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萬歲

第1228章 迪林傑風暴!(求月票!)

字體:16+-

1933年的新年,月初的幾天,除了報道夢工廠在哈維獎頒獎典禮上麵的輝煌成功之外,又一件事情刊登在了各大媒體的重要版麵。

這件事情,首先是從路易斯安那州開始的,在新年的第一天,路易斯安那州銀行被一夥蒙麵人搶劫,根據當時的警察提供的說明,這夥蒙麵人的搶劫十分的有藝術含量。 新年的第一天,路易斯安那州銀行的工作人員,特別是保安人員都還沉浸在節日的氣氛裏麵呢,根本就沒有像平時那樣精神專注。 就在他們一幫人睡眼蓬鬆的時候,一輛車子在州銀行門口停了下來,從裏麵走出來的是一幫蒙麵人,他們衝進了裏麵,僅僅用了三分鍾就控製住了裏麵的形勢,然後一個穿著風衣的人一邊跳著舞一邊走進了銀行,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這幫人瀟灑地搶走了州銀行剛剛運達的120萬美元的現金,然後瀟灑地開車遠去。

當這幫人離開之後,銀行裏麵的工作人員才開始報警,警察們抵達銀行的時候,隻發現牆上多了一行字:虛空,一切都是虛空,都歸塵土。

麵對著這樣的一句話,路易斯安那州的警察們苦笑不已。

而就在州銀行被搶劫之後,一周之內,路易斯安那州境內的5家銀行被搶,一共被搶去了80萬美元,而且每次被搶劫的銀行牆壁上麵,都會留下一句十分有哲理的話。

這使得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徹底亂成了一鍋粥,路易斯安那州長不得不宣布全州進入緊急戒備狀態。 全州境內地警察局徹底被調動了起來,各個地區之間的道路全部封鎖,這些警察們幾乎是挖地三尺,凡是發現可疑的人立即搜捕。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就在路易斯安那州州長認為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在一個下著大雨的深夜,路易斯安那州首府的最大地花旗銀行被一幫蒙麵人打劫。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幫人搶劫了之後並沒有馬上離開。 而是在銀行裏麵舉行了一個派對,直到半個小時後他們才離開。

離開地時候,這幫人的領頭人告訴銀行的工作人員他的名字叫迪林傑。

這次的行動,第二天早晨成為了爆炸性的新聞。 隨著路易斯安那州銀行搶劫案的屢屢發生,這個地方已經吸引了美國全部媒體地目光,人們紛紛猜測這幫人到底是誰,看得出來。 他們並不單單是為了搶劫銀行,因為如果真的是為了錢而來的,他們絕對不會如此地頂風作案,而且似乎是故意和路易斯安那州的警察們作對,最後竟然在重重盤查之下在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搶劫並且囂張地留下名字。

這一次的行動,也徹底讓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和路易斯安那州警察丟盡了臉麵,花旗銀行的被打劫,如同一個重重的巴掌扇在了他們地臉上。

這次事件發生之後。 路易斯安那州警察局長宣布辭職,路易斯安那州政府不得不求助於調查局,請求調查局介入,來徹底剿滅迪林傑。

迪林傑在美國各地已經聲明顯著了,這家夥是徹徹底底的搶劫銀行的專業戶,而且在1932年年底。 迪林傑已經進行了一係列的搶劫活動,這些搶劫,使得他成為了西部5個州的全民公敵。 但是在一係列的瘋狂搶劫之後,迪林傑突然消聲覓跡,他地消失,也讓西部各州政府鬆了一口氣,但是想不到一個月之後,就突然出現在路易斯安那州,並且幹出了這樣的大事,這顯然引起了美國各界的關注。

對於迪林傑的這種行為。 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是十分痛恨的。 路易斯安那州宣布迪林傑為全民公敵,調查局隨即宣布他們會成立特別專案組進行徹底的剿滅。

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更是氣得暴跳如雷。 幹脆撤換了先前的專案組負責人,派遣了自己的得力助手邁爾文.柏維斯專門負責這件事情,甚至他本人親自參與指揮,能夠把美國攪得如此雞飛狗跳的人,估計這麽多年來也隻有迪林傑了。

邁爾文.柏維斯,三十來歲的年紀,在此之前,幾乎沒有怎麽出現在公眾麵前,但是熟知調查局地人都聽說過這樣地一個消息:在調查局裏麵,有兩個人是最神秘的,一個人是埃德加.胡佛,這個調查局地掌門人,不管是身世還是他的麵容,都是一個迷。 除了埃德加.胡佛之外,另外一個神秘的人就是這個邁爾文.柏維斯了,據說他是埃德加.胡佛進入調查局的時候唯一帶進來的人,不僅僅是他最信任的人,更是在調查局當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負責很多重要的事情,可以說,他完全是調查局的二號人物,是埃德加.胡佛的左膀右臂。

這樣的一個人,和埃德加.胡佛一樣,十分的低調,很多人都知道調查局裏麵有這樣的一個人物,但是和他打過交道的人並不是很多,這一次,埃德加.胡佛竟然任命他為專案組的負責人,由此可見約翰.迪林傑把調查局逼到了什麽地步。

在1932年,迪林傑的一係列舉動就已經讓調查局焦頭爛額了,這一次竟然做出了這樣的大動作,無疑是讓調查局丟盡了臉麵。

長期以來,在美國,調查局都是萬能的存在,從來沒有人敢撼動調查局的權威,讓調查局難看,但是這一次,約翰.迪林傑算是站出來挑戰了,他用自己的行為向美國社會進行抗議,抗議聯邦政府的統治之下,美國社會的黑暗和墮落。

不僅僅受到迪林傑騷擾的這些州宣布他為全民公敵,到最後。 聯邦政府和調查局幹脆宣布約翰.迪林傑為美利堅合眾國地全民公敵,這也意味著,在美國的國家地圖上,約翰.迪林傑將麵臨著任何一個地方的警察的圍追堵截。

整個美國的警察係統因為一個搶劫犯而亂成一團,這樣的事情,是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媒體全都興奮了起來,對於他們來說。 沒有什麽事情比這件事情更有趣了。 各大媒體紛紛派出最強地記者來跟蹤報道這件事情,洛克特克電視台更是開辟了專門的一個節目向公眾報道約翰.迪林傑地一切。 這個節目隨即成為了洛克特克電視台當中收視率最高的一個,老百姓對於約翰.迪林傑的感情,和政府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約翰.迪林傑是俠盜羅賓漢一樣的任務,因為在約翰.迪林傑搶劫銀行的時候,很多地方地孤兒院、養老院都收到了大筆的匿名匯款,收到這些錢的人。 都認為這些錢是約翰.迪林傑匯寄的,對於約翰.迪林傑的這種行為,美國民眾高度讚揚。

民眾稱約翰.迪林傑為“美國的英雄”,對於他的這種行為,絕大多數的民眾都是認可地,在某些地方,民眾甚至打出了“營救我們的英雄,幫助我們的英雄”這樣的口號。 很多城市的民眾幹脆舉行了遊行,要求本地政府收回“全民公敵”的判定。

在所有地媒體當中,洛克特克電視台是最受民眾關注的,這不是因為洛克特克電視台一貫的強勢報道,而是因為洛克特克電視台上麵往往會出現很多關於迪林傑的一線消息,這些消息完全是其他媒體所無法具有的。

約翰.迪林傑如同一把火。 點燃了民眾對於現在社會的極大的失望。 在赫伯特.胡佛、魯特曼當政的時候,美國雖然在經濟危機當中遭受重創,但是隨著胡佛新政的實施,特別是魯特曼的堅定推動,美國地經濟漸漸好轉,民眾地生活也逐漸恢複,至少民眾沒有多少人餓肚子了。

但是自從羅斯福上台之後,胡佛新政的很多政策都被廢除了,最重要地就是羅斯福為了獲得華爾街財團的歡心,收回了很多公共設施的建設權。 而先前。 這些公共設施基本上滿足了美國超過一半的失業人口的工作需求,取消了這些公共設施。 美國的失業率激增,民眾找不到工作就會餓肚子,為了生存,他們就什麽事情都可以做出來,原本不錯的社會環境徹底變壞,社會混亂不堪,根據相關的調查機構的調查,1932年內,美國經濟持續惡化,國民經濟開始萎縮,原本的恢複形勢已經蕩然無存。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民眾自然是義憤填膺,公眾對於羅斯福政府早就產生了巨大的意見,羅斯福本人的民意支持率更是急劇降低。

約翰.迪林傑的出現,徹底點燃了憋在民眾心目中的這把憤恨之火。 民眾渴望出現這樣的一個人,出現這樣的一個英雄,一個敢於和政府對抗敢於用自己的生命來追求社會正義的人,盡管這種行為本身可能顯得有些魯莽,但是至少這種精神是為民眾所敬佩的。

而媒體對待約翰.迪林傑的態度,和以往對待搶劫犯的態度也是有明顯區別的。 搶劫銀行的事情在美國經常出現,對於這些罪犯,媒體一向都是不齒的,但是這一次,除了《紐約時報》等等這些支持羅斯福支持聯邦政府的媒體之外,其他的很多媒體都不約而同地采取了隱晦的讚揚的報道方式。

在媒體上麵,約翰.迪林傑完全是迷人的,媒體把他塑造成了一個英雄,甚至在報道的時候產生了很多傳說,盡管這些傳說的真實性是很值得懷疑的,但是民眾都堅定地認為這些事情就發生在約翰.迪林傑的身上。

這也更加增加了約翰.迪林傑身上的絢爛光環了。 他有剛剛開始的搶劫犯,變成了英雄,最後變成了俠盜,甚至變成了民眾的救助者,變成了上帝的使者。

在這種情況下,民眾們開始不約而同地幫助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很多美國城市開始成了“保護迪林傑協會”。 民眾用這樣地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盡管他們知道這種行為是政府所不允許的。

麵對民眾的這些組織,聯邦政府和調查局徹底無語了,他們無可奈何。

“民眾這樣的行為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阻礙,我希望民眾能夠認識到他們地這種做法意味著什麽!”調查局的發言人最後不得不召開新聞發布會,專門對民眾這樣地行為進行批評。

但是他們的批評根本就不管什麽用,民眾不僅僅成立了這樣那樣的保護組織。 很多的年輕人都把約翰.迪林傑當成了自己的偶像,他們模仿迪林傑和警察抗爭。 甚至學著迪林傑打劫銀行,而且完全是學著迪林傑的方式。

這樣一來,美國全境烽煙四起,一瞬間,幾乎到處都是迪林傑。 這樣的形勢,直接導致著各大銀行不得不改變營業時間並且增加保安力量。 同時,調查局是徹底被搞得頭疼了。 到處都出現地迪林傑,完全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混亂了他們的視線,讓他們抓捕地迪林傑的行動變得異常的困難。

看著媒體上麵出現的這些消息,我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

首先,對於聯邦政府尤其是羅斯福等人被搞得暈頭轉向民眾對其大生反感地結果,我自然是高興的。 經過了整整一年的執政,民主黨和羅斯福如今成為了眾矢之的。而迪林傑則成為了直接的導火索,這把火,說不定會越燒越大,最後燒毀民主黨也不一定。

除此之外,對於迪林傑我也是十分擔心的。 不管怎麽說,約翰.迪林傑是當初是我幫著越獄地。 雖然他如果沒有越獄也是死路一條,但是現在我總覺得他這麽做事情,很大的關係就是因為我把他放了出來,我擔心他被抓住,更擔心他會被調查局擊斃。

至於調查局,我也是有些矛盾的。 埃德加.胡佛對我一向都不錯,尤其是這一次,甚至幫助我否決了羅斯福的提案,算是幫了洛克特克財團一個大忙,但是這一次。 我卻因為幫助約翰.迪林傑越獄。 丟給了埃德加.胡佛一個**煩,憑借著調查局的能力。 我想埃德加.胡佛遲早會知道我和迪林傑的關係,到時候,他會怎麽看待我呢。

不過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我也的確沒有什麽選擇了。

為了扳倒羅斯福,為了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麻煩,我也隻能這麽做了。

迪林傑的一把火,點燃了整個美國。 除了政府、民眾、媒體關注之外,好萊塢電影界的很多人也被這個男人搞得雞飛狗跳。

首先是米高梅電影公司地老板馬爾斯科洛夫在接受媒體采訪地時候公然宣稱他認為迪林傑是一個英雄:“他是一個英雄,一個實實在在的英雄!一個男人,做到了他這樣地地步,也不算白活了!不管別人怎麽看他,至少我覺得他是個真正的男人。 如果有機會的話,米高梅會考慮拍攝一部以他為原型的電影!”

作為好萊塢電影公司中最大的電影公司之一的米高梅電影公司,竟然會宣布要考慮拍攝一部這樣的電影,一下子震驚了電影界。

而事情遠遠沒有到這裏就結束了,在馬爾斯科洛夫發表了這樣的言論之後,派拉蒙電影公司老板阿道夫.楚克也宣布派拉蒙會考慮拍攝電影來聲援約翰.迪林傑:“英雄拯救世界!這樣的故事總是在好萊塢電影中呈現,現在,我們看到了現實生活中英雄的誕生!我們想有了這樣的題材不拍攝的話,我們的電影人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我們的時光和我們手中的攝影機!?我們想給後世留下一個傳說,留下一個永恒的關於英雄的傳說!”

如果說馬爾斯科洛夫和阿道夫.楚克在這件事情上麵帶有一絲理想主義的話,那麽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老板山姆.華納就來得更徹底了。

“我就是喜歡約翰.迪林傑!我喜歡他身上的一切,喜歡他的男人味,喜歡他做事情的方式,喜歡他的行事風格!這是一個真正的男人!我喜歡的男人!所以我想華納兄弟電影公司一定會拍攝這樣的一部電影!這也作為我對約翰.迪林傑的致敬之作吧!”

山姆.華納是好萊塢所有電影公司老板當中,最喜歡黑色、暴力電影的。 可以說,好萊塢的暴力、黑色、**電影,幾乎有一半都是誕生於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手裏麵,對於這樣的題材,對於約翰.迪林傑這樣的人以及他做的這樣的事情,山姆.華納是不可能不感興趣的。

一時之間,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都把自己的目標鎖定在了約翰.迪林傑的身上,這顯然是民眾意料不到的。

而民眾更料不到的事情,不僅僅是來自夢工廠。

#################################################

今天早上太忙,沒來得及傳小說,請大大們多多諒解!小張拜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