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萬歲

第1175章 一夫多妻惹出的麻煩 第1176章 一張照片引發的風波(求月票!)

字體:16+-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拍攝的這部電影,有一個很讓人想入非非的名字《一夫多妻》。 這部電影的名字很容易讓人想起不久之前比利.懷爾德開拍的電影《藍胡子的第八任妻子》。

這樣的一部電影,是小成本的影片,照理來說應當沒有什麽,但是當我在**看到這電影的時候,卻是直冒冷汗。

這部電影的內容其實是很簡單的,就是說一個男人和身邊幾個女人的情感糾葛,幾個女人為了爭奪男人爭風吃醋甚至大打出手,完全是喜劇片,但是在這部喜劇片裏麵也顯然變現處了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之下,男人的無奈和被生活壓得穿不過來氣如同狗一樣生活的現狀,可以說,在立意方麵還是不錯的。 而且電影在刻畫這個男人的無奈上麵,很有一套,完全用了幾個女人的爭鬥來表現他的無奈和孤獨。

對於男主角來說,社會不承認他,他像一條狗活著,幾乎沒有什麽尊嚴,上級壓榨,別人是他為無物,幾個女人雖然都喜歡他,但是彼此鬧得不可開交,完全把他拖入了一個巨大的漩渦之中。 娶其中的任何一個女人都變得不可能,因為剩下的女人不會答應,這樣以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全部娶了。 電影的結尾,有一個十分漂亮的鏡頭:頭發如同雞窩一樣蓬亂的男主人公坐在自家的門口,穿著睡衣形容憔悴表情麻木,已經被搞得筋疲力盡了。 他的身後,房間裏麵,幾個女人揮舞著枕頭大打出手,房間裏麵到處飄舞著枕頭裏麵填充地鵝毛。

男主角看著鏡頭,突然出現了幻覺:幾個穿著婚紗的女人微笑著走了過來,她們恢複了平靜,都變成了他的妻子。

這樣的一部電影。 從整部電影的構思以及整部電影的思想水平來看,完全是優秀之作。 雖然是一部小成本的電影,但是極為成功,某正程度上說,這樣地一部電影,甚至有很多大片還要有力量,還要發人深省。

對於這個導演的手法我是很喜歡地,對於這部電影的內容我也很喜歡。 特別是這個結尾,我覺得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但是不知道怎麽的,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就是往外冒冷汗。

萊尼等人看得津津有味,並且不是爆發出笑聲。

這部電影絕對是個成功的範本,一方麵它具備一個商業電影的一切因素:出其不意的題材,精彩地喜劇表演,緊張曲折的劇情。 同時,這部電影也具備了一部藝術電影的基本素質。 這部電影表麵上看起來是一部喜劇電影,但是當人們在看完了之後,當人們在大笑了之後,心底留下的,是一種難以說明的震撼和憂傷。

凡是在這個社會裏麵生活過的人。 不管是男是女,不管身份職業,男主人公身上的境況,大家都是能夠感同身受的。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這部電影絕對不會是那種看完了之後笑笑就忘記了地電影,它是一部能夠讓人回味讓人思考的電影。

而對於一部電影來說,不管他投資多少,不管它賺下了多少的票房,如果觀眾在看完它之後能夠回味,能夠坐在座位上發呆。 能夠想一想電影裏麵的一些深刻的東西。 或者幹脆什麽都不幹就是點了點認為沒白看,這部電影就是好電影。

反之。 一部電影即便是票房再高,散場之後人們內心平靜得如同湖麵一樣,留下的隻是一些單純地視覺的回想,那這部電影很快就會被遺忘。

而我看到的這部小成本電影,顯然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安德烈,你怎麽了?怎麽這麽多汗呀?”萊尼看了我一眼,掏出手帕給我擦汗。

“天氣有點熱。 “甘斯走到窗戶旁邊,推開了窗戶。 然後這家夥轉過身來,指著銀幕對我說道:”老大,這部電影絕對是今年電影的一匹黑馬,一部投資隻有15萬美元的電影,上映僅僅兩天就賺了300多萬的票房了!而且好萊塢電影人好評如潮!厲害!”

甘斯對這部電影讚不絕口,我也連連點頭。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誰呀?”我問道。

“導演?嗬嗬,這個導演咱們都知道呀 ,就是那個奧遜.威爾斯。 ”

“誰!?”我睜大了眼睛。

“奧遜.威爾斯。 ”甘斯重複了一下。

我就楞了:“奧遜.威爾斯不是在雷電華嘛,怎麽跑到哥倫比亞了?”

奧遜.威爾斯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在好萊塢 也算是小有名氣,被好萊塢電影人普遍看好,認為這個小家夥長大之後絕對有成為電影大師的潛力,盡管他現在還沒到二十歲,但是不管是個人經驗還是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奧遜.威爾斯都有自己獨特地一套看法。

自從依靠短片在哈維獎上揚名立萬之後,奧遜.威爾斯就受到了雷電華地注意,並且在希區柯克的建議之下,被雷電華電影公司當成未來地挑大梁的導演進行重點培養,不僅跟著希區柯克、西席.地密爾、卓別林這樣的牛人學習,更是參加了幾乎所有雷電華電影公司的拍攝以學習現場經驗,可以說,這個年輕人身上的才華,讓人炫目。

但是雷電華電影公司對他一直視為珍寶,怎麽可能讓他跑到哥倫比亞去拍攝電影了呢?而且還是這樣的一部隻有15萬美元投資的低成本電影。

這樣的一件事情,實在是有些莫名奇妙。

“這事情我還是了解一些的。 ”甘斯號稱百事通,笑著對我說道:“老大。 上一次地院線分離,那幫狗*養的沒有討到什麽便宜,反而搞得哥倫比亞和福克斯對他們很有意見。 哥倫比亞和福克斯失去了旗下的電影院線之後,對於雷電華電影公司十分的反感,不僅終止和很多的合作,連電影之外的一些業務都全部取消了,造成了他們之間關係極為緊張。 ”

“為了緩和下來這種緊張的局勢。 為了能夠重新換取福克斯和哥倫比亞地支持,雷電華電影公司做出了很多的善意措施。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不是有很多地電影要拍攝嗎。 雷電華在這方麵幫助他們,不僅幫助他們配置劇組成員,而且還進行投資。 ”

“奧遜.威爾斯那小家夥正好手頭有一個劇本,一直嚷著要拍,但是在雷電華這邊顯然是無法拍攝的,一方麵雷電華擔心這部電影要是失敗了,會影響雷電華的名聲。 更會對奧遜.威爾斯的成長產生不利,所以一直拒絕。 ”

“這一次,對於奧遜.威爾斯來說,機會就來了。 在雷電華這邊,他的電影根本拍不出來,因為在希區柯克等人看來,奧遜.威爾斯的這部電影簡直就是胡鬧。 但是在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那邊,情況就不一樣了。 弗蘭克.卡普拉對於奧遜.威爾斯的這個劇本很是感興趣。 並且拽上了喬治.史蒂文斯一同作保,有這兩個老家夥在,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地高層自然沒有什麽話說。 他們同意投資拍攝奧遜.威爾斯的劇本,但是不願意多投錢,最後隻是投資了20萬美元。 估計那幫電影公司的高層完全就是看在弗蘭克.卡普拉和喬治.史蒂文斯的麵子上打賞了奧遜.威爾斯,估計根本就沒想收回這筆錢。 ”

“對於這樣的舉動。 雷電華電影公司也沒有什麽話好說,這樣一來也可以拉近他們和哥倫比亞之間的緊張關係,順便也鍛煉了奧遜.威爾斯,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

“於是乎,這部電影就被拍出來了。 據說奧遜.威爾斯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從開拍到殺青再到剪輯隻用了一個半月地時間。 20萬的投資隻花掉了15萬,電影上映之後,情況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這部小成本的電影。 一下子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國現在幾乎無人不看!哥倫比亞公司的高層們樂壞了。 投資了20萬結果賺了幾百萬,這樣地好事哪有不高興的。 凱瑞.洛克菲勒現在估計在砸桌子呢,無端便宜了哥倫比亞。 但是對此他們也無可奈何,不過有一點還是不錯的,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和雷電華電影公司雙方原本僵硬的關係,變得緩和了起來。 ”

甘斯絮絮叨叨,我聽得卻很是認真。

這個奧遜.威爾斯,年紀輕輕,就能過拍攝出來這樣的電影,除了 用天才來形容,我已經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了。

“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雷電華的那幫家夥不要毀了這個天才。 ”我長長出了一口氣。

因為腳傷並不是很嚴重,我也不喜歡醫院,所以還是決定到公司養傷,畢竟這樣我還可以工作。 但是《教父2》的拍攝卻受到了影響,我暫時是不能夠演了,總不能一瘸一拐地出現在銀幕上吧,所以隻能夠拍攝那些沒有我戲份的戲,而這個時候,斯蒂勒和布列鬆兩個人完全挑起了大梁,兩個人通力合作,在我地指導之下繼續拍攝,劇組地工作並沒有因為我的受傷而停頓下來。

與此同時,好萊塢人都在談論一部電影,就是這部奧遜.威爾斯花費了15萬搗鼓地這部《一夫多妻》。

這部電影吸引了很多電影人的目光,很多電影研究者也對這部電影十分的喜愛。

“年紀輕輕的奧遜.威爾斯能夠拍攝出這樣的一部思想成熟的電影,實在是讓人驚歎。 因為電影中男主人公的那種境況,是隻有我們這些上了年級的人才能夠體會出來的。 盡管小威爾斯說他拍攝的是他的父母,但是我要說,在變現人物的心理方麵,小威爾斯做得十分的成功.”

“這部電影的最大地成功之處,就是對男主人公在社會擠壓之下的境況做出的展現。 讓人震撼。 而一夫多妻製的誇張表達,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因為這樣的題材,之前沒有人處理過。 ”

連約翰.福特對這部電影都喜歡得要命。

《洛杉磯時報》、《好萊塢時報》、《電影手冊》等等媒體上麵都刊登了對這部電影的專題報道,把這部電影當成了一個文本來研究,對於這部電影的看法和討論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開始地時候 ,討論的都是電影地藝術。 電影的本質之類的問題,然後就討論演員的表演和電影的花絮。 最後就開始談論一夫多妻製了。

結果五天之後,這場討論就開始轉移陣地,從討論電影,轉移到了對社會lun理的探討,結果加入談論的人越來越多,以至於社會學家、人類學家等等這樣地學者也紛紛參戰。 他們討論的問題,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問題:一夫多妻製好嗎?

對於這個問題。 那可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一些人認為這種製度說不定就很好,因為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就存在這樣的製度,男人有好幾個老婆,生活得十分幸福,而另外的一些人顯然並不這麽認為,他們憤怒地譴責這種製度,認為這是對女人的不公平,而且還有不少人是從宗教的高度來進行批判的。 美國人在這方麵,一向都有一夫一妻製地思想傳統,認為一夫多妻是十分不道德的。

結果美國的媒體上麵就烏煙瘴氣了,雙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十分的熱鬧。

而對於這個問題。 美國的大部分民眾,不管是在情感上還是在理性上,都不太認可一夫多妻製。

美國人是清教徒的後代,對於清教徒來說,一夫多妻製是罪惡地,一夫一妻才是值得提倡的。 這個傳統,這種思想,在美國的民眾心目中根深蒂固,所以那些批判一夫多妻製的聲音,後來漸漸占據了主動。

這種事情。 當不了真。 充其量也就是拿過來說說笑笑,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 讓所有人震驚的同時,也讓這場爭論再次變質了。

在這場爭論中,美國的媒體自然是最重要的陣地,事實上,很多參與爭論的人就是他們自己拉扯進來的。 而在這個問題上,因為媒體地主管人員和組織者,比如那些編輯,本身對待這個問題是有個人傾向地,所以他在處理這個爭論的時候,自然就會帶上自己地觀點,拉來的人,自然也都是和自己談得來的人。

結果最後就出現了這樣的一種現象,那就是一份報紙在這件事情上開始態度是模糊的,但是到了最後,就變得單一了,要麽支持,要麽反對,態度十分的下名。

在洛杉磯,報紙就分裂為了兩個陣營,《洛杉磯論壇報》、《好萊塢時報》、《郵報》等等報紙就極其反對一夫多妻製,但是《洛杉磯時報》、和《市民報》就讚同一夫多妻製,結果雙方就鬧騰得不可開交。 開始的時候,雙方還是勢力均衡,可是到了最後,隨著不同人員的加入,隨著討論的深入,就使得形勢發生了改變,導致了《洛杉磯時報》和《市民報》陷入了其他媒體的共同討伐之中。

這種情況,對於《市民報》來說是不存在什麽問題的,這份報紙在美國是出了名的臉皮厚,你越罵它報紙裏麵的那些人就越高興,還恨不得你多多討伐呢。 但是《洛杉磯時報》就不一樣了。 作為洛杉磯乃至美國最為重要的報紙之一,民意和影響力一直使他們最大的追求,他們可不想在這上麵有任何的損失和不利。 相對於《市民報》的市場路線,《洛杉磯時報》更看重的是聲望和權威。

現在陷入了被人圍攻的狀態,而且民眾對於《洛杉磯時報》的這種論調也有意見,這就使得《洛杉磯時報》的一幫高管們心慌了。

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為了反擊,他們必須找出來一些辦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而且,這些辦法或者是事件,必須能夠喲足夠的說服力,這樣以來才能夠堵住那些反對者的嘴巴。

一方麵《洛杉磯時報》地一幫人開始尋找更多的支持者,開始把更多的有影響力的學者拉扯進來。 另外一方麵,他們也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你們不是說一夫多妻製不好嘛?你們不是說一夫多妻製會讓夫妻生活尤其是女人的生活不幸福嘛?好,我給你們找例子還不行嘛!我找到很多一夫多妻但是生活卻十分幸福的例子你們還有什麽話說!?

所以,他們就開始在這方麵下功夫了。

說實話,想找一夫多妻地例子還不難找,世界這麽大,各國的風情都不同。 一夫多妻地國家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古往今來。 這方麵的例子就更多了。

結果《洛杉磯時報》上麵就出現了大量的例子,而且喲與這幫編輯們的精心策劃,每一個例子都如同重磅炸彈一樣讓對手啞口無言。 對於這個辦法,《洛杉磯時報》很是滿意,決定再接再厲。

照理說來,這樣的辦法也沒有什麽好說的,找例子就找例子唄。 偏偏不知道裏麵哪個家夥的腦袋秀逗了,把例子找到了我地頭上來。

這一天,《洛杉磯時報》的第二版上麵,刊登了一副巨大的照片,照片上麵,我躺在**,懷裏麵抱著兩個兒子,海蒂、萊尼、霍爾金娜等人站在旁邊跟我的態度十分的親密。

這張照片就是我在醫院的時候。 被闖進來的那幫記者拍攝的。

照片拍攝地水平不高,而且我受傷的事情作為新聞也失去了時效性,所以這張照片就更不可能被當作新聞圖片而被采用了。

但是這一次,它出現了《洛杉磯時報》的第二版,而且被放得那麽大,顯然就不是新聞圖片了。

《洛杉磯時報》幾乎每一期都會找兩到三個一夫多妻的案例來反駁對手。 這一次,他們瞄上了我。

“那些所謂的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不分青紅皂白就貶斥一夫多妻,這是十分沒有道理的,因為很多情況下,具體地情況要具體對待。 如果幾個女人都喜歡一個男人,這個男人也同樣深愛著這些女人,並且女人們之間能夠相互體諒相安無事的話,一夫多妻顯然是最佳的選擇,這樣一來,就能夠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 一個安穩的家庭。 如果是一夫多妻。 那必定會釀成最大的悲劇!別人不說,安德烈.柯裏昂先生的生活就很好證明了這一點。 ”

接下來。 《洛杉磯時報》就對我的生活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展現了我們一家的幸福生活,反正就是一句話:一夫多妻製就是好,就是好來就是好!

說實話,我能夠理解這個編輯地苦心。 在如此打地壓力之下,他必須列出足夠重量級的反駁案例,選取平常人地話,根本沒有什麽衝擊力和說服力,但是如果選取社會名人,尤其是那些在民眾中間象有很高威望的人,那情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而這些人當中,生活在洛杉磯有好幾個老婆的並且威望崇高的人,估計不由自主就會想到我的頭上來。

但是這個編輯不知道,他這麽做,無疑是幫了他的大忙,但是卻給我惹了**煩。

“完了完了!這下可遭了!達倫,你給我把這個狗*養的編輯找出來,我非踢爆他卵蛋不可!”拿著那張報紙我氣得一下子跳了起來,結果那隻傷腳磕在了椅子上麵,疼得我嗷嗷大叫。

“老板,怎麽回事!?”達倫.奧利弗一溜煙地進來了,看見我這個模樣,愣掉了。

“狗*養的!狗*養的!這些可把我害苦了!”我五官扭曲,狼嚎了起來。

在美國,參加過我的婚禮的人,數都數得過來。 除了夢工廠內部的那一幫人,剩下來的就是好萊塢的一幫好友了。

那場婚禮,很是隱蔽,根本就沒有讓任何記者到場,所以基本上沒有多少人親眼見證我結婚的那一刻。

其實這幾年,各大報紙上麵關於安德烈.柯裏昂的婚姻狀況的報道從出不窮,八卦滿天飛,也有的是沒結婚的,有的說我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地,有的記者說安德烈.柯裏昂在波蘭有十幾個私生子。 反正說什麽的都有。 對於這種說法,民眾都拿來當平時的談資,基本上是沒有什麽惡意的。 而且出現這樣的報道的媒體,都是一些小媒體,凡是稍微有些名望地媒體,都不會這麽報道的。

但是這一次,情況顯然不一樣了。 《洛杉磯時報》可是美國最重要地媒體之一。 在西部有著無可匹敵的影響力,它的權威性可是眾所周知的。

出現在《洛杉磯時報》上麵的這張照片。 上麵我抱著亞蓋洛和瓦波裏以及和萊尼等人的照片,一看就知道關係不一般,而且這樣的一張照片,加上詳盡地報道,誰會不相信?!

《洛杉磯時報》這一次不但徹底打了個翻身仗,估計這天的報紙會被賣瘋掉!

但是這樣一來,我可就麻煩了。

當我大嚷著要達倫.奧利弗把《洛杉磯時報》的這個編輯給我找出來暴打的時候。 柯立芝等人也都聽到了我的吼聲走了進來。

當他們看到我手裏麵揮舞著的那張報紙的時候,一幫人全都笑了起來。

“還別說,真是幸福的一家。 ”柯立芝摸著自己地下巴大笑不止。

“卡爾文,有什麽好笑的!你竟然不為我著急!”我睜大了眼睛。

“急?為什麽急?不就是一張照片嘛,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布列鬆拿過了那張報紙,看了一下,道:“老板,還別說。 這張照片上麵,就你難看。 ”

“我也這麽覺得。 ”旁邊的人都擺出了一副心有戚戚的樣子。

我看著這幫家夥,哭笑不得。

“各位,我都火燒眉毛了,你們就不要拿我開玩笑了。 這張照片算是把我托下去了。 ”我坐在沙發上,搖了搖頭。

“老板。 你的意思是說,你害怕美國人知道你地家庭和你的婚姻?”布列鬆問道。

“我害怕!?我用得著害怕嗎!?我一沒偷二沒搶,更沒有拐賣人口,我怕什麽?!我怕的是這事情萬一出來了,可就給別人落下短處了,有些人肯定會拿這個大做文章的,你們可別忘記了,法律上麵肯定的可是一夫一妻!”

我的這句話,總算是讓這幫家夥的嬉皮笑臉消失了。

“麻煩,還真的有些麻煩了。 ”柯立芝看著我像個刺蝟一樣。 忍俊不禁。

“老板。 你打算怎麽辦?”布列鬆拿著手裏麵的那張報紙對我說道。

“我怎麽知道!這個編輯,非揍他一頓不可!簡直吃飽飯撐的。 ”我圓睜眼睛。 重重地錘擊了一下桌子。

“我覺得事情也需沒有老板相像地那麽嚴重,這件事情本來大家就當成了一件樂事來談論,沒有什麽大不了地。 ”布列鬆對此倒是很看得開。

他的話音還未落,站在旁邊地柯立芝就笑了起來:“我可不這麽認為,我覺得那幫狗*養的一定會抓住這個絕好的機會。 要知道,上一次他們費了那麽大的力氣也隻是對付了鮑吉,而這一次,可是直接和安德烈掛上鉤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實在是太難的了,如果我是那幫家夥,我是絕對不會放過的!這可是整垮安德烈的一個絕好的良機。 ”

“卡爾文,你個老沒良心的!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老大真的被他們盯住了,你還能笑得出來!”甘斯白了柯立芝一眼。

柯立芝大笑了起來:“我是說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機會,但是對於安德烈來說,也不會有那麽大的危險。 第一,安德烈的婚禮是秘密舉行的,除了我們這些信任的人,任何人都被排除在外,記者們更是邊都沒沾上,我們這些人是不會出賣安德烈的,因此那幫家夥就不可能掌握什麽關鍵性的證據。 所以,他們如果指責老板翻了重婚罪,那也完全沒有什麽理由。 ”

“第二,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安德烈現在就犯重婚罪了,那幫家夥又能夠怎麽樣呢?不錯,他們會把安德烈告上法庭,以重婚罪的名義,但是現在,在美國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問題。 ”

柯立芝說得唾沫飛揚,十分地興奮。 他揮著手使勁地比劃了一下:“法律上是規定了一夫一妻製,對於這種製度,民眾的態度基本上還是很寬容的。 這種寬容,不是說讚同一夫多妻製,那就是如果在男女雙方都自願的情況之下,如果沒有發生剝奪自由和身體的事情,存在著個人自主選擇權的問題。 隻要一牽扯到這個,那就複雜了。 ”

“安德烈現在就屬於這種情況。 不錯,他是一夫多妻現在,但是現在生活得相當的美滿幸福,難道法庭要破壞這個美滿地家庭來把安德烈逮進去嘛?不可能,別說其他,法庭在民眾這方麵就過不去。 ”柯立芝的說法讓大家都齊齊點頭。

“所以,我雖然覺得那幫家夥這一次會揪住安德烈。 但是最後依然會空歡喜一場。 ”柯立芝看著我,擠吧了一下眼睛。

“那按照你地意思,這事情我們根本就不要處理了,不用過問就是了。 ”甘斯道。

“也不能這麽說。 在宣傳上麵,還是要做一些工作的,一方麵,咱們得照會一下那個編輯以及《洛杉磯時報》的高層,畢竟他們那幫家夥是這次時間的發起人。 這方麵的問題得解決,得讓他們在這件事情上自己做出更正,同時,以後要保證這樣的事情不能夠再犯。 不然以後可就麻煩不斷了。 這事情,讓達倫.奧利弗去做。 接下來的事情,我們就順其自然了。 ”柯立芝低聲道。

他地這個意見。 我們都覺得不錯,也就一致通過了。

這天下午,達倫.奧利弗秘密地到了《洛杉磯時報》找到了他們的高層。 據說他到《洛杉磯時報》的辦公室的時候,那幫家夥正在開香檳慶祝呢。 他們的老總把達倫.奧利弗帶到房間裏麵,滿麵春風,結果被達倫.奧利弗的一句話就搞得目瞪口呆。

達倫.奧利弗是這麽說的:“你們的那張圖片,給我們洛克特克財團帶來了巨大地麻煩,我們希望你們能夠對這件事情盡心妥善處理。 總編先生,如果下次再出現類似的事情,美國就不會有《洛杉磯時報》這樣的一份報紙了。 ”

這一天。 《洛杉磯時報》完全賣得脫銷了。 印刷廠加印了七次都沒有滿足民眾的要求,但是隨後。 《洛杉磯時報》突然停止印刷,然後開始回收報紙,兩個小時之後,他們看出了一期號外。 在這期號外上,《洛杉磯時報》做出了一個舉動,就是就上午的報道對洛克特克財團以及我本人做出公開道歉,稱這張照片是在曲解,而且報道不符合事實,同時,相關的那名編輯被開除出報社。

如果說之前因為這張照片搞得媒體和民眾關注異常,那麽《洛杉磯時報》地這次舉動,就徹底讓民眾和媒體暈頭轉向了。

上午的報紙還在擲地有聲地談論安德烈.柯裏昂的一夫多妻,下午突然就出現了道歉,這樣的戲劇性變化,實在是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既然難以接受,自然也就得問為什麽了。

而這天下午,不單單是《洛杉磯時報》出了號外,其他的媒體都出了號外,但是他們的號外和《洛杉磯時報》的號外可是有著本質的不同。

《洛杉磯時報》的號外是道歉,他們的號外,可是質問。

“《洛杉磯時報》今天上午看出來地那張照片到底是真是假,不是《洛杉磯時報》說地算,也不是洛克特克財團說的算,必須經過專業地機構的調查才行!不錯,柯裏昂先生是我們尊敬的人,也是美國的驕傲,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就代表他有淩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一夫一妻是美國的法律規定,不管是什麽人,違背了這個法律就應當接受懲罰!”

“我們經常說公正,經常說民主,在這一次事件上麵,自然也要講。 作為一個藝術大師,柯裏昂先生有著崇高的靈魂,有著深刻的思想,他的電影,總能夠給我們指出前進的方向,但是他本人如果真的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就一定要接受調查!”

《紐約時報》再一次把那張照片放在了他們的號外地頭版頭條之上,而且放大了整整一個版麵。 這樣的排版方式。 是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足見他們對於這張照片的重視,足見他們認為這個機會是多麽的千載難逢。

除了《紐約時報》之外,NBC的廣播早已經聒噪已久了,他們甚至停播了一切其他的節目,全力來做好這件事情。

“我想現在我們最需要做地,就是要弄清楚這種照片上麵的很多潛在地東西。 首先。 我們來說一下這張照片的拍攝地。 根據拍攝這張照片的記者的說法,這張照片是柯裏昂先生在拍片受傷之後送到醫院的時候拍攝到的。 我們知道。 這個時候,往往是家人和親朋好友前來探望的時候,能夠出現在照片上麵地人,無疑和可量先生關係密切。 ”

“嘉寶小姐是夢工廠的演員,霍爾金娜小姐是柯裏昂先生的報表,海蒂小姐是柯裏昂先生的工作夥伴,這三個人的身份如果這樣解釋的話。 可以搪塞過去,但是萊尼小姐和納塔利亞小姐呢?他們和柯裏昂先生又是什麽關係?!我想這需要我們思考,也需要柯裏昂先生回答吧。 ”

“此外,這張照片裏麵最重要也是最引起我們關注的,是柯裏昂先生抱著的那兩個孩子。 這兩個孩子其中地一個,我們在哈維獎頒獎典禮上麵看過柯裏昂先生抱過,態度極其親密,而且那個孩子對他的態度也是沒有任何的抗拒。 據我所知。 柯裏昂先生的二哥鮑吉.柯裏昂生有一子一女,柯裏昂先生的那個侄子維克多.柯裏昂我們都很熟悉。 那麽一次以來,我們的問題就是:照片上麵地那兩個孩子到底是誰!?”

“還有一個問題,我覺得是十分有意思的。 那就是今天一天《洛杉磯時報》的態度。 早晨的報紙上麵,他們還對這次事件表明了態度,說這是柯裏昂先生的一家。 幸福的一家,但是就在剛剛,《洛杉磯時報》出了號外,聲稱自己的編輯是在歪曲事實,並公開對柯裏昂先生表示道歉。 僅僅一天的時間,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實在讓人難免浮想聯翩。 我能夠想到的是《洛杉磯時報》之所以態度發生如此地轉變,很有可能是收到了來自某些方麵地壓力。 而這件事情,就更能說明問題了。 ”

NBC的主持人,都是一幫伶牙俐齒地人。 所以分析期事情來完全頭頭是道。 而且十分具有煽動性。

除此之外,很多的媒體。 都對這次事件進行了討論,不少媒體都讚同《紐約時報》的觀點。

不過對此持反對意見的媒體也有很多。 《華盛頓郵報》的號外,就對《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開了火,而且是重磅炸彈。

“《洛杉磯時報》做了一件十分無聊的事情,作為一個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報,作為一個權威報紙,竟然在壓力之下做出這樣的事情,簡直就是下三爛嘛。 一夫多妻製度好不好,你可以去探討,怎麽可以找一些這樣的事情來說事呢。 這樣的做法,隻能使得這份報紙聲望大跌。 ”

“至於《紐約時報》,我們隻需要看看這份報紙的真實麵目就清楚了。 唯恐天下不亂!現在這份報紙已經變成了一條瘋狗,逮到人就咬,尤其是洛克特克財團的人。 隻不過是一張照片,就要挖掘出這麽多的所謂的潛台詞來,別有用心!”

“照片上,柯裏昂先生身邊的那些人是誰,這個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從上麵,看到了一副其樂融融的場麵,對於我們來說,有什麽比安穩更加重要呢!?”

“經濟危機以來,我們吃的苦太多了,我們流過的淚也太多了,我們應當珍惜安穩,珍惜幸福,珍惜溫暖。 我們想沒有一個人喜歡折騰吧!?”

《華盛頓郵報》的評論一看就知道是臨時加寫的,雖然沒有了平時的那種穩妥的措辭,但是因為時間急促,因為沒有經過太多的修改,反而顯得如同一把匕首一樣,讀起來很過癮。

而和《華盛頓郵報》的觀點遙相呼應的媒體,多得很。 這樣一來,雙方又陷入了彼此對立彼此攻擊之中。 這下子,徹底熱鬧了起來。

不過不管怎麽說,這一天,基本上還是媒體在搞事,媒體上再熱鬧,為這件事情鬧得再凶,我都不擔心。 我唯一擔心的是政府會跟著動起來。

美國民眾這一次的反應也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 之前,當媒體吵鬧成這樣的時候,估計社會上早就亂了,但是現在卻十分的安靜。 因為在民眾看來,這件事情和他們其實沒有多少關係。

“我覺得這幫媒體簡直就是吃飽了撐的。 柯裏昂先生和誰結婚是他的自由,關媒體什麽事!再說了,我就很喜歡這張照片,我已經剪下來放到鏡框裏麵掛在了我的客廳裏麵。 這張照片多麽的溫馨,我還盼望上麵的就是一家人呢!多麽好的一家子!”

“世界上能夠配得上柯裏昂先生的女人,沒有幾個!我敢說,基本上全都在照片上了。 所以別人告訴我柯裏昂先生結婚了,而且他的太太是這照片上的其中一個的時候,我可能會覺得有些失落,但是如果說那都是柯裏昂先生的妻子,我就十分的高興!這是絕配!”

“我要說,我喜歡這一家子!太棒的一家人了!柯裏昂先生是那麽的才華橫溢,旁邊的那些小姐們也是各有千秋,還有那兩個孩子,太可愛了!”

……

在洛克特克電視台裏麵、CBS的廣播裏麵,接受此訪的民眾紛紛表達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的頭腦裏麵可沒有什麽所謂的國家製度,他們隻會用平常心去看問題,隻會聯係自己。

經濟危機之後,麵臨著經濟上的災難,對於美國人來說,唯一能夠感到溫暖的就是家人。 家,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比重要的。 所以那張照片上一家人歡歡樂樂在一起的情景,感染了家園情節深重的美國人。

而這樣的一種形勢,讓我放心了不少。

但是我沒有料到接下來事情的發展,會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

總算有時間可以看一點電影了。

對現在的所謂的大片一點都不感興趣,向大家推薦一個導演,貝拉.塔爾。

希望有時間的大大可以去找來看看。 很有深度的一個導演。

月票44,有月票的請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