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草率了,原來我是絕世高人

第785章服部昭容

字體:16+-

張仲堅倒是沒想到李辰還有這樣的同情心,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說得也是,這麽可憐的小姑娘,你還讓她去宮裏勾引太子,皇上一旦知道必然震怒,兒子舍不得殺,但她多半沒好下場,你真忍心讓她這麽送死?”

李辰搖頭道:“就算事情發生了,李世民再生氣也不會殺她的,否則以什麽罪名呢?穢亂宮廷?勾引儲君?都不會,李世民極為重視麵子,就算發現了最多就是從此不再理睬服部玉子,將她打入冷宮罷了。”

一個女人,年紀輕輕就要一輩子被鎖在後宮,本身就很無奈了,要是再被打入冷宮,這輩子不說白活,也沒什麽意義了。

張仲堅歎了口氣,也不再多說什麽。

二人回到長安已經是次日亥時, 趁著夜色翻上了城牆,悄無聲息的回到了客棧。

三天之後,倭國使團進入長安,被安排住進了鴻臚客棧,李世民第二天便在皇宮接見了一幹人等。

這次倭國使團的負責人叫犬上禦田鍬,此人開皇年間到過洛陽,不過那時候是隋朝。

李世民對倭國表麵上倒是沒什麽輕視,甚至為了表現自己的重視,直接封服部玉子為昭容。

唐朝關於後宮的等級製度,參照的是隋朝舊製,皇後之下設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品級相當於正一品。夫人之下有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此乃正二品。除此之外,下麵還有什麽婕妤、美人、才人、寶林、禦女什麽的。

一般情況下,四夫人的位置輕易不能得到,得看入宮之後的表現,即便是朝中一品大員的女兒進宮之後,一開始最多也就隻有個嬪妃的位分。武士彠官拜荊州大都督,算是從二品,他女兒武則天進宮之後不過是正五品的才人。李世民能夠給服部玉子一個昭儀的名頭,已經很不錯了。

倭國使團這次來到大唐,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是想要學習一下大唐的東西,李世民也很大方,有心弘揚大唐文化,使團要去哪裏,除了一些特殊機構需要跟鴻臚寺報備申請之外,長安其它地方都可以逛。

服部玉子受封之後,自然是留在了皇宮中,李世民特賜了景寧宮給她居住。

這天,後宮嬪妃帶著一眾妃嬪來到皇後的立政殿晨醒過後,長孫皇後單獨留下了服部玉子,問她在宮中住了幾天可還習慣,有沒有什麽需要?

服部玉子聽多了漢人皇帝後宮中的勾心鬥角,但看眼前這位皇後麵容慈和,說話也溫聲細語的,倒與傳說中的不太一樣。

表示宮裏一切都好,有什麽需要尚宮局的人也會妥帖安排之後,長孫皇後拉著她問了一些關於倭國的風土人情。

長孫皇後出身名門,她父親長孫晟在北周時期就是奉車都尉,隋朝建立後,曆任儀同三司、左領軍將軍等,在普通人看來,妥妥的閥門權貴了,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免不了的就是大家閨秀那一套,整天被關在家裏,後來嫁給李世民,成了皇後,困於這深深宮牆之內,對於大唐國土內某些地方的一些風土人情都不甚了解,更別提遠離大唐的倭國了,因此比較好奇。

服部玉子給她講了一些倭國的文化以及趣事,長孫皇後正聽得津津有味,宮人進來說太子請見。

服部玉子聽到太子來了,心中湧起一抹異樣,李辰讓她辦的事情她當然記得,住進宮來這些天,也時常思索應該怎麽進行下去。

可太子住在東宮,她在景寧宮,雖然同屬皇城,但太子除了來給皇後請安之外,基本就不會出現在後宮,而她礙於身份,也不可能去東宮,這就導致根本沒有接近太子的機會。

從進宮到現在好些天了,她甚至連太子長什麽樣子都還不知道。

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守在皇後這裏,萬一遇到天子過來,或許還有一絲機會。

皇天不負有心人,總算等到了太子。

正當她忐忑之時,一個身材頎長,麵容俊朗的男子走了進來,到皇後身前停下叩拜道:“兒臣給母後請安。”

皇後笑著點點頭,“快起來吧,看你好些天都沒過來了,是你父皇給你安排了什麽差事嗎?”

李承乾站起身來,見到坐在對麵的服部玉子愣了一下,隨後不動聲色的坐到一旁,“這段時間父皇一直讓兒臣幫忙協理國事,所以抽不開身,還望母後勿怪。”

“這是好事。”皇後寵溺的看著他,“你都能幫你父皇分憂了,我高興還來不及,怎麽會責怪?”

話雖這樣說,但二人心裏都清楚,李世民在這個時間讓李承乾協理國事,並不是因為忙不過來,而是想要以此來向朝臣和百姓證明,自己並沒有因為之前傳出的那些流言蜚語,而對太子有任何不滿。

他依舊還是大唐的太子。

“原來這位就是太子殿下啊。”旁邊的服部玉子忽然含笑開口道:“早聽說當朝太子有當年皇上天策上將的威儀,今日一見,所言不虛。”

李承乾奇怪的看了服部玉子一眼,又轉頭看看皇後,皇後解釋道:“這位就是倭國來的服部昭容,因為是不是漢人,這兩天一直在向本宮請教各種漢人的禮儀和生活習慣什麽的。”她說著又掩嘴笑了起來,“我總覺得這個姓氏怪怪的。”

轉頭看向服部玉子,“要本宮說,改天還是讓皇上賜你一個漢人的名字,否則在後宮的姐妹中,總顯得你不太合群。”

服部玉子倒是很高興,“真的嗎,我在來中土之前,一直想要個漢人的名字,就是擔心取出來不好聽鬧笑話,這才遲疑不定,若是能讓皇上親自賜名,想必一定是好的了。”

李承乾聽到這話,不過多看了她兩眼,從服部玉子的談吐來看,顯然對漢文化有些研究的,既是如此,取個名字又能有多費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