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有盛世

第七百一十章 烈士暮年,風骨尤在

字體:16+-

這都多少年了,趙佗數了數,十五年了,他已經十五年沒有收到這種緊急軍令了。

雖然內心異常激動,但是趙佗又有些疑惑。

“為什麽來了緊急軍令呢。須知陛下召我返帝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本來大軍也是該分批有序撤回,如今忽的來了這樣一道軍令,倒是教我覺得詫異。”

“大將軍遲疑作甚,打開一看便是。”

趙佗大手一揮,斥退左右,隻留兩個親信在帳中開了銅盒看起這詔令來,隻見上麵寫道:

“關中緊急,速度發兵三十萬,全數還西。”

趙佗見了,把這帛書又放在燈火下仔仔細細看了遍,還把皇帝昔日發來的詔書字跡也對照了一遍,確實是皇帝親筆手寫。

趙佗坐在座上,一時間心神不定。這兩個親信也是火燒眉毛一般,兩人在地上團團打轉。

“這樣的緊急軍令突然到來,可不是什麽好事,關中到底出了什麽事情呢。”

隻是遲疑歸遲疑,虎符送到,君令在側,容不得趙佗多想,他猛地定下心神,隨後出了府門,召集將領,命其集結軍隊。

三十萬大軍,‘修養’了十四年,也意味著頹廢了是十四年,如今召集起來,確實沒有過去那麽得心應手。

半天之後,一支支軍隊開到一處空地上。

這是一片地勢開闊的坡地,不遠處就是一個山坡,大將軍的營帳就設置在山坡上,黑色軍旗和五人合抱大的紅色銅鼓擺放在台上,十分醒目。

下麵都是淺灘,冬天河床水位下降,這些灘沿都露了出來,多是細小的石子,柔軟的泥沙。

這處空地四麵都是一片蒼綠,又泛著白色,海邊襲來的冷風不絕,一股股鑽入衣縫。將士們穿起了舊鎧甲,各自拿麻布裹了膝蓋,隨後又哆哆嗦嗦拿劍的拿劍,磨匕首的磨匕首,場麵一度有些混亂。

軍營後麵更是架起了火堆,火焰衝天,更架著大鍋,湯水沸騰,蒸汽熏天。

趙佗立在軍帳之前,前麵擺放著一個銅鼎,上麵插著香煙。趙佗腰間別著一把長劍,頭上頂著衝天之冠,何其英豪!披風在風裏翻滾飛揚,但是他卻像是釘在高台上的木樁一樣,站在台上紋絲不動。

烈士暮年,風骨尤在。

同為男人,大家都在台下觀望著,心中自然對大將軍充滿敬佩。

雖然還沒有正式的命令下達,但是軍中早就已經傳開了,二世會放他們回家,在故鄉歸老。

諸將集齊,十四年休養生息,將軍們一個個都是肚壯腰圓,來到將軍帳前,以此對著上天上香,祈禱行軍順利。

軍營之中士卒們都聚在一起各種議論,有人說這是要回家了,有人則說戰鼓都搬出來了,必定是要去打仗了。

不一會兒,行伍之中就有人過來匯報。

“大將軍,今日隻集齊了五萬人,若要待全部集結完畢,怕是還要兩日。”

趙佗皺眉,將劍插在地上,眾副將看了心裏一顫。其他都尉也紛紛不敢言語。

“持我節,速去催,務必要在後日午時之前集齊軍隊。告訴他們,若是舍不得回去,那就以後都別回去了。”

“唯!”

趙佗又命令道:

“今日所有人,就在此地安營紮寨。”

到了夜間,趙佗坐在帳中翻看兵書,他隱隱有不好的預感,但是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隻能以不變應萬變。

隻是看到一半,趙佗猛地想起來自己可以回家了,心中卻又狂喜,他在焦躁和喜悅之間來回搖擺,於是就出來望月。

幾位都尉本來在軍營之中巡視,這邊看到趙佗心情平靜下來,也就走了過來。

這幾人,來時都是黑發壯腰,走時卻一個個發鬢染白,額前生皺,遇到一處來,一個個內心都是百感交集。

“已是深夜,大將軍為何不睡呢,明日還要點兵,需要耗費不少力氣。”

“我睡不著啊。算算時日,來到這江東,約有三十年了。原本吃不慣稻米魚肉,如今竟然習慣了。”

“我等何嚐不是啊,隻是虧得皇帝陛下還沒有忘記我們,全了軍中上下回鄉的心。”

趙佗聽到這裏,自然留了個心眼。這三個人看起來像是刻意來找他,想必是為了密詔的事情。他們可能擔心回家又成為泡影。

“放心好了,今歲之秋,吾等可在鹹陽老家安榻。”

三位諸位都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隻是這回家便罷,本就是應該徐徐撤退,如今陛下一聲令下,三十萬大軍全部撤回,是否鹹陽那邊又生了變故。”

趙佗很精明一人,他當即雙目一瞪,斥道:

“陛下的心意,豈是你等可以揣摩。如今虎符已至,我等必定是要回到關中的。隻是將士們從華發之年步入中年,十幾年的蟄伏,將士們早就受不了,如今回去,正合大家的心意。你們幾個,又有什麽好揣測的呢。”

四麵的將士們都是有耳朵有眼睛的,趙佗這麽大聲,大家自然都聽到了,於是今夜值班的將士們都睡了個好覺。

這三人也都是經曆了大場麵的人,趙佗雖然位置高,但是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雖然眼下他言之鑿鑿,對皇帝的命令絲毫不敢違抗,但是他也有他的弱點。

“大將軍,外麵風寒,可否進去說啊。”

“可。”

三人擁簇著趙佗回了軍帳,幾人依著位次坐了,趙佗遣散仆人出去。四個人推杯換盞,喝了熱酒暖身,又你來我往客套了幾句折騰了好一會兒才開始推心置腹的說將起來。

“大將軍,我們三十萬大軍留在這江東,如今稱得上精兵的不過二十萬。這些年來,也虧得是大將軍坐鎮,時時賞賜美女和美酒安撫士卒,這才得意平息軍中怨怒,才能讓他們勤加操練,以備帝國不時之需。”

說到這裏,三人一同舉爵,都道是:

“吾等敬佩大將軍久矣,今日敬將軍一爵。”

趙佗自然也回敬了。

“今時不同往日啊!這次回去,不知道又會發生什麽事情呢!”

“諸位無需擔憂,當今陛下諸位都是見過的,陛下讓幾十萬將士們解甲歸田,如今輪到我們,本就是應當的。”

“前些日子,陛下賜婚有虞氏虞君集,嫁給這虞君集的人,乃是先帝幺公主,地位何其尊貴。”

“諾然。”

(身居高位對身居低位的人的回答,嗯,是這樣的意思。)

“其不然。有虞氏無功,如何能配公主,大將軍功勳卓著,戍邊十餘年,忠心耿耿,可是如今皇帝陛下有了這樣的好事,沒有想到大將軍,卻把這美事給了一個屁事不懂的小孩子。”

趙佗聽了,也就知道這些人到底想說什麽了。

他們並不想回去,想著要在這裏占山為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