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武曌的問題
武曌渾身一顫!
感知著李平身體的變化。
緩緩睜開眼睛。
帶著一絲調皮的壞笑看著李平。
隨著床邊紗幔緩緩落下。
伴隨著一聲略帶痛苦的低呼!
縱享絲滑!
這一夜,注定針鋒相對,翻雲覆雨。
……此處省流量!
第二日一早。
李平睜開眼睛。
就感受到了用一根手指滑著自己胸膛的武瞾。
“你醒的好早啊!”
武曌媚笑而呼。
手指繼續挑逗著李平。
看著武曌酥胸半掩,媚態盡顯。
想著昨晚的那種歡躍。
又是不老實起來。
武曌一驚。
連忙擺手。
“不了不了,我的骨頭都快散了,夫君別鬧了,我們……”
說到這武曌意識到哪裏不對。
連忙又紅了臉。
李平心說都這樣了你還害羞?
不過他也能體諒武曌。
畢竟第一次,還是恢複一下好。
就在這時武曌問了李平一個問題。
“夫君!其實昨晚我就想問了,你是第一次嗎?”
李平一愣。
“是啊!怎麽了?”
武曌斜眼看著李平。
“那昨夜你咋那樣熟悉?花樣百出?還要求我這要求我那的,你是哪學來的?”
李平一臉黑線。
這個問題還真沒法解釋。
總不能說是某國特產看到的吧!
人家也不信啊!
“啊……嗬嗬!書中看到的!”
武曌一愣。
“哇!夫君居然看過這種書?這種書是禁止的吧?你不怕被抓到嗎?”
李平心說你快別問了。
打算轉移話題。
“書是好書,可惜你沒體驗到哦!”
武曌馬上臉色又紅了。
“夫君那些要求好過分,人家心裏有壓力,現在做……做不到啊!以……以後可能就……就慢慢好了!”
……
正常新婚第二天是要給公公婆婆請安的。
不過由於家中沒有長輩。
所以李平跟武曌不用早起問安。
這本來是個讓李平高興的事。
誰知道宮中一道懿旨就把他跟武曌召到了宮中。
李平跟武曌就一大早來到了皇宮。
見到了長孫皇後跟李世民。
此時的李世民已經下朝了。
其實讓李平小兩口來主要兩點。
第一是新婚第一天,要給他們這對實際的公婆見禮。
不過小兩口不知道真相。
李世民也隻能讓長孫皇後強行把他倆叫來。
也是李世民想彌補昨天拜高堂時他們二人沒參與的遺憾。
第二點則是李平真的快走了。
再不見怕是機會不多了。
這一天長孫皇後的話格外的多。
不斷囑咐李平日後一定要多加注意。
小心保暖。
還讓李平多吃點,說他太瘦了。
而武曌聽到這裏心中又是異樣的想法。
我夫君瘦是瘦,可是脫衣有肉啊!
而李世民則關心李平日後的打算。
對此李平半真半假的搪塞,二人也是聽的認真,時不時的還給出了意見跟關心。
一直到了中午,長孫皇後再次邀請李平留下用膳。
李平欣然答應。
武曌也跟著一起。
看著長孫皇後不斷的給他們夾菜。
武曌心中是感觸頗深。
怪不得都說陛下跟娘娘對李平哥哥寵愛的過分。
還真是如此啊!
這簡直跟對親兒子沒什麽區別。
長孫皇後看著漂亮的兒媳婦也是開心。
“來丫頭,你多吃點!”
“對了!你們已經完婚了,現在的任務就是生兒育女!”
李平一口酒差點噴出來。
武曌低下頭羞的不說話。
李平則是心說這娘娘管的也太寬了吧!
“我們還沒這個打算!”
“那怎麽行?既然已經結婚了就應該盡快開枝散葉!”
“是了,李平啊!你們要早些做打算!”
李平是滿臉黑線。
心說這不符合優生優育啊!
不科學啊。
難道不怕危險嗎?
“娘娘!這種事情還是再等等吧!”
長孫皇後跟李世民一愣。
心說這是什麽道理。
長孫皇後連忙說。
“這話何來啊?想當年本宮十四就……額咳咳,承乾就……咳!”
長孫皇後是真難受。
她差點說漏嘴。
本來想改口李承乾的。
可是發現李承乾也不是她那時所出。
這給她難的。
李世民則打圓場。
“皇後的意思是她當年如你們這般時已經有此打算,卻過了好幾年才如願!”
“所以她不想你們有這樣的遺憾,孩子這種事還是早些做打算的好!”
李平心說什麽亂七八糟的解釋。
但是嘴上還是敷衍道。
“臣盡力!”
不過心中卻是想著。
還是科學著點好。
……
吃完飯後。
李平跟武曌就告辭離開了宮中。
繼續過他們的生活去了。
長孫皇後看著兒子的背影。
心中是無限感慨。
又過了兩天,來到正月十三。
武曌跟李平回到了武士彠這裏。
這種事情名為歸寧。
就是回娘家。
本來不應該這麽早的。
但是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了。
正月十五這天女人是不許回娘家的。
所以二人就提前了。
而且還有個規定。
就是回娘家的時候小兩口要分房睡。
這給李平鬱悶的。
心說這是什麽破規矩破規矩破規矩啊!
不過該來還是要來的。
畢竟武士彠也要走了。
李平跟武曌也要離開長安了。
下次見麵就不知道什麽時候了。
有可能要一整年的時間。
所以此時來拜訪老丈人無可厚非。
二人在第二天回到了太明院。
打算過完明日的上元節就收拾行囊準備去幽州了。
這期間李平也讓人把一些收拾好的行囊提前運往了幽州。
到時候就能輕裝上陣了。
時間飛快。
上元節這天。
所有人都放了假。
一大早長安正街就開始布置。
文人墨客也紛紛出動。
寫著自己認為無人能猜出來的謎語。
到了晚上。
來到了大唐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刻。
家家戶戶張燈結彩。
長安城百姓走出家門。
來到了大街之上。
李平自然也不例外。
武曌一手拉著李平,一手拉著李英心走進了長安的夜中。
這一夜燈火通明,無比絢麗。
滿長安火樹銀花,比年節時要明亮太多。
到處是彩燈,到處是吆喝。
各種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各種有趣的表演跟比賽。
也有很多不能像李平這樣肆意接觸的情侶會在這一天相約。
互述衷腸。
正好印證了辛棄疾那一句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不多說,我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