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賣香水

第172章 武曌生氣了

字體:16+-

武曌在王府等著。

等了一會還不見李平回來。

聊什麽這麽久?

再過一會,才見到李平進府。

但是她發現李平竟然把那個女人帶了回來。

武曌走過去:“夫君,這是?”

李平一指那少女:“她叫冉珊珊,今天開始在府中當個丫鬟,你讓人幫她找一套衣物吧!”

武曌聽完後心生疑惑。

但還是點了點頭。

就這樣,冉珊珊徹底住進了王府,成為了王府下人中的一員。

對此武曌毫不介懷,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反對。

甚至連點異樣都沒有,而且對這個冉珊珊還不錯。

李英心自從回家之後氣的渾身發抖。

整個人都要炸了,於是找到了紅拂女。

“娘,我們走!”

紅拂女一見女兒回來了,也是大為震驚。

這比計劃的回來早很多啊!

而且還怒氣衝衝的,一回來就讓自己走。

“去哪?”

“回長安,我不想再見到李平了!”

紅拂女是一陣好笑。

當初死氣白賴要來的是你。

現在來了怒發衝冠要走的也是你。

你到底要幹嘛啊?

“怎麽了,跟李平鬧矛盾了?”

一提這個李英心立馬火了。

於是就把經過說了一遍。

“……娘你說,我們剛剛經難,又身心疲乏,他李平竟然連家都不回就去另一個女人家裏吃飯?”

“娘你說他是不是個見色起意,喜新厭舊的小人?”

紅拂女皺著眉頭說。

“是有些奇怪,不過我相信李平的人品,再說,我看你生氣不是因為他去別的女人家裏了,而且沒有來你家吧!”

李英心一愣。

“娘你胡說什麽?”

紅拂女笑道。

“你為什麽來幽州別人不知道為娘我還不知道嗎?”

李英心臉色一紅。

說實話她也是更多相信李平的,隻是她想不明白李平為何這樣。

特別是對自己的冷漠,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當然,別管信不信,肯定不妨礙她生氣。

“娘你別瞎說,我來幽州是因為武……”

還沒等他說完,就有下人來報。

李英心府中除了廚子就剩兩個丫鬟了,是李平給配的。

“夫人、小姐,李平王爺把一個叫冉珊珊的少女帶回府中了!”

“什麽?”

李英心剛剛緩解一些的情緒立馬又被勾了出來,當下就要去找李平算賬。

不過紅拂女還是理智的。

把她攔了下來。

別管李平做的對不對,但她知道李英心去了也討不了好,還得一股氣的回來。

李英心本想仗著自己的身法而逃。

可是沒想到紅拂女的身法更快更準更強。

愣是出不去。

李英心震驚的看著紅拂女。

“娘!你怎麽這麽厲害?”

紅拂女臉上始終掛著笑容。

“真以為你的武藝已經超過老娘了嗎?告訴你,那都是老娘平時讓著你,就你還早著呢!”

李英心的心如同墜入冰窟。

她自以為傲青出於藍的武藝,沒想到根本是假的?

“原來……你們平時都是在讓著我!”

這一刻李英心仿佛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紅拂女見李英心老實了下來就安慰起她。

“其實你在年輕一輩裏確實是很厲害了,除了李平、薛仁貴跟王玄策三人你在幽州乃至長安都可當第四!”

……

夜晚,李平跟武曌終於上了床。

武曌在**一邊哼哼呀呀一邊問李平。

“夫君今日為何將冉珊珊給帶回來?你就不怕英心姐姐生氣嗎?”

李平連忙比劃了一個手勢。

“你難道不想問問我怕不怕你生氣嗎?”

武曌嘟著小嘴。

其實她比誰都難受,隻是強裝淡定。

當然,也是因為她對自己夫君的絕對信任。

武曌剛想說話,李平示意了她一下。

連腰下的動作都停了。

武曌像是明白了什麽,臉色立馬紅的跟蘋果一樣。

羞的她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片刻後。

“哼!那我問問你怕不怕我生氣?”

“怕啊!但是我發誓,我隻喜歡你!”

“騙鬼去吧!哼!別碰我……哎呀!你……嗯!……嘶!…啊…”

……

五日後,補給的糧食終於到了。

這次不是太明院出品的,而是真真正正的糧食。

是李平下令在幽州地區收集的。

百姓自然是沒糧了,但是幽州還是有一些大戶人家的。

這些人家一般情況也不願意獻糧出來。

但是幽州是整個十三州的門戶,一旦出了問題他們也很有可能受難。

上次突厥來就有過這樣的教訓。

再加上李平征糧不是白征的。

是按照市場價值交換的。

這些大戶人家也就紛紛配合留出自己的糧食,把多餘的大半都交給了官府。

這些人如此的覺悟也是李平沒想到的。

他本以為會費不少時間的,沒想到大家這麽配合。

看來隻有經過洗禮,苦難真真正正的擺在了你的麵前你才會知道這世上最珍貴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隻是李平現在也沒有那麽多錢銀。

隻給了他們部分款項,大部分是以官府名義打的欠條。

因為這個開銷太大了,大到他都負擔不起。

可見這些大戶人家的糧倉有多麽多的存貨。

這還是在戰後遷跑了很多大戶人家之後。

這如果是在關內、河南這些地方。

李平相信,隻要士族開倉,全國因為吃不飽飯的問題而餓死的情況幾乎不存在。

這次李平采取的方法是把收上來的糧食全部運到幽州,由幽州軍坐鎮看管。

然後按各地人口比例每天往外運,按登記戶籍以人為單位實行限購政策。

當然,賣的比較便宜。

李平算了算自己長安未來大半年的進賬,給了糧食一個極低的價格,剩下的正好他的輸入夠補完。

這種做法在大唐成為了獨一份。

當然也需要一些原因才可以實施,這要是在中原。

這個消息一出來就得被聯名上奏告禦狀。

別說實施了,沒準得跟士族打起來。

可別小看士族的戰鬥力。

他們每個大家族都有自己的衛兵,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達到最大化。

當然,多少私兵就沒人知道了。

李平的做法在幽州這些大戶中實施也是因為突厥上次的入關加上李平上次的戰勝以及軍民當中的名聲。

換個人都不一定好使。