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花瓶克拉克·蓋博的願望 第1058章 電影眾神回歸!(求月票!)
雷電華電影公司投資拍攝馬莫利安導演的電影《化身博士》,盡管之前聲稱他們關注的是精神病院裏麵的病人,走的是劍走偏鋒的路子,但是到頭來卻翻了船。
這部電影公映之後,廣受惡評,不管是雷電華電影公司還是馬莫利安本人,都被罵得狗血淋頭!
“馬莫利安可以自己去進精神病院了!他拍得簡直是一部莫名其妙的電影!這哪裏是一部電影,分明就是一幫傻瓜演員的歇斯底裏的表演!我敢打賭,馬莫利安先生在拍攝這部電影之前,根本就沒有進過精神病院!他以為精神病人都是歇斯底裏的,但是事實上,真實的精神病院和電影裏麵的完全是兩碼事,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虛假的電影!”
“第二,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的主題,馬莫利安或許想表現一種變態的社會形態,把社會中的種種不合理的東西投射到一個小小的精神病院中去,這一點想法,是好的,但是他根本就沒有做到渾然天成,而是讓人覺得十分的做作,各種隱喻十分的僵硬。 馬莫利安原先的那僅有的一點天才在這部電影裏麵也沒有了。 ”
“雷電華電影公司或許想拍出一部真正的藝術片,但是結果卻大失所望。 這部電影是車頭徹底的失敗者。 ”
馬莫利安的《化身博士》,之前我就有些疑問,引文這樣的題材並不討巧,最容易失敗。 如果想獲得成功,對導演地要求水平十分之高。 而馬莫利安,顯然還沒有到這樣的水平。
馬莫利安失敗了,情有可原,畢竟他還沒有那份功力,但是另外一個人的失敗,就十分的沒有道理了。
這個人。 是派拉蒙電影公司的頂梁柱之一,約翰.休斯頓。 他的電影《紅衣主教》。 首映之後遭到了比馬莫利安更加聲勢浩大的討伐!
這部電影展現地是梵蒂岡叫停的一位紅衣主教地生活,而且屬於古裝片。
我想當初派拉蒙之所以投拍這部電影,很有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的題材十分的討巧。 首先,電影反映的是梵蒂岡教廷的紅衣主教的生活,自從《耶穌受難記》公映梵蒂岡教廷的勢力在美國土崩瓦解之後,好萊塢拍攝了不少宗教題材地電影,但是直接以梵蒂岡為題材的還是很少的。 時隔這麽久,派拉蒙絕對有借著這個題材來火一把的用心,第二,這部電影是古裝片,對於作品巨大多數都是現代電影的約翰.休斯頓來說,也是想通過這部電影來拓展他的領域,這是約翰.休斯頓個人的私心。
派拉蒙為了這部電影的成功,可謂是費盡了心機。 甚至跑到了梵蒂岡教廷那裏去取景,而梵蒂岡教廷為了表示他們對美國人地“友好”竟然破天荒地向劇組開放了很多之前從來沒有對外界公開的場所,可謂是大為支持。
但是派拉蒙絕對想不到會有這樣的一個結果。
約翰.休斯頓的《紅衣主教》內容是表現一個紅衣主教的生活,裏麵有很強的宗教內容,也有一些紅衣主教日常地生活鏡頭,看得出來。 他想還原一個紅衣主教的真實生活,展現一個特殊群體,但是這種生活他顯然沒有掌握好一個度,影片被拍得極為冗長拖遝,讓人忍無可忍,裏麵總是夾雜著眾多的喃喃自語和內心獨白,嚴重破壞了電影的整天性,除此之外,也許是因為受到了梵蒂岡教廷的支持的緣故,在這部電影裏麵約翰.休斯頓某種程度上說為梵蒂岡教廷唱響了讚歌。 在這部電影裏麵。 梵蒂岡教廷的那些成員們是以一種高大聖潔的麵貌出現的,哪怕他們判處那些“異教徒”上火刑架的時候。 電影裏麵。 那個身為主人公地紅衣主教在判處人們火刑地時候,完全是義正嚴辭的。
雖然在美國人們有言論自由,電影導演也有表達自己思想地私有,但是這並不代表民眾會買你的帳,尤其是牽扯到他們的信仰的時候。
自從《耶穌受難記》引發的宗教改革之後,梵蒂岡教廷成為了美國人最討厭的機構,而傳統教派則受到了民眾的愛戴和無比的擁護,這幾年來,傳統教派為民眾做了很多事情,也得到了民眾的大力支持,而梵蒂岡對待傳統教派的態度,是眾所周知的。
約翰.休斯頓在這部電影中對梵蒂岡教廷大唱讚歌,無疑惹怒了民眾,加上他在電影上的確犯下了很多致命的錯誤,導致這部電影受到的抵製遠遠超過馬莫利安的那部狗血的《化身博士》,則使得派拉蒙聖誕檔期的第一部電影之中就灰頭土臉,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計劃。
可以說,十二月初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出品的這些電影,又成功的有失敗的,不管怎麽說,聖誕檔期的熱烈氣氛,算是被掀起來了。
而在12月10日,夢工廠盛大推出了《最後一個東北軍》的係列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經過弗拉哈迪帶著他的助手們經過了長時間的剪輯之後,形成了10集每一集長達3個小時的係列紀錄片,這個紀錄片完整地再現了九.一八事變前後的各個方麵的情況,被弗拉哈迪剪輯得十分的精彩。 這部紀錄片已經推出,就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雖然看過了《最後一個東北軍》的電影,但是紀錄片版的《最後一個東北軍》顯然和前者有著本質的區別,而長達30多個小時的係列紀錄片也徹底讓那些沒有看過癮的觀眾十分的歡迎,甚至出現了有的觀眾帶著大包小包的食物走進電影院一口氣把十集全部看完的。
而弗拉哈迪地這個係列紀錄片,也創造了紀錄片上麵的一個紀錄。 在此之前,如此大規模的係列紀錄片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可以說《最後一個東北軍》係列紀錄片,在形式上成為了紀錄片的一個新的高峰,不僅僅受到了紀錄片界的肯定,也受到了好萊塢電影人的極力讚揚。
1931年地好萊塢電影聖誕檔期就是這樣的紅紅火火,一部電影連這一部。 和以往不同地是。 以前的聖誕電影檔期,往往能夠分得出來前中後三個階段。 但是今年,完全分不清楚了,因為一部部電影中的首映式,幾乎就是緊緊相連,由此也可以看出今年好萊塢電影的紅火程度。
緊跟著第一個放映**,12月15日,夢工廠電影公司拍攝大衛.格裏菲斯導演的電影《國家寶藏》開始了首映式。 這部電影也由此引發了好萊塢電影首映的新一輪的**。
格裏菲斯地這部電影,拍攝的時間很長,選用的演員,又都是夢工廠的一線影星,反映的內容,更是早就位民眾所關注,因此電影首映之後,反響十分之好。
《洛杉磯時報》這樣評價這部電影:“格裏菲斯先生的《國家寶藏》是一部難以劃分類別的電影。 你可以說它是政治電影,也可以說它是懸疑電影,還可以說它是曆史電影,更可以說它是探險電影,甚至說它是偵探電影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這樣地體裁,說明這部電影的不同尋常。 ”
“所有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 在觀看之後,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似乎美國真的有這樣的一個國家寶藏,而這樣地一個重大的秘密似乎真的存在,多年以來就存在,隻不過我們不知道罷了。 現在,在大街上走,竟然會看見有人拿著一張美國的貨幣在那裏細細打量,打量上麵的那些圖案若有所思,隻要看到這樣的人。 你可以十分肯定地走過去和他談《國家寶藏》。 因為他肯定是這部電影的影迷。 ”
“格裏菲斯在這部電影裏麵展現了他高超的場麵調度能力,整部電影被他打磨得精致而大氣。 沒有任何的瑕疵。 這部電影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動聲色,如同一條靜靜流淌地大河,讓人感覺它地闊大,感覺它的廣闊。 ”
“這樣地電影風格,可不是隨便一個導演就能夠拍出來的。 沒有經年累月的電影拍攝經驗,沒有幾十年形成的人生觀和藝術觀,沒有深厚的生活基礎,是不可能把電影拍攝得如此的大氣內斂的。 從這種程度上說,在好萊塢,能夠形成這樣電影風格的,恐怕隻有格裏菲斯一個人。 ”
“國家寶藏在情節上十分的奇妙,一環扣著一環,讓人欲罷不能,一定要目不轉睛地看下去,這樣的情節設計,展現出了編劇的高超水平,在這方麵,沒有人是柯裏昂先生的對手。 而攝影也很精彩,比利.比澤的老而彌堅的攝影風格,尤其是茶色濾鏡的使用,給電影蒙上了一層滄桑感,一層曆史感。 可以說,這部電影從各個方麵,都是精品,不可得多的精品。 ”
好萊塢電影界和觀眾對於格裏菲斯的這部新作讚揚聲一片,這位深為人們敬佩的老導演,總是能夠帶給人們太多的驚喜和意外。
緊跟著《國家寶藏》,其他電影也是一哄而上。
20世紀電影公司投拍的鮑沙其的《告別武器》這部電影,算是占了一個便宜。 因為《最後一個東北軍》的緣故,在觀眾中間引發了觀看戰爭電影的熱潮,,而隻要是內容牽扯到戰爭的,不管質量好壞,觀眾都有興趣。
《告別武器》典型的屬於戰爭電影,而且又是改編自海明威的原著,因此電影首映之後,觀眾蜂擁而至。
20世紀電影公司在這部電影上很快就受到了巨大的利潤回報,票房飄紅,但是盡管如此,這部電影在評價上似乎並不是那麽的理想。
“《告別武器》這部電影,確切地說我看了之後很失望。 雖然20世紀電影公司邀請了海明威先生擔任他們的顧問,但是這部電影隻能展現出原著五成的風采,我想任何看過海明威原著地觀眾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都會有失望的感覺。 ”
“和斯登堡導演的《美國的悲劇》相比。 同為改編電影,《告別武器》顯然要失敗得多,它沒有體現出原著中的那種深邃,也沒有更大程度上感染觀眾,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幹癟蒼白地內容。 ”
“而作為戰爭片,如果這部電影和《最後一個東北軍》相比。 差距顯然就更大了。 《最後一個東北軍》以戰爭為直接的背影,展現出了一種昂揚地內在氣質。 展現出了國家、軍隊乃至個人在戰爭中的生存狀態,可歌可泣,令人熱血沸騰。 但是《告別武器》卻如同無病呻吟一般,雖然裏麵也有戰爭,但是我們絲毫感覺不到戰爭的氛圍,隻是在野戰醫院裏麵,我們才因為看到一些傷員而覺得他們生活在戰爭之中。 除此之外,他們歌照唱舞照跳,**女愛,風情萬種。 而眾所周知,海明威先生在他的這部作品中,目的不是表現這個,但是鮑沙其先生顯然對於這部作品的理解隻限於此,因此。 不能不讓人覺得遺憾。 ”
“不過《告別武器》至少做出了一個十分有益的嚐試,它起碼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電影界,改編原著是一個看似占了很多便宜,但是實際上卻更容易失敗地想法和舉動,如果你掌握了作品的深邃。 如果你能夠完美地展現作品的風格並且憑借自己的理解進而出現了超越原著的升華,那你的電影一定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你不能表現出原著的神韻,那麽你將會遭到觀眾地一片罵聲,會失敗得很慘。 ”
卓別林特意在報紙上撰文,針對鮑沙其的這部電影談了他的看法,從卓別林的文章之中,可以看出他是十分喜歡海明威的那部小說的,因此對於鮑沙其地改編電影,很是看不慣。
連海明威在首映式之後接受采訪的時候也稱他對這部電影並不是十分的滿意,這更是等於直接扇了鮑沙其一巴掌。
不過盡管如此。 20世紀電影公司的高層還是十分滿意的。 因為他們在票房上大賺了一把。
福克斯電影公司出品,邁爾斯通導演的《雨》。 則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邁爾斯通本來最擅長的就是戰爭片,這一次又借著《最後一個東北軍》的東風,所以電影已經推出就很受關注。
同為戰爭電影,邁爾斯通的這部《雨》比《告別武器》要成功得多。
邁爾斯通很聰明,他這一次拍得電影,在風格上麵和他地成名之作《西線無戰事》截然不同。
《西線無戰事》是悲劇寫實主義,而《雨》卻是詩意現實主義。
在這部電影中,他並沒有展現出一戰地波瀾壯闊,而是通過一個班的士兵在戰場上地生涯來揭示主題。
銀幕上,幾乎看不到炮火連天的戰爭場景,看到的往往是雨幕、濃霧、風聲呼嘯的原野、森林、河流這樣的美麗景色,而那一個班的士兵,就在這些場景中活動,他們完成著戰爭中的任務,同時也沒有忘記享受生活。
他們愛著這個世界,熱愛生活,但是最後這些人卻一個個死在子彈之下,死在了那些美麗的詩意的場景裏。
當死亡和詩意聯係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是極為震撼人心的。
邁爾斯通在這部電影裏麵,以一種十分冷靜的鏡頭在拍攝,電影從始至終幾乎就沒有什麽**,但是看了之後,卻讓人覺得心酸不已。
那些年輕士兵的生命,就如同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鮮花一樣,還沒有盛開就先凋零了。 生命如此的脆弱,生活布滿了荊棘,人們看了這樣的畫麵之後,不得不產生深刻的思考。
邁爾斯通的這部電影,讓我十分的喜歡。
邁爾斯通的成功,讓福克斯電影公司大喜過望,他們期望著這部電影能夠在今年的哈維獎頒獎典禮上能夠有所收獲。
而其後,包括很多大電影公司的電影也都開始被搬上銀幕。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由卡普拉導演克拉克.蓋博主演的《美國地瘋狂病》,首映之後票房飄紅。 有克拉克.蓋博在,沒有人懷疑這部電影的賺錢能力,實際上,克拉克.蓋博主演的每一部電影都是印鈔機。
但是這部電影和克拉克.蓋博先前主演的電影一樣,在藝術性上並沒有什麽特點。
盡管很賺錢,但是克拉克.蓋博本人十分的失望。 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麵對鏡頭。 這位影星哭喪著臉道:“我已經厭煩了人們叫我花瓶了。 我想做一個演員,而不是明星!我最大的願望。 就是能夠和柯裏昂先生合作一部電影,我想讓觀眾看到一個有演技地實力派演員的克拉克.蓋博,而不是光憑臉蛋生活地克拉克.蓋博!”
他的這句話,完全是肺腑之言,但是我看了之後卻忍俊不禁,我倒是想和他合作,可是他的老板同意不?
不過在所有的電影中。 我最關心的一部,是希區柯克的。
希區柯克自從上部電影問世之後,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電影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原因,首先是可能這家夥地確手頭沒有劇本了,另外一個原因,是這段時間中他很有可能在地下活動準備瞅準機會狠搞一個劇本。
基於我對他的了解,我還是相信後者的這個判斷。
希區柯克這個人。 別看滿身的肥肉,可也同樣的滿肚子的鬼點子。
在雷電華,卓別林和他不相上下,現在西席.地密爾被凱瑞.洛克菲勒拉了進去,成為名副其實的天字第一號導演,希區柯克的頭上算是又壓上了一座大山。 不過西席.地密爾地進來。 也給希區柯克帶來不少的好處,首先是至少卓別林也蹦達不起來了,讓西席.地密爾掌權,至少要比卓別林掌權好,此外,西席.地密爾不是還帶來了一個寶貝嘛。
希區柯克就看中了這個寶貝了。
如果說把雷電華電影公司內部的勾心鬥角比喻成一場戰爭的話,這場戰爭表麵上看起來並不是十分的激烈,一個顯著的特種就是雙方交火不密集,因為不管是卓別林還是希區柯克,手頭地彈藥都是很少的。 每次好不容易弄出來個劇本。 都要看準使勁才能給對方致命一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卓別林和希區柯克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這一次,希區柯克就看到了一個兔子。
這兔子就是費雯麗。
對於希區柯克來說,最痛苦的就是長期以來沒有一個讓他十分滿意的禦用女演員,這讓他總是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這部電影並不是完美的,因為我沒有一個完美的女演員。
這種說法,雖然很多人都指責希區柯克是拉不下來屎怪地球沒有重力,但是仔細想想,也的確是有道理的。
現在,希區柯克終於找到了這樣的一個女演員,那他幹嘛不出手?
該出手時就出手。
所以《騙局》很快就開拍,速度驚人。
今年地聖誕檔期,希區柯克算是占了一個大便宜。 以前,我導演地電影是肯定會在聖誕檔期中成為夢工廠的頂梁柱地,而一般情況下,也是希區柯克死磕的對象,每一次,這個胖子都被磕得頭破血流,這一次,他算是運氣來了,因為夢工廠的主打電影,是格裏菲斯的《國家寶藏》。
雖然格裏菲斯也是一根硬柱子,但是對於希區柯克來說,壓力大減,而這部《騙局》他絕對有信心能夠實現他前所未有的輝煌。
且不說雷電華展開的聲勢浩大的宣傳,就單憑這部電影裏麵對於費雯麗形像的顛覆就已經讓美國民眾瘋狂了。
而《騙局》這部電影,和他之前的電影也有很大的區別。 希區柯克之前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心裏懸疑片,但是這一次,這部電影好像上了個新的台階,雖然也有心理懸疑的成分,但是假如了很多的黑色恐怖,此外,希區柯克也開始利用費雯麗這個賣點,在情色上做了文章。
對於他來說,把這個觀眾心目中的公主改造成一個**人神經的尤物,算得上是一大創造!
因此。 希區柯克對這部電影十分地期待。
《騙局》在接受審查的時候,得了個R級。 對於這個限製級別,希區柯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十分的滿意,而R級,這無疑又給這部電影蒙上了一層有人的麵紗,既然都R級了。 說明裏麵肯定有少兒禁止的東西,而主角又是費雯麗……
於是乎。 電影還沒放映,民眾就有些急了。
《騙局》和《國家寶藏》同時一天上映,效果果然十分的好,可以說,美國觀眾對這部電影的關注和讚譽,絲毫不比《國家寶藏》差,在票房上。 甚至比《國家寶藏》好要高。
希區柯克這下算是得瑟了起來。
在好萊塢,各大媒體對這部電影地評價總體上來說,是讚譽有加的。
“希區柯克先生地新作《騙局》,算是他所有電影作品中的一個高峰,這部電影繼承了他的心理懸疑特色,同時,也開始用鏡頭來表現社會重壓之下人類的心理畸變,希區柯克先生如同一個醫生一般。 對這種心理畸變進行剖析,發人深省。 ”
“總得來說,《騙局》堪稱完美,尤其是裏麵費雯麗小姐的表演,完全顛覆了之前她扮演的斯嘉麗的形像,在這裏。 她是一個性感地柔弱的女人,我想所有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在看那場浴室裏麵的戲的時候,當看到裹著浴巾尖聲大叫的費雯麗的時候,全都會目瞪口呆。 ”
“這是希區柯克先生的功勞,這一次,他獲得了巨大地成功。 ”
有讚揚的,就有批評。
約翰.福特就寫了一片評論文章,對希區柯克進行了深刻的批判:“《騙局》的確有它的好,這部電影比起希區柯克先生之前的電影。 比起大多數地好萊塢電影人們。 都堪稱傑作,但是希區柯克先生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在這部電影裏麵又有了十足的表現。 這實在讓人惋惜,因為如果他把心態放得平和一些,電影會更加的完美。 ”
“希區柯克先生了解好萊塢,而在好萊塢的所有導演中,像他一樣能夠十分清楚觀眾心理的導演,少之又少,所以他知道觀眾喜歡看什麽樣的電影,知道什麽樣的電影能夠獲得民眾的支持,能夠獲得巨大地票房。 對於他來說,《騙局》地最大的武器,是費雯麗,所以他把費雯麗徹底改變了形像,從原來地高貴、堅韌,變成了一個性感、讓人垂涎的女郎,他知道,這樣做,肯定會引發民眾的觀影狂潮。 ”
“現在看來,希區柯克先生的這個目的的確達到了,《騙局》這部電影票房一路飄紅就是例證,但是仔細想一想,這部電影真的需要費雯麗如此改變嗎?或者說即便是需要,用得著那麽露骨嗎?”
“我覺得答案每個人都很清楚。 實際上,希區柯克先生在這方麵做得有些過頭了。 不錯,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開拓她的戲路,讓她多改變一下銀幕的形像,這是十分有益的事情,可是有些時候做得太過,就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 ”
“費雯麗本來的形像是陽光的,是高貴的,不是說不可以把她往性感的方向改,但是希區柯克先生這一次把她改成了一個**一樣的女人,雖然觀眾看得時候會很過癮,雖然這樣很吸引人,但是當觀眾從電影願出來的是,原本心目中的那個斯嘉麗的形像轟然倒塌,這對於費雯麗來說,是一件十分不好的事情。 確切地說,希區柯克先生為了他的電影,為了個電影的成功和票房,對費雯麗十分的不負責任!”
“好萊塢之所以這麽繁榮,不單單是因為有好的導演,優秀的演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某種程度上說說,一個好演員,和一個好導演一樣難得!費雯麗可以說是好萊塢從建立以來不可多得的優秀女演員,如果就這麽會毀掉的話,的確是一件罪惡的事情!”
“我對希區柯克先生的新片總體上來說是喜歡的,但是我不能讚同他對待費雯麗小姐的這種做法,這實在讓人憤怒!”
約翰.福特批評希區柯克並不是從電影上麵,而是從道德從麵。
實際上。 他也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畢竟大家都是好萊塢人,對於好萊塢地事情以及電影的相關的操作都十分的清楚,希區柯克這麽做,絕大多數人都明白,隻不過沒有人願意出來說罷了。
費雯麗是約翰.福特最喜歡的女影星之一,所以對希區柯克這樣的做法十分的反感,他站在道德高度對希區柯克進行批判。 得到了好萊塢人地認同。
而隨後,報紙上在這一點上對希區柯克的批評也是越來越多。 都說希區柯克地確是為了成功不擇手段。
倒是希區柯克對此毫不在乎,他在乎的隻是成功,隻是票房。 對於他來說,這樣的一部電影,給雷電狂賺了一大筆錢,自己的名聲和在雷電華電影公司內部的地位也隨之提高,這就足夠了。
你們不是說我損害了費雯麗的形像了嘛。 我還說她借著我這部電影聲望提高了呢。 希區柯克狡辯的能力是非常之多地,在這方麵,根本沒有人都扳倒他。
《騙局》就這樣火了起來,希區柯克滿麵*光,雷電華電影公司更是揚眉吐氣,聲稱要在今年的哈維獎頒獎典禮上一路披荊斬棘,囂張得要命。
雷電華電影公司囂張,有的電影公司比他們還囂張。
米高梅電影公司。 馬爾斯科洛夫在這一個月裏麵估計樂得都快要瘋掉了。 先前斯約史特洛姆的那部充滿著北歐風格的《紅袍》獲得了成功之後。 隨後推出來的由米高梅電影公司目前的頂梁柱齊納曼導演的電影《咖啡館》更是火爆得要命。
如果說希區柯克地《騙局》是靠著費雯麗一個女人紅起來的話,那麽《咖啡館》這部電影,顯然依靠的就是一群男人。 為了這部電影,米高梅把他們的一線男影星全部拿了出來放到了一部電影中。 一群一線男影星,在電影裏麵確實一群風度翩翩的小偷,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地風度,結果聽說首映式上很多女觀眾看著看著就暈倒了。
電影公映之後,《咖啡館》立刻獲得了“電影史上迄今為止最完美最高貴的一部小偷電影”的稱號,票房絲毫不亞於希區柯克的那個《騙局》。
馬爾斯科洛夫樂壞了,也開始囂張了。 這一兩年來,米高梅電影公司雖然在電影上麵賺了不少的錢,但是能夠拿得出手的讓人大為讚揚甚至可以成為經典的電影,少之又少,這一次,一下子推出兩部電影。 結果卻都大獲成功。 讓馬爾斯科洛夫得到了許久未有的驕傲和光榮。
不但在首映式之後開了慶功會,甚至還在慶功會上私自搞了一次米高梅電影公司內部的頒獎典禮。 囂張的是,這個頒獎典禮地規格幾乎和哈維獎差不多,甚至還給那些獲獎者頒發了金質地獎杯。
“我們會在今年的頒獎典禮上,把大部分地獎杯都給捧回來!”馬爾斯科洛夫對著媒體如此囂張地說道。
電影成功了,囂張一下是有資本的。
不過電影成功卻低調的公司,也有,雖然不多,但是好萊塢多少還是有些很有氣度的老板。
霍華德.休斯。 新線電影公司聖誕電影檔期隻推出了一部電影,那就是維克多.弗萊明導演的《彈殼》。
維克多.弗萊明的能力,加上霍華德.休斯的頭腦,以及這部電影400萬美元的投資,還有開拍以來的神神秘秘,讓民眾對這部電影充滿了期待。
此前,除了維克多.弗萊明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稱他拍的是一部黑幫電影之外,這部電影的具體內容外界一無所知。
但是不管是維克多.弗萊明還是霍華德.休斯本人,對這部電影信心滿滿。
結果電影首映之後,也的確一鳴驚人。
這部400萬美元拍攝出來的黑幫電影,精美得讓人窒息。
以前好萊塢的黑幫電影,都是街頭槍戰,主角也都是流裏流氣的下層混混,但是這一次,就完全不一樣了,維克多.弗萊明展現的是黑社會地高層。 展現的是上層人的生活,他們穿得西裝革履,聽音樂會,抽雪茄,談文學,但是他們是黑社會。
腥風血雨,就在他們的話語中完成。 人的生死,對於他們來說。 簡直就是一件和吃飯睡覺一樣平常的事情。
維克多.弗萊明把攝影機對準了這個一隻被好萊塢電影人忽視的群體,他拍出了他們地鮮亮生活,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也拍出了這些人地苦惱,這些人的生存狀態。
“維克多.弗萊明的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所不了解的黑社會上層的那些人的風光,他們和州長議員打交道。 生意遍布世界,他們控製著城市的黑暗處,他們掌握著生殺大權,同時,維克多.弗萊明也讓我們走入了他們地內心世界。 那些黑社會上層們,表麵上看,是十分鮮亮的,比如主角尼可。 那個黑社會老大,擁有尊嚴、權勢和金錢,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會一個人躲到浴室裏麵哭,甚至用槍抵住自己的腦袋。 當母親去世時,他會像孩子一樣伏在母親的身上跟母親告別。 他愛自己的女兒,會在一一場屠殺之後,抱著一個巨大的毛絨玩具送給女兒,也會在剛剛消滅了對手之後,擦幹了手上的血陪著妻子一起聽歌劇,這樣地男人,這樣的黑社會,是我們所看不到的,可以說,維克多.弗萊明先生。 給我們展現了一部十分美妙的電影!一部堪稱經典的黑社會電影!”
亞當.伯恩斯坦對於維克多.弗萊明的這部《彈殼》十分地讚賞。
說實話。 連我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都喜歡得要命。 我甚至告訴維克多.弗萊明。 他盡管等著在哈維獎上領取獎杯吧。
《彈殼》使得成功,不亞於米高梅電影公司的《咖啡館》或者是雷電華的《騙局》,但是電影成功之後,新線電影公司十分的平靜,老板霍華德.休斯親自開著遊艇帶著劇組的人出去度假,讓那些擁到新線電影公司準備采訪的記者們目瞪口呆。
同時首映的,還有萊默爾的環球電影公司投資拍攝的由威廉.惠勒知道的《小狐狸》。
這部電影首映之後,被觀眾稱之為繼《最後一個東北軍》之後,最讓人落淚地一部電影。
威廉.惠勒先前地大氣、沉厚的風格在這部電影裏麵沒有了,他把攝影機溫情脈脈地對準了一個名字叫小狐狸地孤兒,對準了他的悲慘生活。
這部電影,情節很是簡單,但是整部電影澄澈潔淨堪稱完美,如同一顆珍珠,在眾多的大片中發出耀眼的光輝。
“《小狐狸》,威廉.惠勒的轉型之作,十分的成功。 這部電影的最可貴之處,就是它的節奏。 觀眾在觀看這部電椅的時候,幾乎是以一個當局者的身份觀看的,他們似乎就是和小狐狸生活在一起,一同體驗他的心酸心酸生活,尤其是影片的最後,小狐狸死去的時候,當他中搶倒下之際,銀幕上用的是一個主管鏡頭,這就使得觀眾幾乎覺得自己被擊中了一般。 而這樣的感覺,因為《小狐狸》裏麵獨特的節奏和取景,隨處可見。 ”
“威廉.惠勒通過這部電影,展現出了一個好萊塢一流導演的水準。 ”
除了威廉.惠勒的這部電影之外,華納電影公司投拍的由波特.李導演、勞萊和哈台主演的喜劇片《兩個酒鬼》,雖然在藝術性上沒有多大的創造,但是票房大賺。
這對喜劇組合,自從《小鬼當家》之後,就徹底火了,隻要他們倆出現在銀幕上,就是不做任何的表演,觀眾都會笑得前仰後合。
此外,小電影公司拍攝的電影也同樣有佳作,其中的代表就是先前被我看好的由明星電影公司投資拍攝的電影《椰子》。 這部電影,導演是馬克思三兄弟,是個小成本的電影。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旅行的故事,一個老男人去找椰子的故事,影片的主題,展現的就是他在旅行大道路上碰見的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情,老男人用他的人生經驗和人生感悟,幫助了很多困頓的人走出困境重新麵對生活。
在影片的最後,精疲力盡的老男人經過了無盡的波折和辛苦,在戈壁上麵發現了一棵巨大的椰子樹,看著滿樹的椰子,老男人笑了起來。
馬克思三兄弟用這樣堪稱魔幻的結尾告訴人們一切皆有可能,一定要滿懷希望地生活。
電影雖然是個低成本的電影,但是卻受到了觀眾和電影界的一致歡迎和好評,成為了實實在在的一匹黑馬!
而所有的電影中,派拉蒙電影公司推出的由約翰.福特導演的《最後的巡邏兵》最為人們所關注。
人們之所以關注這部電影,很大原因是因為派拉蒙電影公司來勢洶洶地投拍了兩部電影,結果約翰.休斯頓的那部《紅衣主教》铩羽而歸被罵得狗血淋頭,因此,約翰.福特的這部電影也就成為了派拉蒙電影公司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這部電影再載了,那派拉蒙電影公司可就要遭殃了。
結果,在派拉蒙電影公司的齊聲祈禱中,約翰.福特的這部電影獲得了成功。
很久沒有新片問世的約翰.福特,在這部電影裏麵改換了一種和以前不太一樣的風格,雖然一樣是熱血硬漢,但是電影裏麵展現出來的主人公的形像不是英雄,而回歸到了普通人。 電影裏麵沒有槍法極好的牛仔,有的隻是普通的巡邏兵。 但是電影的硬氣和棱角,依然十分的鮮明。
約翰.韋恩在裏麵的表演簡直棒極了,以至於我都為之鼓掌。
這部電影也算是讓阿道夫.楚克鬆了一口氣,他的日子,總算是好過多了。
總體上說,1931年的好萊塢聖誕電影檔期,雖然有個別的人出現了失誤,但是絕大多數的一流導演們的電影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就使得今年的聖誕檔期十分的火爆。
對於這種現象,《好萊塢時報》有一句話說得十分的好:“今年的聖誕檔期,好萊塢的一個個電影神靈級別的導演們,全都回歸了!”
眾神回歸,我對競爭的結果,很是期待。
#######################################################################
今天一萬兩千字。
昨天寫到了晚上…多,早晨起來眼睛紅腫。 碼字的時候,有大大發來QQ,滿是鼓勵之詞,嗬嗬,很受鼓舞呀。
這段時間可能是我最忙的時候了,論文搞了這麽長時間,下星期就要回學校報到論文答辯了,現在更是抓緊一切時間進行潤色和修改,這是我最大的一塊心病。
但願能夠順利通過答辯吧。 嗬嗬。
不過即便再忙,小張給大家的承諾不變,一天最低一萬二!
看了一下月票,33名,大大們,能不能加把勁,讓俺們到30名之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