。

盡管電視電影地想法受到了眾人的支持,但是一個難題卻隨之而來擺在了我的麵前。

這個難題就似乎:拍什麽?!

這是洛克特克電視集團第一次製作的新的藝術形式,對於還剛剛起步的電視集團來說,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而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如果這部電視電影效果不是很好。 那無疑會給這種很有發展前途地藝術形式蒙上一層陰影。

思來想去,當我一天在看卡羅從但澤寄過來的計劃書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個人,一個波蘭人。

可以說電視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的最高峰,是他奠定的。

這個人,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

他的那部《十誡》,可是電視電影的最高峰。

如果把這部電視電影搬上電視和熒幕。 那絕對會早就絕無僅有地輝煌,也絕對會給這種新的藝術形式帶來光明地發展前途。

一瞬間。 我便下定了決心。

《十誡》!我要拍《十誡》!

帶著激動亢奮的心情,我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把第一部電影劇本寫了出來。

然後,在第二天的上午,我將夢工廠導演組的一幫人叫到了辦公室裏麵來。

“老板,叫我們過來,不會是你想到了拍攝什麽了吧?”格裏菲斯一看見我坐在椅子上直打哈欠就猜中八分。

“別廢話。 看看劇本吧。 ”我困得要死。

一幫人一哄而上抓住了那個劇本。

“《十誡》!?老板,我沒看錯吧?!”看著劇本上的那個名字,格裏菲斯差點沒跳起來。

“沒看錯。 ”我笑了起來。

格裏菲斯把手裏的劇本讓給了茂瑙,走過來跟我說道:“老板,你真地想再拍一部像《耶穌受難記》的宗教電影?不過《耶穌受難記》現在已經早就了《宗教電影》的頂峰,它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是任何電影都無法比擬的,你的這部《十誡》就是再優秀。 恐怕也不可能超過《耶穌受難記》呀。 ”

格裏菲斯顯然對於我選擇這個題材,有一些疑慮。

這是很正常的。

“大衛,你理解錯了!”看著劇本的茂瑙笑了起來,然後揚了揚手中地劇本對格裏菲斯道:“如果你看到了老板的這個劇本以及對於這部電視電影係列的介紹,你恐怕就不會說這樣的話了。 ”

“電視電影係列?!”格裏菲斯有點搞不明白了。

“不錯,是一個係列。 ”我笑道:‘大衛。 你剛才說得一點都沒有錯,《耶穌受難記》現在已經稱為宗教電影的高峰,如果走老路,很難超越它。 但是這部《十誡》和《耶穌受難記》顯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 首先雖然某種程度上可以給它掛上宗教地帽子,可其實它所展示的,並不是什麽恢弘的宗教內容,並不是像西席.地密爾1923年拍攝的那部《十誡》那樣描寫摩西頒布十誡的恢弘的曆史。 “

“這部電視電影,分為十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在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普通人之間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在闡釋十誡中的一個戒條。 他們相互獨立。 卻又各自之間彼此聯係。 所以它完全和《耶穌受難記》不同。 ”

我這麽一解釋,格裏菲斯算是聽懂了。

劇本在一幫人手中傳來傳去。 當所有人看完了之後,辦公室裏麵安靜極了。

“怎麽樣?”我問道。

“老板,咱們恐怕又要創造一個輝煌了!”格裏菲斯的一句話,讓眾人都笑了起來。

確定了劇本,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帶著維斯康蒂和布烈鬆,我開始為拍攝做準備。 首先就是挑選演員,《十誡》地故事內容都不是很龐大,演員需要地也不是很多,挑選起來也不是很麻煩。

因為是第一集,某種程度上說,它的成功與否都將影響其他部分,所以我對這一集十分地重視,演員自然也是集中了夢工廠大部分的一線演員。

好萊塢最年輕的最佳男主角多多被第一個確定了下來,接著是凱瑟琳.赫本、夢工廠的老戲骨穆貝尼、加裏.格蘭特、約翰.韋恩等人,全都被選入了演員名單,而我也是在長久沒有演戲之後,第一次出現在演員名單裏,而且是這部電影的一個主角。

至於其他的籌備,也很簡單。 我把一些雜亂地事情通通都交給了維斯康蒂和布烈鬆,然後開著車子去選景。

經過了兩天的勘察,洛杉磯西區了一片住宅區被確定了下來,那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一個社區,但是周圍的環境非常的好。

這些忙完了之後,劇組開始做最後的準備。

與此同時,安德烈.柯裏昂要拍攝新片的消息被傳了出去。 引起了媒體和民眾地巨大反應。

《這個殺手不太冷》剛剛投拍,夢工廠突然傳出了這個消息。 讓民眾極為震驚的同時,也欣喜異常。

雖然《這個殺手不太冷》名義上是我和斯蒂勒聯合製導,但是總讓民眾覺得有點意猶未盡,因為他們更想看一部由安德烈.柯裏昂全心打造地電影,這些好了,在極端的時間裏麵,夢工廠出來了兩部電影。 這怎麽可能不讓民眾興奮異常。

而民眾對於《十誡》的興趣和反應,明顯高於《這個殺手不太冷》,其中的雖然一部分是因為這部電影是我親自擔任導演的原因,但是顯然還有其他的因素。

首先,自然是因為這個電影的題材。 自從《耶穌受難記》拍攝以來,宗教電影在觀眾們地心目中,成為了一個極受歡迎也極受尊敬的一個電影類型。

因為這個關係的原因,好萊塢很多電影人都想拍攝一部宗教電影。 但是卻很少有人敢這麽做。 他們知道拍攝一部宗教電影會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名利雙收,可他們也知道,這必須是在成功了的情況下。 如果電影拍攝的不成功,某些地方民眾不滿意,那麽帶來的可就是災難了。

宗教電影因為信仰的問題,使得它和其他地電影很不一樣。 它已經成為了一個燙手的美味山芋,很多電影人想吃,卻擔心自己還沒有吃到就會被燙傷。

所以,從《耶穌受難記》以來,好萊塢拍攝的宗教電影並不是很多,這一回夢工廠的這部《十誡》自然滿足了長久渴望的觀眾們。

而媒體在報道《十誡》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地把這部電影和兩部電影做個對比。

做對比地第一部電影,當然是《耶穌受難記》。

“我們都還記得柯裏昂先生的那部《耶穌受難記》曾經是多麽的輝煌,事實上直到現在,這部電影依然是宗教電影的頂峰之作。 沒有其他的任何一部宗教電影能夠和這部電影相提並論。 現在柯裏昂先生再度出手。 拍攝《十誡》,我們就不得不考慮。 這部《十誡》能不能超過《耶穌受難記》。 不過從夢工廠那邊反饋來的消息來看,柯裏昂先生的這部新作,雖然題材上也算得上是宗教電影,但是和《耶穌受難記》有根本的不同。 至於到底有什麽不同,我想我們隻能拭目以待了。 ”

“不過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部《十誡》肯定又是一部傑作!”

雖然媒體對《十誡》能不能超越《耶穌受難記》存有疑問,但是他們對《十誡》抱有很大的期望。

而媒體拿《十誡》和另外一部做比較地電影,就顯得意味深長了。

這部電影,名字也叫《十誡》,隻不過它是1923年由米高梅電影公司發行地西席.地密爾執導的同名電影。

西席.地密爾執導地這部電影,內容是講述摩西將以色列人從埃及受苦之地領出,在何烈山接受上帝頒布的十誡,最後帶領著以色列人尋找家園的故事。

這些故事,取材於《舊約》,場麵宏大,人物眾多,在1923年,一經首映便轟動了整個美國,受到了人們的極大喜愛,可以說,在《耶穌受難記》之前,這部電影穩坐宗教電影的頭把交椅。

現在我突然宣布拍攝《十誡》,相同的電影名,讓媒體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西席.地密爾的那部。

“作為好萊塢兩位最優秀的導演,拍攝同名電影,這樣的事情,讓人很是期待。 地密爾先生的那部《十誡》是傑作,而柯裏昂先生的才能沒有人能夠懷疑,我想這樣的兩部電影,不管哪一部更為優秀。 都必定會永遠載入好萊塢電影史冊!”

媒體把這兩部電影放在一起比較的同時,也都給予了高度地評價。

而西席.地密爾本人也對這個消息做出了答複。

“聽到柯裏昂先生也要拍攝《十誡》,我十分的驚訝,也十分的高興。 這是個偉大的題材,一個迷人的題材,我想作為一個電影人,很難不被這個題材吸引。 我在1923年的那部電影。 其實還沒有完美地展現那段動人心魄的曆史,我希望柯裏昂先生能夠把那種精神拍出來。 把那種思想拍出來。 我對柯裏昂先生非常有信心!”

西席.地密爾對於我地這部同名電影,態度十分的友好。

而《十誡》引起民眾和媒體關注地最大的一個原因,恐怕還是這部電影的獨特的藝術樣式了。

電視電影,這樣的樣式,之前誰也沒有說過。

所以,當我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把什麽是電視電影給他們解釋之後。 媒體和民眾做出的反應,大出我地預料。

可以在電視上放映,也可以在電影院放映,片長隻有一個小時,一部電影分為十個部分,每一個部分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有聯係,每一個部分都在闡釋十誡中的一個戒條……

這些說法,讓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好奇程度猛漲。

他們甚至有一點迷糊。 這樣的一部電影,到底會是什麽樣子!?

這個,恐怕電影出來之後,他們才能知道了。

《十誡》震動了好萊塢電影人和觀眾,也引起了理論家的主意。 本來電視的出現,就已經成為理論家研究的重點。 而這部電視電影更是橫跨兩大媒體,成為一種新的藝術樣式,所以不可避免地進入了那些電影理論家地實現。

而在這批電影理論家中,觀點最深刻的應該是亞當.伯恩斯坦了。

“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看到電視帶來的巨大影響,沒有看到在這種新科技之下社會會變成什麽樣子,但是我們大部分的有遠見卓識的人已經能夠隱隱約約感覺到了。 夢工廠發明並推廣的電視,絕對可以成為改變世界曆史,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地推動器,它的作用,有可能比電影還要巨大。 ”

“我們應該看到。 雖然在一些方麵。 電影和電視有著相同的地方,比如都有銀幕。 都可以觀看影像,但是從根本上說,兩者之間存在這根本的區別。 比如,電影的欣賞環境是在影院中的集體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觀眾對於電影的判斷往往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而電視的欣賞環境卻是更傾向於家庭式地個人欣賞,這種欣賞更自由。 電影和電視地各自特質,決定了他們的鏡頭運用也不同,電視因為銀幕較小,所以更較偏向於中近景,而電影則偏向於全景和中景。 此外,在節奏上、一些具體地審美標準上,電視和電影也有根本的不同。 ”

“從某種意義上說,電視和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藝術,因此,電影的大部分的創作規律不能夠硬搬到電視上來。 。 ”

“自從洛克特勒電視集團創立以來,他們播發的電影,幾乎就是原封不動地用在電影院裏麵的膠片,這樣做,雖然也有一些優點,但是那些電影在電視上播放,總是讓人覺得有點奇怪。 ”

“我覺得,柯裏昂先生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才大膽地在電視和電影之間尋找一條新的道路,那就是電視電影。 這種藝術形式,不僅適合電視,也適合電影,《十誡》的拍攝,尤其是成為一個係列的拍攝,無論對於電影史以及對於未來的電視史的發展都帶有重要的意義。 ”

“柯裏昂先生總是具有遠見卓識,不過我認為,即便是如今電視電影是最合適的藝術形式,但是這種藝術形式僅僅隻是一個曆史性的過渡。 隨著電視的越來越發展,隨著電視藝術的越來越成熟,我想電視一定會擁有一種完全不同於電影的完全適合於自身發展的藝術樣式。 這種藝術樣式,也許就是從電視電影上發展起來。 ”

看完了亞當.伯恩斯坦這篇文章,我不得不讚歎這個好萊塢資深電影評論家的睿智。 他準確地把握了電影以及電視地內在規律,做出的評論令人信服,同時,也指出了電視未來發展的一個準確的方向。

如今的好萊塢,包括整個美國電影界,都把電視看成是一種電影的變體,很多人都成為電視為“小電影”。 能夠像亞當.伯恩斯坦這樣入木三分地看到電視和電影有很大不同的人,簡直寥寥可數。

而他地這種觀點。 無疑會提醒那些好萊塢的電影研究人員,然他們認識到電視地獨特魅力。

電影理論界的研究,也必將對好萊塢電影人起到指導作用。

曆史上第一部電視電影《十誡》,在還沒有開拍的時候就受到了如此的矚目,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而這也給我增添了無限的信心。

從這些好萊塢電影人的評論中,我看到了這個新興媒體更加璀璨地未來。

五月初。 在劇組的所有工作都準備好之後,我把一幫人拉到了事先選中的社區,開始了第一集的拍攝。

夢工廠對這部電視電影十分的看重,好萊塢人更是。

洛杉磯市市長龐茂派人把我們拍戲的社區全部封鎖,沒有通行證,任何不相關的人都無法進去。

我帶著一幫人,在裏麵拍得昏天黑地。

這部電影,幾乎集中了夢工廠絕大多數的電影明星。 除了拍攝斯登堡《藍天使》地貝蒂.戴維斯以及斯蒂勒的《這個殺手不太冷》的鮑嘉和英格麗.褒曼,其他的明星基本上全部到場。

其實這個做法我是從西席.地密爾那裏學來的。 一部《芝加哥》,西席.地密爾竟然把米高梅60多名一線明星全部壓了上去,一下子奪取了觀眾的視線,那我為什麽不能把夢工廠地明星夢都用到電影裏麵去呢?!而且,為了增加影片的重量。 我甚至親自披掛上陣,擔任了男主角,這樣的一部電影,想不吸引人都難。

不錯我的意外,當報紙上刊登出了《十誡》第一部《生命之歌》的演職員名單的時候,觀眾們瘋狂了。

加裏.格蘭特、詹姆斯、茱麗、嘉寶、凱瑟琳.赫本、多多、約翰.韋恩、穆貝尼……每一個名字在好萊塢演員當眾都是響當當的。

《十誡》的第一部,闡釋的是《舊約》十誡中的第一誡:我是耶和華,你地上帝,曾將你們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除我之外。 你們不可有別地神。

整部電影的內容很簡單。 八歲地巴伯和爸爸生活在一起。 爸爸是個科學家,隻信仰科學。 信仰數字,除此之外,什麽都不信。 巴伯家門口有一個小湖,冬天那裏可以滑冰,但是隻有冰到了一定的厚度才能去滑冰,否則就會出危險。 巴伯的爸爸用一個算式可以算出冰麵的厚度,聖誕節前,巴伯想去滑冰,巴伯的爸爸按照自己的算式計算出了冰麵的厚度,認為沒有什麽問題。 小巴伯穿上了冰鞋,走出了家門,然後他再也沒有回來。

作為《聖經》十誡中的第一誡,也是最最重要的一個誡條,想明晰地去闡釋它,根本不可能,哪怕你就似乎拍上一百部電影想把這個問題說明白,想去證明它,都不太可能。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最好說一個故事,一個寓言,讓觀眾自己去體會其中的含義。

而在這個故事中,我也添加了一些作為分線的故事,不單單把鏡頭對準了這個故事的悲劇,而是重點反應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的人們,反應了他們的生活態度,反應了他們的思維方式,反應了他們對生活對生命的理解。

巴伯由多多扮演,是一個開朗、乖巧、善良、聰明的孩子,巴伯的父親由我扮演,是一個滿腦子科學的典型的科學主義者。

巴伯的姑姑,則有嘉寶扮演,她是一個寡婦,篤信上帝。 其他的人,比如巴伯的女教師,一個婚姻破裂對世界幾乎沒有任何希望的女人,則由凱瑟琳.赫本扮演。

其他的一些人,在電影中也有各自地戲份。 而且每個人之間都有一個故事,其中戲份最重要的一個人,就是夢工廠的老演員穆貝尼,他將以一個旁觀者的“上帝的視角”的身份,出現在所有十部電影中。

故事一開始就像是樹根一般,在一根主線之下,有著很多分線。 展現的是一個龐大地世界中每一個人的生活,最後。 在那個悲劇出現地時候,當小巴伯的屍體從湖底被拉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出現在湖邊,這個時候,他們一下子明白了困擾他們一生的問題。

整部電影,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將這些內容全部包括,生活的酸甜苦辣、哲學的思考、生存意義乃至終極存在。 全部在這些故事中交給了觀眾。

維斯康蒂和羅伯特.布烈鬆兩個年輕人擔任了我地副導演,對於這個劇本,兩個人喜歡得不得了,尤其是羅伯特.布烈鬆,從接到這個劇本的第一天起,他幾乎連吃飯睡覺的時候都帶著它。 最為一個原本對終極真理有著深刻思考的電影人,這部電影算是擊中了布烈鬆的心髒。

而讓維斯康蒂激動的是他可以親自參與第一部電視電影的拍攝之中,這個家夥不知道怎麽的。 對這種新地藝術形式感興趣的程度甚至遠遠高於電影本身。

“老板,或許以後我可能成為電視電影領域的佼佼者。 ”維斯康蒂說這句話的時候,表情十分的認真,一點都不像是開玩笑。

看著他那凝重的臉,我忍俊不禁。

他原本可是曆史上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地旗手,如果在我的影響之下成為電視電影以及以後電視劇領域的大師。 那這個玩笑可是開大了。

和往常一樣,在電影的正式開拍之前,我們對演員進行了一番訓練。

如果說以往的那些電影,演員的訓練是件最頭疼的事情,那麽這一部電影則讓我省了不少心。

參加拍攝的這些人當眾,雖然也有些群眾演員,比如從社區中挑選的一些人,但是絕大多數的,還是夢工廠地演員們,這些演員可都有風度地經驗。 本身就是影帝、影後級別的人物。 連小多多都是表演天才,訓練他們。 根本不用費多大地勁,你隻需要告訴他們他們該注意一些什麽東西,告訴他們怎麽體會角色的內心,他們就會準確地給你表現出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過對於劇組來說,也不是什麽事情都是一番風順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天氣。

五月初,雖然不至於烈日炎炎,但是氣溫也已經不低了,而電影裏麵要表現的內容,可都是發生在冬天的事情。

於是,夢工廠的將近二十台的大功率造雪機被運進了社區,在五月的天氣裏,周圍的人們經常可以看到那個社區的上空飄揚著雪花,感受著從那裏傳出來的涼意。 而演員們,則必須穿上厚厚的衣服,這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一種痛苦。

五月八號,在充分的準備之後,電影正式開拍。

開拍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們,這部電影必須在一個月之內拍完,雖然電影的片長隻有一個小時,但是如此短的時間,對於這些習慣於一部電影一拍攝就是半年的演員們來說,絕對是個巨大的挑戰。

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告訴他們,電視電影和電影是不一樣的。 必須培養他們的新的表演風格。 現在的電視電影,拍攝一部需要一個月,而以後的電視劇,每一集一般都是在一個星期左右,與此相比,工作量就更大了。

而我當初之所以選擇維斯康蒂和布烈鬆做我的副導演,也是有想法了。 在夢工廠,可以做我的副導演的最佳人選有兩個,一個是格裏菲斯,一個是斯登堡,這兩個人從夢工廠剛剛創立的時候就多次擔任我的副導演,最了解我的拍片風格,這一次我完全可以讓格裏菲斯擔任這部電影的副導演,但是在綜合考慮問題之後,我還是否定了這個想法選擇了維斯康蒂和布烈鬆。

原因很簡單,格裏菲斯雖然在電影上的造詣遠遠高於維斯康蒂和布烈鬆,但是他有一個致命地缺點。 就是他是個電影人!一個終身獻給電影事業,已經定了型的一拿起導筒就會不用自主地用電影的那一套美學原則去做事情的人。

可我們麵對的是一種嶄新的藝術樣式,必須需要采用一種新的拍攝手法,讓格裏菲斯加入進來,勢必在一棟程度上造成阻礙。

維斯康蒂和布烈鬆就不一樣了,雖然他們兩個人也有一定地電影觀念,但是在實際操作上。 兩個人完全是白紙一張,我可以盡情地在上麵塗抹。 按照我的設想去培養這兩個人。

對於他們倆,我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讓他們倆從電視電影以及以後地電視劇上起家,我要把他們培養成這一領域的大師。 至於他們以後會不會在折回頭來拍攝電影,那就不是我所要考慮的問題了。

不過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我的預想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從開拍的第一天起,拍攝工作就進展得異常順利。 按照劇本一場戲一場戲地過,幾乎每有遇到任何的問題,巨大多數地戲都是一遍就過,順利的程度讓我都大為驚訝。

有的時候,我甚至交給維斯康蒂和布烈鬆每人一個攝影機,一個小劇組,讓他們和我同時開工,這樣以來。 又讓劇組的進度加快了不少。

這次拍戲,采用的全部是夢工廠的彩色膠片。 雖然我們的電視現在依然是黑白電視放映不出來色彩,但是,這部電視電影拍攝出來之後,也是在電影院放映的。

而這種情況也在不經意間對夢工廠起到了一點好處,那就是對於觀眾來說。 這仿佛就是兩個版本,一個是黑白電視版,一個是彩色電影版,而在電視信號覆蓋範圍內地絕大部分的觀眾會在電視裏麵看一遍後,再跑到電影院去看一遍。

在拍攝過程中,我依然采取了在拍攝《天堂電影院》的時候得到的那個經驗:劇組帶有洗片師,一天的拍攝工作結束之後,所有的膠片迅速被衝洗出來,晚上檢查效果。 這樣地做法,雖然使得劇組的工作量增大。 但是保證了影片的質量。

電影就這麽飛速拍攝著。 到了五月二十號最後的時候,已經完成三分之二了。 進度遠遠快於我之前的想象。

隨著五月底的臨近,六月的到來,好萊塢一年一度的年中電影檔期也滿滿臨近。

和以往不同,拉開年中電影檔期帷幕的,不是夢工廠的電影。

五月二十四日,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弗蘭克.卡普拉執導、克拉克.蓋博主演地電影《世界上最醜地人》在以G級聽過法典執行局的審查之後首映,成為好萊塢年中電影檔期地第一部作品。

而這部電影首映之後引起的轟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整部電影中,弗蘭克.卡普拉徹底展示了他非凡的電影能力,而克拉克.蓋博的表演,更是成為這部電影成功的最關鍵的因素之一,這個之前還默默無聞的演員,憑借著在這部電影中的出色表演,一下子躋身好萊塢著名男影星之列!

民眾以及洛杉磯的媒體對於這部電影更是讚不絕口。

“去年沉默了一年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今年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驚喜!弗蘭克.卡普拉在這部電影中展現出來的,是隻有電影大師才能擁有的那份熟練,那份優雅!這已經不是一部簡簡單單的電影了,它變成了一個個人特性鮮明的藝術品,他完全完全屬於弗蘭克.卡普拉,卻也完完全全屬於所有觀眾!”

“《世界上最醜的人》成就了弗蘭克.卡普拉,使得我們看到了好萊塢多了一位電影大師,但是它更成就了克拉克.蓋博。 英俊、紳士、風度飄飄,這個男人,絕對不是世界上最醜的人,他是毒藥,貨真價實的毒藥,讓所有看到這部電影的女人們心甘情願含著死去!讓所有看完這部電影的男人們都低下頭嘟囔一句:我為什麽不是克拉克.蓋博!?”

“毫無疑問,克拉克.蓋博無疑會成為好萊塢無數不多的將被人員永遠記得的影星,這樣的影星,放眼整個好萊塢的曆史,能夠達到的人,不多,能夠說的上名字的,除了卓別林、安德烈.柯裏昂、加裏.格蘭特、亨弗萊.鮑嘉、約翰.韋恩等人,基本沒有了。 ”

“我們應該感謝上帝!感謝他給我們送來了這樣的一個年輕人!一個幾乎完美的演員!我們要感謝克拉克.蓋博,他將使得好萊塢越發的光輝燦爛!”

作為洛杉磯市乃至整個西部最出名的報紙,《洛杉磯時報》給予弗蘭克.卡普拉的這部電影,以及弗蘭克.卡普拉本人和克拉克.蓋博的評價,十分的高,幾乎到了扯著嗓子讚歎的地步。

而其他媒體的評價,絲毫不比《洛杉磯時報》差。

“克拉克.蓋博是我見過的,不多的能和卓別林、安德烈.柯裏昂相提並論的演員!他的身體,他的眼神,他的淡然一笑,乃至他說話的語氣之中,似乎都帶著一種魔力!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看到他的電影,都會被他的魔力征服!這樣的演員,是可怕的存在,因為你會把自己的所有感情交給他!你會把所有的理智通通丟棄,你和他一起呼吸,一起哭喊,一起大笑,你就是他,他就是你!克拉克.蓋博,是好萊塢新神話的締造者!”——《好萊塢時報》。

《市民報》甚至做了整整五個版麵的專題,把目光對準了克拉克.蓋博。 在好萊塢,能夠有這樣待遇的人,絕對寥寥可數。 他們用大量的照片加文字詳細地介紹了克拉克.蓋博的身世、他的成長身世,這期報紙剛剛發行就被搶購一空,之後不得不加印兩次,依然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

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發售的電影海報更是供不應求,洛杉磯各處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購買印有克拉克.蓋博劇照的海報,更有很多影迷吧哥倫比亞公司的大門給圍了起來,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之下,克萊克.蓋博不得不出來和眾多的觀眾見麵,接過讓觀眾尖叫一片,聽說還有不少人當場暈倒。

好萊塢男影星不少,英俊的,有魅力的人,也不少,但是能夠像克拉克.蓋博這樣有男人味的,一個眼神就可以讓女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男影星,恐怕隻有他一個人!

《世界上最醜的人》這部電影,因為弗蘭克.卡普拉,因為克拉克.蓋博,首映的第一周,票房就突破400萬美元,成績驚人,讓哥倫比亞的老板約翰.科恩高興得提前召開慶功會。

這部電影,成就了弗蘭克.卡普拉,成就了克拉克.蓋博,也成就了哥倫比亞。 這個在1928年沉默了一年的電影公司,這個已經滿滿有些沒落趨勢的電影公司,終於爆發了起來。

它的爆發,也給1929年好萊塢年中電影檔期開了一個好頭。

不過瘋狂的電影,可不止哥倫比亞公司的這一部。

有夢工廠的電影在,有即將殺青的《十誡》在,瘋狂這個詞語,就不是專屬。

#########################################################################

小張要瘋了!小張要瘋了!還有八十多張月票就能頭破一千張月票的大關了!

大大們,在最後的兩天的時間裏麵,能不能實現小張的這個願望!?

有月票的大大,千萬要投一張呀!

一千張!一千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