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李世民暴怒
“不來了,怎麽能不來了。”
這個消息對李世民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他等了這麽久,就是在等李道長。
到了這種關鍵時刻,李道長居然不來了,這怎麽能不讓李世民失落。
“陛下息怒,並不是師父不想下山,今日師父兩次遇到暗殺,心情非常的差,要不是我等弟子在場,估計師父都要大開殺戒了。”
“這種當口,師父並不適合下山,若是他下山了,又是一場血雨腥風,這並不符合我們道家的理念。”
鐵牛將自己心中的猜測說了除了,就今天那些人,他們這些弟子都能夠解決,更用說師父了。
“好你個四大家族,四年了,我等了整整四年了,你們知道這四年我是怎麽度過的嗎,每天都在想要是李道長能夠下山就好了,這樣朕才能夠安心,可是現在朕的願望落空了。”
“四大家族,我要你們付出代價。”
李世民臉色變得非常的鐵青,他等了整整四年啊,四年,一個皇帝能夠有多少的四年。
“傳朕旨意,長安城即日起開始禁嚴,所有人全部都盤查一遍,隻要有可疑之人全部都給朕抓起來,不管用什麽方法,都讓他們開口。”
回到龍椅之上,李世民憤怒的說道。
“遵旨!”
看到陛下龍顏大怒,所有人都乖乖選擇了閉嘴,他們還從來都沒有見過陛下如此憤怒過。
有的大臣還想要詢問清風觀到底怎麽了,李道長還來不來,看到陛下這樣,沒有人敢說話。
“你們還在這裏幹什麽,都給朕退下。”
看到台下的文武百官,李世民心中越來越氣,憤怒的說道。
“臣等告退!”
看到陛下樣子,所有大臣大氣都不敢出一下,說完這四個字立刻告退了。
“兒子,快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陛下為什麽發這麽大的火。”
除了太極殿,尉遲恭立刻把自己兒子叫到身邊問道。
其他的大臣見狀也立馬湊了過來,尉遲家父子兩在朝廷的風評大家都明白,隻要跟著他們準沒有問題。
“其實也沒有什麽,師父本來已經到達山腳,隻要穿過樹林就下山了,不曾想,這時候四大家族的殺手全部都來了,雖然他們被我們輕鬆的給解決了,不過師父的心情受到了影響,重新回到了山上。”
“你們也知道,陛下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李道長能夠下山,為此他可是等了足足四年呀,好不容易師父有了下山的心思,卻被四大家族的人攪和了心情,你們說他能開心嗎。”
尉遲寶林說道,這件事又不是什麽秘密,反正用不了多久所有人都會知道的,他覺得說了並沒有什麽。
“原來是這樣!”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明白了過來,一聽到李道長要下山,陛下不知道有多激動。
不僅連長安城最好的行宮用最快的時間打掃了出來,還將所有的大臣全部都聚集在了一起等待李道長。
可是現在李道長心中四大家族的原因不能來了,陛下怎麽能不生氣。
“接下來長安城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呀。”
“刑部,大理寺,禦史台這幾年還算平靜,並沒有出過什麽大案子,這下他們有的忙了。”
“是啊是啊,四大家族也真是的,長安城之中有他們的細作陛下早已知道,不過為了不騷擾百姓,一直都沒動手,這不上趕著找死嗎。”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道,寧可錯殺不能放過,本來陛下沒有這樣想,現在長安城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鐵牛,你在想什麽。”
一旁的程咬金見自己兒子狀態有些不對,詢問到。
“沒事父親,我們先回去吧。”
說完鐵牛就和程咬金回家了,心中卻在想,看來前麵教育的還是不夠狠,尉遲師弟這大嘴巴有一天一定會將事情說出去的,以後還是要經常敲打,不然他好了傷疤忘了疼。
不到一個時辰,長安城四門緊閉戒嚴了起來。
刑部,大理寺,禦史台,開始在長安城尋找可疑人員,隻要是最近出現在長安城的都會被盤問,隻要有一點問題不對,就會進入刑部的大牢刑訊逼供。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人心惶惶,不過效果確實出奇的好,的確發現了不少的奸細。
不僅僅是四大家族的,其他國家的奸細也發現了不少,最後一個個被送到了斷頭台。
僅僅幾天的時間,菜市口就被染紅了,然而,事情並沒有就這樣停止。
皇帝的怒火豈是那麽容易平息的,解決了長安城的奸細,李世民對江湖上也進行了一次洗牌。
既然張家李家都是四大家族培養出來的,江湖上一定還有很多家族都是四大家族那邊的。
最終,也有幾十個家族和張家李家一樣被滿門抄斬,還有一部分,見李世民態度如此的堅決,主動跳了出來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雖然李世民並沒有殺他們,卻也沒有讓他們好受,直接流放三千裏。
“可惡呀,這唐童實在是太過分了,這一戰四大家族損失慘重呀。”
西域,在長安城刺殺李辰的那位長老憤怒的說道。
還好他們那天在刺殺完李辰以後直接離開了,不然現在他們根本出不了長安城。
“唉,好多兄弟還來不及逃跑就被唐童給殺了,就連我們多麽在中原布置的棋子也被李世民被拔掉了,果然好手段呀。”
諸葛家族長老說道,本來他以為這件事就是一個簡單的刺殺,沒想到李世民居然會有這麽大的反應。
“從這件事來看,李辰對於李世民非常的重要,不然他也不會如此的憤怒,都是我連累了你們,四大家族的規矩我們都清楚,恐怕這次回到家族,等待我們的隻有死路一條。”
四大家族等級分明,賞罰分明,他們讓四大家族損失如此慘重,根本沒有活路。
至於逃跑就更不用想了,天下之大,已經沒有了他們的容身之所。
“該麵對的還是要麵對的,我們回去吧。”
說完這句,這幫人四散而開,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